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9.5分纪录片,出动34个“动物间谍”开拓孩子眼界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BBC9.5分纪录片,出动34个“动物间谍”开拓孩子眼界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BBC9.5分纪录片,出动34个“动物间谍”开拓孩子眼界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0

每周日“精品推荐”栏目
分享全球创新教育优质资源与方法
文| 扒叔
授权自公号:扒叔看电影(ID:bamovie8)
喜欢看纪录片的朋友一定喜爱BBC,这个自然纪录片的霸主,时刻刷新我们对大千世界的认知。
大到俯瞰地球,风光旖旎、震撼人心。
小到动物日常,灵动活泼、生动有趣。

(出自《地球脉动2》)
大自然的绚丽而真实无出其右,但一直有一个疑问困扰着我——“BBC是如何拍摄到这些珍贵又难得的画面呢?”
正常人工拍摄,摄影师长期潜伏?还是利用无人机、微型潜艇,远程操控?
不不不,这些已经不能满足“纪录片狂魔”的拍摄需求了。为了保证可以拍到最客观真实的大自然,也为了尽量避免各位“主演们”被打搅,最新的拍摄方法是:派出间谍,进行偷窥!
比如,这块会动的石头:“你看得出来,我是一台高清摄像机吗?”

到后来,为了近距离拍摄大象,甚至出现了“会动的大象粪便”!

这下就完美解决了摄像机被大象毁掉的风险,因为没有大象会去“踩粪便”。大象:“诶?等一下,是我眼花了吗?”

为了完成更加艰巨的间谍任务,粪便间谍竟然开发出“分身术”。分裂出一个更加逼真的粪球摄影机。

可是,就是这样逆天的间谍也满足不了BBC的摄影师们,经过多年探索,纪录片制作队伍又搞了个大事情——
在今年播出的新片《荒野间谍》中,BBC大方地向大家展示了他们最贴近动物们的拍摄手法——他们派出了34个“间谍动物”直接打入动物群体内部,360度无死角“偷拍”动物之间的爱恨情仇。
比如这只“心机间谍狗”,你能看出来它有什么不对吗?
没错,这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家伙,就是一位资深的“动物间谍”。看完之后,动物们纷纷表示:“再也不相信你们人类了”!
演技一流的“荒野间谍”们

是的,你所看到的海报上的各位,全部都是“动物间谍”。强大的卧底阵容,海陆空全面出动,动物版《楚门的世界》一触即发。
人类难以靠近的世界,不可能拍到的小秘密,在间谍小分队的眼中简直是小菜一碟:
为了打入猩猩群体内部,间谍雌猩猩早已做好了出卖色相的准备,一个恰如其分的“娇羞”眼神,足以撩得雄性猩猩六神无主。

(她的眼睛是一个高清摄像机。)
就这样,通过“色诱”,猩猩间谍成功潜入!
我们发现,一只曾被人类救助而后放生的大猩猩不但机智地学会了用肥皂洗澡,而且还对吃泡沫谜之喜爱。
这是我们“美女间谍”的视角!

(肥皂哪来的?当然是从人类生活区偷的!)
还有上面提到过的间谍小野狗,为了打入族群内部,不惜灰头土脸卖萌认怂。动物间谍的功能之强大,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而间谍小鳄鱼则顺利得多,它成功地潜入了鳄鱼妈妈的孩子们当中。除了眼睛摄像头部分有些许差异,它们简直就和真鳄鱼一模一样。

当然,它也拥有着跟其他鳄鱼宝宝们一样的VIP待遇——由鳄鱼妈妈刁进嘴里送到浅水中洗澡。来感受一下鳄鱼妈妈锋利獠牙下的柔情……

(小间谍:“我觉得我还能再抢救一下”)
当然,做一名间谍一定会经常伴随着危险,比如乌龟间谍一个不留神就“丧生象腿”,呜呼哀哉。

拍摄三年期间,白鹭特工是运气最好的,执行任务过程中从未受伤。

最惨痛的经历,也只是被开心的大象甩了一脸泥。

当然,有倒霉的就有运气好的,帅气的土拨鼠间谍就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收获了甜蜜的爱情,一枚枚热烈的亲亲暖到我了……

导演约翰·唐纳说,拍这部纪录片是想让人们看到,动物和人之间的差距,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这些动物们,他们拥有亲情、爱情和友情,同样拥有真实的喜怒哀乐,在某些方面,与人类并没有什么不同。
(还是有不同的,它们比人类可爱。)
其中有一个小故事会让所有看过的人都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生活在印度的长尾叶猴是一种充满爱的群居动物,生性活泼的它们让人类很难近距离的观察和拍摄,为了了解叶猴的生活细节,摄制组决定派一只间谍小猴悄悄潜入猴群。
“大家好,我是小猴特工。”

没想到一个意外的发生,却拍到了曾经不曾被人类注意过的画面,甚至震惊了多年来致力于研究的动物学家们。
故事是这样的,小猴特工初来乍到,来到猴群时险些暴露身份,智商超群的猴子们对小猴特工投来了十分怀疑的目光。
“小伙子,你妈妈呢?”


经过短暂的试探之后,大家确定这个小家伙并没有威胁,猴子们觉得——这个孤儿需要照顾!毕竟叶猴是一种会争着给别家小猴当妈妈的动物。
(一个小孩三个妈妈)
于是,他们向小猴特工发起了“爱的冲击波”,谁见到小猴都要“亲亲抱抱举高高”。

然而有一天,悲剧发生了,在一次和母猴的嬉闹中,小猴特工立足未稳从树上摔了下去。
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受伤”的小猴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猴子们都围了过来查看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儿的受伤情况。
一只母猴将小猴子抱在怀中,想看看小猴的反应。但经过一番查看,它们认为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已经死了。


然而它们接下来的反应却让人大吃一惊——顽皮的猴群瞬间安静了,大家像得知失去同伴的噩耗一样,静静的围坐在小猴周围,甚至互相拥抱,安慰彼此。
猴妈妈把其他小猴子抱进怀里,仿佛生怕自己的孩子也遇到这样可怕的事。

这一幕是在场的摄制组始料未及的,还震惊了研究叶猴十多年的科学家,这可能是动物卧底系列拍摄到的最接近人类悲伤的画面了,也使人类对动物的情感有了全新的了解。

除了叶猴的动人情绪之外,《荒野间谍》中黑猩猩也表现出了类似“同情”的情绪。
这只黑猩猩救下了一只小野猫,不但温柔地对待它,甚至会赶跑粗暴玩弄它的同类。


除了这些公认的、最聪明的“人类近亲”灵长类动物,其他的动物也有很明显的情感表达。
大草原上的长颈鹿,会陆续赶来哀悼死去的“长辈”。
土拨鼠会攻击偷亲自己“媳妇儿”的情敌。

水獭妈妈像个小竹排一样抱着水獭宝宝在水面漂流,顺便帮宝宝把毛弄蓬松方便放它自己浮在水面上。

接着,暂时“卸货”去觅食的水獭妈妈,为了吃贝壳亲身表演“胸口碎大石”!

如果不借助非常手段,这些珍贵的近距离画面,是很难在不惊扰到它们的情况下拍到的,而BBC这次派出的34位动物间谍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

BBC一直以“匠人”的心态对待每一部纪录片。《荒野间谍》的官方推特曾表示,这部作品90%的预算都花在了这些动物间谍的制作上。
这些“间谍”的制作,来自特效艺术家约翰·诺兰,以前服务于好莱坞顶尖特效团队,他手下的作品,经过详细的编程设计,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动作,每一个都堪称“电子工程史”的奇迹。
从动物间谍内部的骨骼构架,到外部表皮的一根根毛发植入,都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还要保证间谍们能在人工遥控下,做出符合指令要求的动作和叫声,每一步,都要经过小心翼翼地反复测试。
制作组历时三年,辗转21个国家,34个“动物特工”,随队20多位动物学家,最后在8000多个小时的素材里,才精心制作出这短短的五集成片。
正是这样的耐心和疯狂,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河马做“水底鱼疗”治疗皮肤病的秘密;美艳的金刚鹦鹉缘何吃土;让男人自愧不如的坚贞犀鸟如何以一己之力照顾妻儿。
除此之外,还让大家看见,《狮子王》中的彭彭和丁满真的有现实版,他们天天在大自然里秀友情!

让我们看到,土拨鼠跟人类一样喜欢用亲吻表达爱意,还会在成功躲避了天敌之后集体狂欢。
狂欢趴体中,土拨鼠间谍也参与其中,大玩儿“人浪”,哦不,是“鼠浪”。

相比之下,拥有“最强大脑”的可爱松鼠化身“心机鼠”,在冬天来临前,它们会在不同的地方埋下六千多颗果实作为储备粮,等到了寒冬,至少能成功找到四千多颗!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果子不好找怎么办?去偷啊!
呆萌的松鼠间谍一看就十分好欺负了,不过这明抢可还行?
“哥们儿,最近手头紧啊!”

《荒野间谍》改变了以往纪录片常有的“冷眼旁观”般的疏离感,一段段几乎无距离却有温度的故事所带来的“共情”余韵悠长,令人回味。
越深入到动物中间观察,就愈发有共鸣,越研究动物的行为,就越洞见自己的生活,因为从动物身上,我们看到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反映。
感谢BBC,让我们有机会从动物的视角,温柔凝视这群地球上最亲密的小伙伴。
就像导演所表达的制作初衷,希望能通过展示动物世界的独特一面,让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现在,是时候了。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7-11-12

≈  贴图&拍客✦    Making welcome you    。--‿--。

红袖招游侠

ZxID:61452389

等级: 元老
配偶: 瑾ぃ
金闪闪是财神爷  • .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1-12 0
我看过这个帖子的视频。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