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母:可以原谅,但不会遗忘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致父母:可以原谅,但不会遗忘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致父母:可以原谅,但不会遗忘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2-20 0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标题叫《留美学生写万字长文数落父母“过度关爱”,12年春节不归》,新闻本身和有关这则新闻的评论都刷了屏。

在王猛的“数落”中,他列举了记忆犹新的几件事:

班里搞文艺演出,班主任要求大家穿齐膝短裤参加,但演出时只有王猛一人没有按要求着装,原因是母亲要求他必须穿长裤。而且这不是孤例,他从小到大所有的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审美来置办的,自己的意愿极少被采纳。

王猛小时候对奥数很感兴趣,但母亲不喜欢。有一次参加奥数比赛回来后,发现所携带的文件夹被人拿去划坏涂抹,回到家后,母亲没有安慰他,反而嘲讽他说:“这下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还是小时候,因为不会剥鸡蛋,王猛遭到同学和亲戚的耻笑,但面对取笑,家里人从来没有保护过他,甚至不以为然。

大学前,王猛被迫和父母一起参加了一次旅行,一路上妈妈都在讲他如何优秀,以及培养他的经验,让人很不舒服。

……

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王猛的成长过程中并不少见,而在他有能力离开家自己生活后,12年没有回家,6年前就拉黑了父母的联系方式。

为了摆脱这种困扰,他写下这篇万字长文,并准备在美国继续读一个心理学博士。

在他的叙述中,他极力想让父母理解“过度控制”给自己带来了多大伤害,大家刷屏转发的共鸣点也正是在于此。

但问题是,父母根本不认为自己有什么错,也不认为自己会给王猛造成伤害。




我们上周也跟大家聊了这个话题,有关这位12年没回家过年的王猛。




这个问题发出后,我收到了数百条回复,有人理解王猛,认为他做了自己不敢做的事,是个勇士;有人认为王猛做的太过分,无论怎样都不应该忤逆父母;还有人持中立态度,虽然认可王猛的态度,但觉得他做的有些过分。









也基本代表了网上几种主流的言论,站在子女这一边的,言辞会越来越激烈:“我的痛苦就是你们造成的,你们为什么就不能承认?为什么不能给我道个歉?”而站在父母那一边的也会回击:“大家都这样,多找找你自己的原因!”

你来我往,都想让对方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到了最后谁也不能说服谁,像极了王猛和他父母。




所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其实仔细观察机会发现,这样的家长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会参考甚至照搬别人的教育方法,希望将自己的孩子教育成“别人家的孩子”。

这就是问题所在,为什么自己和别人用一样的教育方式、一样的生活环境、一样的学校,别人家孩子都好好的,自己家的孩子却总是要闹?

因为有了成功参考,所以一切问题都会被怪罪到孩子身上。

而且这种怪罪几乎无法反驳,甚至成了一种惯性。退一万步说,就算父母有一天认识到自己这么做不对,他们也绝不会去询问专业的教育专家或者心理医生,而是去对比自己和那些“成功参考”间的差异——而不是参考你的意见。

所以你当然你会觉得窝火,所以才会有豆瓣上“父母皆祸害”小组。

反过来,正是因为这一切,你的愤怒和反抗在父母那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就算他们会意识到自己有错,也完全不知道错在哪。

所以他们才会说:我生你养你,给你吃给你喝,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你怎么能这么对我?

真不是他们不认错,而是他们的认知里够不到这个层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从出生以来四五十年的传统观念,怎么改?

王猛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不再试图改变,回家也就变得没有意义。

对王猛和父母来说,这都是一种悲哀。




理论上说,最好的结果就是父母和子女互相理解,子女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也能站在子女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最后其乐融融,达成共识。

但我们都知道,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会有离家的王猛,也会有网上的批判。

谁错了呢?

谁都没错,只是暂时还不合适当父母的人当了的父母,子女带着“牺牲品”的标签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悲剧的承受者而已。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2-20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2-20 0
谁都没错,只是暂时还不合适当父母的人当了的父母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