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 | 酒已温,懒写诗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立冬 | 酒已温,懒写诗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立冬 | 酒已温,懒写诗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07 0
专注传统文化 倡导生活美学


秋冬气始交
立冬▊十月节


宋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句“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古人认为秋冬之气于立冬交节。《黄帝内经》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四时之气主要来自阴阳的消长。
今年秋天特别短暂,立冬节气已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了。

十月小阳春
阴极复阳生▊花开二度


立冬农历十月节,十月对应坤卦,坤为老阴,阴极复阳生,到十一月就是复卦,一阳生,万物宜静涵养阳气。
南方远离极寒北地,会呈现出春三月的温暖天气,俗称“小阳春”,大部分植物会花开二度。
《红楼梦》第九十四回中贾母说:“这花儿(海棠)应在三月里开的,如今虽是十一月,因节气迟,还算十月,应着小阳春的天气,这花开因为和暖是有的。”
朔风起
立冬▊不周风至


晋谢灵运《岁暮》:“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朔风指冬天的寒风、西北风。
《水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林冲)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按照古代八风之分,冬天西北风也作不周风。《说文解字》曰:“东方曰明庶风,东南曰清明风,南方曰景风,西南曰凉风,西方曰阊阖风,西北曰不周风,北方曰广莫风,东北曰融风。”
《史记·律书》有:“不周之风居西北,主杀生。”《易纬·通卦验》:“立冬,不周风至。”

寒禽衰草
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


冬天的鸟为寒鸟、寒禽。
唐代司空曙有诗句: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天色烟灰,树木凋零,冬天的寒鸟栖于枯枝,寒禽无食、衰草无水,一派萧瑟。

寒柯素木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寒柯即冬天树木,犹指树干。
陶渊明《饮酒》诗之八:“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南朝梁元帝《纂要》:“冬曰玄英……木曰寒木、寒柯、素木、寒条。”

十月涤场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诗·豳风·七月》:“九月肃霜,十月涤场。”孔颖达疏:“十月之中,埽其场上粟麦尽皆毕矣。”
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史贺星同轨,农歌稼涤场。”

衣裳出褚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周南《十月十日立冬》:“立冬前一夕,聒地起寒风。律吕看交会,衣裳出褚中。”
十月,换秋服为冬服。
陆游句:“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古人也喜欢衣锦穿貂。

寒炉美酒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李白《立冬》诗:“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第一句,有一种不来暖气什么也不想做的古今通感。
不过醉中八仙的诗仙,咪过温酒之后,还是诗兴大发,将月色下的花影银光看成了茫茫初雪。
疑是地上霜,疑是银河落九天,疑雪满前村……诗仙总能产生美好的错觉。

钗头凤
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


清屈大均《梦江南·红茉莉》红茉莉,穿作一花梳。金缕抽残蝴蝶茧,钗头立冬凤凰雏。肯忆故人姝。
立春钗头燕,谓迎春。立冬饰钗头凤,有迎冬之意。
立冬访菊 难舍三秋
文/王晶
耐寒唯有东篱菊。
诗人在立冬这一天访菊观菊,以欣赏它的不凋性情。
宋代朱翌《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黄菊一何好,持觞惟尔从。名应称晚秀,色岂为人容。正似花重九,休论月孟冬。霜威占清晓,直欲犯其锋。”

对菊花来说,清寒不在话下,正所谓“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凄凄冷意,却有霜华仍在,的确让人欣喜。白居易诗句:“孟冬菊初坼。新黄间繁绿,烂若金照碧。仙郎小隐日,心似陶彭泽。秋怜潭上看,日惯篱边摘。今来此地赏,野意潜自适。”
初冬山中的黄绿繁茂的菊花,被阳光照得光明璀璨,人在万花丛中,呆呆出神,感受野趣的悠然自得,于天地之间悟道隐者的超脱。
秋深渐入冬,红叶已随风,唯有黄花独带露,除了赏其傲骨气,在立冬日访菊,还有一层留恋秋色的意味。

沈说《次韵古愚立冬日观菊》诗:“闲绕篱头看菊花,深黄浅紫自窠窠。清于檐卜香尤耐,韵比猗兰色更多。九节番疑今日是,一樽未觉晚秋过。从教白发须簪遍,且任当筵作笑歌。”
窠窠,意为簇簇、团团,聚集貌。檐卜是一种西域产的植物,花甚香。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木篇》:“陶真白言:栀子翦花六出,刻房七道,其花香甚,相传即西域檐卜花也。”
猗兰,为古琴曲《猗兰操》的简称,《猗兰操》也作《幽兰操》,诗中应指幽兰,与菊对应。猗兰也借喻为情操高洁之士,如清刘献廷《感兴》诗:“长松萎空山,猗兰秀空谷。”九节应是九冬之意,冬季三个月共九十天,于是冬季又别称“九冬”。

菊花深黄浅紫团团簇簇,沈说在惊觉间,发现原来秋已过,几分不舍。葛绍体在《烟雨馆立冬前一日》说得更加直白:“已过重阳种菊花,留连秋色带霜华。”
然而——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菊花既已坼,梅花还会远吗?

《分类两宋·绝妙好词》
喻朝刚 周航 编著
定价:98元
ISBN: 9787807680116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内容简介
由于受“婉约”、“豪放”两大派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许多绝纱好词均被排除在我们的审美视野之外,遗珠弃璧,识者兴叹。
《分类两宋·绝妙好词》根据《全宋词》和有关资料,选录了宋代近400位作家的1100多篇作品,分为四十二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分类突破了以往固定的局限框框,完全从实际出发,主要根据作品的题材,同时也兼及主题。
既对全宋词重新进行了审查和评断,又附有精当的注释和说明,为广大读者展现了一片全新的、广袤的词学视野。
其中【群芳竞艳】这一类就归纳有包含有“花”这个字的词,下面是生活君从中节选的两首供大家欣赏。

虞 美 人
宋·陈与义
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
十年花底承朝露[1],看到江南树。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胭脂睡起春才好,应恨人空老。
心情虽在只吟诗,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2]。
【品读】
此阕咏桃花,兼寓身世之感,当为南渡后作。诗人见亭下桃花盛开,不由得想到故乡洛阳如今也是春回大地之时,然而时移世变,那里的桃花未必还能像当年一样,光彩照人,艳丽鲜红。词意含蓄委婉,托物见意,寄慨遥深。
【注释】
[1] 承朝露:谓领受朝廷恩光,指入仕。黄庭坚诗:“桃李终不言,朝露借恩光。”
[2] 刘郎:指唐诗人刘禹锡。
念 奴 娇
宋·辛弃疾
赋白牡丹,和范廓之韵
对花何似?似吴宫初教[1],翠围红阵。
欲笑还愁羞不语,惟有倾城娇韵。
翠盖风流,牙签名字,旧赏那堪省。
天香染露[2],晓来衣润谁整?
最爱弄玉团酥[3],就中一朵,曾入扬州咏[4]。
华屋金盘人未醒[5],燕子飞来春尽。
最忆当年,沉香亭北,无限春风恨。
醉中休问,夜深花睡香冷。
【品读】
牡丹不但品种繁多,而且红、黄、蓝、白、青、绿、紫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真可谓五彩缤纷,斗艳争奇。在同一颜色中,由于品种不同,名称也不一样。辛弃疾的这首《念奴娇》将白牡丹的风韵描绘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词中以孙武教阅宫女的场面来形容花中之王,可谓别开生面,出人意表。这说明无论什么题材,他都能写得龙腾虎跃,不主故常,“绝不作妮子态”(毛晋《稼轩词跋》)。
【注释】
[1] 吴宫初教:据《史记·孙子列传》,孙武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可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子分为二队,以王之宠姬二人各为队长,皆令持戟。……妇人左右前后跪起,皆中规矩绳墨,无敢出声。”
[2] 天香:唐李正封《牡丹》:“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3] 弄玉、团酥:牡丹之名。
[4] 曾入扬州咏:唐崔涯赠扬州妓李端端诗有句云:“扬州近日浑成差,一朵能行白牡丹。”(见《云溪友议》)
[5] 华屋金盘:苏轼咏海棠诗:“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 读诗词歌赋对今天的我们有何用?
一旦开始阅读,就走进了国学的大门。“无酒无诗情绪,欲梅欲雪天时”,课本之外的绝妙好词,意境更甚。
|思维更广|你会开始懂得将视野放宽,懂得平衡工作里的负能量,因为书里的景象有好有坏,正是我们今日的常态,享受和面对就是最好的结果;
|气质更雅|你会开始留意一花一草,斜阳明月,读多了“漠漠轻寒上小楼”,“一曲青山映小池”,也会偶尔变成狂浪的晏几道,感怀的秦观。
如果你有孩子,更是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培养一个懂得欣赏美的灵魂,往往无法一蹴而就,但它会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影响孩子对美的感知,而审美,就是这个社会最重要的竞争力。

诗词永远来源于现实,又能照亮现实,它拉进了世界与内心的距离,帮助你成为更加丰盛的自己。
宋词注重“歌”,且涉及生活面更广更深刻,略读一遍,更知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生活、人生、情感、家国的万千情结,使人反观内心,理解周遭种种。
分类两宋
绝妙好词

《分类两宋·绝妙好词》
编者著:喻朝刚 周航
ISBN:978-7-80768-011-6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及《三联·节气》所有
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专注传统文化
倡导生活美学
下载阅读IPAD电子杂志
请移步App Store或安卓商城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0
DB+10 2017-11-08

≈  贴图&拍客✦    Making welcome you    。--‿--。

红袖招游侠

ZxID:61452389

等级: 元老
配偶: 瑾ぃ
金闪闪是财神爷  • .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1-08 0
以前很喜欢看古诗和文言文。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