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市上空的一年半载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综合游戏交流
社区服务
跑跑卡丁车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贴图&拍客
济南:城市上空的一年半载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0
个回复
济南:城市上空的一年半载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09
发帖
313882
在线
16888小时
精华
0
DB
103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2-12
0
作为一只大龄青年,文章不来点回忆向感觉就对不起手中的保温杯。说说拍照的事儿:济南城倒没有什么抓人眼球的风光,自娱自乐,估计对这座城市有感情的人,才会有点共鸣。
大概是为了还学生时代的一个愿,来济半年后,我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单反。体制内悠闲的工作节奏像慢放的老电影,在几个月新鲜之后渐渐陷入无聊的漩涡。我试着要求自己拿着相机出去走走,然而收效甚微——去公园里拍花花草草重复且单调,让我更加感觉已经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有天,我看到了《中国国家地理》一期关于爬楼党的专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们热衷于登高拍摄,把楼顶当作城市的观景台。行走于城市之巅,路灯和车流像城市的血液,绵延的路网一直伸展到遥远的边界,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就像《盗火线》里尼尔口中斐济的每年浮出水面一次的发光海藻,如梦似幻——我惊呆了,原来城市上空还有这样一个世界!
接下来我马上开始了自己的爬楼计划。勘察视角、拍摄技术、后期技术…哪个都不简单。但兴趣所在,每件事情都乐此不疲。
燕山流火
燕山立交桥是我的第一爬。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高中时期四楼的护栏就能让我恐惧三年,我始终对建筑的耐受度有极大的不信任。因此,我犹豫了两周,在网上分别邀请三个人同行,都被婉拒。终于,在做好计划后的第三周,我一个人背着三脚架和相机出发了。坐电梯到了顶层,徒手爬了两层楼的消防梯,到了电梯间的楼顶——20平米见方,四周没有护栏——吸了口凉气,在风中开拍,于是有了第一幅作品。
一城山色半城湖
黄庭坚有诗:“济南潇洒似江南,湖光山色与水清”;金代的元好问也有“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的感叹。可见古时候济南一直是以湖光山色、柳下停舟的休闲小城示人的。现在漫步在济南城,高楼林立,“佛山倒影”早已明日黄花。只有登高俯瞰,才能稍微想象下文人墨客笔下的济南:明湖可以尽收眼底,远处是千佛山、佛慧山,中间是济南的中心城区。住在离工作地点很远的老东门,就是因为晚上可以溜达到大明湖吹吹风,是最好不过的饭后休闲。
描述:QQ图片20180212235709.png
历山以下
去过很多次千佛山,但并不知道“千佛”在哪里。这座十五分钟就能登顶的山,对我来说最大的作用就是俯瞰济南城。山顶上从不缺拿着相机拍风光的人,长木仓大炮、滤镜、三脚架,我往中间一站就显得相形见绌,但奇怪的是很少在网上见到作品。拍照最佳的时机是黄昏之时,倒不是因为“在黄昏之时世界的轮廓会变得朦胧”云云,虽然摄影是门玄学,但是作为“工笔画”风光摄影只关心光线是否恰到好处。
猎户座下济南城
拍完晚霞,可以就地躺在山顶的大石头上,看看天空,听听周围人的闲聊,想想这座城市的过去和未来。天黑下来,猎户座从西南陲升起,和城市的灯火交织在一起——大概是我想象中城市应有的样子。
解放阁与宽厚里
济南人引以为豪的泉城路放在现在,早就寒酸的拿不出手。世贸广场后面复建的宽厚里,如同众多古风商业街一样热闹,街口树立的大牌坊也算是留下了一些记忆。解放阁本来是老城东南角楼,解放济南时这里是第一个突破口。如今其他角楼以及城墙已经不见,它却因为当年不够坚挺被留下来,坚挺到了现在。
好的机位并不能唾手可得,如果都能像爬千佛山一样,倒也简单了。更多的时候,到了楼顶,发现天台是上锁的。上面这张夜景,就是我一个人在阴森的避难层对着窗户拍到的。
元宵节·宽厚里
如今古建老街纷纷被开发成印钞机,也弄不清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儿。有的里巷街弄本来就是熙熙攘攘,需要热闹的,商业化算延续了它的气息。不过满眼的韩式烤肉、四川火锅…什么时候能诞生一个新的瑞蚨祥呢?
顺河高架桥
第一次发现这个机位时心情非常激动,我感觉这应该是城市中少有的美妙弧线。顺河路跨过古老的津浦线,一直延伸到南城;远处是大明湖和绿地普利中心,开往青岛的动车时不时经过,留下一条条轨迹线。在济南,年轻人并不是那么活跃,摄影这种事情不管到哪都是退休老干部作为主力,他们自然不会涉足爬楼题材。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是孤军作战,有时候也很拼。我还记得为了拍这张,盯了很多天预报,但连续很多天都是大雾霾,好不容易出了好天气,一下班回家取了设备坐上45路直奔机位,饭也来不及吃。1月份的天气非常寒冷,我穿了羽绒服、冲锋衣,围了大围巾,戴上口罩和帽子,但是手套是不能戴的,因为不方便操控相机。楼顶有零下十几度的空气、未消的积雪、大风,除此之外,就是兴奋地按快门的我们。
重汽中心
前一天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极寒天气预警,但我们非常兴奋,因为寒潮会让空气会变得异常通透。第二天六点多我们就开始按计划拍,一直到夜里八点多。上面这张是在汉峪金谷拍到的,楼高300多米。拍完后电梯都停了,只好走下来,五十多层。
风光摄影都喜欢极端天气,比如大暴雨后会有壮丽晚霞;山雨欲来,黑云压城也非常壮观;大风过境,带来通透的空气;雪后,整个城市又会换另外一种画风。还记得有次一个人去找机位,到30层楼顶后,天边飘来一朵很有气势的低云,我赶紧架起相机,头顶突然响起隆隆的雷声。我很怂,怕被雷击但是又不想错过美景,于是把身上的金属物品全扔到了远处,手机关了机,设置好相机参数后,在远处用遥控快门操作,坚持拍完一段延时。
大明湖全景
来到北京之后经常跟人开玩笑说,我是来躲雾霾的。不过讲真,济南的空气污染真的要更严重。拍城市风光一年多,比一般人更了解空气质量,一年适合拍摄的天数可能只有五六十天。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家里修天好的时候拍的片子,抽空出去探索机位,真正等来好天气,是非常珍贵的。有时候热情太足,大雾霾天也会去练练手。这段时间,也找到了一个山大的学生同行。巧得是,他也是河南人,于是两个河南人就开启了济南的爬楼篇章。
七星台银河
“银河清浅夜纵横,鱼钥传呼锁禁城”——极好的天气也是有的。有次大风过后,空气变得异常通透,月相和云量也很合适,便想去拍银河。晚上开车去南部山区的七星台,这里残存着古老的齐长城,也是孙武当年练兵的地点;如今,因为远离市区,光污染少,这里是美国国家地理评选的“世界十大观星圣地”之一。拍完回到家已经四点,补了点觉就起来去上班了。上班第一件事儿还是先把照片导出来看看,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武圣门斗转星移
拍摄的当晚还遇到一个坐在车顶上的年轻人,他说开车过来只是为了看看星星。从济南市区到这里一路都是山路,全程需要两个小时,也是很不容易的。最近听朋友说,随着七星台因为摄影火爆起来,政府也决定投资去修缮基础设施,还非常“贴心”的增加了完备的亮化灯光,哭笑不得。
市中区天际线
但济南绝没有迂腐的血统。早在光绪年间济南便开通了第一条铁路——胶济线,彼时清廷式微,瓜分狂潮暗流涌动。“当时山东的主政者主张理智地处理与列强,特别是以山东为势力范围的德国的关系,力谋有理有节,既阻止德国势力借助铁路向山东内地扩张,同时又以主动应变的姿态,利用新建铁路交通优势,振兴民族实业”。济南开埠通商,司法工商自主,一时间成为中国改革的前沿,无数个全国第一,带来市中区几十年的辉煌。再后来袁世凯失足成了“窃国者”,商埠也因为战乱没落。小广寒、中山公园、广智院、北洋大戏院…如今在经、纬路上,这些老建筑仍能让人联想到当年的盛况。
如果可以穿越,我可能会选择回到一战后的济南,住在南新街54号附近,看看动荡时代的光辉岁月。
平安夜·洪家楼教堂
济南天主教文化极盛,教民虔诚,有历史的教堂不可胜数,其中洪家楼天主教堂应该是最出名的一个。但教堂周边规划的并不好,道路狭窄,人车拥挤。偶而有两车迎头遇上互不相让,车主摇下车窗对骂,唾沫横飞;旁边烙煎饼的大叔一遍熟练的敲上鸡蛋,一般笑着看热闹;卖衣服的小妹也伸头张望,关心事态进展;小学生们结伴从争吵者中间穿过,有说有笑若无其事;行乞者依然坐在墙角对着路人点头碎念,眼神空洞……周末有空的时候,我常去教堂坐坐,从市井过一道门,就剥离了所有杂念。教堂的院子里有一位免费教法语的外国老先生,言语温和,优雅安详,比起虔诚的布道师,更能让我感受到宗教的魅力。
日落·泉城广场
济南又称泉城,得益于老舍先生的宣传,几乎所有来济游客可能都要去趵突泉看看的——但是由于近年水量下降,估计会有一半游客觉得不如预期。没关系,出了东门,趵突泉公园正对面的泉城广场,每天三次音乐喷泉应该能挽回一点失望。到了夏天晚上,凉风习习,广场东边有滑板和轮滑少年,环形楼下有唱美声的中年阿姨和她的观众们,不远处孔子的雕塑下,一群hip-hop街舞少年在交流最新的动作;往广场中心走,有放风筝的大叔、跳广场舞的大妈,以及遥控着无人机的年轻人们;此时音乐响起,喷泉开始,小朋友们是最兴奋的,一阵风一阵水雾,就会引来一片欢乐的尖叫;大人们小心的盯着自家的宝宝,情侣们此时紧紧地依偎在一起。
经十路
和中心城区老、破、小相比,新区如同赌气一样,建得高大、整齐。因为没有地铁,感觉新区对步行的人并不友好。路太宽,过路很费劲;天桥不够密集;街区太大,绕路让人心碎;没有地铁,公交车到了齐鲁软件园挤得想打人。虽然不及一线城市的建筑体量,大城市病已经悄悄上身。
奥体中心全景
城市化的大潮疯狂的收割土地的记忆,一片片新区在济南的东边和西边崛起,高楼林立、车流拥挤,统一且标致的绿化带就像是从工厂里直接生产出来的,方盒子高楼闪亮的外立面仿佛是城市发达的标志。放眼望去,真的分不清杭州和汴州了。
自拍·济南中心
从第一次拍燕山立交桥到现在,刚好一年半时间。期间认识了很多各行各业的朋友,也更加了解了济南这座城市。如同我中意更高、更广视角一样,体制内悠闲的节奏难以满足对生活的追求,至少现在是这样。
我把照片整理出来十二张,印成了日历送给一直关照我的同事、朋友们,然后辞职去了北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20
红袖招游侠
DB
+20
2018-02-21
≈ 贴图&拍客✦ Making welcome you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