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全强:现在谈出版还有人关心吗?| 单读访谈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杨全强:现在谈出版还有人关心吗?| 单读访谈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杨全强:现在谈出版还有人关心吗?| 单读访谈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19 0
互联网时代,买书似乎更方便、更便宜了,在便携电子设备上读书也成为新的潮流,但这同时意味着传统出版业的利润更为微薄,于是有人宣告:出版将死。
出版人将如何应对这场危机?抱着这样的疑问,单读采访了 2017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编辑的获得者——杨全强。他所主持的“上河卓远”出版品牌引进过许多批评、理论著作,包括詹姆斯·伍德、戴维·洛奇、冯内古特等大家的作品。
在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颁奖礼上,杨全强曾说出版就是要“勇敢、不怕赔钱”。而这次,他更详尽地分享了对现在出版业的看法,以及他作为一名出版人的自我修养。

▲杨全强(中)在 2017 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颁奖典礼上发表感言。

专访杨全强:现在谈出版还有人关心吗?
采访、撰文 | 徐振宇
下午两点多,我走进上河卓远的编辑室,书架上摆放着他们的新书,詹姆斯·伍德的《最接近生活的事物》、冯古内特的《如果这都不算好,什么算?》和安吉拉·卡特的小说。进门右侧是杨师傅的办公室,简易的米色窗帘取代了门的位置,我到时,他正坐在椅子上看稿件,一本厚厚的打印稿,划满了修改痕迹。
屋子里只有五六个编辑,走廊上放着一台跑步机,有一阵,杨师傅似乎为自己发胖的身材焦虑。上一回见他,是在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的颁奖礼,远远看见他披着长发过来,穿着短皮上衣,神情严肃,比起图书编辑,更像一名摇滚歌手。但交谈时,他又显得腼腆。

杨师傅本名叫杨全强,1971 年出生,1998 年南大毕业,带着出版理想入职江苏人民出版社,却进了《光与影》杂志编辑部。没两年,这本 1981 年创刊的双月刊杂志面临休刊,他转而开始做书。那是 2000 年,人们沉浸在中国第一波互联网热潮,不知道次年就将迎来灭顶。
2013 年,杨师傅离开南京独自北上,帮助河南大学出版社创立上河卓远。上河的出版物在出版界颇有口碑,但显而易见,这类书很难有太多销量,加上网店的低折扣竞争,一本书卖了一两万册,小出版商还不一定赚钱。即便这样,他还是会为调高书价于心不忍,为新书吆喝时,担忧自己吹的是不是太过。这种不合时宜让他做了不少好书,也做得有些痛苦:纸张不好、印厂出问题、译者拖稿,都让他“烦不胜烦”。
同时,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短短数年,就以更凶猛的形式归来,重塑了大量传统行业。最早陷入窘境的是纸媒,“媒体的黄昏”让很多人认为出版将死,这种观点的拥护者包括 36 氪的主笔周昶帆,两年前他写《不再是主流,就意味着纸书将死》,认为在趋势面前,这都是苟延残喘,鼓励出版社加大对数字出版的投入。这种声势下,仍坚持做书的人似乎过分缓慢,注定只能迎接挽歌。
对于出版业的现状和未来,杨师傅不愿再谈一些宏大的东西,至少在今天下午的访谈中,更多被提起的是烦闷和琐碎的日常。这位每日做书的出版人,说自己现在完全可以愉快地接受去图书馆工作——只为有更多时间读书。

“一个出版社不能光看别人那么做能赚钱”
杨全强:现在谈出版还有人关心吗?
单读:有吧。
杨全强:真的还有人关心这个事情?
单读:我相信这部分读者还是存在的。比如我,会好奇出版行业现在的处境。
杨全强:好吧。现在很多传统出版都在考虑转型。渠道对人、对信息的重新分配影响挺大,以前一家大型出版传媒集团,传统出版可能占营业额的 90%,现在可能就 30%。
单读:出版业在下滑吗?
杨全强:也可能是出版这一块没有下滑,但其他收入增加了。1998 年我刚到江苏人民出版社,觉得出版这行还要搞影视、搞房地产是不可能的,现在大家都在做。
单读:那时候的出版就只是做书。
杨全强:想把书做好。不过一个集团或者出版公司,做其他的也很正常,只要有能耐,做什么都可以。
单读:和十年前相比,现在图书首印量有什么变化?
杨全强:十几年前在江苏人民出版社,我们做一些跟现在差不多的书,首印至少八千到一万册,差一点就六千。现在考虑首印都是五千,好一点六千,不行就四千、三千。

单读:我看到一些数据,中国图书市场的码洋是在增加的?
杨全强:总体可能会增加,单品种不太可能。因为图书市场那么大,还愿意去做这一块的就十几二十家。对我个人来说,不是说我不愿意去挣钱,不挣钱是做不下去的,国家也不可能养着你。国家所说的文化出版资金,投入了几百亿,但能投入到你这边的很少,你要花很多精力,通过很多手续去争取。有些出版社的个别部门就专门研究这个,写一个报告,书和作者还没找到,可能几百万先拿来了,拼 PPT,拼出版蓝图,有人信了就给你钱。这些东西对出版社不是不重要,可以有一部分人好好琢磨这个事,我是没有时间去做。
单读:对您个人来说,做出版意味着什么?
杨全强:可能希望未来五十年、一百年,一些影响国家、民族的有价值的文本是从你手上出来的。像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从建国后开始做,做了半个世纪以上,积累了上千个品种,让一代一代的读者去了解(西方)世界的思想演变,他们如何思考,如何看待世界。哪怕一本书读者就几千个,几年卖个一两万册,但这种书有它的作用,需要有人一直做,就是一直做这个的人可能做得很痛苦。
单读:痛苦是因为做的书卖不出去吗?
杨全强:不同的出版社考核方式不一样,但大部分出版社都要你能养活自己。
单读:你们养活自己了吗?
杨全强:实际上是出版社在养活我们。
单读:这种处境下,有没有想过做那种看起来很好卖的书?
杨全强:一个出版社不能光看别人那么做能赚钱,还得看他们做了多长时间,经过多少惨痛的教训。还有一种方法是找很多想出书的人,你出多少钱我才帮你出,做这个可以活得很好,但出版社如果只做这个,我觉得就不一定要做这行,可以随便到企业或者其他地方当个行政人员,我也愿意。

单读:您做过畅销书吗?
杨全强:不能说做过那种超级畅销书,但十几万、几万册的也有一些。如果完全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这件事情,我觉得心态会不好。大概十年前,我在南大出版社做得挺纠结,就想尝试跟一些民营公司合作,给他们报过选题《鲍勃·迪伦访谈精选集》,他们说这个书卖不到一万五千册,我们不会做。如果他当时做了,代价不会很大,十年之后迪伦获诺奖,可能可以赚不少。

“一本书卖了两万多册,最后还是不赚钱”
单读:2013 年为什么决定从南京来北京?
杨全强:我对自己的定位和期待跟南大出版社有一些偏差,就做得特别焦虑。南大对我不错,我想做什么一般也都可以做,他们也不说什么。但在一个出版社你做一定的量,赔点钱是可以待下去的,如果量多一点、赔得多了,出版社经营状况又比较普通,就会觉得吃力。我离开之后,南大社品牌更好了,可见我对他们没多大作用。
单读:来北京下了很大决心吗?
杨全强:不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我还是一直在做我感兴趣的那几条线,思想、学术、文学,包括音乐、电影、建筑、设计,只不过是换一个地方延续而已。不利的方面就是我在南大出版社待了七年,应该说我做的那一块在慢慢变好。如果继续呆下去,可能会越来越好,但是没忍到,在最黑暗的时候走了。到了新的地方,好多东西都是重新开始。

单读:当时是什么样的处境?
杨全强:有时候在一个机构内部需要付出不少交际成本,如果不想花精力,就不会那么顺畅。这跟人的性格有关,如果我的性格是那种特别玲珑、人见人爱的,我可能现在还在江苏人民出版社。
单读:感觉出版业哪几年变化最剧烈?
杨全强:五年前我还可以印六千册甚至更多,2010 年之后,其他朋友也都能感觉到,首印得降低一千到两千册,感受特别明显。
单读:想过改变吗?比如做一些调整。
杨全强:我比较愿意从出版社这方面来说调整。不是说我这部分不赚钱就停掉,应该想其他办法,比如好好开发青少年读物以及其他大众阅读类的产品,这一领域可以很容易就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版块,但我这部分要比以前多赚很多,是不现实的。
单读:这样还能保持激情吗?
杨全强:每一本好书都会让你觉得热血沸腾。每一本书出来,比如马上下厂的《拉金诗全集》,刚交稿的《沃尔科特诗集》,好的作品永远让你激动。无论是作为读者,还是作为出版者,如果没有这个东西,我就做不下去。不能指望这本书给我赚三万块,那本书给我赚五万块,这个是环境问题,国家应该下令网店折扣不得低于多少,否则对整个出版行业伤害是巨大的。
单读:网店没有增加你们的图书销量吗?
杨全强:这方面说起来都是血泪。一年这个活动那个活动,最后结账算下来,可能卖一本书结回来的款可能就三几折,有时候都不到,低于三几折你怎么做?别的大客户不低于五五折,这个是什么概念?同样一本书,同一个作者,有的出版社能赚两万三万甚至更多,但我这边就有可能赔。网店为了保证自己流量,不顾多少中小出版机构的死活,有时候一本书卖了两万多册,最后还是不怎么赚钱。

单读:卖两万多册还不赚钱吗?
杨全强:他就说你提高定价,200 多页的书,我现在定的三十几块钱已经很高了。要是按它的折扣,结款之后能赚钱,可能要定到五六十块。那读者会怎么想?你出版社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真的觉得你做的书那么了不起吗?真没那么了不起。
单读:现在图书定价都很高。
杨全强:现在都被迫提高定价,我是于心不忍,总觉得就是一本普通的书,以前大概定二三十块钱,现在翻倍甚至更多,观感不好。但这种环境,出版社不可能联合抵制,只有国家才有力量做这个事。

“再怎么碎片化,还是需要一个总体的世界”
单读:1998 年为什么选择去《光与影》杂志社?
杨全强:想做出版,就投简历参加江苏人民出版社的招聘考试。按道理进去应该做书,但他们各部门说大家来挑吧,谁想要哪个就选谁,我被《光与影》杂志挑去了。待了两三年,停刊后开始做书。那时候我有杂志理想,对书也没概念。杂志是可以把它往一个完整世界去构想的,太可惜了,互联网把杂志文化给毁了,以前那些《滚石》、《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现在都不会有了。
▲《纽约客》1925 年创刊号封面
单读:这种消失背后是什么?
杨全强:实际上就是技术改变生活,改变你的心理状态、心理意识,改变你跟世界接触的方式。我算是一个技术决定论者。杂志的消失,就是技术导致的后果。
单读:像《纽约客》这样的也都转变成线上了,但也变了。
杨全强:改变了。以前你读一本杂志,相当于走进一座房子,里面有各种功能的房间,现在没有了,都是在列车上,一个窗户一个窗户的风景。
单读:这种方式浏览起来会特别累。
杨全强:对,跟不上。所以我们还是会需要书。书这个东西,无论是一本长篇小说还是一部论著,都是对世界的一个隐喻,再怎么碎片化,我们还是会觉得有一个总体的世界在那边,书就是这个总体世界的影子,心里有这种潜意识,可能对书就始终会有一种情结。艾柯说,别想摆脱书。
单读:第一次做的是哪本书?
杨全强:我第一次做书是田川,两本书都是随笔集。一本是《东京记》,他在日本待了三年写的。一本是《草莽艺人》,他从日本回来,走访民间戏曲从业者,个人感受特别强。做这本书的时候,谁也不知道田川是谁,要通过选题不容易,我又刚入行,在这种体制内出版社,按道理我报选题应该经过编辑部主任,那时候可能有点傻,不懂人情世故,直接去找社长了。
▲田川《东京记》,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单读:社长当时的反应是?
杨全强:他可能觉得小杨这个人怎么回事,但也不好说什么。我磨了两次之后,社长说,好,你做吧,就开始做书了。当时也没什么经验,找了一个搞艺术的朋友帮我设计,跟着他一起弄,慢慢找感觉。
单读:您大学的时候好像是摇滚青年?
杨全强:也不算,但是喜欢听。可以说是篮球青年,只要不刮风下雨,没有课,下午三四点都是打篮球的。

▲年轻时的杨全强
单读:您本科是图书馆学系,为什么会选这个?
杨全强: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经济热,我是什么都不懂,问那些上大学的哥哥姐姐,都说去报经济。
单读:然后被调剂了?
杨全强:我报志愿的时候也报了(图书馆学系),但它上面写的是文献情报学系,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要是写的是图书馆学系,我坚决不填这个志愿了。我如果读外语或者是中文系,可能会成为一个文艺青年,我三十多岁刚进出版社的时候喜欢学术,不是很喜欢文学。当时省里几家出版社在一个楼,电梯里碰到江苏少儿出版社的,脸上的气质都不一样。
单读:是什么气质?
杨全强:天真。一看很美好的那种表情。我们人民社的表情一般都比较严肃。美术社他就扎辫子,文艺社很多光头。
单读:现在还会有哪个职业吸引你吗?
杨全强:大学的时候对本专业没什么兴趣,现在倒觉得如果在一个图书馆工作会很好。如果去图书馆工作,特别稳定,真的是一种理想。到了我这个年纪,不想那么操劳,就想安静,有更多的时间读和写。其他的行业对我来说可能性都不大了,去高校,我这个年龄也进不去,所以余生还是好好奉献给出版社。

单读:有点心灰意冷。
杨全强:也不叫心灰意冷,太累了,出版太累了。对书的感情肯定没问题,是真的很累,可能到其他地方也一样,愿望太大。我真的希望各个方面都特别顺畅,设计师也好,纸张也好,发行也好,宣传也好,一年做个百八十本书,我愿意这样,但到哪里都实现不了。

“情怀支撑不了多少年”
单读:做书很有价值,对社会有贡献,但编辑个人会得到什么呢?
杨全强:得不到什么。十几年前我就看透了,你要么在社里搞好各方关系,谁见了你都如沐春风,慢慢往上走,当然要稍微有点能力,做个社领导,最后在岗位上退休。要么做很多赚钱的书。要么就像我这样,在别人看来,杨老师做得很好,生活肯定很好,实际上根本不好,心情也不好。(笑)
单读:对自己没有期许了吗?
杨全强:志向还是我们做的书卖得还可以,书又多又好,这个是我的理想,我也不是说没有这个能力,但做书确实是很多环节。我可以编可以设计,可以写文章宣传,甚至联系媒体都可以,但在中国做事情,但凡涉及到不止一个人就无限地麻烦。
单读:觉得目标很难实现?
杨全强:可能只做到了自己想做的,或者说自己能做的 30%。如果说要做到百分之六七十,你的团队力量,包括出版社支持的决心都需要很大。领导也不能整天说全强做得好,好好给我做,他也不可能每天都鼓励你,有时候只好自己安慰自己。
单读:知识分子出来做事,好像普遍比较慢,您效率高吗?
杨全强:慢其实是相对的。我们一年出四五十本书,从我们的人手上来说,也不算慢了。但你如果同时做一百多本,某些作者、译者,就会觉得你慢。实际上只是我们人手不够。对我个人来说,我看稿子是很快的,一本 20 万字的稿子,如果质量还不错的话,就两三天。
单读:会花多少时间在看稿子上面?
杨全强:有时候会很费时间。以前我做郝舫的《伤花怒放》,很痛苦的事情,上千张图片,差不多 400 页,版式调起来非常累,如果说我刚入行,我手上就这一本书,可以每天做。但是手上几十本书,真的是想快也快不起来。我现在想一想,以前做王小峰的《欧美流行乐指南》,两年已经算快的。李皖的《摇滚歌词集》,花了四年。
▲李皖《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世界摇滚乐歌词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单读:四年是卡在什么地方?
杨全强:那本书最后做成一本 1500 多页的厚书,最开始特别不知道该怎么做,好几个朋友说,它里面有六辑,你做成六本。我不想做上下,更不想做成六本,就一直没想好,后来才突然想到可以用薄的、印《圣经》的那种纸。前面两年多没想好怎么做。
单读:现在手上有卡着的吗?
杨全强:有,但想好后真正动手就快了。这种事情不像看稿子,看稿子你拿过来,我就坐在这边看就行了。
单读:现在进入出版业的年轻人好像也越来越少?
杨全强:因为薪水不高,大家全凭热情,全凭情怀,但情怀支撑不了多少年。我是很不愿意用情怀去忽悠人家。我会说清楚这个行业,你的工作经验,你的文凭,几年之后大概能怎么样。我能提供的,我一定要说清楚,绝对不会说我们书多好,你来吧。有一些出版社靠情怀买断别人的书,买断译者,我特别讨厌。
单读:出版社好像也普遍过得不好,还能留住人吗?
杨全强:很难,我们这边也有流动,走过好几个。我理解民营公司确实很难,但有些确实把风气搞坏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真的不能无底线地宣传,它的方式、表达,我觉得走过了。
有时候对一本书宣传用力过猛,会觉得心态不太好,很多书真的不值得你用力过猛。写作的时候殚精竭虑,怎么用力都不过分,宣传一本书我觉得不值得。所以我们这样也吃亏,我们自己的书,有时候稍微说过火一点,都有点不好意思。

“机器是靠不住的”
单读:想过转到互联网行业吗?比如视频?
杨全强:除非彻底不行了,我被迫再去,但出版还是能做的,平均卖 5000 册我就能活下去,说实话河大社对我们也算特别支持,不需要我们可以赚多少钱,所以真的对其他行业没有好奇。
单读:写作上呢?
杨全强:当然有机会还是想好好写东西。不是说自己有这方面的天分,或者说能写多好,是觉得还是想多写点。
单读:写作就是靠行动。
杨全强:对,不要怕,直接去写。很多作家说写就写,不犹豫,如果整天问自己能不能写,能不能写好,光喜欢不动手没用。
单读:对自己这方面有信心吗?
杨全强:我也没有太大的信心。真正想写的是研究性文章,如果有可能,三年五年之后,出一本关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论集,我觉得这方面我努努力是可以做得到的,但如果说我写诗能写多好,或者说小说能写多好,我没有这个信心。文学写作需要忽然摸到那个把手,现在我还没摸到。
单读:之前说生活烦闷,是什么导致的?
杨全强:工作上的烦恼就很多,很累很烦,比如说封面纸张不好、印厂出问题。这些东西它会影响你。伟大理想实现不了,对我的日常生活没影响,但这些琐碎会影响你,每天都过来碰你扰你。

而且做出版,要么你就做民营,甩开膀子挣钱。在体制内就两条路,给出版社赚钱或者给出版社做获国家大奖的书,然后才有可能往上走。这两点没有,很难。一辈子做案头,改改错别字,窝窝囊囊,也没写什么,就是一个工作,然后就了此残生。(笑)
单读:和作者沟通也会比较累吧?
杨全强:有的作者或者译者,一年可能就催我一次。有的译者可能一周催你一次,这就很崩溃,个别译者交稿拖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但一旦交了稿,恨不得你三天就做出来。
译者有时候催多了,连朋友圈都屏蔽你。其实我非常理解,因为你催他一次,他说没问题,两个月之后,催第二次,问最近怎么样?他说两个月之后一定交。当你催第三次,他就不好回答你了,就躲着你。其实没关系,你就跟我直说,再拖两个月,不需要躲着我。
单读:同行还有像您这样在坚持的吗?
杨全强:民营像六点和三辉,毕竟还是少数,在做特别有意义的书,大部分民营公司还是唯利是图,我也非常理解。真正从出版价值上来说,我觉得主体还是在体制内出版社。真的是每个出版社都有一些人愿意在这方面付出,他们也许不一定拿多少奖金,这个非常可贵。像广西人民的晓龙,做希尼诗选这些书,这样的出版人非常难得,因为我知道在体制内是怎么回事。对于个人,他在体制内做这个没用,体制内的环境对这样的编辑,真的不是那么友好,但总还是有人不屈不挠地想做。
单读:一个老话题,您觉得电子书的出现对纸质书的影响是什么?
杨全强:只能是一种补充,旅行时的补充。不能取代那种感受。对于一个有阅读习惯的人,你桌子上放三五本书,就特别有阅读的欲望,但如果桌子上没有书,是一个电子阅读器,可能很难产生阅读欲。平时回到家,我也宁愿在书架前看看,一会抽出这本,一会抽出那本。

单读:您会买新书吗?
杨全强:我对新书阅读没有那么大的期待,也根本读不过来。宁愿回去看《二十四史》,看先秦诸子,这些东西我多少年前就买了。从自己买书的角度来说,不再像以前什么书都买。
单读:您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
杨全强:主要是年纪增大。世界跟你的关系和距离,有一个特别明显的变化。我说的世界也包括书籍,以前觉得好像什么都跟你有关系。十年前刚上微博,看到什么东西都想说两句,过了一定年龄,觉得这个跟你真的没关系,再热闹的话题都跟你没关系。这种态度可能也会影响我做书。
单读:会担心出版业的未来吗?
杨全强:这个行业我不担心,出版不会有问题,就算都变成电子阅读它也是出版,无非我们替亚马逊打工。互联网改变的是人群的组织方式,而且出版作为一种记忆和保存的方式,有它的价值,哪怕是知识付费,我觉得还是要用出版物的形式保存。APP很容易就被取代,即便微信,都有可能不存在。以前流行博客,以为可以存东西,现在有些都找不到了,但放在纸上不会。
单读:越原始的保存时间越长。
杨全强:我不知道印刷文化会不会被取代,无法预测,但是我总觉得不会。机器是靠不住的。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4-19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19 0
APP很容易就被取代,即便微信,都有可能不存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