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步让你的手机照片称霸朋友圈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4步让你的手机照片称霸朋友圈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拍摄技巧]4步让你的手机照片称霸朋友圈

楼层直达
ko110

ZxID:1405988

等级: 版主
其实每个人都很坏脾气,只是我们总习惯把最坏的样子留给最好的人,所以最亲的人才总往最痛处戳.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0
  当今社会,手机几乎进化成了人类身体上的一个“器官”而被随身携带。用手机摄影竟也跟吃饭、睡觉、走路一样成为一个人的日常,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心随拍来收集这个世界的美丽。手机摄影,为每一个人打开了通向艺术的门。今天小编与大家分享一篇关于手机摄影入门的干货,系统讲解下手机摄影中的拍摄技巧。
  手机摄影几个有益的练习
  提高手机摄影水平,需要经过一些练习,将观念、观察和后期技术内化。
  ■对一个场景多加研习
  面对同一个拍摄对象,通常需要一个人做头脑风暴。举个例子,获得 2015 年 IPPA 全球 iPhone 摄影大赛人物类金奖的那张照片,笔者前后进行了这些尝试。
  ▲韩松 / 摄
  ◎ iPhone 5c  
  ◎一个场景的多种尝试,尝试不同的角度,等待鸽子合适的分布情况
  ▲韩松 / 摄
  ◎ iPhone 5c
  ◎一个场景的多种尝试,尝试不同的角度,等待鸽子合适的分布情况
  ▲韩松 / 摄
  ◎ iPhone 5c
  ◎试试调成黑白呢?好像还是有红色画面会更好
  ▲韩松 / 摄
  ◎ iPhone 5c
  ◎一个场景的多种尝试,尝试不同的角度,等待鸽子合适的分布情况
  ▲韩松 / 摄
  ◎ iPhone 5c  
  ◎就它了!主题明确,鸽子的形态有张有弛
  此片获得 2015 年 IPPA 全球 iPhone 摄影大赛人物类金奖

  拍一个东西,要不停地拍,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地拍。请记住不可能有人物正好出现在你所要的三分点上,也不可能有那么多对称的场景来让你捕捉,神奇的光线更不会乖乖地毕恭毕敬地投射在你身上。
  对称、对角线、黄金分割构图是通过什么方法实现的?颜色的获得是靠观察的挖掘,还是靠后期的调谐?一个决定瞬间,是设计场景等待而来,还是包括场景都是一瞬间的事?这些都不是看看微信文章和学几个技巧就能实现的。从技巧学习,到最后落到一张照片上,是需要操作流程的,大家需要反复琢磨这个流程。
  这个方法很有益无论对于保证成片率,还是对提高观察和拍摄水平,比如最近的作品,如下图所示。
  ▲韩松 / 摄
  ◎ iPhone 7 Plus  
  ◎葡萄牙里斯本街头,尝试不同远近,不同人物分布,不同的比例。拍摄中我在等待,也在思考
  ▲韩松 / 摄
  ◎ iPhone 7 Plus  
  ◎就它了!此片获得 2017 年全球 iPhone 摄影大赛荣誉奖

  ■控制住几个关键几何位置
  中心点、三分点、对称轴、引导线以及由他们衍生出来的位置。其实本质是还是用简单的骨架来练习那些已经说烂了的构图法则。如对称、对角线、网格、框景、三分法。。。。。。
  但上面说的几个位置绝对不是摄影的必要法则!只是初学者比较容易控制,很快能出效果的“咽喉位置”,大家最开始可以从这些关键位置入手,做一些比较“直白”的简单关系练习,到后面就能不自觉地在复杂的场景中运用了。
  ▲韩松 / 摄
  ◎ iPhone 5c  
  ◎伊斯坦布尔人物的影子构成了强烈的线条指向性,实际上可看作是引导线构图
  ▲谭凌飞 / 摄
  ◎中国香港对称的构图, 简单的几何关系反而让画面更有力度
  ▲韩松 / 摄
  ◎ iPhone 7 Plus  
  ◎中国青海控制了三分点的位置

  ■模仿好的作品练习
  尽管许多科班出身的摄影师一再强调不要去模仿,不要去生搬硬套,但笔者认为模仿好的作品对于帮助一位手机摄影者上路还是很重要的。真正需要大家慎重的,是选择模仿的对象,以及模仿的方法。
  审美趣味和艺术价值取向决定了你模仿的对象。就 IPPA 的评奖取向:“好照片”的取向应该是——通俗耐看,主题明确,略带深意的。举个例子:笔者“模仿”著名摄影师何藩的一张照片。
  ▲韩松 / 摄
  ◎ iPhone 7 Plus  
  ◎葡萄牙里斯本“模仿”了何藩,但是也有自己的考虑。此片获得2017 年全球 iPhone 摄影大赛其他类优秀奖

  最直接的模仿对象便是 IPPA、MPA、MIRA 主页上历年的获奖照片,笔者建议是近三年的,因为头几年的风格略非主流。不建议模仿网红的糖水照,甜腻得发紫的食物摄影,以及过度的背景虚化。
  模仿不是表层模仿,最好从构图,色彩,场景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些照片是否用到了什么构图模式?如果不明确构图,那么是哪个部分让照片变得精彩?色彩是用到了对比,还是调和?场景和主题的关系如何解读?
  ■抽象练习
  试着让所见和所拍不一样。“所拍即所见”是手机摄影最方便之处,也是最容易因为惯性而让照片变得平庸的原因。抽象练习,帮助人们逃离这种惯性。
  ▲韩松 / 摄
  ◎ iPhone 6  
  ◎像拍建筑一样拍钢琴,而不是具象地表现之
  ▲韩松 / 摄
  ◎ iPhone 7 Plus  
  ◎中国川藏线,抽象的风景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0
DB+10 2017-11-13

≈  贴图&拍客✦    Making welcome you    。--‿--。

红袖招游侠

ZxID:61452389

等级: 元老
配偶: 瑾ぃ
金闪闪是财神爷  • . •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11-13 0
一张优秀的作品,需要用心拍摄。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