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行动》告诉你明星助力公益的正确打开方式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行动》告诉你明星助力公益的正确打开方式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影视资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行动》告诉你明星助力公益的正确打开方式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06 0
被朋友安利这档节目时,娱乐独角兽内心是充满问号的。
求助微博和豆瓣后了解到,《我们在行动》是全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而被大量网友“种草”的马鹿寨沃柑,正是节目上一个参与推广的扶贫农产品。
截至3月30日,沃柑销售超150吨,金额达600余万。一档公益节目竟引发如此强烈的后续效应,怎能不让人惊喜。
节目形式很一目了然:主持人、明星和企业家组成的四位公益大使,在深入贫困地区后,了解贫困的原因并为村子打造脱贫方案,最终以订货会的方式助力精准扶贫。
这一期,主持人陈蓉、歌手蔡国庆、演员乔振宇和企业家朱旭东来到了大山深处的乐江乡地灵村,桂林市周边一个古老侗寨,这里距离市区车程4小时,平均海拔500米以上。
“居然现在还有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回到家乡却被眼前情景所殇的乔振宇感慨,而贫困引发的蝴蝶效应更令人心痛:
贫穷压迫下妻子远走、自己只能放下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外出打工,这一度让中年男人眼眶泛红,哽咽难以自抑;留守儿童粟乐瑶小心翼翼收藏着妈妈带回来的洋娃娃,期盼着下一次的团圆……
全村771户3100人,贫困户161户584人,贫困发生率接近20%;多个家庭支离破碎,地灵村沦为空巢村,留守老人儿童成为常态。这一切都让四位公益大使深感责任深重,而他们也敏锐地发现,贫困源头在于传统农作物红糯米的滞销。
滞销成无数家庭悲剧源头,
千年红糯仍情牵地灵人?
普及一下,在地灵村形成近十万斤滞销的红稻米,在历史中却是备受达官显贵喜爱的农产品:
红糯米最早见诸于笔端是在康熙时期的《玉田县志》,因为食用后让一位面色恹恹的皇妃面色红润而被康熙赐名“胭脂米”;《红楼梦》五十三回中红糯米被奉为“贡物”,后经周汝昌考证,其曾多次为古籍所记载,清代谢墉更是赞“饭熟香起莲瓣红”。
而关于地灵村和红糯米,还有一个美好的红色故事:1934年长征时期,在红军进入地灵村时,淳朴的村民曾用红糯米拯救了红军队伍,这一事件被记载在地灵人集资修缮的革命楼中,历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
营养元素丰富,备受达官显贵的喜爱,曾经为地灵村带来无数荣光和骄傲的红糯米如今却成为让其头疼的存在:手工耕种红糯米是地灵村村民谋生的主要方式,但是近年来红糯米滞销也让村民深陷贫困泥潭无法自拔。
即便如此,红糯米仍然情牵地灵人,让无数地灵人为其付诸努力,四处奔走。
在这里,公益大使结识了一位年过八十的老人,他是村里的老支书,推广红糯成为他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2013年82岁的老支书登上电视节目宣传红糯米,带来了红糯一时的畅销,“后来就没人来了,现在我们的红糯一直有很多推销不出去”。
陈蓉注意道,年迈的老支书还准备写一本关于红糯米的书,在密密麻麻的蓝色圆珠笔手稿中,同样吸引人注意的是红色笔记的修改。
一个并没有读过太多书的八十多岁的老人,时刻记着推广红糯米的使命,让陈蓉感慨“在小地方看到了伟大的身影和闪光点,这就是中国农民们的群像,他们就是国家的脊梁。”
在后来的沟通中,陈蓉发现,老支书的儿子正是村里四个合作社之一的创始人,他并没有因为镜头将自己的初衷夸大,“替老人家圆梦”,朴素的话语之下,千年红糯情牵地灵两代人的感动喷涌而出,也更加让公益大使感觉到,帮助他们将红糯米推广出去义不容辞。
明星效应+专业营销思维,
公益大使到来能否破局?
“红糯米饭真的很香很糯,有嚼劲,颜色也很漂亮”。口耳相传的赞誉毕竟太没有真实性,四位公益大使如愿在老支书家中吃到了垂涎已久的红糯米饭,这也坚定了他们“农产品就是要自己品尝”的推广理念。
“仅仅一个老支书五年前上过一个电视节目是不行的”。盛极一时之后再度鲜少有人问津,老支书的推广经验告诉他们,必须要在打出品牌的同时建立规范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链才是长久之道。
只是招商难题也随之而来:市场认为红糯米比较小众,不像之前两站推广的挂面和沃柑,而且市场竞品良多。
如何让红糯米这个缺少市场认知度的初级产品,走进这些供货商甚至是全国观众心中,让订货商愿意移步偏远的村镇参加订货会呢?
激烈讨论之后,红糯米订货会构想初步成型:蔡国庆、乔振宇负责以舞台剧的艺术表达展现红糯米的故事性,朱旭东和陈蓉负责了解全村红糯米货源和销售渠道的情况。
只是谈何容易?
率先碰钉子的便是朱旭东组合,年轻的创业老板想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走,唯一有品牌的合作社老板需要和合伙人商量。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孩子们的童真和童趣是最能够打动人的,感染力是最强的。”想要通过孩子来增强艺术表达的蔡国庆也遇到了难题;负责编排舞蹈的乔振宇面对地灵人缺少专业训练的舞蹈呈现并不是很满意。
所幸,一切困难在订货会前都圆满解决,而剩下的便是交给订货商来检验了。在此之前,公益大使立下目标:希望能够通过订货会将滞销库存销售完毕。
事实证明,他们做到了!
订货会上,侗族人用舞蹈再现了红糯米开垦、插秧、丰收以及打糍粑的生活场景,用舞台剧讲述了关于地灵村和红军的革命情缘,展现了红糯米延续千年、深入地灵人骨血之中的牵挂和骄傲,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和浸透在红糯米中的精神感动了现场订货商。
最终,订货会上销售的红糯米共十万斤!人杰地灵,胭脂正红的地灵村扶贫故事看似完结,其实恰恰才是地灵村脱贫致富的开始,节目打造的线上销售路径正在将红糯米推向全国。
精准扶贫,
最重要的是传递战胜贫穷的希望!
时间线拉回到前两站,第一站是陕西省刘卓村,特色产品是手工挂面;第二站是云南省的马鹿寨村,他们瞄准的产品是沃柑,再加上如今的红糯米,不难发现,《我们在行动》公益大使都是立足当地生产环境,选择当地农产品特产进行推广。
而这些产品有着大量共性:极具地方特色,当地村民可以娴熟批量生产,在日积月累下融入当地人的骨血,大多数人因销售问题不得不放弃,但总有人为此穷极一生追求,即使他们或是对产品不自信、或是坚持“不能卖便宜了”。
“农民要脱贫致富是有资本的,他们手里有粮食,我们这些公益大使要做的就是如何让他们的粮食变成可以改善生活的金钱。”
蔡国庆的话显示的正是节目的难能可贵之处:看到农民手里的产品并助力其变现,是一条长期可持续的扶贫过程,而这个长期变现过程中也将改善当地生产结构和劳作组成,让外出打工不在是唯一的脱贫路径,让空巢村的困境得以缓解,从而倒推区域致富。
以红糯米为例,随着红糯米积压库存的销售,成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终将感受到,种植红糯米实现脱贫的希望,他们就不用奔波在外打工,让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悲剧不再。这才是红糯米带来的希望。
这种对脱贫致富希望的传递,无疑是对当下集中捐赠物资的公益当头棒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精准扶贫让公益扶贫不再停留在解一时之困上,而是真正让大家变掣肘为长处,将赖以生存的产品转变成可持续变现的产业链,才是脱贫致富可行之路。
回顾三款产品推广过程,朱旭东提出了“做营销一定要盯着一个点,把这个点打通了,自然就会形成它的价值”的营销理念,孙冕用一笔账单说服村民放下偏见和全村人一起致力于挂面生产;同时,钟汉良自创的汉良牌果酱让无数粉丝迅速“种草”,蔡国庆和乔振宇代表的明星想到了以艺术表达为农产品销售助力……
让明星和企业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展所长,正是《我们在行动》的又一特色。近年来,明星公益和企业公益皆不少见,但《我们在行动》创新性的将两者打通,以“明星+企业家”的创新组合打造全新的公益型态:
企业家以专业的经营思路为产品提供切实可行、且可持续盈利的推广方式,明星发挥名人效应让产品推广借助艺术表达的形式进行不断扩大,助推农产品推广效益最大化。
立足当地农产品,明星、企业家和当地人群策群力共同打造一条可持续变现路径,在借助节目效应、明星效应、以及线上销售平台实现长期推广,助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我们在行动》正在逐渐走出一条全新的精准扶贫道路。
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在行动》显然已经走出了正确的方向。
本帖de评分: 2 条评分 DB +30
DB+15 2018-04-11

๓老舔没毛病ﻬ

DB+15 2018-04-07

么哒哒丶 包包๓   影音天地 版块欢迎你 .o0

雾中列车`

ZxID:17730012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11 0
๓老舔没毛病ﻬ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