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萌的一只小肥啾,怎么起了个混入菊科的名字?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萌萌的一只小肥啾,怎么起了个混入菊科的名字?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拍客美图]萌萌的一只小肥啾,怎么起了个混入菊科的名字?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0-28 0
在广阔的欧亚大陆之上,生活着一种默默无闻的小鸟,它身形渺小,生命短暂,名气也不甚响亮,然而就是这种小鸟,几乎满足了人们对于可爱的所有印象。它们动作轻快,形如玩具——身体浑圆如绒球,头戴花冠,脸颊圆润,眼睛黑亮——它就是今天日历的主角戴菊Regulus regulus。

名叫“戴菊”但并不是植物。图片:Lubos Mraz / naturephoto-cz.com
隐于亚洲,扬名西欧
提起“戴菊”一名,许多人都会觉得陌生,比起名称一字之差的戴胜Upupa epops似乎低调了许多。也难怪国人印象不深,戴菊是一个典型的古北种,绝大部分的分布区都位于古北界内,在国内的分布局限于东北、西北、西南等人口稀疏的区域,在人口稠密的东南、华北仅越冬期间可见。

戴菊的分布,颜色最深的为居留区,最浅的为非繁殖区,最北方一条色带为繁殖区。图片:IUCN redlist
对于多数国人来说,戴菊可谓缘悭[qiān]一面,但在欧洲,它们几乎遍布全境(并且扩展到了中亚)。在西欧地区,戴菊是庭院中常见的小型鸟类。

在西欧,戴菊是比较常见的。这只摄于荷兰。图片:Birdphoto / NIS
戴菊对于生境的选择较为挑剔,它们对于针叶林的偏好远超过阔叶林。欧洲拥有数量可观的针叶树,自然成了戴菊的乐土;而亚洲阔叶树占主导,戴菊也就随着针叶林一同被挤压到了高海拔和高纬度的小片地区。在欧洲,戴菊可以从4000m的高山一直分布到低地,而在亚洲,戴菊的活动海拔很少低于1000m。

戴菊的典型生境。图片:Lubos Mraz / naturephoto-cz.com
资历深厚,名副其实
因其在欧洲常见,戴菊成了较早被人们认识的鸟类。它命名于1758年,属于鸟类中最早得名的一批,命名人正是双名法的创立者林奈。然而鉴于当年的认识有限,它被归类在了风马牛不相及的鹡鸰[jí líng]属Motacilla,直到1800年才有了自己的独立属Regulus,它也随之成了这个属的模式种。
外形似柳莺。图片:Ertugrul Korkutmaz / 500px
如果你是HP粉,可能还记得小天狼星的弟弟Regulus,他的名字来自狮子座α星,和戴菊的属名、种本名拼写一样。这个词来自于拉丁文rex的小型化,意即“小国王”,这和戴菊属部分种类的英文名“kinglet”意思相同。戴菊这个种的英文名叫“goldcrest”,意为金冠,同中文名简直不谋而合,都指向了其标志性的特征:头顶的金色羽冠。

头顶金色羽冠的“小国王”。图片:Iliuta Goean / birds.nature4stock.com
说是“头上戴着菊花”,可戴菊头顶的羽冠除了颜色同菊花相似外,并没有其他共同之处。平日里它的羽冠倒伏在头顶部,形成一条金色的线纹,两侧各有一条黑色的侧冠纹平行,只有在兴奋的时候,羽冠才会竖立起来,因而有几分菊花的样子。戴菊雌雄羽色相似,仅雄性的羽冠颜色较鲜亮近橙色,而雌性则为柠檬黄色。在求偶期间,雄性会频繁地展示其羽冠。

你可能需要的鉴别特征
戴菊的眼睛大而圆,几乎是完全的漆黑色,同苍白色的眼圈和眼先(lores)形成明显的对比。嘴纯黑色,纤细而稍微扁平,嘴基部有两道黑色的细髭[zī]纹,形如两撇胡须。头颈近灰色,无眉纹和眼纹,体背至尾苍橄榄绿,并具有两道明显的白色翼斑,第二道翼斑后有一硕大的黑色斑块,极为醒目,下体主要为黄白色。脚细而长,黄褐至黑色。
似是而非,逐树而居
戴菊的整体颜色与柳莺属Phylloscopus颇为接近,体型也娇小似柳莺,从头至尾长仅9cm,体重也仅有5~6g,比绝大部分的柳莺还要小上一圈,完全有资格竞争“国内最小鸟”的头衔。

与人手的对比。图片:thatcutesite.com
戴菊由于外形似莺,早期分类一直将其置于莺科Sylviidae,因此戴菊曾经有过一个名字叫做戴菊莺。这看起来更像鸟名,却已逐渐被废弃,因为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发现戴菊完全不属于莺科,甚至连莺总科都不是,更应当自成一科——戴菊科Regulidae。

再感受下小啾这乒乓球大小的体型。图片:Daniele Occhiato / pbase.com
与莺科关系甚远,外形却很相似,这也就是所谓的“趋同进化”现象;在习性上,戴菊同柳莺也有颇多的相似之处。同柳莺一样,它们是活跃而躁动的小鸟,常于林冠层跳跃,几乎一刻不停,基本都成小群活动,只有繁殖季节才单个或成对。和柳莺一样,戴菊的食物几乎全部为昆虫,植物部分极少。它的嘴细而尖,适合在松树的叶丛中啄取食物。
一生苦短,生育奔忙
前面说到戴菊偏爱针叶林,繁殖期尤甚。它们在树木枝杈间营巢,巢较大,以松针、苔藓、蛛丝和植物纤维粘缠而成,内径约9cm,外形如同坛罐,相当厚实。雄性戴菊在繁殖季会频繁地鸣唱,声音优美婉转,并不时展开头顶的羽冠,身体低垂向雌性展示。

羽冠开展的戴菊。图片:wildlife-photography.uk.com
在雀形目鸟类当中,戴菊无疑是最多产的。它们每窝产卵可多达7~13枚,孵化期14~16天,一次性产生如此多的后代使得戴菊亲鸟的育雏工作异常繁重。每天从早至晚,亲鸟会不停地轮流喂食,喂食时间长达16小时。戴菊不会放弃部分雏鸟以换取其他雏鸟更好地成长,所有的雏鸟都会在16~18天后离巢,离巢后的幼鸟同亲鸟一起以家族为群体进行活动,直到幼鸟能够独立生活为止,它们才由家族群体聚集为更大的游荡群体。

戴菊巢穴。图片:mindenpictures.com
戴菊的寿命比较短暂,平均寿命不足两年,最长也不过六年,因此它们只能依靠增加雏鸟的产量来补充急剧下降的种群。幼鸟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即可繁殖,但80%的个体都活不到下一个繁殖季。

除了一些鹌鹑属Coturnix鸟类之外,戴菊的寿命是鸟类中最短的。图为死于路旁的戴菊。图片:Vertigogen / wikipedia
繁殖季的戴菊具有领域性,不容许其他个体靠得太近,而一旦繁殖结束,就立即组成群体。在冬季,它们甚至会同其他的小型鸟类形成混合群体。戴菊在其大部分的分布区内都是居留的,但仍有相当一部分个体会进行短距离的迁徙;春夏之际,它们会在原来的活动区域基础上北移一段距离,而秋冬季则会南移,亚洲东部的种群迁徙距离稍远。
由于体格弱小,活动能力也算不上很强,戴菊经常会成为各种天敌的猎食目标。其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欧亚大陆常见的猛禽雀鹰Accipiter nisus,此外,隼类和猫头鹰也会经常捕食戴菊。不过,雀鹰等捕食者对于此类小型鸟几乎是无差别捕食,并不会专门盯着戴菊狂吃,所以不宜将戴菊的高死亡率归咎于猛禽捕食。
幸运常伴,兴盛平安
戴菊科是个很古老的类群,早在始新世就已经出现,如今其近缘的类群都已灭绝,戴菊科在鸟类中格外孤单,几乎没有任何亲属存在。戴菊科仅有戴菊属6个物种,种间差异不大,体态一致。包括两胁鲜黄色,眼圈黑色,羽冠橙红的台湾戴菊R. goodfellowi;眼先具有明显黑纹,眉纹也明显的火冠戴菊R. ignicapilla;眼先具有明显黑纹,但眉纹不明显的马德拉岛戴菊R. madeirensis;眼先黑纹模糊,眉纹明显的金冠戴菊R. satrapa;以及羽冠为红色,头顶没有黑纹的红冠戴菊R. calendula。





依次可见火冠戴菊、红冠戴菊、金冠戴菊、台湾戴菊、马德拉岛戴菊。图片:Thomas Hinsche; Glenn Bartley; Matthew Studebaker; Kun Chin Chung; wildbirdgallery.com
台湾戴菊局限于台湾岛,马德拉岛戴菊局限于马德拉群岛,其余四种戴菊均为典型的北方鸟类,红冠戴菊和金冠戴菊分布于北美洲,而火冠戴菊主要分布于欧洲。其中火冠戴菊在欧洲同戴菊有着大面积的重叠分布,二者体型相似,生态位也相差无几,但从未见到二者出现杂交现象。在小范围内,二者的分布呈镶嵌型,某一小片区内只有单一物种存在。

正在鸣唱的火冠戴菊。图片:Stanislav Harvaník / HBW
从遥远的远古走来,大多数物种都已如大浪淘沙一般被历史的遗迹淹没,戴菊虽然残存,却绝不是苟延残喘。它们仅存的6种中,有4种都是分布广数量多的优势种,可谓幸运。戴菊属中又以戴菊最为繁盛,东到日本,西至西班牙,甚至连大西洋的加纳利群岛都有它们的足迹。在欧洲,戴菊几乎已经适应了人类活动,它们在亚洲的栖息地也很少受到人类干扰,这可能是更大的幸运了。

图片:mullbirds.com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0
DB+10 2017-10-30

≈  贴图&拍客✦    Making welcome you    。--‿--。

红袖招游侠

ZxID:61452389

等级: 元老
配偶: 瑾ぃ
金闪闪是财神爷  • .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0-30 0
小鸟挺可爱的。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