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导盲犬事业从2006年才起步,11年间只训练出116只导盲犬,它们其实和熊猫一样稀缺。不过最近,又有6只导盲犬毕业啦!
这六只导盲犬分别叫多拉、艾伦、安安、安妮、安神和爱丽丝,已经在训练基地学习了两年时间,一个个都十分聪明稳重。
要知道,导盲犬能够毕业是十分不容易的,它们必须“身家清白”,三代内没有咬人记录,从幼犬起就要被严格训练,甚至不能被过分宠爱……
在毕业前,它们经过了2个小时的严格考试,上下台阶,有停下提示;路面障碍,顺利绕过;红绿灯路口,安全通过等等。
令人惊喜的是,6只狗狗都非常棒,全部一次通过考试,为它们鼓掌!
现在,它们已经成为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首批“毕业生”!
中国导盲犬南方示范基地林主任说,首条导盲犬将于本月上岗工作,如果一切顺利,年底前这6条导盲犬都会投入到工作中去。
也就是说我们遇到导盲犬的几率又增加啦,是不是很开心呢?
不过,
路遇警犬、导盲犬等,一定要做到:①不呼唤 ②不抚摸 ③不喂食。它们不是宠物,是经严格训练的工作犬,请不要随便去打扰它!
>>>>
导盲犬的历史导盲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1819年一个叫海尔.约翰的人在维也纳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机构。后来海尔还出版了一本小册子详细描述了中心的工作,但在当时这个项目并没有被世人广泛知晓。几乎100年之后人们才开始重视导盲犬,原因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德国士兵失去了视力,医生赭哈德得到灵感在德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学校。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导盲犬协会,这些机构大多数是民间的非营利慈善机构,他们培育训练导盲犬并免费提供给有视力障碍人士,这些机构的经费大多源于慈善捐款。“世界导盲犬联盟”是一个国际性组织,为来自26个国家的60多所成员导盲犬训练学校提供技术指导和推广鼓励使用导盲犬为视力障碍人士提供服务的概念。
虽然导盲犬在一些先进国家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在中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就拿立法来说,虽然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但规定的具体内容至今仍是空白。而各地的地方性法规也对盲人携带导盲犬出行也有了一些规定,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
>>>>
上岗前的训练我们都知道导盲犬大多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犬只,它们除了自身拥有优良的血统外,出生两个月后就会进入寄养家庭学习”社会生活”:定点大小便,到餐厅及搭乘交通工具时需安静趴在座位下等,并学习适应各种环境,特别是学会熟悉人的生活环境。
直到一岁至一岁半左右,犬的性格已经稳定,接受、反应能力最佳,就会被接回到训练中心,由训练师接手开始导盲犬工作上的训练。在训练师那里,导盲犬要接受所有基本技术的训练,比如为了训练导盲犬遇见楼梯口的反应,训练师会带小狗到楼梯口,用手拍拍楼梯或别的东西,让小狗停下来并侧过身靠着训练师,就这样一遍又一遍,让小狗形成习惯,一见到楼梯就自动停下来,侧过身挡住人的身体,直到成功率达到99%。
到训练进行到6到10个月后,导盲犬开始与盲人进行配对,一起进行训练。盲人需要学习如何与导盲犬一起工作,如何命令,如何喂养等等。导盲犬则要认识新主人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如果双方配合默契,导盲犬就会被盲人领回家,正式开始“上岗工作”,而指导员也会进行长期的后续追踪辅导。
出于对导盲犬的幸福及盲人的安全考虑,导盲犬大约工作至10至12岁左右则会退休,原使用者有优先权可把狗留下,但有些因独居或其它因素无法照顾时,原寄养家庭或是”收养家庭”的申请者即可接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导盲犬的时候,哪怕是善意的召唤或者抚摸,对导盲犬来说也是一个干扰,它们必须要全神贯注才能帮助盲人朋友规避危险,协助他们出行,所以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
“四不一问”。>>>>
四不一问不喂食:千万不可以喂导盲犬吃东西!避免导盲犬接触人类的食物之后,容易受食物影响分心而使主人有危险。
不抚摸:请勿在未告知主人的情况下随意抚摸,行进中的导盲犬会因此分心。
不呼唤:请勿故意发出任何声音吸引导盲犬的注意,避免导盲犬分心造成视力残疾人的危险。
不拒绝:导盲犬是视力残疾人的眼睛,拒绝导盲犬陪同进入会造成极大的不便。《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导盲犬可自由进出大众运输及公共场所,不得拒绝导盲犬进入或提出其它附带条件。
主动询问:如遇视力残疾人带着导盲犬,无论是否有人陪同,请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征得同意后提供协助。
导盲犬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让导盲犬帮“盲”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接受它们、善待它们,做到“四不一问”是我们作为一个路人,送给盲人朋友和导盲犬最好的关怀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