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这首唐诗几乎就是抄的白居易的,但是却被后世誉为“神品”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跑跑卡丁车
综合游戏交流
社区服务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纪念馆
签到统计
和平精英
原神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校园青春
刘禹锡这首唐诗几乎就是抄的白居易的,但是却被后世誉为“神品”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转载美文]
刘禹锡这首唐诗几乎就是抄的白居易的,但是却被后世誉为“神品”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12
发帖
313908
在线
16889小时
精华
0
DB
820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20
0
[font="]在唐代文学史上,刘禹锡占据着很高的地位,他的诗词向来充满豪情,写出内心坦荡,曾被誉为“诗豪”。一些经典诗句,直到今天依然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比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又比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等,都出自刘禹锡的笔下。
今天我们所谈到的这首唐诗,知名度并不算很高,但是却被后世誉为“神品”。且看: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杨柳枝》(又名为《 /柳枝词》),是刘禹锡一首改编白居易的古诗。我们之前看到刘禹锡的“竹枝词”有很多的诗篇,但是这首《柳枝词》知名度要低了一些。
不过这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读来却很经典,也曾被后世的胡应麟等人誉为“神品”。这首古诗写出诗人旧地重游之感,写出诗人倒叙往事欲说还休之感,在刘禹锡的诗词中,别具一格。
这首诗的绝大多数字眼,都出自白居易的一首古诗。我们知道,白居易曾经有一首《板桥路》,全文如下:“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曾共玉颜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由此来对比刘禹锡的这首古诗,我们来看,除了删了两句,改了几个字之外,两首诗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一个是“一渠春水柳千条”,一个是“清江一曲柳千条”;一个是“二十年前旧板桥”,一个是“十五年前旧板桥”;一个是“曾与美人桥上别”,一个是“曾共玉颜桥上别”,最后都是“恨无消息到今朝”。
明代杨慎、胡应麟之所以评价这首古诗是“神品”,主要是以下原因:
其一是因为这首古诗表达出了诗人旧地重游怀念故人之意欲说还休的感觉。旧地重游,一切都还是原来的样子,但是二十年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诗人如何不感到惆怅?
其二是这首古诗的叙述手法,从今日直接写到20年以前,漫漫时光,一切都已经变化了,但是内心的那种情感,却一直存在内心之中。这种在28个字之中把历史和今天循环往复表达的情怀,读起来很有韵味。
这首唐诗很精彩,对比白居易最早的创作,显然要更简练,诗词内涵也更为丰富。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故人叹
DB
+15
2018-06-20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安于长情
ZxID:6598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6-09-16
最后登录
2025-02-12
发帖
43731
在线
7927小时
精华
0
DB
166
威望
6310
保证金
0
桃子
18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6-20
0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