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招!中国未来将新建5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放大招!中国未来将新建5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放大招!中国未来将新建5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8-13 0
(央视财经《中国财经报道》)麋鹿不仅是中国珍稀动物,更是世界珍稀动物。这是一种长相奇特的动物,因为,麋鹿的头似马、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因此,老百姓喜欢把它叫做“四不像”。江苏盐城麋鹿自然保护区,这里拥有的麋鹿数量占全国的60%,占全世界的40%。人工饲养繁育麋鹿,如何放归大自然。
敬请关注CCTV财经频道2017年8月12日,《中国财经报道》栏目21:50分播出----鹤鹿齐鸣:修复生态新家园。

清晨,给出生不到三个月的小鹿们喂奶,是俞晓鹏最开心的事。他熟练地拿起奶瓶,塞到小鹿嘴里,另一只手还要拍着小鹿,生怕小鹿喝奶时呛着。
俞晓鹏的家,就住在离保护区30多公里的南阳镇。2016年,晓鹏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技术学校毕业,选择回到家乡,应聘到保护区,学习饲养麋鹿。
晓鹏给小鹿喂奶,喊着每一只小鹿的编号,一个个的喂,吃奶心切的小鹿们,有时也会一起扑向晓鹏手里的奶瓶,喂小鹿最关键的是要边喂、边要用手拍小鹿的后背,这样是为了预防小鹿们喝奶时呛奶。
小鹿们的早餐是牛奶,晓鹏他们每天必须6点钟起床,得先将牛奶加热消毒,再用冷水降温,才能喂养小鹿。

人工繁育区里的这些小鹿,都是今年4月初出生的幼仔。这是保护区今年的大工程。他们首次尝试大规模人工繁育小鹿,一次就繁育了39头。
为了照顾他们,俞晓鹏学会了很多技能。但之前,他自己在家连鸡、狗都没有养过。来保护区近一年,俞晓鹏在刘洪芹畜牧技师的带领下,逐渐地他学会了麋鹿的饲养、哺乳。
每次喂奶,晓鹏总要大声喊着小鹿的编号,这样,慢慢地小鹿们就能听懂。每只小鹿耳朵上都有自己的编号,公鹿是单号、母鹿是双号。
麋鹿每次只生一胎,小鹿背上有明显的梅花斑点,人工繁育产仔的存活率可以达到95%。
俞晓鹏他们,最担心、最害怕的,就是小鹿生病。尤其是自己从麋鹿妈妈那里抱过来的小鹿,一定要保证它的成活,一定要把它养好、养大,健康、快乐、开心。
现在他们饲养员们,白天、晚上都住饲养区,一天24小时守护小鹿。

晓鹏走到哪里,他喂养的这9头小鹿就会跟到哪里。它们已经认为晓鹏就是自己的妈妈。自从小鹿们出生,晓鹏就再也没有睡过懒觉,除了定时给小鹿喂奶,他还要打扫圈舍,每天还要到保护区里割嫩草喂小鹿。
麋鹿是大型食草类动物,喜欢群居,喜欢在温暖的沼泽湿地活动。
小鹿们5年后就有性别印记,雄麋鹿就会长出漂亮的鹿角,这是它们用来展示自己的英俊,挑战、争当麋鹿王的武器。

刘洪芹老师是保护区,从吉林农大请来畜牧技师,也是俞晓鹏的师傅,喂养小鹿的经验,都是刘老师亲自,手把手教给俞晓鹏的。
人工喂养小鹿,就是希望近距离对麋鹿的生长习性进行研究。麋鹿警觉性很强,通常人类难接近它。但经过人工喂养的小鹿,就不太怕人了。小鹿消化功能很差,所以饮食必须规律,而且很有讲究。

刘洪芹他们饲养员,每天早晨6点半给小鹿喝牛奶,吃完牛奶以后,饲养员们还要打青草回来,给小鹿们吃,就像人吃了饭以后,吃点水果,青草可以达到小鹿的营养平衡。
刘老师的经验是,每天3顿都要添加干苜蓿草料。这39头小鹿,现在一天要喝近40斤牛奶,吃掉400多斤嫩草。
今天是小鹿们吃的最后一顿牛奶。出生90天后,小鹿们就要完全断奶,改吃青草、饲料。这批小鹿100%成活了。也让俞晓鹏感到很开心。

俞晓鹏的工作,不只是喂养小鹿。
吃过早饭,他还要准备给半散养区内的4100多头的麋鹿送饭。麋鹿的饲料主要是豆粕、麸皮。这些全自动投料车,一次能装载近4顿的饲料。园区里,有4个固定饲料投放点。饲养员们每天早晚两次,给麋鹿投饲料,这里的麋鹿,一天可以吃掉近14吨的饲料。

南方的梅雨季节,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
天气再不好,每到暑期,保护区里也会天天很热闹。大丰城东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孩子们,选择到保护区的科普园办夏令营。

晓鹏也是第一次带着他喂养的小鹿,与小同学们近距离接触。
在这里,孩子们不但可以零距离接触小鹿,还能了解麋鹿保护知识。自己动手用胡萝卜喂小鹿,让孩子们很惊喜。小鹿们在孩子们面前,也并不害怕。
组织这次夏令营的大丰区城东实验小学吴明进老师说,以前孩子们到麋鹿保护区也来过、看过,但是都只能是远远地看看,其实,对麋鹿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今天,组织夏令营来和麋鹿近距离接触之后,孩子们都觉得,麋鹿其实非常可爱,对孩子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麋鹿的寿命一般在20年。成年后的雄麋鹿虽然会长出漂亮的鹿角,但并不是一年四季都这么漂亮。每年冬至前后,鹿角,都会自然脱掉。
每一群麋鹿,都有一头鹿王。麋鹿王各自有各自的领地。
保护区里,31年前只有39头麋鹿,到今天,人工饲养繁育的麋鹿已经有4100多头。随着麋鹿数量的增长,保护区的水资源循环,就成了新的课题。

野生动物的生存必须具备三个条件,食物链、纯净的水资源和隐蔽的栖息地,三个环节缺一不可。
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沈华,在保护区工作近30年,麋鹿多了,她最着急的,就是得快速修复保护区内的生态循环系统。
沈华告诉我们,这里是保护区的一处出水口,与其它出水口不同,这里面有一道网,主要用来挡鱼,不是挡水。保护区在保护麋鹿的同时,也保护了整个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恢复湿地生态的多样性。

出水口独特的阶梯式排水设计,是用来防止排水可能对湿地土壤造成的破坏。保护区内设立了4个进水泵站,定时把河道里的水引进来,形成湿地水资源生态循环,这个国家湿地生态保护补偿项目,总投资近300万元。
为了改善保护区内水的质量,沈华他们在完善进水、排水循环系统的同时,每年还要在水里投入四、五万草鱼苗,通过恢复生态多样性,来解决消化麋鹿排泄的粪便,使保护区水质保持干净。

麋鹿自然保护区,分为核心区、实验区和缓冲区。
实验区内虽然只有十分之一的面积用作麋鹿种群的观赏,但是因为整个大丰区湿地生态环境都在修复和改善,这里,已经成为盐城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萧惠惠来保护区做导游已经5年,这几年,来麋鹿保护区参观游客们越来越多,她也成为金牌导游,在游船上观赏麋鹿,是去年新添的项目。
她提醒游客们说,对岸上的一大群鹿,大家仔细看一下,里面可以找到鹿王。今天天气下雨,对游客来讲,天气稍微有一点闷热,身体感觉有一点不舒服。但是麋鹿,它是喜欢潮湿的一种动物,非常适应这样的气候。

以前,这里是乘电瓶车,观赏麋鹿在树林、在草地的活动。2016年,保护区投资5000多万元,购置了新游船,修建了两个游人码头,满足游客从水上,乘游船近距离观赏麋鹿。
现在,这里每年接待20多万游客,每年的旅游收入近8000万元。
这样大的投入,在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沈华看来,还是算的过账的,麋鹿是大型湿地保护动物,夏季,他特别喜欢在水里面,游客来保护区以后,能够从游船上,看到湿地的麋鹿是怎么游水,怎么活动,感受大自然赋予,提高游客保护野生动物意识。
麋鹿爱好者陈银付,带来了他新创作的麋鹿瓷雕。秀美的环境,可爱的生灵,这里已经是很多百姓文化创意的乐园。
除了人工饲养繁育的4100多头麋鹿,保护区附近还有700多头野生麋鹿。

麋鹿保护区光保护,不进行适度旅游开发,就是消极保护。沈华认为,大丰麋鹿保护区,就是通过生态旅游,合理开发,来达到积极的生态保护,恢复生态多样性的循环。
林荫小道上,阳光透着薄云洒在陈银付身上,静静的水塘边,麋鹿的蹄印清晰可见,陈银付喜欢这样穿梭在树林中。他经常会选择早晨或傍晚,来保护区拍摄麋鹿,为他的瓷雕作品积累创作素材。现在,他已经很了解麋鹿的习性了。遇到游人,他也会经常给他们讲解保护麋鹿的常识。

人们拍摄麋鹿动物,跟平常一般的拍人像、风景不同。麋鹿胆子特别小,人靠近它100米的距离,它就会被吓跑。陈银付每次来拍摄都要穿上迷彩装,悄悄的,有时候要趴在地上,匍匐前进,时候还会把麋鹿的粪便涂在身上,掩盖了人的气味。

沈华的家,就在保护区外面的职工宿舍。这是政府给修建的40多套棚户区改造房。
沈华下班后的最大乐趣,就是跑上房顶,放飞自己饲养的30多只信鸽。
沈华业余时间就是一名信鸽爱好者,他现在不但爱上了饲养麋鹿,而且还对信鸽有研究。他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让自己养一群鸽子,飞向蓝天。
沈华是盐城本地人,女儿已经搬到了80公里外的大丰城区,但他和老伴,还是选择了在住在职工宿舍。
沈华他们太不舍得这里的环境了。

麋鹿野外放归前,先要麻醉,佩戴跟踪颈圈。这样人们就可以,随时观察麋鹿放归自然的位置。每一头麋鹿都有自己的编码,记录着他们出生时间、血缘,以及出生时的体重。
野外放归海岸湿地,这里现在的野生麋鹿数量每年都能增长近12%。
盐城市大丰区环保局自然生态保护科科长翟祖桥,带我们来到野生放养区,这里放归了700多头人工饲养的麋鹿,这片滩涂是盐城市保存最好的原始风貌,有碱蓬,芦苇,茅草,灌木和乔木,生态演替规律非常明显。在这个湿地环境中,群落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造成了景观的多样性。这里有鸟,有兽类,不仅是麋鹿,还有牙獐,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还有鱼、虾、贝类,生物多样性非常完善。组成了湿地生态系统。

翟祖桥,在环保局,负责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由31年了。当地财政每年用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超过1亿元。
这几年,盐城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特别是野生鸟类增加,使周边农作物的虫灾大大下降,附近农民在种植当中,农药使用远远地低于其它地区。
根据翟祖桥他们的测算:因为涵养水源,这几年,大丰保护区附近的耕地,每年减少化肥使用近百吨,农田作物每亩成本,下降了近20元,保护区周边的农作物单产上升明显。
实验表明:五类水进入湿地,然后再从湿地流出来,就变成了三类水。充分利用好湿地循环功能,让地球的“肾”更多地为人类服务。

海岸湿地植被的保护和修复,不仅能对水资源起到净化功能,而且还能改良了海岸湿地的土壤有机质,能够使树林的制氧与吸收二氧化碳功效提高近5倍。
翟祖桥提醒到,野生动物光保护不利用,生态资源就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经济上也就不能支撑保护。而如果光利用,不保护,这就是竭泽而渔,就破坏了自然,破坏了环境,最后湿地也会丧失,对人类影响也就越来越大,保护湿地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

像麋鹿、丹顶鹤这样的珍稀野生动物,之所以珍贵,并不是简单的因为他们数量稀少,濒临灭绝,它们的珍贵,在于它们都是湿地、森林等生态系统的标志性生物。修复能让它们生存的环境,就是修复我们自己的家园。
“十三五”《全国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大典型生态系统、物种、基因和景观多样性保护力度”。
中国未来将新建5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20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比例将近14%。
这些保护区,将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更多的战略资源、战略空间。让生命之河流淌,让这片土地永续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本钱。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0
DB+10 2017-08-13

≈  拍客✦    Making welcome you    。--‿--。

红袖招游侠

ZxID:61452389

等级: 元老
配偶: 瑾ぃ
金闪闪是财神爷  • .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8-13 0
一直觉得鹿是最有灵性的动物之一。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