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通创投——一个高通公司设立的创投部门,可能你没那么了解,但它投出的案例,你一定不会陌生:网秦、小米、机锋网、中科创达、易到用车、百纳(海豚浏览器)、亿动传媒、触控科技……
有别于一些大型公司的投资部门,自2003年进入中国的高通创投,并非只将投资重点放在和高通直接相关的领域,他们同样看重那些极具“探针”和产业链意义的初创公司。其重点关注的板块,沿袭了高通这样一家技术公司的“理工男”气质:2015年,高通创投将重点关注的领域从“移动互联网”,转移到“前沿科技”。
![点击查看原图](https://hd.lanyin.net/11884/thumb/17/09/09/2043_9916_7386249703277ca.jpg)
截至目前,高通创投在中国投资的36家企业中,前沿科技公司已超过10家。今年上半年,在人工智能、共享及农业大数据等领域,他们新入局了5家公司。
其掌舵人、高通创投董事总经理沈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将”前沿科技"的概念拆解为:AI/XR/机器人和万物互联四个维度。在他看来,前沿科技的一些领域,已经进入“理性的爬坡”阶段。
谈及“盛极而衰”的AR/VR领域,沈劲认为这只是“短暂的瓶颈期”,当一些重要的技术问题攻克后,前景依旧明朗。“就好比我们匆匆出门跑步,发现鞋子和衣服都没穿对,水也没有带,所以需要再回家,做好准备了再出发。”
用投资实现行业探针、产业链布局
记者:相较于VC,高通创投这样一个企业内部的风投机构,会更有优势吗?
沈劲:我认为,优势首先体现在我们对行业的洞察:一些信息我们很了解,但投资人可能并不是特别了解。比如今天我讲到的智能手机的规模效应,有很多投资人是无法体会智能手机的规模效应的,再比如智能手机更新迭代的频率高低,对一个公司的成长有多么关键等。
有一些公司,虽然技术非常强大,但是进入到移动通信行业之后也会觉得难度很高,这可能也是因为在技术之外的一些因素,包括对这个行业的洞察有一些不够到位。所以我们提供给创业者的这些洞察是非常宝贵的。
其次,从移动互联网延伸到物联网,我们在上下游已经有很多合作伙伴,我们可以介绍这些合作伙伴给被投企业,使他们更容易找到他们的客户、供应商或合作伙伴。
此外,当然就是(被投企业和高通)直接在技术或者产品方面进行合作,使我们投资的一些企业和Qualcomm实现共赢。Qualcomm在这个领域的量增加了,这些合作伙伴的出货量和收益也会随之增长,这是相辅相成的。
记者:高通创投在筛选项目时,会更在意被投企业和高通业务是否有契合点吗?
沈劲:我们在选择投资对象时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个是财务回报,还有一个是战略意义。这两个方面需要同时兼顾,缺一不可。
具体到投资的战略意义,我们会从三个方面去考量。三个战略意义之间是或者的关系,如果能同时满足当然最好,但三个里面满足一个或两个也可以。
第一,是与Qualcomm的产品和技术直接相关。在我们已经完成的案子中,像小米和中科创达都属于这种类型,与我们产品技术直接相关。
第二,我们称之为“探针”意义。所谓探针,是指有一些领域目前Qualcomm的主要产品和技术尚未覆盖。比如说我们投了在农业领域的企业,在以色列投了一家,在中国也投了一家。对Qualcomm而言,显然农业目前并不是为我们带来主要收益的领域,但我们会持续关注农业领域的变革,而不是等整个变革已经完成了,我们才察觉到。我们希望能以最快速度获得第一手信息,深入了解这些领域正在发生的变革,从而探索Qualcomm有可能进入的一些新领域。
第三,我们称之为产业链意义。我们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投资了一系列的公司,这些公司在产业链这一战略定义下是很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