对于我来说,友谊是一个随着年龄而不断变化的概念。
儿时,友谊是彼此一起玩闹嬉戏。
那时的我虽然比现时代的孩子少了一些自由,多了很多拘束,但是那时候我没感受到过所谓的友谊中含有杂质。放学后、放假时、空闲时,与左右相邻的小伙伴聚在一起玩得天昏地暗,直至夕阳落下,知道了家人这时候该担心了。
这样的生活伴着我的一部分童年,迄今仍在我的耳畔回响。至今我依旧能回忆起那时候短暂却单纯快乐的日子,我将它深深地存放在心里的某个角落。
很快,这样的日子离我而去,不复存在。渐渐地,友谊成了中学时期一起学习的伙伴,更多的是一起探讨习题的日子,在生活中却并没有多大交集。后来,友谊又演变成参杂了利益因素的社会关系。
现在,友谊这两个字,其实只是利益的集合体。因为能一起玩,为了做个伴,为了有帮忙的人,为了有地方倾诉,都体现了这个事实,唯一的不同点在于这种利益到底是什么类别,是功利性还是单纯性,还是其他?
我们在学习生涯和一次次的校园生活中成长,学得越多,懂得越多,视野不断扩大,人情世故不断在眼前明了,我常常在问自己,什么时候我能过上自己渴望的生活?什么时候这个世上的友谊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变质,当然,一如既往的友谊是存在的,但那毕竟是少数,事实证明,以往单纯的友谊基本上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时光的推移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自从上了大学之后,所谓的友谊,我的感受已经并不如以往那么深刻。至少在我自己还未完成的大学生涯中,我感觉到了友谊很多时候其实不过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在大学基本交不到和以往那样的朋友,现在的我尤其能体会这一点,也能理解了为什么以前有很多人都跟我说,高中的朋友可能是你生命中最后能交到没那么功利性的朋友的时期。
大学,应该是接受更高等教育,进一步升华高中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科学文化修养的地方。可是事实却是,大学早已不是学校,也不是“模拟的一个小社会”,其实它已经变成了真正的社会的一部分了。尔虞我诈的功利竞争,所谓的校园组织中也充满了勾心斗角。公假、逃课、潜规则根本就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你即使吃了瘪也得忍着,因为你就算不忍着也改变什么,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本心,让自己不要被这种无聊的环境同化。
如果有人说:“你想在这种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被同化,你必须去进行这种恶心的而且毫无意义的斗争。”那么你可以回应他:“即使被社会同化是不可避免的,那也不会是现在,我跟你们不一样,就算我没有改变周围环境的能力,但是我至少还有选择自己什么时候被社会同化的权利。”
友谊的概念在不停地转变,生命在这种变化中悄悄流逝。有时友谊其实意味着一种悲伤,很多时候世界对你的伤害加在一起都不如一次友谊的背叛给你的打击大。然后你会在被背叛的阴影中走出来,变得更坚强,也许也变得更冷酷,觉得世界变得阴云密布。可是这就是事实,也是社会的现状之一,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一辈子,只会在这种状态下不断消逝。
生命的路还遥远,友谊的概念还会不停地变换,然而我知道,友谊,不论其性质如何,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它会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变强,然后在不断的奔波和奋斗中,站在自己这辈子所能达到的最高峰俯瞰着自己经历过的旅程,回味那些交杂着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记忆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