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汪涌:我的命运因北京奥运会而改变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原神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跑跑卡丁车
社区服务
娱乐时尚星座
纪念馆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体育沙龙
新华社记者汪涌:我的命运因北京奥运会而改变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综合体育]
新华社记者汪涌:我的命运因北京奥运会而改变
楼层直达
ko110
ZxID:1405988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8-05-05
最后登录
2025-04-01
发帖
186541
在线
15302小时
精华
0
DB
122121
威望
496
保证金
0
桃子
13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其实每个人都很坏脾气,只是我们总习惯把最坏的样子留给最好的人,所以最亲的人才总往最痛处戳.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23
0
千龙网北京4月16日讯(记者 黄业)十年前,2008北京奥运会,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传播手段让全世界更全面的了解北京,更深刻的认识中国,而北京奥运会的空前盛况正是通过记者的眼睛传递给全世界的。近日,千龙网“奥运十年话冬奥”系列报道团队采访到了新华社高级记者汪涌,作为新华社驻会记者,他见证了北京奥运会几乎所有重大事件,撰写了近两千篇新闻稿件,仅仅奥运会开幕式期间,他就用9万字的真实内容述说着那些让人难以忘记的美好记忆。2015年,汪涌作为奥申委代表团成员,又为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贡献了智慧。他说,自己是被奥运会改变命运的人。
图为汪涌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现场紧张工作。
人生是由内心的召唤引领
人生轨迹是一件特别奇妙的事情,总会被一些内心的召唤所引领。
作为在贵州小县城出生的孩子,汪涌对于体育的爱,从少年时代开始萌发。他在父亲的影响下,喜欢踢球,喜欢看比赛,更喜欢将那种紧张、激动、刺激的情绪,通过文字表达出来,“我们虽然生活在很小的县城,但体育氛围非常浓厚,会和周边的县城有对抗赛。印象太深刻了,那真是人山人海。小时候看完比赛,会有想写出感受的冲动。看比赛的时候很投入,手心都捏着汗的那种,把那种感觉写出来的作文,能打动所有人。”
大学毕业后,汪涌做过很多的工作, 政府机关秘书、报纸编辑......“你的命运就是去寻找自己的爱好,做和自己爱好相关的事情,有的人一辈子没找到,我在29岁时找到了。”汪涌很幸运,当时新华社贵州分社分管体育的老记者退休了,他机缘巧合的加入了新华社,开始了作为体育记者的职业生涯。
命运因北京奥运会而改变
“虽然在贵州分社,但那些年参加了很多全国性的体育报道。九十年代中期,海埂足球小分队是新华社历史上第一次做报道,当时写了很多创新性的文章。贵州体育资源虽然很少,但在那样一个情况下,我的足球报道做的是全新华社里面最好的。”为了将稿子做好,汪涌做了非常多案头工作,收集了很多相关资料。“那时候不像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报纸杂志是主流,我把能收集到的所有资料都剪出来,做了很多剪报。比如要做高洪波专访,我会整理出一本高洪波的小册子,辽宁、八一等每个球队都有,去海埂我带了三个手提袋,里面都是资料。这些积累让我有了更多的专业知识,后来全运会、世界杯,我都参与报道,1998年世界杯快报,我也被调过来,每天发稿子,后来在人民日报出了一个整版。”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新华社策划大量报道,其中需要一个记者长期驻会。之前所有的积累、适当的年龄,让汪涌顺利得到了这个机会,“我的命运,就是被北京奥运会改变的。之前我出生在贵州、长在贵州、在那里上学,那时候我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带着老婆和孩子,告别了在贵州安逸的生活,来到了北京。”
北京奥运会的召唤,让汪涌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切对我们全家来说,都是全新的”,汪涌坦言,“开始的时候非常不适应。孩子还小,需要照应,我爱人只能尽量不出差。如果遇到我出去采访一个月,还要请老人过来帮忙,全家人都在努力适应全新的节奏。”
图为汪涌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
9万字新闻报道见证北京奥运会精彩非凡
奥运时的很多细节,汪涌还历历在目,“2001年12月13日,北京奥组委在人民大会堂成立,那稿子是我写的,由此开启了我真正的奥运人经历。中间所有的北京奥组委大事也都是我写的,在新华社的稿库里,至少有2000条以上我的稿子。那时候签保密协议不知道签了多少,知识产权、商业开放、会徽吉祥物、口号、开闭幕式等。奥运会结束之后,我写了篇稿子,叫做被保密协议捆绑的奥运人生。这些工作需要有激情、能力、经验、精力、细心和政治觉悟,可以说奥运报道无小事。”
回忆那段日子,汪涌说,忙碌充实但也苦不堪言,“经常随时随地要稿子,比如倒计时500天、一周年,还有很多层面的策划和指示传达下来,不但要尽快完成,还要达到要求,那时候我觉得每一年都至少有一次精神要崩溃。跟着我一块跑奥组委的驻会记者们,别的单位不知道换了多少人。因为这不是纯粹的体育稿件,全世界都在关注,绝不能出错。当年手机都24小时待机”,汪涌说,“有一次我接了孩子,奥组委临时有事儿,我就带孩子到新闻宣传部的办公室写作业,里里外外忙完后再带着孩子回家。”
那时要写奥运五种精神,只有一周的时间,“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面儿太大了,很多东西来不及采,我在国庆期间补充采访了几个要点,完成了稿件。后来奥运五种精神真正的提法就是以这篇稿子为基础的。”
汪涌说之所以写了那么多稿件,是因为从开闭幕式团队组建,到后来的诸多创意、讨论时他都在中间作为参与者,列席旁听。“这是8年来的积累,才能达到业务上的不可替代性。长期的观察跟踪研究,厚积薄发,才能够把工作很顺利的完成。”
图为汪涌与邓亚萍的合影。
北京奥运会成就事业高峰
奥运期间高质量的紧张工作,也成就了汪涌事业上的高峰,“每一年新华社的社级好稿,都有我的2、3条,后来新华社出了奥运精品报道集,里面有我十几篇稿子,很有成就感。”
现在回忆起这段经历,汪涌说:“这是事业上不可比拟的高度。永远找不到任何一个项目像奥运会这样,也不会有国家最高领导人、新华社社长总编辑来看你的稿子。送到他们手上去看的文章,需要有很好的立意、结构,必须能够有独特、专业的报道内容,这对我的人生和业务都是极大的锻炼。”
开幕式的稿件撰写汪涌印象深刻,“奥运会开幕式期间,我写了9万字。当天就写了3000字的消息,这是我人生中从来没有过的。那天的稿子层层把关,一直到最高领导。8月9号发布,中国几乎所有报纸,都是我写的那条消息。”
申冬奥再续奥运情缘
“本来以为北京奥运会是我的事业巅峰,结束后可以好好享受人生,但之后北京又开始申办冬奥会了”。汪涌的奥运情缘由此继续,“这中间,我给出了非常多的专业意见,比如报道既要全面又要适度,再比如,投票之前要有一定时间的静默期等。”
2015年,作为申奥代表团成员,汪涌和代表团一起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做最后的申奥工作。“有很多专业性、技巧性的事,我们这些经历过的人了解应该如何做。陈述之前有很多案头工作,他们演讲稿如何做,演讲用什么语调方式,怎样的结构流程,这些我们都被邀请参加并提供意见。陈述之前模拟了很多次,代表团在吉隆坡租了会议室,1比1克隆现场,我们全程参与,作为媒体人提出自己的意见。”
九天的吉隆坡申奥之旅汪涌感慨万千,这是他职业生涯中难以忘怀的独特记忆,是他永远的精神食粮。汪涌回忆说,“经历了夏季奥运会,还作为核心记者之一再去做冬奥会筹办,一直到2022年。我没有想到,北京有这样的机遇,我有这样的机遇,这是对我特别有价值的机会。”
汪涌认为,“奥运会是成人仪式,也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性事件,它重新塑造了这个城市。一日奥运,终身奥运。这是城市和人的全新塑造。之前我去雅典奥运会有瞻仰、膜拜的感觉,但经历了北京的酸甜苦辣,再到伦敦的时候不仅自信,还有很多新的标准和感受,自己心态发生了从仰视到平视的变化。”
“冬奥筹办就是非常自信、平和的过程。在北京奥运会期间会遇到过一些问题,当时没有经验。而现在则既能节俭,又能满足专业要求。”汪涌说,“冬奥会对我来说就是享受,享受筹办的过程。08年北京奥运会我们会有兴奋、急切、紧张,有高压、忐忑。而现在,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4月15日,汪涌再次完成北京国际长跑节半程马拉松比赛。图为赛后展示完赛奖牌。
被工作累病靠跑步获得新生
汪涌告诉记者,“因为奥运会报道的关系,我的工作强度一直特别高,结果在吉隆坡申冬奥前三个月得了带状疱疹,当时医生跟我说是免疫系统受到了破坏,一定需要增加户外运动。”
为了有个好身体能继续从事做好热爱的工作,汪涌开始接触跑步运动,回忆起刚开始运动的场景,也是“从苦到甜”。汪涌告诉记者,“那时候我连三公里都走不下来,后来慢慢走到7公里、8公里,一直到了17公里,就有了想跑的冲动。”2015年10月汪涌办了一件大事,就是联合几家媒体发起创办了首都媒体跑团,“最开始是18个人,后来逐渐发展壮大,到今天两年多的时间已经有55个人加入了。”
汪涌说,“首都媒体跑团和其他跑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们参与跑步的同时,也利用媒体优势和资源来宣传科学健身、推动跑步健康发展、传递正能量,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既是跑者、又是传播者、还是马拉松研究者。”在他的带领下,首都媒体跑团2017年被国家体育总局表彰为2013-2016全国体育先进单位之一。
图为汪涌在工作现场提问。千龙网记者 戚连民摄
记者手记
汪涌是幸运的,他赶上了中国体育发展史最重要的节点——2008年北京奥运会。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主力记者,他把自己最好的年华留在了报道最前线。北京奥运会是汪涌成长最快的时期,结束了这场大战役后没多久,他又投入到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工作中去了。
他告诉记者,如果能有二次选择的机会,还是会这样的奋不顾身。唯一不同的是,无论工作多忙,每周都要挤出几天,去科学的锻炼身体,这是时代的要求和痛后的觉醒。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现在的汪涌不但是奥运方面的专家级记者,也是京城跑步圈里的大腕级人物,是一个集专家、记者、跑者、研究者和文化引路人多种身份于一身的跑团管理者。他身体力行,从另一个维度上宣传、推广跑步事业,自始至终的贯彻全民健身理念,带动身边的媒体同行一起运动。汪涌表示,我要用最佳的状态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到来。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20
老波╮网络而已
DB
+20
2018-04-23
老波包包∞∞体育沙龙∞∞欢迎你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老波╮网络而已
ZxID:25866403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5-15
最后登录
2023-07-14
发帖
21312
在线
8792小时
精华
0
DB
-2
威望
11297
保证金
0
桃子
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元老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4-23
0
老波包包∞∞体育沙龙∞∞欢迎你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