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人 空 间|人 间 清 福 唯 闲 适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文 人 空 间|人 间 清 福 唯 闲 适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影音美图]文 人 空 间|人 间 清 福 唯 闲 适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8-06 0

先人有谓:『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惟有透过静心闲适,身心才能得以陶养。一本书,亦能成为性灵的道场。蝉鸣惊蛰可入诗,星天朗月供吟笔。读书不独变气质,且能养精神。




古人曾述闲适之境:『闲暇时,取古人快意文章,朗朗读之,则心神超逸,须眉开张』。身闲墨香,心游天地,别是幽趣。『竹径松篱,尽堪娱目,何非一段清闲;园亭池榭,仅可容身,便是半生受用』。琴书是清友,花木作逸友。于此间,便觉室庐灵空,发悠远之思,明澹泊之理,得深湛之境。




也许有人觉得闲适便是及时行乐,其实不然。在古希腊文中,真正的闲适绝不含有懒惰的意思,闲适所代表的是一个非功利性质,但却是最符合人性的世界。南宋蒋捷谓:『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心无机事,只为闲忙,沉醉不知归路。心安此处,性灵可寄。




闲适生活的获取,并非靠奇珍古器的堆砌。时人室中所藏之物,所资不菲,然而却没有真正的花时间钻研汲取,看着一派雅韵,实则无异于古玩杂肆,亦不能使性灵有所栖息。闲适的生活一般离不开文化的领域。阅一篇轩快之书,犹在水白山青;调一曲归真之琴,似见月明星稀。读书明理,日省吾身。案上诗书闲处好,院前枯荷雨来佳。四时风景,用取由心。『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以文士的闲雅完成对性灵审视和皈依。




西方哲人柏拉图说:『许多伟大真知酌见的获得,往往正是处在闲暇之时。在我们的灵魂静静开放的此时此刻,就在这短暂的片刻之中,我们掌握到了理解「整个世界及其最深邃之本质」的契机』。闲适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也是灵魂的一种状态,可以培养一个人对世界的关照能力。闲暇的态度是把自己释放出去,达到忘情的地步,好比人安然入眠的境界。在这里,物我两忘。这和庄子的哲学思维不谋而合,其谓:『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当一个人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以庄生梦蝶的闲适面对四时风月,那离性灵真境便不远了。




日月行色如白驹,天地一瞬似惊鸿,恨此生有涯,而知无涯。我们于每天的庸碌中日复一日,却很少静心对性灵加以宽慰,此非吾愿。惟求片刻闲适,人的性灵才得以沉淀并加以涵养。《闲人闲事》如清泉出尘,涤静万虑,愿君漱洗性灵,得一池清心澄澈。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7-08-08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