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姿势,尤其是跑步落地是众跑者关心的问题,究竟是前脚掌落地好,还是先脚跟落地好,或全脚掌落地好?这一直是一个纠结的问题。其实,对于长距离跑步,马拉松,超马拉松跑,脚部三种部位无论哪里先落地的跑步姿势都是正确的。
人在跑步落地时,会受到地面大约等于自己体重3倍的冲击力。根据物理学原理,无论采用哪种落地方式,身体要承受的冲击力大小本身是不会改变的。重要的是让着地点靠近身体重心最为关键。
三种落地方式要确保动作轻柔,过渡平滑。而纵观国际长跑高水平专业选手,三种落脚方式都有,但他们各自都能很好掌握落地技巧。
1、前脚掌先落地前脚掌落地过渡到脚趾蹬地,这是短跑中最常见的动作,拥有极强的爆发力和力量,同样对于腿部肌肉和韧带的能力也越高,现在越来越多的长跑运动员也采取这种方法来提高速度。
使用前脚掌先落地时,身体控制略微前倾,让重心感觉有个自然下落,这种姿势利用人体自然的足弓缓冲功能,更可以让身体重心在脚落地时,超前膝盖,减少对膝盖及内脏的冲击。与此同时,你需要强化你的韧带和脚踝力量,因为它们将负担更重要的缓冲。
2、脚跟先落地方式犹如平时走路,因此脚跟先落地是“无经验”的跑者最容易使用的跑步姿势。但脚跟先落地技术掌握不好的跑友往往会犯的错误是落地不轻柔,脚底过渡不好,容易造成重心在脚后,身体后坐造成一个刹车效应,损坏我们膝盖。
正确的技术是,身体重心是跟进的,重心要在脚跟的直上方或略前方。脚落地后可以充分将力量水平引导向后,脚跟触地时间极短,快速过渡到脚掌,脚掌水平往后扒,发力,推动身体前进。
3、全脚掌先落地脚全掌和脚跟先落地的动作要领差不多,跑动中身体重心根据需要落在脚直上方或略微前方;落地声音轻柔,过渡平滑。
总之,脚掌先着地,对踝关节压力和脚跟筋腱压力较大;而后跟先落地,对膝盖压力较大。如果你的膝盖不好,优先采用脚掌落地,如果你的踝关节跟腱不好,优先采用后跟落地。对于大众跑者,骚年还是建议跑友以前脚掌先落地方式,相对来说这是最容易掌握的跑步姿势。提起重心身体前倾小步快频即可掌握。当需要注意的是平时要加强韧带和脚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