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猫时代:社交网络上最具侵略性的宠物和它背后的行业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原神
动漫剧场
虚拟交易发布
实物交易发布
签到统计
校园青春
纪念馆
娱乐时尚星座
跑跑卡丁车
社区服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我爱我宠
吸猫时代:社交网络上最具侵略性的宠物和它背后的行业
发帖
回复
正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2
个回复
[奇妙趣闻]
吸猫时代:社交网络上最具侵略性的宠物和它背后的行业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7-15
发帖
314714
在线
16971小时
精华
0
DB
81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54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1
0
碰到喜欢的猫,宾惠敏会点开那个人的朋友圈从头翻到尾,如果是熟一点的朋友,她还会小窗私信求视频,就为了看看对方家的猫。“一般我求她10次,她会答应一次,总而言之她是一个好人。”宾惠敏说。
文 |姚胤米
编辑 |金匝
人类在马路上遛狗,在互联网上晒猫。
《2017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60.3%饲养宠物的家庭选择了狗,剩余的选择了猫——尽管宠物狗的数量比宠物猫多出1200万只,但如今只要打开手机和电脑,在社交网络上出现更多的是猫的图片、动图和视频。
这些毛茸茸的小宠物,正以势不可挡的速度占领现代人的生活。
在英国,人们每天上传至互联网的自拍照片是140万张,而猫咪照片则是380万张。回到国内,问答社区知乎上,以“猫”为话题的关注人数是18万,而以“狗”为话题的关注人数只有9万。过去一年,微信公众号“乐活”类榜单中,排名第一的账号是以猫为主角的“大爱猫咪控”,人们为这种可爱生物贡献了2.1亿次阅读量。
一名年轻的采访对象在面对“为什么喜欢猫”这个问题时,给出了一个颇有深意的回答,她说:“这个时代,可爱就是正义。”
这或许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猫能够成为社交网络上最有“侵略性”的宠物。
1
每天早上10点,位于上海市虹口区的罐头场文化办公室,饼干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那只蓝眼大白猫——酥饼,用手机给它拍一支几十秒的小视频,发一条“微博故事”。
酥饼就是《日食记》里常常出镜的那只网红猫咪,在微博上,它还是拥有404万粉丝的宠物大V“酥饼大人”,而作为账号运营者,饼干每天打开微博都能收到上百条给酥饼的留言,除了评论,还有催更。
酥饼大人
视频上传没几分钟,就能收到粉丝的报到和打卡,“看到饼饼真好”、“每天都来吸猫”——“吸猫”,最先使用这个名词的在美留学生ranranking从没想过,它会成为当今一种流行文化的代称。
2016年,ranranking在租住屋里养了两只猫,自称是“死宅”的他某天兴起,在动漫论坛stage1st上发布了一条名为《猫为什么这么容易上瘾》的帖子,描述自己“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把猫抱起来,不光用脸,用手臂脖子浑身上下使劲蹭”,ranranking自我调侃说,“这样子简直就是吸毒,没人打扰我可以蹭一个小时,回过神来连自己都吓一跳”。
在使用“吸”这个字时,ranranking的本意是想描述自己亲近猫的方式,“像厚厚的毛衣很多人也会忍不住捂住鼻子吸嘛,我觉得人对毛茸茸的存在是没有抵抗力的”。
“大爷”和“老板”陪伴了ranranking在美国读研的时光。受访者供图
他的帖子发出后,迅速获得一大波人的认同,“吸猫”二字向外流行开来。这两个字背后的含义也扩展为:一种对猫极度的喜爱之情,会忍不住做出一些亲亲抱抱的亲昵举动,和猫咪相处会有极大的满足感。而吸猫的方式,也从亲近一只真实存在的猫,泛化为在互联网上看猫图、猫视频来获得某种满足感,称之为“云吸猫”。
宾惠敏就是一个典型的云吸猫爱好者,这个没有养猫的姑娘经常出没的地方是各种聚集了养猫人的微信群。像是一个潜伏的“偷窥者”,宾惠敏每天都暗戳戳地等各个群里的“猫奴”们发自己家猫的图片,图片弹出,如获至宝,“啊,终于发图了,快吸快吸,然后赶紧存起来”。
她“像个废宅一样瘫着,一边划手机,一边呵呵地发出痴汉笑”,沉浸在猫片中的时间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溜掉了。
碰到喜欢的猫,宾惠敏会点开那个人的朋友圈从头翻到尾,如果是熟一点的朋友,她还会小窗私信求视频,就为了看看对方家的猫。“一般我求她10次,她会答应一次,总而言之她是一个好人。”宾惠敏说。
2
宾惠敏只是万千云吸猫族中的一员。好奇心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在 5720 个反馈中,超过四成的人在路上碰到萌猫都想去撸一撸,但爱猫的人中,仅有 16.1% 的人养猫;22.5% 的人表示会在微博上关注萌宠博主,“云吸猫”正在取代养猫,成为爱猫人士的日常。
养猫的人喜欢给猫拍照,也喜欢晒图,这几乎是吸猫界的“宇宙定律”。晒图一方面满足了养猫人的展示欲,也给云吸猫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吸食素材”,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完整的“吸猫闭环”。
因为经常在社交网络上发猫图,在北京读书的刘值卓本科时就有了个外号:“猫哥”。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都知道他特别喜欢猫。平时,刘值卓一闲下来就会去知乎上看猫,他发现在这个国内最大的问答社区下,每一个以“猫”为关键词的问题后边,几乎每一个回答都附带了大量的猫图。
网红猫nala。图 / @Nala_cat
最令他觉得“丧心病狂”的是,在“为什么我觉得猫是很恐怖的动物?”的回答下,依然有许多人晒猫图,也由此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因此调侃说:“知乎已经被猫奴占领。”刘值卓理解,养猫的人晒猫就和养娃的人晒娃一样,猫也是一个家庭的“宝宝”。
不仅如此,文艺小清新的豆瓣,也正在成为猫奴晒猫、云吸猫爱好者的主要阵地,早有人对此感慨:“如今文青的标配已经不是西藏和大理,而是拜猫。”
拜猫教正在风靡全世界,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曾经在2012年做过一个AI测试,当时他用1.6万台电脑搭建了一个人脑神经网络,并向这个网络展示了1000万段从YouTube上随机选取的视频。这个AI系统以81.7%的识别率从这些视频中认识到了“猫”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并成功找到了猫的照片。这种识别建立在大量的样本训练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吴恩达在做这个实验时,YouTube上已经存在海量与猫相关的影像。
而到了2014 年,YouTube 上当年又新增了超过 200 万支猫片(以猫为主角的视频),引来 260 亿次观看,单支平均拥有 12000 多个点击,比其它分类内容都高得多。
在社交网络里,人们已经开始把猫比作一种“新型毒品”,今年2月6日,微博上的插画师“鬼师ensoul”发布了一张“科学戒猫图”,场景模仿戒毒所,人们蹲在空地上,墙壁写着“科学戒猫所,一日养猫,终生想猫”几个大字。这条微博迅速被攻占,图片也被多位知名大V转出。平时评论量不足30个的她,那条微博获得了超过4800次评论和将近14000次的转发。“果然只有画猫才能火”,几天之后,她在微博上感慨。
3
接下来要解答的问题是——为什么是猫?
在BBC的系列纪录片《猫科动物的故事》里,专家解读说,猫因为拥有大眼睛、短鼻梁和小小的嘴巴,与婴儿的形象较为接近。和婴儿一样,猫的可爱能够刺激人的大脑释放感觉良好的多巴胺,使人的态度变得友好、温柔,这被研究者称为“可爱回应”。
除了长相之外,猫的一些表情和动作也成为让它们在互联网蹿红的理由。猫的面部神经较少,很多动作是没有含义的,拍摄的人捕捉到一些猫的瞬间将其制作成图片或视频,并配以文字使其人格化,看的人也会将情感投射其中,继而引发转发、点赞和评论的行为。
一段非常风靡的典型猫片就是如此,视频前几秒是一个很普通平静的场景,但当一根香蕉出现,猫会突然弹出去,这个出乎意料的反应让很多观众大笑着为其买账。
人们把从猫身上获得的满足感称为“治愈”,每一个喜欢猫的人都能说出好几个被猫治愈的小故事,而蕴藏在其中的情感像一根透明的线,微妙地把人和猫这两个物种紧密地牵引到一起。
刘值卓从小和猫一起长大,上幼儿园时他被寄养到爷爷奶奶家,家里一共有6只猫。他至今仍记得童年时和猫玩耍的一个画面,阳光透过窗子打在家里的地面上,白色的狮子猫在前面跑,小小的他在后面追,跑了一圈又一圈,“它的尾巴很滑,一抓就溜掉了。停下来之后,它又会走过来,坐在你旁边”。对于刘值卓而言,这种陪伴的感觉在此后的很多年里都难以被替代。
宾惠敏则有一个更形象的比喻,对她来说,平时工作和生活导致心情烦闷的时候,“别人一般会出去吸吸烟,我就打开手机吸吸猫。看下猫片,爽飞上天”。
而小猫独有的脆弱能够激发人类的同情心和保护欲,让人类对猫生出更多喜爱。
林森大学读书时宿舍里曾经溜进来一只流浪猫,彼时室友凶巴巴地把猫往出赶,正好被林森撞了个正着,看到小猫被粗暴地对待,这个山东男孩突然觉得猫很可怜。救下那只猫后,林森对于猫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在云吸猫几年之后,现在他终于自己养起了猫。
对于像林森一样的独居者而言,养一只猫的感觉,在某些时候还真像养了个女朋友,猫带来的陪伴既填补了生活的部分空白,也消除了心理上的一些孤独感。
4
想要搞清楚吸猫爱好者的群体画像并不难。
年轻是第一个指标。公众号“猫来了”提供的产品手册显示,它的粉丝年龄集中在18-35岁,“最近还有很多小学生关注起来”。
另一个标准是大城市里的空巢青年,个性偏内向。美国统计局关于家庭宠物的调查报告显示,在独居者中,养狗的只有1/5,养猫的则有1/4。Facebook Research曾经分析16万名用户的资料,他们发现宠物和主人的个性密切相关。猫主人多半内向,住大城市,喜欢宅在家里看电影或读书。而相比之下,狗主人则比较外向、性格开朗,好友人数比猫主人平均多出26人。
因为“宅”这种属性,很多养猫的采访对象都谢绝了采访邀请,即便应允采访,也更倾向用文字而不是语音或电话沟通,不止一人表达“语音对一个死宅来说太难”的想法。
猫的活动半径小,驯化时间比狗短,即便是家养猫,在个性上也保留了一些野性,因此与狗“热情”地扑上来讨好主人不同,猫显得更加高冷和独立,这也成为许多吸猫爱好者喜欢猫的一个理由。
收藏家马未都家里养了许多只猫,在他看来,猫和狗带来的陪伴感是完全不同的。有时马未都一个人在书房写文章,猫就在离他半米之外的地方一趴,不闹不叫。这是属于猫特有的带有距离感的陪伴,与其说是人饲养猫,这种关系更像是人和猫是同一个屋檐下的房客。
马未都创办的观复博物馆里收养的猫王情圣。图 / @观复猫
“若即若离”的亲近,也许正是现代人追求的理想交往模式。
姜敏敏是个90后,独生女,从小习惯一个人生活,在周围人看来,工作了两年的她个性独立,职场上待人接物也很职业,不过分亲近,有适度的距离感,这导致常有接触她的人会觉得她有些“高冷”。
作为一个轻度的云吸猫爱好者,姜敏敏虽不至于每天都上网搜索猫的图片和视频,但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北京的猫咖啡店坐坐,偶尔也会看看朋友发的猫照。在她看来,猫在某种程度上是自己的老师。“猫是很洒脱的动物,它好像是那种能够看透一切真相,然后又率性为之的样子,比较自我吧。”姜敏敏承认,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做到这么率性,“毕竟是职场上的年轻人,还是要收敛一些个性,所以每当受了委屈,都会觉得做一只猫真好”。
5
也有一些养猫人正在利用专业优势让“吸猫”变得更为便利。
李晶(化名)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家里养了两只猫,今年5月,她和几个搞技术的朋友一起开发了专门给云吸猫爱好者使用的小程序“吸猫君”,利用技术爬取国外社交网站Instagram上用户发布的猫图,发布到这个小程序上。
蕴藏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小程序背后的是一个更大的目标:李晶(化名)想借助它成为一个“网红猫星探”,人们在网络上留下的数据表露出他们对猫的偏好,在大量的信息中,利用技术完全可以找到具有网红潜质的猫。
在庞大的互联网,几乎任何一种对猫有“口味偏好”的人群都能获取更适合自己的吸猫内容,因此,对经营猫账号的人来说,需要花费更多心思,依靠创意发挥更大的内容价值。
饼干是2015年入职酥饼所在公司的,之所以听说这家公司,就是因为在微博上经常看酥饼。起初她应聘的岗位是财务,入职不久后,公司决定将“酥饼大人”作为独立的宠物账号运营,因为她热爱动物且细心温柔,深得酥饼的“青睐”,饼干被选为了这个账号的主要负责人。
每周,饼干都要发布一套酥饼的壁纸,也尽量保证每周更新一条精剪的短视频,这个频率既符合工作节奏,又能够维持住粉丝黏性。因为自己也是个喜欢猫的年轻女孩,饼干懂得如何抓住粉丝的心理需求。她观察到粉丝更喜欢“贱贱的、很接地气”的酥饼,会特地抓拍这样的图片和视频。文案上,酥饼常以“朕”自称,喜欢玩麻绳,喝水时会舔手,也会伸爪子“暴打”独角兽布偶,字体选择的也是萌萌的手写体。
酥饼大人
平时,饼干也会花一些时间淘一些猫咪穿的小衣服、小帽子和布偶玩具,这些都成为酥饼大人吸引微博粉丝尖叫、打call的利器。
9月初的一天,饼干翻看手机里之前拍过的视频,突然想到经常有粉丝留言想听酥饼的声音,于是便把视频里所有猫叫的片段剪接在一起,“既然想听,就让粉丝一次听个够”。这条视频发出至今,已经获得了290万次播放。
云吸猫也走到了线下,漫画角色“吾皇万睡”今年与北京、上海、成都等地的大悦城合作,在商场明显位置摆放大型吾皇形象,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合影,展览期间客流量也增加了10%左右。
“吾皇万睡”在北京、上海的线下主题展览
在“吾皇”的作者白茶所创立的公司,两只猫和一只狗成了办公室里最好的气氛调味剂,员工的人员构成以90后为主。负责品牌与市场推广的江楠介绍,今年“吾皇”的形象授权合作更“跨界”,除了某品牌牛奶,“吾皇”还与一家主攻年轻女性群体的面膜合作了。而将广告砸在猫咪类内容生产者上,本质上是瞄准了这个市场中基数庞大的吸猫群体。
6
微信公众号“猫来了”的运营者喵大人正在经历一场与吸猫有关的巨变。
他刚从公司接手这个微信账号时,就跟领导申请以猫为内容做起,理由是自己平时就很喜欢猫。那是2015年,宠物内容市场还比较冷清,除了他,几乎没人看好这个账号。两年过去,“猫来了”已经成为新榜“乐活”版块里第二名最受关注的猫咪类微信公众号。
喵大人也会介绍养猫知识,比如喵星人是通过眨巴眼来表示kiss的
今年第二季度起,陆续有各类新闻客户端邀请“猫来了”入驻,并给予内容上的流量扶持,一些平台还特地将“宠物”板块独立出来,安排专人运营。关注度上升,粉丝变多,投广告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喵大人今年感受到的最大变化。
尽管没法从后台里统计出哪些粉丝是真正的养猫人,哪些是纯粹的“云吸猫爱好者”,但喵大人能从留言中察觉到,云吸猫的人更偏爱可爱、好玩、搞笑和有话题度的内容,而对于一些更为日常的“养猫之苦”并不了解。
“比如,猫害怕水,给猫洗澡的时候就很麻烦”,喵大人说,但是这部分粉丝却很喜欢听真正的猫奴讲故事,“去听这些故事的时候,云吸猫的人心理上也会得到很大满足。”
对于像宾惠敏这样刚毕业没多久的年轻人来说,细腻地去照顾一只真实的猫的成本太大了。除去繁琐的手续、稳定的经济收入,还需要精心照料,以及生活状态最好没有大的波动。她去年毕业,今年把工作和生活的城市从广州换到了南京,平时还要跑剧组,根本没有时间照顾一只猫。
以前曾经有朋友因为出差,把猫短暂地寄养在宾惠敏家,猫砂盆的臭味还算是小问题,但更让宾惠敏觉得“受牵制”的是,要为另一个小生命操心的那份压力。“加了很多猫群,就会发现一个人说自家的猫出了什么问题,别人都会想自己家的猫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毛病,立刻带到宠物医院检查。类似的情况很多,其实都是因为你要对它负责。”宾惠敏说,朋友把猫接回去时,她第一反应不是“没有猫的失落”,而是“舒了一口气”。
“愿意云吸猫,是因为我不需要去帮猫铲屎,观察它是不是有耳螨,或者是眼角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不用操心,我只要去吸它的美貌和可爱就好了。”宾惠敏说。
但还有一年就毕业的刘值卓和宾惠敏不同,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是云吸猫,而是在未来规划里早就给猫留了一个位置。刘值卓一边滑动着手机上储存的400多张猫的照片,一边兴致勃勃地说:“第一选择是回到重庆,找一个类似公务员一样相对稳定的工作,因为这样就可以自己一个人住一间房子。”
“然后,养两只猫。”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7
清空梦
DB
+17
2017-10-12
❀清梦包包❀ 。°我爱我宠欢迎你°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清空梦
ZxID:2011207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2-08-27
最后登录
2020-02-06
发帖
134421
在线
12970小时
精华
0
DB
5530
威望
4775
保证金
0
桃子
484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元老
配偶:
清空心
◕热会四队◕ ◕四队队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10-12
0
❀清梦包包❀ 。°我爱我宠欢迎你° 。。◕‿◕。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7SevEn6p
ZxID:34760373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11-16
最后登录
2024-08-11
发帖
31293
在线
6317小时
精华
0
DB
1905
威望
6923
保证金
0
桃子
16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贵宾
配偶:
安妮玛之歌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0-11
0
猫猫很可爱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