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文祸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QQ微信技术
跑跑卡丁车
纪念馆
校园青春
动漫剧场
王者荣耀
实物交易发布
原神
娱乐时尚星座
手机数码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漫话文祸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转载美文]
漫话文祸
楼层直达
安于长情
ZxID:6598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6-09-16
最后登录
2024-12-04
发帖
43731
在线
7913小时
精华
0
DB
519
威望
6310
保证金
0
桃子
18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05
0
一
清朝诗人黄仲则有两句诗云:“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前一句知道的人不多,后一句知道的人不少,已成名言。黄仲则才华横溢,却郁郁不得志,所以这只是他的愤激之辞;书生其实并非无用,而且还有大用,就是治国平天下。有人向孔子请教怎样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农;于是有人便说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可是孔子精通做官之道,他“贤人七十,弟子三千”,教育的直接目的就是“学而优则仕”。历朝历代,打天下离不开书生,治天下更离不开书生。无法想像,让文盲来管理社会,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二
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的黄金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个时期的书生,可以集众讲学,可以著书立说,可以学说争鸣,可以言论自由,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那是一个文化、思想大自由、大开放、大包容的时代。孟子住在魏国,梁惠王给予他很高的礼遇和待遇,喝酒吃肉,住豪宅、乘豪车、穿华服,但他还老是骂梁惠王,当面说梁惠王“率兽食人”(带着野兽来吃人)、“不仁哉!梁惠王也”。又骂梁惠王的儿子梁襄王“不似人君”。他将天下所有的诸侯,一律骂为“五霸之罪人”,全都“嗜杀人”;常常骂得齐宣王“勃然变乎色”,“顾左右而言他”。齐宣王问他周武王伐纣的事,“臣可不可以弑君”,他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即“只听说周武王诛杀了独夫纣王,没有听说君主被臣子杀害”,强调没有仁义道德的君王就活该被诛掉。他还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致于2000年后朱元璋听了这段话还要杀他的脑袋。然而好景不长,到了秦皇帝统一天下以后,他便来统一书生的思想,开始了历朝历代对思想、文化强化管制的时代。
书生是一个“高危”群体,他们能治国平天下,也能乱国祸天下;他们能帮这个集团打江山,也能帮那个集团打江山;他们有敏锐的头脑思考问题,有锐利的目光观察事物,有犀利的言辞议论时政......因此又必须严加管控。这就是历代文字狱案不断的根由。但历史上第一个文字狱案,却是发生在秦朝以前,就是公元前548年春秋时期的“崔杼杀太史”案。鲁襄公二十五年,齐国的庄公与大夫崔杼的夫人有奸,被崔杼杀死,齐国太史秉笔直书曰:“崔杼弑其君。” 于是崔杼将太史杀了。太史的弟弟接着写,又被崔杼杀了。另一个弟弟又接着写,崔杼终于不敢再杀。当时还有一个史官南史氏,也抱着竹简和刻刀前往,前赴后继,半路听说此事已记录在案遂作罢。这就是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所歌颂的:“在齐太史简。”
春秋时期另外还有一起文字狱案,就是“孔子诛少正卯”。少正卯和孔子都开办私学,收徒讲学。少正卯的学校多次把孔子的学生吸引过去,只有颜回没有去。少正卯成为鲁国的“闻人”。鲁定公十四年,孔丘担任鲁国司寇七天就把少正卯杀了,暴尸三日。理由是少正卯“心达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记丑而博、顺非而泽”(脑子精明而用心险恶,行为邪僻而又顽固,说话虚伪却很动听,记述丑恶的东西而十分广博,顺从错误而又加以润色)。孔夫子号称圣人,也干过这样不光彩的事。
三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烧书的人。他为了消灭一切反秦思想,接受李斯的建议,于公元前213年下令:“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的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服4年兵役)。”第二年,为秦始皇寻求仙药的方士有诽谤之言,又相邀逃亡,于是秦始皇派御史侦查咸阳的儒生、方士,将其中被认为犯禁者460余人坑死。秦始皇焚书坑儒并未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7年后大秦帝国就二世而亡。
四
曹操由军队起家,戎马一生,征战无数,应该算是个武夫。然而他也是一介书生,喜爱读书,手不释卷;诗和文章都写得很好,开创了一个建安文学时代。他很重视书生治国平天下的作用,帷幄中书生特别多;他网罗了那么多书生,并非都是为了为他所用,而是不让他们跑到敌对阵营中去与他为敌――例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而当书生妨碍到他的统治时,他也会拿书生开刀。官渡之战后,其子曹丕私纳袁绍之子袁熙之妻,孔融就写信给曹操说:“武王伐纣,以妲已赐周公。”曹操问出于何典,孔融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以后曹操下令禁酒,孔融又写信给曹操说:“你说饮酒亡国,桀、纣因色亡国,为何不禁婚姻?”曹操愈加恼怒,回信说:“即使我不能安邦定国,但杀几个文人还是能的。”算是对孔融的警告。后来,孔融又对东吴的来使有“讪谤之言”, 曹操终于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将孔融杀死。
杨修是曹操丞相府主簿,聪明过人,才高八斗。曾随曹操从曹娥碑下过,曹操见碑后刻“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问杨修是否知其意。杨修说:“知道。”曹操说:“公先莫言,让我思之。”走了30里曹操才想出来,然后叫杨修回答。杨修说:“‘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一‘绝’字; ‘幼妇’,是少女之意,少女合一‘妙’字; ‘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一‘好’字; ‘ 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个‘辞’字。联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感慨说:“我的才力竟与公相差三十里。”曹操曾造花园,观后不置褒贬,只在门上写一“活”字。人皆不解其意。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丞相嫌园门阔耳。”于是重新改造,又请曹操观看。曹操大喜,问:“谁知我意?”答曰:“杨修。” 又一日,塞北送来一盒酥。曹操在盒上写“一合酥”三字,放置案头。杨修进来见了,竟取匙与众人分食讫。曹操问其故,杨修答曰:“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曹操恐人在他睡熟时谋害他,常诈言:“我梦中好杀人,凡我睡着,你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被落于地,近侍慌取覆盖。曹操从床上跃起,拔剑将近侍杀死,复上床睡觉。起床后装模作样地问:“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告。众人皆以为曹操真会梦中杀人,惟杨修知其意,叹曰:“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聪明的君主,喜欢聪明之人,但如果聪明超过君主,就成了祸患的根苗。后杨修又卷入曹丕与曹植夺嫡的争斗而失败,就更让曹操生厌,遂生了杀杨修之心。曹操与刘备征战汉中时,屡不能胜,又不想退兵,犹豫不决。夏侯惇入帐禀请夜间口令时,曹操正在吃饭,见碗中有鸡肋,有感于怀,随口应曰:“鸡肋!鸡肋!” 杨修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惊问,杨修说:“‘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来日魏王必班师矣。”曹操便以惑乱军心之罪杀了杨修。
五
不过,在曹操所处的三国时代,还是书生各领风骚、大放光彩的时代。他们走出书斋,走出山林,投笔从戎,在政治、军事角逐的舞台上,纵横捭阖,舞弄风云,涌现出一大批光耀青史的杰出人物:诸葛亮、司马懿、周瑜、荀彧 、郭嘉、鲁肃、陆逊、庞统......然而到了三国一统,魏晋易代,司马氏大肆屠杀政治异已,书生们便噤若寒蝉,惶惶避世,又出现了一个历史上书生最消沉、最颓废、最没有作为的时代。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屡次拒官,隐居不仕,但又偏要写文章讥评时政,在《太师箴》中说司马氏的统治:“骄盈肆志,阻兵擅权,矜威纵虐,祸崇丘山。刑本惩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司马氏“每非汤武而薄周礼”,揭露其篡夺曹魏政权的阴谋。终于被司马昭杀死。于是书生们便转而为清谈――崇尚老、庄玄学,宣扬虚无、避世;喝酒――阮籍一醉三月不醒,刘伶终日酒气薰天,让家人荷锄跟在身后说:“死即埋我”;服药――服“五石散”,服后狂躁,仗剑逐蝇,出现幻觉,自我陶醉;隐逸――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待至晋室南渡,偏安江东,则更是日耽于湖光山色,夜醉于歌楼舞榭。南朝的君主贵族,都是荒淫无度之徒,书生们便沦为他们的帮闲,为他们制作淫辞艳曲。陈朝的宰相江总,和文臣陈暄、孔范、王瑗等十余人,时称“狎玩之客”,在宫中陪皇帝饮酒赋诗,征歌逐色,通宵达旦。所作诗歌尽为浮艳绮靡的“宫体诗”, 终于弄得国破身亡。
六
传说书生社会地位最低的时期是元朝。元朝将人分为十等,即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书生为第九等,居娼之下、丐之上,“文革”中“臭老九”即源于此。“九儒十丐”之说出自南宋两位遗民的著作。一为谢枋得的《送方伯载归三山序》,二为郑思肖的《大义叙略》。谢枋得为南宋官员,曾率军抗元。宋亡流落闽赣间,元廷多次徵召不仕,后被强送北京,绝食殉节。郑思肖为南宋诸生,宋亡后因心怀故国,思肖即思赵之意, “坐必南向,闻北音而走,誓不与朔客交往”,画兰不画土,谓“土地尽为番人夺矣”。但二人均死於元初,无从得知整个元代情况。
事实上,元代书生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在蒙古侵入长城以南初期,对汉族书生也同样杀戮或用作奴隶,但在灭金、灭宋统一中国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利用书生巩固统治的重要作用。灭金后三年,元太宗窝阔台就采纳耶律楚材的建议考试儒生,“得士凡四千三十人,免为奴者四之一”。崇尚儒学,提倡程朱理学,修孔庙,并“诏以孔子五十一世孙元措袭衍圣公”。元世祖忽必烈又积极标榜文治,设学校,征召著名儒士,“命丞相史天泽条具当行大事,尝及科举”。几个仕元的理学家姚枢、窦默、许衡都官居要职。上辈有儒士的家庭被定为“儒户”,规定儒户每户至少要有一人读书,以备政府徵召。儒户不担负各种劳役,可以豁免丁税,四顷以内土地亦不缴纳地税,在籍儒生可获得政府俸禄,在学校就读的生员,由学校供给每日两餐饮食。而且,元朝也没有兴过多少“文祸”,杀得书生诚惶诚恐,所禁之书主要是阴阳类书,以及由佛道之争所引发的对道藏书籍的禁毁。
七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文盲,对书生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自卑心理,又由此而产生出强烈的忌妒、报复甚至虐杀的心理。但他作为一个政治人物,又深知书生的重要作用,因此利用书生为他夺取了天下。但在他当了皇帝以后,便来报复书生了。被他杀掉的知名书生可能在皇帝中是最多的。时称“吴中四杰”的高启,曾写过一首《题宫女图》诗,中有:“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句,这本是写元顺帝的宫闱之作,朱元璋却认为是讥讽自己。高启又有《青丘子歌》诗,中有“不闻龙虎苦战斗”句,又被朱元璋忌恨,因为高启写这首诗时,朱元璋正与元军、陈友谅、张士诚在“苦战斗”,而高启却“不闻”。后来,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修建府治,获罪被诛,而高启为魏观建府所作的《郡治上梁文》中,有“龙蟠虎踞”四字,又被朱元璋视为歌颂张士诚。于此种种,高启获罪被腰斩。高启临刑时,朱元璋亲自去监斩;高启被腰斩后,还没有咽气,用手指沾着自己的血在地上写了三个“惨”字,被斩为八段。“吴中四杰”的杨基被莫名其妙地罚作苦工,死在工所;张羽被糊里糊涂扔进长江;徐贲因犒劳军队不及时,被下狱迫害而死。被朱元璋杀死的,还有“明初十才子”之一的谢肃,有苏伯衡、傅恕、王彝、张孟兼、杜寅,孙贲、王绂、张宣被流放,王蒙、王洪瘐死狱中,戴良自杀,就连被他称作“吾之子房”的刘基,也疑似被他毒死,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由于皇后和太子力保才逃了命,但宋濂的儿子和孙子仍然被诛。
朱元璋制造的文祸可谓多矣,但全不是政治案件,他的文祸被称作“表笺祸”。明初,每逢国家大典、皇帝生辰,各地长官都要呈献颂文,称为《表笺》。朱元璋幼年在皇觉寺出家,后参加红巾军,因此他对“僧”、“盗”、“贼”、“寇”等字十分忌讳。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为海门卫作《谢增俸表》,表内有“作则垂宪”被诛。北平府学训导赵伯宁,为都司作《万寿表》,表内有“垂子孙而作则”被诛。福州府学训导林伯璟,为按察使作《贺冬表》,表内有“仪则天下”被诛。桂林府学训导蒋质,为布政使作《正旦贺表》表内有“建中作则”被诛。澧州学正孟清,为本府作《贺冬表》,表内有“圣德作则”被诛......皆因表内“则”字音近于“贼”。德安府学训导吴宪,为本府作《贺立太孙表》,表内有“永绍亿年,天下有道,望拜青门”被诛,因“道”音似“盗”。常州府学训导蒋镇,为本府作《正旦贺表》,表内有“睿性生知”,“生”与“僧”音同,被诛。祥符县学教谕贾翥,为本县作《正旦贺表》,表内有“取法象魏”,“取法”音近“去发”,被诛。尉氏县教谕许元,为本府作《万寿贺表》,表内有“体乾法坤,藻失太平”,“法坤”音同“发髠”,“髠”即剃去头发的刑罚,被诛。杭州教授徐一夔贺寿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元璋览后大怒:“生者,僧也,以我曾为僧也。光,则薙发(剃发)也。则,字音则近贼也。”斩之。陈州学训导周冕,为本州作《万寿表》,中有“寿城千秋”,“秋”读如“诛”,被诛。怀庆府学训导吕睿 ,为本府作《谢赐与表》,中有“遥瞻帝扉”,“帝扉”音似“帝非”,被诛。毫州训导林云,为本府作《谢东宫赐宴笺》,中有“式君父以班爵禄”,“式君父”音似“弑君父”,被诛。还有一和尚为拍马屁,写了一首谢恩诗,其中有一“殊”字,朱元璋见后大怒,说“殊”字是“歹朱”,被诛。还有很多这类莫名其妙的文祸,所以那个时期的书生的日子是很不好过的。
八
草莽英雄张献忠,与朱元璋相比,读过两年私塾,因此有时也以读书人自居。每攻占一座大城,就举行开科取士,强迫所有的读书人参加,如果谁不来,本人正法,乡邻连坐。亲自出题、阅卷,决定名次。不管中与不中,都不许回家。中榜的赏几两银子,给个虚职,并不任用,其目的是把这些书生控制起来,防止他们在地方上“造乱”。因此书生们都烧了书本,脱了儒服,不再以书生自居。他和朱元璋一样,始终克服不了对书生的自卑和报复心理。一次他考试取中了状元张大受,“一见大悦”,赏赐非常,赐宴欢聚一日,“复赐美女十人,甲第一区,家丁二十人”。可到了第二天,张大受入朝谢恩,张献忠忽然皱眉道:“这驴养的,老子爱得他紧,但一见他,心上就爱得过不的。老子有些怕看见他,你们快些与我收拾了,不可叫他再来见老子。”侍卫就到宫门口把张大受捆起来杀了。
1645年夏,张献忠在四川对书生进行了一次彻底大清洗。他发布了一道《选举考试令》,称“国家初建,亟需人才”,令全川读书人一律赴成都应考。如不应考,本人、全家斩首,乡邻连坐。考生们来到成都,住进大慈寺,进去之后,即被关押。考试那天,“自大慈寺门到成都南门,两旁各站甲士三层。在寺门口设一长绳,离地四尺,张献忠亲自边上‘验发’”。如果此人年龄尚小,身高不足四尺,或者张献忠看着顺眼,想留下来用,就命令站到一边。除此之外,即属检验合格,准许出发。每发一生员通过,前面有一人,手执高竿,悬白纸旗一付,上书某府某州生员。教官在前,士子各领仆从行李在后,鱼贯而行,以为是赴考场。到城门口,打落行李,剥去衣服,出一人甲士即拿一人,牵在南门桥上砍入水中,师生主仆悉付清流,河水尽赤,尸积流阻,十余日方飘荡去尽。”“考”了三天,除十几名年龄幼小,张献忠留为己用的孩子,共余人全被诛死。僧道、医卜、阴阳诸流及百工技艺人等,也属当时的知识分子,也被屠杀贻尽,仅成都一地,就杀死2000多和尚。
九
清朝是中国历代文祸最烈的时期。共发生文字狱案160余起,主要集中在清朝前期顺、康、雍、乾四朝,其中顺治朝约7起,康熙朝约10起,雍正朝约20起,乾隆朝最多一百三十余起。乾隆以后110年,直至光绪二十九年,又发生过一起《苏报》案外,没有再发生文字狱案。
清朝顺治年间,满清刚刚获得对中国的统治,汉族人心未服。当时的汉族知识分子尤其是江南书生,对异族统治者采取了极不合作的态度,他们有的投身武装抗清的行列,有的披发入山、隐逸江湖,有的遁入空门、皈依僧道,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等人。他们那时的诗词文章的主题,是怀念故国,反清复明,洋溢着强烈的民族主义思想情绪。对此,满清统治者一方面以武力镇压汉人的反抗运动,另一方面强化对文化、思想的管制,消灭汉人的反满意识。这就是清初文字狱案的起因和主题。
到了康熙年间,清朝的统治渐渐稳固,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也逐渐淡化。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以后,康熙皇帝从中检讨以往政治之失,开始大幅度调整对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十二年诏命荐举山林隐逸,十七年特开博学鸿儒科,十八年开《明史》馆,让一大批敌视满清的才高名重之士受到感化。萧山毛奇龄,明亡后哭于学宫三日,后参与南明鲁王军事抗清,鲁王败后逃亡江湖十余年,作《续哀江南赋》、《白云楼歌》,寄托对明朝的缅怀之情。康熙十八年受感化举博学鸿儒科,名列一等,授翰林院检讨、国史馆纂修等职。 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乱戡定,作《平滇颂》为康熙歌功颂德。 康熙年间文化、思想也非常活跃,不少明朝遗民著作陆续出版,当时刊行的顾炎武诗文集中“违碍”之处触目皆是,《读通鉴论》中说:天下之大防有二,首先就是“华夏”和“夷狄”,“夷狄”乃“异类”,“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简直就是公然号召汉人起来造满清的反。最让人谈虎色变的历史著作也陆续出版,如计六奇的《明季南略》、《明季北略》,温睿临的《南疆逸史》等。
然而到了雍正年间,文字狱的腥风血雨又再次降临。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文字狱伴随其统治始终,共兴文字狱案约二十起。雍正皇帝搞文字狱有个特点,就是十分注重案例的“惩戒”作用,强化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浙江钱塘举人汪景祺,是年羹尧大将军府记室,他所写的《西征随笔》中有为年羹尧歌功颂德的文章,雍正除了将他处死,妻子、兄弟、子侄充军外,还将他的头颅挂在北京菜市口十年,直到乾隆即位才把头取下来。翰林院侍讲钱名世,也曾写诗吹捧年羹尧,被定为文字狱案。雍正将“钱名世革去职衔,逐回原籍禁锢,御书‘名教罪人’四字,制成匾额,张挂于钱名世所居之宅。”这也是一种“悬首示众”,让人名誉受污。并又“昭示”在京现任官员由举人、进士出身者共385人,每人作诗一首,批判钱名世,汇编成册,书名为《御制钱名世》,发至全国,作为读书人的必读书。诗也有作得好的,如詹事陈万策诗中的“名世已同名世罪,亮工不异亮工奸”,深获雍正嘉许,被评为卷首之作。也有诗写得不好的,等于“批判不力”,还因此获罪,例如翰林院侍读陈邦彦、陈邦直兄弟都被革职,另一侍读吴孝登的诗被认为“谬妄”,被遣发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所受惩处比钱名世还重。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查嗣庭,是隆科多保荐的官员,雍正为了整倒他,突击搜查他的日记,在日记中发现了他“大肆讪谤圣祖康熙、悖礼不敬、讥刺时事、幸灾乐祸”等“罪状”,被定为文字狱案,凌迟处死,戮尸枭示。查嗣庭是浙江人,为此又停止了浙江会试、乡试两级科考,以惩戒天下书生。有一个叫曾静的书生,给川陕总督岳钟琪写了一封《策反信》,信中列举了雍正“谋父、逼母、弑兄、屠弟、贪财、好杀、酗酒、淫色、怀疑诛忠、好谀任佞”十大罪状。雍正没有杀曾静,亲自写了一篇洋洋数万言的《大义觉迷录》,“摆事实,讲道理”,逐条批驳《策反书》中所列罪状,宣扬他即位以来的政绩,让曾静到各地宣讲,作现身说法。并将《大义觉迷录》和曾静“悔悟”后写的《归仁说》及47篇口供刊刻成书,颁行天下, 组织天下读书人学习、讨论、表态。
经过雍正时期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汉族书生们的那点锐气,已被消磨殆尽。但书生总是耐不住要写文章的,用现在作家莫言的话来说就是“不写文章又干什么呢?”那就写“歌德”文章,写不涉及政治的文章,写嘲风弄月的文章。然而在乾隆朝,写这类文章也还是写出问题来了。鲁迅先生在评论乾隆朝文字狱案发生原因是说:“奴隶只能奉行,不许言议;评论固然不可,妄自颂扬也不可,这就是‘思不出其位’,譬如说:‘主子,您这袍角有些儿破了,拖下去怕更要破烂,还是补一补好。’进言者方自以为在尽忠,而其实却犯了罪,因为另有准其讲这样的话的人在,不是谁都可说的。一乱说,便是‘越俎代谋’,当然罪有应得。倘自以为是忠而获咎,那不过是自己的胡涂。”乾隆时期的文字狱,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多,但真正算得上是“政治案件”的,却几乎没有。有的是因为“四书五经”作注而获罪;有因献万寿诗联获罪;有上本为父亲请谥获罪;有向他提“意见”,请他“注意休息,保重身体”而获罪;有文章中有所谓“忌讳”文字如“戎”、“狄”、“夷”,或有与康熙、雍正、乾隆及他们名字音似、音近的文字如“龙”与“隆”近而获罪;有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而获罪;还有大量的因字意朦胧的诗句而获罪如:咏紫牡丹的“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杞人忧转切,翘首待重明”、“日有明兮,自东方兮,照八荒兮,民悦康兮,我思孔长兮,夜未央兮”、“长明宁易得”、“一把心肠论浊清”等。
乾隆皇帝的屠刀,终于杀得书生们望文生畏,动辄获咎,让他们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么写,一丝生气、活力被消磨殆尽,只好钻进故纸堆,寻章摘句,整理典籍,庶几免于灾难,形成了“乾嘉之学”。只到乾隆死后40年,书生们才被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从昏沉中惊觉,开始思索,开始探求,开始呼喊,为那个时期的思想、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的内容。但老大帝国,积重难返,专制腐败,列强入侵,内忧外患,国难不断,这更激发了进步知识分子的责任意识,他们背负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不畏艰难、冲破险阻,跋涉在探求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漫漫长道上,从狭隘的反清排满升华到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民主主义革命,到“五.四”时期举起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又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从此中国翻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花开那年丶
DB
+15
2018-05-05
๓活动奖励๓校园青春&动漫剧场欢迎您[s:368]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4-12-05
发帖
313435
在线
16855小时
精华
0
DB
438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0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5-05
0
回 楼主(故人叹 ) 的帖子
你能看到我话题帖子的内容吗?我怎么看不到呢?是论坛改版了。还是又抽风了,怎么这么别扭呢?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