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惊艳到平庸,魅族的 15 年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手机数码从惊艳到平庸,魅族的 15 年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科技资讯]从惊艳到平庸,魅族的 15 年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02 0

随着发布日期的临近,关于魅族今年主推的手机产品 15 系列的消息也越来越多,而正如这个特殊的产品命名所示,这家曾经扮演国产智能手机先锋军角色的“珠海小厂”已经走过了第 15 个年头。
前传
2002 年,时任新加坡电子科技企业爱琴公司总经理的黄章由于与股东的分歧,毅然从公司离职。2003 年 3 月 14 日在珠海创立了魅族科技,开始了一段传奇的历程。
对魅族的历史稍有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创立之初的几年,魅族主打的产品一直是 MP3,从首款产品 ME 到 2005 年的经典机型 E3,逐渐累积起一定的口碑和人气。而 2006 年发布的带有一块 2.4 英寸触摸屏的 MiniPlayer 更是让魅族脱颖而出,销量登顶国内 MP3 行业。
此后推出的 MusicCard、MiniPlayer SL 等产品也是越发精进,让魅族成为了那些年国产 MP3 的代表之一。

▲ 魅族首款 MP3 产品——ME

▲ 魅族 E2

▲ 魅族 E3

▲ 魅族 MiniPlayer

▲ 魅族 MusicCard
只是 MP3 行业的繁荣必然难以持久,2007 年,在大洋彼岸此前同样发力于音乐播放器领域的苹果推出了初代 iPhone,这款全触控智能手机在当时可以说技惊四座,此时触屏智能手机的时代虽不能说已然到来但已被不少人认为未来可期,黄章和他的魅族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决定转型做智能手机,这也是魅族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转折。
小而美的时代
2009 年 2 月,体量有限的魅族在筹备了近两年之后,终于拿出了自己的首款智能手机——M8,在彼时功能机仍然烂大街、触屏手机还大都使用电阻屏的背景下,采用全触控屏设计,搭载深度定制的 Windows CE 系统的 M8 可谓一鸣惊人,奠定了其在国内触控手机的先驱地位,发售时出现了与 iPhone 一样在专卖店前排起长龙的盛况。M8 推出仅仅两个月,销量就已达到 10 万部,5 个月时销售额突破 5 亿元。

▲ 魅族 M8
M8 初步成功之后,黄章却在 2010 年激流勇退,宣布退出了魅族的管理层,白永祥、李楠等走上前台。不过作为一家家族式企业,魅族从未脱离黄章的掌控,其产品设计也并没有脱离黄章的风格,这个创始人此后其实一直在背后若隐若现地决定着公司的命运。
来到 2011 年,智能手机迎来爆发期,此时苹果、三星、HTC、索爱等国际大厂混战于中高端,而国产手机厂商则仍处于“中华酷联”主导的运营商定制机时代。
这年 1 月发售的魅族 M9 在一众国产机之中显然是个精致的异类,尽管设计上与前代产品一样显然还没摆脱当时 iPhone 的影子,但也仍不失为出色。搭载三星 Galaxy S 同款 S5PC110 蜂鸟处理器,以及双 512M 内存存储配置在市场上也算主流水平。而那块 3.5 英寸 960 x 640 分辨率的视网膜级别屏幕,比起当时火爆的 iPhone 4 毫不逊色,当然其带有魅族特有偏执的分辨率亦给 M9 的应用适配带来了麻烦。

▲ 魅族 M9
不过更重要的变化是魅族搭上了谷歌 Android 的顺风车,再也无需像 M8 时代那样为了定制一个可用的操作系统勉力奋战,这是此后魅族能够在手机圈站稳脚跟的基础之一。1 年后,魅族又给自己的定制系统取了一个带有梦幻色彩的名字——“Flyme”。


▲ 魅族“梦想”系列的开端——MX 1 代
M9 获得了比 M8 更大的成功,魅族在第二年又发售了搭载 Galaxy S2 同款猎户座 4210 处理器的 MX,此后几年 MX 这一系列一直担当着魅族当家旗舰的地位。一代又一代精致的外观风格、简洁美观的 Flyme、屡有创新的交互设计以及和三星在处理器等核心硬件方面的稳固合作,从 M9 一直到 2013 年的 MX3,魅族手机贯彻着一条“小而美”的精品路线,一度成为国产手机的代表作。
除了 2012 年临时推出 MX 四核版外,这几年魅族一年基本只推出一款机型,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种很“佛系”的节奏。虽然因此体量一直上不去,但口碑和声量一直在,也算是国内手机市场不能忽视的一方诸侯。

▲ 魅族 MX2,带来了经典的小圆点交互设计

▲ 魅族 MX3
大举扩张
2013 年起,小米借其红米系列以极高的性价比在千元市场走量成功上位,2014 年更是在国内手机出货量方面成功登顶,华为、OPPO、vivo 等国产厂商也渐渐崛起,国产手机圈再早已不是那个魅族能够“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时代了,在市场节奏的裹挟和生存压力的迫近之下,2014 年初黄章宣布重新出山并在当年 7 月为魅族带来了一大重要的改变——引入外部投资。
魅族迎来了第二个转折点,由一家家族式民营企业转变为成熟的商业公司。

▲ 来自阿里的投资是魅族扩张的重要基础
在接连于 2014 年 7 月和 2015 年 2 月完成融资后,魅族也开始了扩张的趋势,第一年便双箭齐发推出了 MX4 和 MX4 Pro,2015 年又以魅蓝、魅蓝 Note 进军千元机市场。


▲ 魅族 MX4 Pro,集合了 Home、返回以及指纹识别功能的 mBack 由此发端
除了产品线的丰富,魅族还拿出 4 亿元扩充线下门店,在投资的驱动下,魅族的扩张战略取得了初步的成功,2014 年手机销量 500 万台,增长 440 %,2015 年销量更是达到 2000 万台,增长 350%。

▲ 2015 年起,魅族的产品线开始爆发式扩张
但销量的暴涨与公司体量的急剧扩张也让魅族褪去了那抹小而美的玫瑰色,取而代之的是产品质量和口碑的下滑,手机品控问题频发,Flyme 4 也由于系统优化欠缺被坊间戏称为“bugme”;曾经的王牌 MX 系列退居中端成为次旗舰,取而代之的是 Pro 系列,产品名称的不断变化在渐渐模糊老粉丝对魅族的认识。

▲ “套娃”式的设计不断降低着魅族产品线的辨识度
两年的暴走以后,停滞很快到来。2016 至 2017 年,魅族手机的销售量一直在 2000 万的级别徘徊不前。2016 年主要处理器供应商联发科的不甚给力让魅族阵脚大乱,不得不靠几乎一月一新机的机海战术维持着品牌曝光度和产品的销量,被网友调侃为每月一场演唱会。
这种做法代价极大,混乱的产品线、一再采用的“套娃”设计也消解了魅族曾经的孤傲,在手机圈的竞争中变得有些泯然众人,人们看到的不再是曾经言之有物的优秀产品,而更多的是华而不实的营销。
2017 年,魅族的产品线有所收缩,但由于定价策略失误,中高端旗舰 Pro 7 系列的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发售数月内价格更是连降 800 元,换来的是更低的市场存在感以及略有倒退的出货量,若非魅蓝的中低端机型救主,表现恐怕还更难看。这对于渴望成为国内手机大厂甚至急欲 IPO 的魅族来说,无疑是遭遇了滑铁卢。

在公司踌躇不前之时,黄章再度宣布出山,首先是调整公司的组织架构,将魅族拆分为魅族、魅蓝和 Flyme 三大事业部,其次是黄章将重新执掌魅族旗舰的设计,一系列变化之下,魅族似乎在面临第三次转折,也是在困顿与转折之中,它迎来了自己的 15 周年生日。
尾巴
魅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一个隐士般的存在,有人说它像一朵幽静山谷里的野百合,将“小而美”践行到底,远离俗世纷争,也因此那时的魅族被许多粉丝所怀念。
可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为了生存总是要扩张,而扩张总是不可避免地要改变原有的一些调性,当然魅族的问题在于:既没能在国内手机圈的竞争中爬上高位,也没能保住自己原有的调性而变得略显平庸,并且因为后来种种粗糙而紊乱的产品策略一再令粉丝失望。
如今,曾经与魅族处在同一身位的小米、华为早已跻身国际前五,并且在中高端产品的水准上与魅族的差距越拉越大,处在 15 周年节点的魅族何去何从,让人迷惑。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4-02

ღ 生活有你更精彩 ☀ 手机数码欢迎你

7SevEn6p

ZxID:34760373

等级: 贵宾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02 0
ღ 生活有你更精彩 ☀ 手机数码欢迎你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