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圣诞帽里的孤独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社区服务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藏在圣诞帽里的孤独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转载美文]
藏在圣诞帽里的孤独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4-25
发帖
314416
在线
16932小时
精华
0
DB
12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1-23
0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非常坚信自我、有着极强自我价值感的人,一种是苦于成为前者的人。前者是自我信仰者,后者是期待成为前者的孤独者。
看到朋友圈有人发“我想要一顶大大的圣诞帽@微信官方”,心里琢磨着要不要也去@微信官方要一顶。第二天,和我们合作的一个平台做了个“送圣诞帽”的小程序,听说刚上没多久就宕机了,原因是:关注的人短时间暴增。
头一天,还只是一些人在朋友圈里的“恶搞”;第二天,朋友圈的小伙伴便齐刷刷地戴上了圣诞帽。这类事情其实隔一段时间会在朋友圈上演一次,比如“我把牙膏当洗面奶用了”,“换此头像不挂科”等等。
这种趋同心理,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布琳·布朗在她的新书《拥抱孤独(Braving the Wildness)》中说,因为你孤独了(Because you feel lonely)。
布琳·布朗是美国休斯顿大学的心理研究员,她的 TED 演讲《脆弱的力量》点击量位列前五,是 TED 史上最受欢迎的演讲之一。她根据自己十几年的研究所创作的几部作品,在美国也是几近脱销。为什么说,“趋同”其实是因为你孤独了呢?这本《拥抱孤独》不仅能给你清晰的答案,还能教你如何正确地面对孤独。
孤独,与害怕孤独
芝加哥大学神经科学家 John Cacioppo 研究“孤独(loneliness)”超过 20 年,他将孤独定义为:被感知到的社交孤立。孤独,并不是一个人呆着才会有的情绪,当你感知到“社交孤立”,便会产生这种情绪。
比如,你并不喜欢话剧,但一个好朋友拉你去看了一场精彩的话剧。结束时,朋友和一些话剧爱好者聊得火热,而你毫无兴趣,甚至感到压抑。当你用尽脑子却怎么也无法融入他们的对话时,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孤立”于这个“圈子”之外。这,便是“孤独”。孤独,不是说谁来主动孤立了你,更多的是你自我的孤独感知。
我们讨厌孤独,因为它不仅是一种不好的情绪状态,还常常伴随着“不合群”、“抑郁”等等标签。而往往,我们也将孤独和有性格缺陷的人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会听到别人对犯罪分子的描述,“他平时不怎么说话,独来独往……”
感知到孤独时,人们大多的做法就是去寻找一个共同的联系,去趋同于一个群体。趋同,是可以缓解由“社交孤立”带来的孤独感。
比如,你可能会购买最近火爆的故宫胶带口红,下载时下流行的吃鸡手游。即使你这一天什么都没做,只是把“在喜茶门口跟着人群排长队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你也会因趋同而产生一种满足感。所以,当你为自己的微信头像心满意足地装饰上圣诞帽的那一刻,你因和大家一样而不“孤独”了。
其实,很多人加入一个圈子、玩单反、沉迷游戏,并不是因为真正热爱或者喜欢,而是因为孤独。他们害怕什么也做,一个人呆着的感觉。因为那样太孤独了,怎么没人来找我,生活怎么那么无聊、没意思?
在商业数字营销案例中,人们发现增长量最大的运营产品,都是创建了联结的产品。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联结解决了孤独,它将社会中一个个单独的人联结到了一起,让人们产生归属感。
但布琳说,“趋同”这种联结方式,建立的只是一种“伪联系”(Fake Connection),没有真正意义与谁建立什么关系,你们的唯一相同点也就是:头像上多了一顶帽子——而已。而用完故宫胶带口红,打完吃鸡游戏,买到喜茶,当你再次独自呆在某个地方的时候,孤独感依旧会占有你。
这种“伪联系”带来的感觉,很像悲伤时你听到了周杰伦的歌,突然感慨,“哎,原来不是我一个人在忧伤” 。但摘下耳机,依旧四顾茫然。开玩笑地说,人最孤独的时候,也许是出门忘了带耳机。
如何面对孤独?
也许有人会问,你说的不对,我那么多朋友,也有和谐的家庭,甚至金钱、地位一个都不缺,可为什么我仍然感到孤独呢?
布琳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非常坚信自我、有着极强自我价值感的人,一种是苦于成为前者的人。前者是自我信仰者,后者是期待成为前者的孤独者。区分他们二者之间的变量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相信自己的价值。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或者不相信自己的价值,你永远是孤独的。特别是在人比较消极的时候,比如独处时。所以独处时,常人会怀疑自己太过平凡,可怜虫会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只有自我价值感强的人,才不为孤独左右,内心无比强大。所以说,一个人多强大,要看他在独处时的心境,他对自己的价值有多大的认同。
布琳说,锻炼成为自我价值感极强的人,才能无畏于孤独,甚至会因孤独而时刻充满力量。
那么如何去强化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对此布琳给了两个方法,一个是边界确认,一个是提高承诺的践行率。
1. 边界确认:情感安全确认,重拾自我价值感
边界确认法,是指找到自我价值的标准,然后来判断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否符合那个标准。比如,你性格安静,热爱写作,这就是你的自我价值,当你站在热闹喧嚣中觉得格格不入时,你要知道这只是因为喧嚣的调性与你的自我价值不符而已。
我们知道,生命是生存的基本,我们会不遗余力地保护自我人身安全。但还有一种安全,叫情感安全(Emotional Safety),是人们从心里对自我情感的保护,这种情感包括我们的个人信仰、习惯性认知、赞同的观念或认知等等,它们是自我价值判断的重要依据。当外界与我们的自我价值不符时,便会产生不安感,引发孤独,这是一种“情感不安全状态”。布琳说,边界确认法就是去找到自我价值安全边界被突破的原因,弄清为什么不安、孤独。
情感不安全状态的原因是多种的,可能是你的世界大家不认可,也可能是你不懂别人的世界。
就比如,好朋友拉你看话剧这件事情。当朋友和其他人聊得火热时,你的毫无兴趣,甚至是压抑状态,便是自我价值感在发生变化。当你用尽脑子却怎么也不能融入他们的对话时,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孤立”于这个“圈子”之外。这种孤独,不是说谁来主动孤立了你,更多的是你自我的孤独感知,自我价值感变得模糊。
当意识到这种孤独时,你可能会怀疑自己,也许你之前爱好写作,但是现在发现话剧才更是一门更高雅、更有意思的艺术,甚至有想去学习的冲动。这就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模糊。
这时,我们可以根据边界确认法,想一下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我会觉得自己被孤立了?话剧对我而言,真的那么有吸引力吗?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爱好有怎样的认知判断?回答完这几个问题后,也许你就会发现,自己是因为站在一个不同爱好的群体里,才对自我价值产生了怀疑;但其实,自己本来就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相比话剧,写作才是自己热爱的事情。经过重新判断,你的不安和孤独感便会消除。
这种边界确认,可以重拾自我价值认同,让情感回到自我价值的安全边界之上。如果你不是一个天生自我价值感强的人,可以通过这种边界确认法不断强化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价值感。自我价值感的丰富,孤独也将随之消失。
2. 提高承诺践行率:获得“信赖感”
提高承诺践行率,是指去增强自己给别人的信赖感,以此提高自我价值感。信赖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依靠,是一种自我价值在他人身上的体现。我能帮助别人,是一种自我价值的体现。
我们倾向于认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去寻找自己内心,从内心深处获取某种精神力量。但精神力量,其实并非只能从“自我”获得,通过建立自我与他人的联系、依赖同样能获得精神力量。这便是群居物种与独居物种的区别。
群居物种对待“成长”这件事,与独居物种不同,它们不以“能否自立”作为标准,而是看能否“成为被依赖的个体”。比如,猴子“成年”的意义不在于拥有独自生存的能力,而是说他能够成为其他猴子的依赖,因为他们不会选择去脱离群体独自生存,而是相互依赖与帮助。换句话说,能够被依赖,才是群居物种真正“长大了”的标志。
人也是如此,不论你喜不喜欢,人的大脑在这个生物进化过程中,偏爱上了这种感受——被依赖感。当你缺少这种被依赖感时,便会产生孤独感,这在进化中成为了一种生理反应。而否认它,就如同在否认饥饿、干渴、疼痛一样,并不是你可控的。
现实生活中,被信赖感来自于我们对他人的言行。履行承诺、主动承担过失、善于倾听别人等都是一个获得信赖感的方式。法国心理学家皮埃尔说,人与人之间关系有三重,第一重是愉快交谈,第二重是相互承诺,第三重则是兑现承诺。如果“兑现承诺”失败,很容易失去信赖,由此会感知社交孤立,产生孤独感。
当你答应了一件事情,就要努力完成它,而不要因为太在意做得不好而干脆不做。比如,你答应了出国玩的时候给同事带礼物,那就不要因为觉得没遇到好的伴手礼而什么都不买。否则,即使同事真的不在意,你会因为这种小小“失约”而自我感知到信赖感的缺失,由此引发的社交孤立感,会让你不爽一整天。
学会以正确的姿势面对孤独,才不至于苦苦挣扎于孤独。下一次孤独,你可以尝试一下以下方式:
1. 边界确认法:情感安全确认,重拾自我价值感。去确认我们的个人信仰、习惯性认知、赞同的观念或认知等等,不要轻易被外在环境所颠覆。通过这种情感安全确认,以重拾自我价值感。
2. 提高承诺践行率:获得“信赖感”。学会在别人的信赖感中,找到精神力量。
我们喜欢去用逃避自己的方式去面对孤独,但孤独是一种常态,你无处可逃。只有在拥抱孤独中,不断地强化自我价值感,你才能不苦苦挣扎于孤独,成为坚信自我的内心强大者。
你曾经感到最孤独的时刻是什么?是听到“第二杯半价”?还是出门忘带耳机呢?欢迎在评论参与留言互动!不要害怕,大家会悄悄为你点赞的~
际遇之神
惩罚
在论坛潜水撞到鱼雷,损失医药费DB5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故人叹
DB
+15
2018-01-23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安于长情
ZxID:6598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6-09-16
最后登录
2025-04-25
发帖
43731
在线
7941小时
精华
0
DB
422
威望
6310
保证金
0
桃子
18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1-23
0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非常坚信自我、有着极强自我价值感的人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