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且痴恋,咫尺莫相怨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天涯且痴恋,咫尺莫相怨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天涯且痴恋,咫尺莫相怨

楼层直达
ko110

ZxID:1405988

等级: 版主
其实每个人都很坏脾气,只是我们总习惯把最坏的样子留给最好的人,所以最亲的人才总往最痛处戳.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2-09 0
  分离,总是能让遥远的爱人情怯。而距离美,却又让爱人在情怯与不甘中,渐渐陷入痴迷。沉迷,终于把爱人间最后的一丝犹疑融化殆尽,从而演变成为此生痴恋不悔!
  
  近居,总是会把相守的日子变得乏味。比咫尺还近的距离,磨砺着两颗亲密却不甘平淡的心,事业或风生水起或平淡无奇,而爱他(或她)的感觉,却在随风消散,不知飘去了哪里!
  
  ——题记
  
  从不过情人节,是感觉真正的情人,从不需一个节日来点缀。从不过情人节,还因从骨子里认为,这西洋的节日,比不上东方的“七夕”更为浪漫感人。
  
  人们说“七夕”,却很少说七月七。这样的称谓,在意蕴深长里,静静讲述着一个独特的故事。这个故事从人间跨越到银河系,感动了一辈又一辈人。于是,这一天在岁岁年年里,演变的令人忧伤而又款款情深。
  
  已经不记得每年的七夕,自己都在想些什么或干些什么。却清楚的记得今年的七夕夜,在百无聊赖中,翻阅了历代不少名家写下的七夕诗词。试图通过那些或精美或沉郁的文字,更为形象的了解文人墨客们对那个爱情故事,有着怎样独特不同的诠释和理解。
  
  犹记得那一天,在翻阅了不少诗词后,感伤之余,只剩下对人力不能战胜天意的沉重与无奈。于是,想亲自写一段文,抒发一下那喷薄的愤慨。可独坐窗前,沉思了许久,任然没有落笔。只因吾惊诧的发现,自己对爱情与婚姻的看法,已经变得庸俗而又极其现实。
  
  说不清像吾这般蜕变的连自己都感到惶恐的人,天底下到底有多少,可从世俗的视角,牛郎织女的故事虽美好感人,结局却的确凄惨无奈。两人每年的鹊桥短暂相聚,终是编故事的人于不甘心中向自己、向读故事的人,撒下的一个美丽谎言。那是一个需要希望的人留给所有脆弱的人心,最后的一点光亮与希望。
  
  也许,这个不切实际的爱情谎言,流传了几千年,只为告诉人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距离,从不是阻隔两心相爱的人在一起的真正原因。情隔万里又何怯?只要心中有爱有期待,只要两心一念,哪怕万里之遥,仍然拥有幸福开心的每一天!
  
  可对这样的故事,除少数人外,大多数人的看法并不积极。在历代文豪中,秦观以外,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许多名家都写过关于七夕题材的诗词,这些诗词可谓篇篇传神精美,影响力却无一能及秦观的《鹊桥仙》。更没有从中产生如“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般的千古名句。
  
  皆系名家,同样妙笔生花,同一题材诗词影响大不相同,因由为何?当把这些诗词放在一起研读时,不难发现各名家七夕诗词的题材相似,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原因不在于那首词遣词造句更为巧妙,而在于哪一篇立意对牛郎织女爱情状态的诠释更贴近人心需要。
  
  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立意更为现实,延袭了美好爱情“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更为哀婉凄楚,读来不免让人黯然神伤,寡欢无望。相形之下,秦观所著《鹊桥仙》则对牛郎织女的爱情进行了升华,他否定了常人所留恋的朝欢暮乐的庸俗爱情,高调歌颂天长地久、更加鲜明的精神追求,立意不仅高远,也更能提振精神。这就犹如在茫茫黑夜中,远远燃亮了一盏灯,哪怕灯光十分微弱,仍然照亮了那条执着追求美好爱情的路,让爱人们在漫长艰难的旅途中,能感到一丝温暖与安心。
  
  除此之外,南宋诗人范成大也写就的一阙《鹊桥仙·七夕》,这首词名气不高,却句句尖锐——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词意虽涉嫌平庸也少了对美好爱情的坚持,却比任何一篇都更为深刻的剖析了人性。词意着力指出,牛郎织女的爱情,纵然有不在朝暮之高致,但人心总是人心,无限漫长别离之悲伤,草草相见之无力,决非人心所能长久堪受。
  
  的确,那“高远”的情怀在人性的脆弱面前,除了虚无和苍白无力,还有什么是值得夸赞的呢?在诗人看来,与其万年苦苦相望,还不如早早相忘于江湖,即便彼此不再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可终也少了日日煎熬,多了心绪平静。能够放手让心爱的人安然度日,又何尝不是爱他(或她)的另一种境界!
  
  秦观所描述的超俗爱情境界,的确曾经让古往今来的无数痴男情女心向往之。可随着岁月的流淌和一个人年龄阅历的增加,范成大《鹊桥仙·七夕》所道尽的这种人世沧桑,人性复杂,以退为进,也值得我们关注并思考。
  
  古往今来,无论男女老少,在每个人的心里,都装着一份对浪漫美好爱情的渴望。从年年情人节、七夕节的热闹场景就可以略见一斑。每年二月的情人节,外加一个年中的七夕节,年轻的恋人或小夫妻,不管平时怎样懒散,在这一天都会无比欢快的团聚。彼时,大家好像完全忘记了日常的吵吵闹闹,忘记了柴米盐油,忘记了婚姻的平淡与乏味,天地间仿佛只剩下情侣间的情深意浓。珠光大餐、鲜花美酒、精巧礼物、电影K歌等等把这一天装扮的温情而又浪漫。
  
  年纪已经一大把的中、老年夫妻,虽多半不好意思过这样的节日,却会一边偷偷的看着年轻人欢聚过节,一边又埋怨着伴侣不懂得浪漫,他们好像一下子也回到了年轻多情的年纪。这些人年轻时的婚姻生活很像故事里的牛郎织女,他们经历了文革,经历了上山下乡,经历了改革开放,那时候社会动荡起伏,交通和通讯设施很不发达,信息相当封闭,工作更是不容易调换。夫妻因工作分居两地,半年一年见上一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也许在那样的年代,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的确是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如今他们年纪一大把,在家里扮演着儿女、父母、祖父母等多重角色,在单位担当着中流砥柱。他们很少再去考虑爱情,更不关心浪漫是为何物,他们只想把时间打发的充实,把日子打理的舒服。这样平淡安稳的日子,也正是牛郎和织女的毕生所求。
  
  可真正拥有这样相伴、相守舒适日子的人们,就一定会感到幸福满足吗?牛郎织女万里之遥,却始终执着于对方岁岁年年;如今老少夫妻尽可咫尺相守,相互间却多了距离,多了怨念,多了各种各样的不满,这的确很有些令人费解和愤怒。
  
  那么,为何两个最亲密的爱人,却难以做到长久和谐幸福的相处呢?
  
  如今这个社会,飞机、高铁、互联网、视频,再远的距离都不再是问题,挑战人们幸福婚恋的首要问题,变成了文化的异同与现实的诱惑。
  
  如今这个社会,男女经济独立、思想更独立。男人强大,女强人、女汉子也比比皆是,过去男耕女织相互依存式的婚恋关系,已经彻底被时代颠覆。男男女女婚恋之外,生活中有红颜,工作中有蓝颜,做家务还有灰颜,不婚族、丁克族、同志党等等也都不再为世人所不容。而生活周边的各种诱惑,更是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
  
  俗世灯红酒绿,网络绚烂多姿,事业轰轰烈烈,生活随心所欲,年轻女人早没了“从一而终”的传统思想,青年男女高兴了就在一起,不高兴了就一拍两散,根本不在乎什么“一生一世”。年轻人的新潮婚姻关系变得如积木般随意组合,甚至令人眼花缭乱。
  
  不仅年轻人,中年人的家庭婚恋关系,也变的更加多元、更为迷幻。这些中老年人几十年的婚姻,似乎应该牢固长久,可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富贵良人,情意也并不是那么坚定。每年的高考结束,都有不少夫妻劳燕分飞,仔细了解一下,这些婚姻的解体很少是第三者插足的结果,而是由于修养、爱好、习惯、追求、事业等诸多不宜度量的软因素,已经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了中年家庭关系之中。这些中年人在完成了陪伴子女成长、教育子女成才的为人父母责任之后,开始大大方方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似乎也无可厚非。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们对高品质婚姻关系的追求,似乎将会变成一种潮流,不仅年轻人如此,年长者亦会逐渐如此。所以,夫妻天天相处,有无共同语言、能否彼此包容、相处是否和谐等等,已成为夫妻关系能否稳定的重要因素。
  
  天下从来没有完全一样的爱情,更没有完全相同的婚姻模式。幸福的是否能够天长地久,不幸的是不是能在下一站找到幸福?幸福因何,不幸为何?除了你自己,好像没有谁能告诉你答案。
  
  从神话传说里牛郎织女一年一见的情相系、魂相牵到当代两地分居夫妻的欣然接受并相亲相爱,再到天天相守夫妻的离合聚散,都充分证实了爱人之间最大的考验,从不是两地分居的距离破坏,而是天天在一起的相看两不厌——日夜相伴,是否依然能情投意合?岁岁相守,是否能彼此安于平淡?
  
  在一起的爱情,既然也会如昙花般芳香短暂,再美好的感情,既然也终会被岁月磨砺的平淡,那么努力去习惯于漫长婚姻的平淡,努力在花花世界中坚守“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的传统婚恋观念,努力把日子过得更加纯粹简单,绝不是不入潮流的落后,而是新时代更加务实的一种幸福和浪漫!
  
  情人节与七夕节的浪漫,怎敌得过就在某一个最平常的日子,遇上那个你想娶(或嫁)的人,然后大家一起风雨同度,一起苦乐共分,不管今后日子过的如何,你都始终乐意牵着她(他)的手,共同成长,彼此成全,踏踏实实,不离不弃,直到白发苍苍,直到步履蹒跚,直到人生的尽头........
  
  或许,我们可以相信,人生一站到底的幸福,就是“天涯且痴恋,咫尺莫相怨”!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2-09

 ๓优秀帖子๓[s:368]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2-09 0
 从不过情人节,是感觉真正的情人,从不需一个节日来点缀。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