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岁影痴陈复礼:影画合璧第一人,张家界九寨沟更因他扬名海外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103岁影痴陈复礼:影画合璧第一人,张家界九寨沟更因他扬名海外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风景插画]103岁影痴陈复礼:影画合璧第一人,张家界九寨沟更因他扬名海外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30 0

前言:作为一个【世纪影人】,摄影作品构成了他的艺术生涯。小如平凡的生活写照,大至叱咤影坛的活动记录,不少图片从未公诸于世,弥足珍贵,希望能藉此展现出一个立体的陈复礼。
20世纪中国
有这么一位叱咤国际摄影圈的艺术家
而立之年才拿起相机
却先后几百次斩获国际各类摄影大奖
其作品大多都成了享誉国际的经典
他穷极大半生东奔西走
拍下大量彰显民族特色的的摄影作品
没想到却把当时还是荒凉山沟的
张家界、九寨沟拍火了
1980年 四川 《九寨飞瀑》
1981年 湖南 《青岩山》
他首创“影画合璧”摄影风格
巧妙又大胆地让摄影与绘画联姻
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具有世界话语的佳作
一幅幅洋溢着诗情画意且
中国画韵味十足的摄影作品
不知让多少人着了迷
作为中国式“画意摄影”的代表者
海内外华人华裔摄影圈应该对他都不陌生
他就是香港摄影家
陈复礼
如今103岁高龄的陈复礼
与大陆吴印咸、台湾郎静山齐名
被摄影界并称“华夏三老”
是三人中至今仍健在的人
被人亲切的尊称一声:“陈老”
依次为:吴印咸、郎静山、陈复礼
1994年3月,三位中华摄影泰斗历史性会面,
当时港澳摄影协会在珠海授予他们摄影大师称号。
他还与香港著名摄影家简庆福、连登良、黄贵权
并称“影坛四老”,作品享誉国际摄影圈
左二:连登良、左三:简庆福、正中:陈复礼、右一:黄贵权
陈老百岁华诞晚宴上,影坛四老齐聚
右起为:陈复礼、陈勃、简庆福
很多人对陈老在摄影上的成就感到不可思议
其实,摄影只是陈老的业余爱好
只是这位高龄“影痴”一坚持
就是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一生痴迷摄影,成就一代传奇
摄影艺术风格的概括,或许正好道出了他成为摄影大师的奥秘。
1916年,他出生在广东潮安县官塘镇石湖村,取名复礼,字汉钦。
其父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这使得他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少年时的陈复礼
15岁求学于广东潮州的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今韩山师范学院),之后迫于战乱,家道中落的他不得已背井离乡,先后辗转泰国、越南、老挝等地谋生,遍尝人生酸甜苦辣。
年轻时的陈复礼
1946年,陈复礼在越南经商之余接触到了摄影,这一年,他30岁,已到而立之年。
为学摄影,他拜西贡摄影家陈芳渠为师,甚至不要钱到照相馆去打工,刻苦专研暗房技术。
1947年,陈复礼和他的摄影启蒙老师陈芳渠(右)在吴哥合影
学习摄影过程中,陈复礼深受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影响,特别热衷于集锦摄影和沙龙摄影,成为他早期摄影生涯的基本创作理念。
郎静山(左)与陈复礼(右)
因为早年自己的人生际遇,他的作品中表现出对劳苦大众的同情、爱怜和寄望,也寄托着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体悟。
1967年 越南 《搏斗》
由两张底片套放合成。
茫茫大海,渔民在浪尖上奋力划桨,
天空之上,是波涛般的升腾云。
这幅作品所表现的感情是长期积累的,
更是他早期生活的写照,
表现出的是一种搏斗的精神。
《搏斗》是陈复礼自1964年开始,近10年内唯一一幅最喜欢的作品,也是他摄影生涯中划时代的一张照片。
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让他的作品直面社会,锋芒所向直接面向当时的时弊。《血汗》、《战争与和平》、《战后》、《喜雨》……一如鲁迅先生嫉恶如仇的精神,他用镜头下的作品来说话。
1951年 越南《战争与和平》
1957年 柬埔寨《血汗》
1958年 泰国《喜雨》
50年代初,他开始在国际摄影界初露头角,多幅作品颇得国际摄影界的好评,这也让他受到极大的鼓舞,《香河朝汲》、《彷徨》是其中尤其出色的作品。
1950年 越南《香河朝汲》
1952年 越南《彷徨》
在不断的摸索中,陈复礼不拘泥于暗房技术,更注重摄影意境的构思。
“他的风光摄影,不寻求明艳强烈,却独爱意蕴的酣畅淋漓。”
图左:1951年 越南《幽谷清香》右:1952年 越南《追求》
图左:1956年 香港《黑手》右:1958年 香港《月光曲》
陈复礼的独到之处,就在于恰到好处地将摄影艺术与中国画意结合了起来。
60年代初,陈复礼多次提出 「写实与画意相结合」 的创作主张,他善于把主观的意境和形式美感巧妙相融,也因此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画意风光摄影道路。
黄山系列作品就是写实和画意结合最好的体现
左上:1962年《莲峰雪霁》右上:1977年《奶头峰》
左下:1962年《雾绕黄山》右下:1978年《苍涛》
下面这幅在1957年越南拍摄的《沙漠之恋》,是陈复礼最早的的彩色作品,多次斩获国际大奖。
39岁移居到香港后,进军摄影沙龙的陈复礼凭借着一手画意摄影的绝活,连续两年取得香港摄影学会甲级月赛全年最高成绩,这给他的摄影人生添设了极其亮丽的一笔。
80年代后期,陈复礼一改过去传统的摄影风格。
这幅《千里共婵娟》采用西洋画十字形的构图,完全脱离了他过去传统的中国画的形式,给人一种清新的感受。
上午九十点钟,薄雾蔽日,
康泰克斯135相机、200毫米镜头,
加用深灰滤色镜片拍摄,在放大时又增加了密度,
使白昼变成了月夜,画面成“Y”字形,
上下左右平均分割,月亮被有意安排在正中位置。
《白墙》则吸收了现代派作品的长处,形式感很强,色块对比又极鲜明,同时也保持了中国传统的黑白意趣。
他慢慢找到了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摄影风格,而风光摄影,成了他的强项。
陈复礼先后两次回到阔别20多年的故乡,又在漓江、黄山等地进行创作,一幅幅山水佳作不断流传出来,他的摄影天地更为广阔。
他的作品更是遍及大江南北
1984年 云南
《家家都在画屏中》
1988年 福建
《春雨》
1988年 吉林
《破晓》
1994年 广东
《逆流》
1995年 瑞士
《银装》
“看他的作品的时候,感觉就像在读画。”不少人这么评价。
在不断的摸索中,他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中吸取精华,使拍摄的风景作品中国画韵味十足,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也形成了独特的“陈氏风格”,摄影圈的人甚至赞誉他为“影界王维”。
目前,这些珍贵的照片都被收录在陈老从影六十周年总结性影集《诗影凡心》中。
影画合璧:集百家之长,创美学先河
不断的摄影创作中,“中国画意”已经不足以概括陈复礼的作品风格,而只能形容为“中国气派”。
“影画合璧”这个创举在当时轰动了摄影圈,至今为人津津乐道。
艺术贵在创新,尤其是摄影这一行。
陈复礼是开创“影画合璧”摄影风格的第一人:巧妙又大胆地让摄影与绘画联姻,让摄影作品更具有中国画韵味和美感。
他结交了不少绘画界的朋友
陈复礼与著名书画家刘海粟、程十发等合影
戏剧家吴祖光与他相熟
黄苗子亲自为陈老的画册作序
著名画家吴作人与他交情也颇深
他陆续邀请与他交好的当代中国顶级书画家们参与他的“合璧”创作。
刘海粟、饶宗颐、吴作人、古元、李苦禅、李可染、邵宇、启功、黄苗子、黄胄、黄永玉、程十发、关山月、范曾……多达数十人。
这些书画名家们在他的作品上或题字、或补画,成就了一批被誉为“双绝”的艺术珍品,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是陈复礼拍摄的一幅浩瀚大漠,
擅长画动物的吴作人
在其中以笔墨轻点出一列驼队,
作品的意趣跃然而出,使人看后产生无限遐想。
这是昔日丝绸之路风情的生动写照。
著名画家张步补船,
《高峡轻舟》跃然于眼前。
知名画家吴冠中补画树影,
有了《影子》。
画家董寿平补上远山,古松,并题字,
一幅《乘风归去》就变得更为灵动起来。
这幅由著名艺术家韩美林补画并题字,
《双鸟》栖息于冬日的枝头。
著名画家黄永玉也与陈老交好,
分别补上几只鸭和仙鹤,
成就了《秋江水冷鸭先知》和《松鹤图》。
中国海派书画画家程十发巧妙地将小鸟点缀其间,
《雪地》《嬉雪》几乎鲜活了起来。
这类双剑合璧的创作在摄影界是独一无二的,今后也再难出现了。
可以说,这是陈复礼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艺术的一个大胆尝试,为画意摄影开辟了新天地。
目前,这些作品都被收藏在陈复礼的画册《影画合璧》,且被潮州市博物馆收藏。
图为:陈复礼在母校韩山师范学院的陈复礼艺术馆,石座上有他亲书的题刻:师恩永记
年事渐高,跋山涉水的少了,镜头中就多了花鸟虫鱼的题材,我们仍然看到他思想的活跃,以及或清丽淡雅或浓艳热烈的画面背后蕴含的深意。
陈复礼是中国旅游事业的开拓者
风光摄影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正是他的执着,张家界、九寨沟、周庄等景点因他拍摄的作品而使人们了解它们的真面目,掀起了旅游的热潮,进而名扬海外。
有人说,一把年纪的老人家,最好在家安享晚年,这位高龄“影痴”陈复礼先生却穷极大半生东奔西走,甚至多次组织摄影团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记录最美河山。
陈老带队赴内地拍摄
46岁
拍摄了这幅黄山名作《朝晖颂》
作品场面壮阔,气势恢宏
62岁
他与著名摄影家陈勃
在新疆乌尔禾魔鬼城创作
累到随地就能躺下
扶着脚架半蹲着也要拍
64岁
他和陈勃先生先后相约到
四川九寨沟、湘西张家界摄影
随后两个合作在香港《中国旅游》杂志
发表了多幅摄影作品和文章
没想到,一个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荒凉山沟
被他们拍火了
66岁
他在吉林的林海雪原中
拍下壮丽风光《净化的世界》、《烟渚寒禽》
《净化的世界》
《烟渚寒禽》
77岁
他乘坐30多个小时飞机
远赴南美巴西拍摄
为拍伊瓜苏瀑布的恢弘气势
乘橡皮艇摄影时
被巨浪冲击招致胫骨骨折
留下了这幅《裂胫之作》
80岁
他仍然热衷创作
在周庄富安桥拍摄的作品《家家扶得醉人归》
至今仍然为人津津乐道
陈复礼创作出了大量彰显民族特色的的摄影作品,香港仔的渔港、黄山的云雾、韩江的渔舟、天山的白雪、太湖的波光、江南水乡的春晓景色……几十年来,一幅幅山水佳作不断地流传出来。
1982 江苏 《春江花月夜》
1985 贵州 《舟自横》
他的作品一度征服了国际影友的心,这使得他数度被英国皇家摄影学会评为当年国际摄影界最有成就的前10名摄影家之一。
2005年(89岁),湖南人民政府授予陈复礼“张家界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对于张家界旅游事业发展的贡献。
2009年(93岁),荣获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金像奖的“终身成就奖”,中国摄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前光亲临香港颁发奖座予陈复礼,这也是中国摄影界最高个人成就奖。
2014年(98岁),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办的“2013香港艺术发展奖”上,陈复礼先生获得“终身成就奖”,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亲自为他颁奖。
右起为:梁振英、陈复礼、陈惊雄(陈复礼儿子)
陈复礼先生不止在摄影艺术道路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还怀着一片炽热之情为摄影及旅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1年,45岁的陈复礼深感自己初学摄影时求师求教之难,投资创办了摄影月刊《摄影艺术》杂志,后更名《摄影画报》,多年来一直是广大摄影爱好者经验交流的园地。
《摄影艺术》与《摄影画报》的创刋号
1980年,64岁的他参与创办了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并且一直担任社长。旗下《中国旅游》深入报道中国的美丽风光、民俗风情……一直是海外宣传中国旅游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月刊之一,深受旅游者和摄影人的喜爱。
陈老的客厅里,悬挂着一幅刘海粟的题字:
“复礼摄影,六法留真,千变万化,不断创新”。
刚劲有力的16个字可以说是这位艺术大师对一位摄影大师艺术生涯的总结。
我们衷心祝愿陈老健康长寿,也祝愿艺术之树长青 !
1993 黑龙江 《长寿》
素材来源丨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5-22

_﹏ ﹌贴图板块.欢迎您 ⊹⊱⋛⋋⋌⋚⊰

泪玘韵

ZxID:13767573

等级: 版主
配偶: 泪玘寒
  ◕。热会二队◕。  ◕。二队队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5-22 0
一生只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