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境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顺境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顺境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1-18 0
顺境和逆境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顺境,人之所求,却无法有求必应,逆境,人之所畏,却往往不期而遇。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人生的顺境与逆境呢?顺境淡然,逆境泰然,无论高峰还是低谷,我们要始终的注意力放在变化中的客观事实上,这样才能随时随地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
其实,顺境、逆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处在哪一种环境中,我们的心态是怎么样的。逆境,不是绝境;顺境,不是一劳永逸,更不是一蹴而就或万事如意。身处逆境就要有一种“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精神,那么,它不但无奈何于人,而且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处于顺境,就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条件、抓住机遇,提升自己。逆境固然可贵,顺境也同样难寻。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处在什么环境中都要珍惜。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逆境时容易消沉,顺境时则容易忘形,最终都是一事无成。
在辩证法中,顺境与逆境只不过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会因人而异,相互转化,但归结起来都是事物的外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本身这个内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能让我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但困难和挫折可以让我们吸取教训,学会坚强,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格局,带给我们更多的生活阅历。

苏轼曾以一首《满庭芳》概括了自己对“人生是苦”与“人间是乐”的认识,他说:“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清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涨。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由于悟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禅理,所以,一生备遭磨难的苏轼,很少感伤怀才不遇,也不叹老嗟卑,当这种念头稍一冒出时,他便将其撇开去,即使有所不满,也大多出以自嘲的口吻,化为一种风趣幽默。概言之,他不愿让苦难压倒自己,不愿在已经无法摆脱的身的不自由之上,再给自己的心性加上束缚。他尽情地享受人生,发现美好,寻找快乐,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成为一代文学大家。
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曾说过:“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人生的高峰和低谷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应该坦然地面对这些起伏的变化。
著名作家刘墉在他的著作《点盏心灯》中曾写到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堂美术课上,老师说:“画柳,要表现顺风的美;画松,要表现逆风的美;画牛,要顺风而走,画马,要逆风而奔。”一个学生问道:“如果画人呢?”老师说:“王维的‘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以顺丰为佳。文天祥的‘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以逆风为好。”学生问:“有没有又顺又逆的呢?”老师回答:“陶渊明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前一句逆风,后一句顺风。”学生又问:“在顺风逆风,顺境逆境中的表现,有没有什么当然的道理可以依循呢?”老师答道:“风大时,要表现出逆的风骨;风小时,要表现出顺的悠然。”
在人生的历程中,顺境与逆境之间并不存在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我们应该做到:顺风淡然,一笑了之;逆境泰然,迎境而上。这也是较多智者的选择:顺境展其悠然,逆境时其不畏。
古人云:“顺境能节制,逆境方坚韧;智者不以境役心,要以心制境。”我们不论处于何种情境,都应该正视现实。不仅要珍惜顺境,不因顺境而故步自封、狂妄自大、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更要时时与逆境相处,且不因逆境而一蹶不振、妥协丧志,丧失了斗志和信心。善待顺境,挑战逆境;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敢于面对顺境与逆境,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1-18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1-18 0
顺境,人之所求,却无法有求必应,逆境,人之所畏,却往往不期而遇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