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即使被全世界抛弃,也要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屈原:即使被全世界抛弃,也要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屈原:即使被全世界抛弃,也要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20 0
屈原这辈子,很失意。
失意——“失意”的“失”,“失意”的“意”,就是很不如意。
但他却活得很诗意。
诗意——“诗意”的“诗”,“诗意”的“意”,就是很诗情画意。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对待君主剖肝沥胆却被怀疑,对待国家忠心耿耿却被诽谤。
司马迁不愧是大文学家大史学家,这八个字把屈原的冤屈概括得太准确了!
屈原这辈子,可以用四个数字来总结——
一生只为国家,两次遭到流放,三番临危受命,四海漂泊流浪。
他在这个世界上孤独地行走,无人理解、无人倾诉,然而他却把满腔的失望愤懑(mèn)化作了一首首瑰(guī)丽浪漫的诗,把美和芬芳留在人间。
纵然是在生命的尽头,汨(mì)罗江畔那纵身一跃,竟成就了一个端午节,令人世代怀念。
屈原,用他的一生向世人宣告:
即使被全世界抛弃,也要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1
屈原是一个骨子里很骄傲的人,这和他生长的环境有关。
公元前340年左右,屈原出生在战国后期的楚国。虽说是战国,但出生在别的国家和出生在楚国,幸福指数是大不一样的。
屈原出生在楚国最最最鼎盛时期的“宣威盛世”。
楚国那时候真繁荣啊!疆域辽阔、物产丰富、经济发达,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楚国和中原的文化很不同,比如在对待颜色的问题上:
魏国崇尚火德,结果全国上下一片红;
燕国崇尚水德,谁如果到燕国出差,那绝对是进入了蓝精灵的世界;
韩国崇尚木德,大家都爱穿绿衣服,只是不知道这帽子……
只有西边的秦国和南边的楚国例外。
秦国人喜欢黑色,管你们什么德,我们就是喜欢黑色!乌鸦是黑色的吧?我们就是你们的丧门星,等着被我们灭吧!
楚国人呢?管你们什么审美,我们就是喜欢五颜六色!孔雀是彩色的吧?我们就是骄傲的孔雀!
其中,最骄傲的一只孔雀,就是屈原。
他经常“峨冠博带”出现在公众视线里,戴着高高的帽子穿着宽大的衣服,人又长得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端的是拉风啊拉风!
关键人家也有骄傲的资本哪——
一来出身好,和楚王一个姓,都姓芈(这个不用注音了吧?感谢《芈月传》为全国人民普及生僻字)。
那个年代,“姓”和“氏”是分开的,同一族的人一个姓,但是根据封地、官职等的不同,又有了“氏”。
楚王的“氏”是熊,屈原的“氏”是屈,所以屈原和楚王都是老“芈”家的人呀!
二来有才华,才二十多岁就把楚国民间祭祀神灵时唱的歌,重新整理改编了十一首,并用楚国诗歌旧题命名为《九歌》。
这下子可不得了了!
屈原在文学史上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这也太神奇了!
屈原令人称奇的事还有很多:
他给后世的诗人留下了两个词:骚人,风骚。
因为屈原后来创作了楚辞体的巅峰诗歌《离骚》,诗人们也就有了一个很文雅的称呼:骚人。
如果想夸谁文采好,可以竖起大拇指对他说:你很风骚。
对方一定很高兴,因为“风”是指《诗经》中“风、雅、颂”的“风”,而“骚”,就是指《离骚》。
他创造了一个诗歌流派:浪漫主义流派。
文学上两大流派,江湖上人称“北《诗经》南《离骚》”。
《诗经》是现实主义派,掌门人是谁?不知道,那是一群人的智慧,高手在民间嘛!
而《离骚》是浪漫主义派,掌门人就是屈原。
他是第一个在文学史上留下名字的诗人。
先秦没有专业作诗的诗人,屈原是第一个。
之后就厉害啦!《诗经》这一支,“诗圣”杜甫杜大爷就是掌门人啊!《离骚》这一支,掌门人是李白大“诗仙”啊,哇咔咔咔!
……
出身又好,又有才华,颜值还高,二十三岁就当上了楚国的左徒,相当于国务院副总理,你说他是不是有骄傲的资本?

2
屈原在政治上的蜜月期,是和他的第一个上司楚怀王一起度过的。
那可真是一段令人怀念的日子啊!楚怀王坐在王座上托着腮帮,倾听屈原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憧憬楚国的未来。
司马迁说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看看看看,见识广记性好不说,口才也好,还懂得在乱世中如何治国,简直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节奏啊!
屈原治国的宗旨很明确:
在内,仿效商鞅吴起进行变法;对外,联合齐国对付秦国。
此时的战国,“战国七雄”只剩下秦国、楚国和齐国还“雄”着,其他几个都“怂”了。
战国时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谁不是活得战战兢兢。
屈原是一个在政治上高瞻远瞩的人,他说,楚国只有坚持变法才能强大。
屈原不是不知道,变法能强国,变法有风险。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秦国强大了,商鞅被车裂。
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楚悼王死了,吴起被追杀。吴起趴到他的尸体上,结果他俩都被乱箭射成了马蜂窝。怪不得叫“悼”王,哀悼他三秒钟。
只不过商鞅变法被传承了下来,而吴起变法却中断了。
屈原觉得,楚国还是要把变法继续下去。
楚怀王说:亲,你大胆地放手去做吧!
屈原又建议:我们的外交,只有采用“合纵”策略才能赢。
“合纵”就是几个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一群羊抵抗一只狼。
那只狼,就是秦国。
其他几个国家“合纵”,秦国就“连横”。这只狼受不了了,就把那些羊逐个击破,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的弱国。
在国与国之间来回撺掇的这些名士就叫“纵横家”。
朝秦暮楚,是战国时不少国家为了生存的常态。
屈原不是不知道,那时魏国的纵横家公孙衍倡导的“合纵”策略刚刚被秦相张仪的“连横”策略打败。
这几个国家在函谷关群殴秦国,秦国面临灭顶之灾。可是张仪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居然把他们的“合纵”给破坏了,并且斩首合纵大军八万两千余人!
屈原此时想去拉拢齐国,然后联合其他国家再次形成“合纵”之势,难度该有多大!
楚怀王说:亲,你大胆地放手去做吧!
于是屈原外交官来到齐国,见到了齐宣王。
没错,就是那个成语“滥竽充数”里喜欢听合奏的齐宣王。这位文艺范儿的齐宣王很注重发展文化,据说孟子就经常在齐国“稷下学宫”组织的文学沙龙里讲学。
齐宣王超级欣赏有才华的人,欣赏到什么地步呢?他居然娶了四十岁还没有嫁人的著名丑女钟无艳做王后,这位王后是齐宣王的贤内助。
屈原在齐宣王面前没有费吹灰之力,就又一次拉起了“合纵”的大旗,而且由楚怀王担任合约长,合纵典礼要在楚国举行!
楚怀王高兴得合不拢嘴,有这个得力的下属,真是倍儿有面子!

3
公元前318年,齐、魏、韩、赵、燕的国家最高领导人齐聚楚国郢(yǐng)都(今湖北江陵县。
在屈原的主持下,六国领导人进行了多边会谈,他们发表了共同抗秦的联合声明,并歃血(shà xuè)为盟,共同祭拜祖先和天地诸神。
会谈结束后,六国领导人一起愉快地观赏了楚国大型歌舞文艺演出——《九歌》。
这一次,屈原的才华大放异彩。
想想吧,当编钟奏响大才子屈原改编的歌曲,巫师巫女们打扮成光彩夺目的神灵在祭台上起舞,那场面……
太唯美了!太浪漫了!
屈原可谓是策划“实景演出”第一人。
下面来观赏一下这台两千多年前的盛大演出吧!
首先要迎接九位神灵依次出场,然后是祭奠死去战士的祭歌《国殇(shāng)》,最后所有人共同演唱送神曲《礼魂》。
第一个要出场的,必须是地位能和玉皇大帝相媲美的天神——“东皇太一”。
东皇太一浑厚的声音在一片黑暗中响起:
黑暗,黑暗,比黑暗更深沉的黑暗,辉映着永恒!
忽然,灯火一齐照亮,巫师巫女们在装饰着奇花异草的舞台上载歌载舞,又是呈上美酒佳肴、又是钟鼓一齐鸣响,简直太炫了!
东皇太一缓缓离去,一辆带着龙面具的马拉着车缓缓驶入,车上装饰着五彩的云朵。
群巫师立即向车上的云神云中君跪拜:
我们日夜叹息,就是因为想念您,请不要吝惜您的雨露,保我们年年丰收吧!
云中君微笑向全场点头致意,之后翩然离去。
接下来要出场的是观众非常盼望的湘君和湘夫人,他们是楚国人的爱神。
这个故事来源于舜帝和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著名的“湘妃竹”的传说就是取材于他们。
屈原在这里精心编导了一场很能戳中观众泪点的戏:湘君和湘夫人约会,但是阴差阳错没有见面。
面对着空荡荡的水面,湘夫人愁肠百结,她不禁唱道: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瑟瑟的秋风,渗透了我的心田;荡漾的水波,起伏在我的心间;而那纷纷的落叶啊,犹如我此刻不断下坠的心情……
屈原这句用秋景来表现惆怅心境的诗,一不小心创造了个世界记录,被称为:
千古言秋之祖。
然后就是掌管人类生死的“大司命”(类似阎王爷)、掌管子嗣的“少司命”(类似送子观音),还有太阳神“东君”、水神“河伯”,美丽的女山神“山鬼”。
这让看惯《诗经》中凡人恋爱故事的北方各国领导眼界大开——
神仙也会恋爱?人神也可以恋爱?天哪,楚国人怎么如此浪漫哪!
尤其是少司命唱的那句——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这世上还有比“生别离”更令人悲伤、比“新相知”更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演出到《国殇》时达到高潮,当低沉的音乐在耳边响起,当雄壮的唱词在空中回荡,所有人都一齐起立,为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致敬——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他们不是神,可是他们即使变成了鬼,也永远都是英雄!
最后,在舒缓悠扬的《礼魂》乐曲声中,所有演员集体谢幕,掌声热烈。
齐宣王的手都拍红了,心想:有机会一定把屈原挖到我们齐国去。

4
就在屈原的事业一帆风顺的时候,他的人生忽然发生了大逆转。
首先有小人诬告屈原,耳朵根子软的楚怀王居然就相信了,生气地疏远了屈原。
然后强敌出现,这个人,是战国时代传奇人物张仪。
张仪站在楚国的朝堂上,对着楚怀王郑重承诺:只要楚国和齐国断交,秦国就把商於(今河南南阳淅川县西南)六百里之地归还给楚国。
耳朵根子软的楚怀王居然也相信了,他坐在王座上托着腮帮,笑眯眯地看着张仪说:亲,你说话要算话哦!
屈原表示激烈反对,结果被贬为三闾大夫,从副总理变成了专管祭祀的小官和教授贵族子弟的教师。
楚怀王呢?迫不及待地先后派出两批使者跑到齐国宣布断交,为了表示决心,甚至还派人到齐国城墙下辱骂齐宣王。
结果张仪只给了商於六里地,说这是秦王给他的封地,他取名叫“六百里”。
楚怀王一下子就懵圈了。
公元前312年,恼羞成怒的楚怀王向秦国宣战,齐国咬牙切齿地帮秦国一起来打楚国。
楚国大败,不仅没有夺回商於六百里,反而丢失了六百里汉中,死亡近十万人。
楚怀王终于相信屈原是对的,他红着脸对屈原说:亲,麻烦你再跑一趟齐国,和他们结盟吧!
屈原临危受命,齐宣王竟然不可思议地答应了!
结果就在屈原兴冲冲地回来复命的时候,听说了一件事差点没气吐血。
原来楚怀王实在气不过要杀了张仪解恨,便拿黔中之地和秦国换取张仪,张仪还真的来了。可是他竟然说动楚怀王把他放走了!
张仪回国后没多久秦惠文王去世,而之后即位的秦昭襄王的母亲是楚国人(她就是芈月,中间还夹杂了一个举鼎把自己砸死的秦武王嬴荡,这名字真好记),楚怀王居然又一次和齐国断交,去结交秦国。
屈原强烈反对,结果直接被流放。这一年,屈原38岁。
齐宣王这次实在是忍无可忍了:楚王你小子耍我是吧?你以为这是过家家呀!是你太飘了还是寡人拿不动刀了?
就在屈原离开郢都后不久,秦国找借口联合其他国家出兵讨伐楚国,齐国积极响应。
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瞬”是眨眼,“息”是呼吸,一眨眼一呼吸之间,整个局势可能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楚国,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强大的楚国了。
屈原被流放四年之后,招架无力的楚怀王召回屈原:亲,麻烦你再跑一趟齐国吧。
就这样,屈原护送着太子来到齐国做人质,此时齐宣王已经离世,他的儿子齐泯王即位,齐楚再次结盟。
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要楚怀王和平谈判,楚怀王做出了一个悲壮然而错误的决定:去!
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他终于强硬了一回,绝不割地,最终死在了秦国。
公元前298年,太子回国即位,这就是楚国历史上的顷襄王。
屈原苦口婆心地劝顷襄王不要沉迷于声色,要励精图治强大楚国,之后没几年,屈原又一次被流放。
那一年,屈原45岁。
这一流放,就是十六年。

5
屈原被抛弃了,然而他用一生的磨难,为中国文学史书写了最光辉灿烂的一笔。
屈原从小就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因为他出生的时候,恰巧是寅年寅月寅日。
中国人认为“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于是屈原的父亲为他取名为“平”,愿他像“天”一样公正;字是“原”,意为又宽又平的大地。
屈原的名字中藏着一个天地啊!
屈原提出了“美政”的政治理想,即“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为了这个理想,他对自己要求严格,一定要做一个贤臣;
为了这个理想,他对国君要求严格,一定要做一个明君。
在“楚才晋用”的战国时代是没有“爱国”这个概念的,很多人为了个人的功成名就,哪里有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就去哪里。
屈原不是没有机会,齐宣王屡次向他伸出橄榄枝,都被他拒绝了。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国主义诗人。
就在他被流放之后,他写出了伟大的政治抒情长诗——《离骚》。
离者,别也;骚者,愁也。
流放不是旅游,把人扔到偏远荒僻的地方自生自灭,还有人监管不得自由。
可是被全世界抛弃又能怎样?屈原的心里自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在长达377句、2476个字的长诗《离骚》中,屈原描绘了两个世界:
一个是人世间的现实世界,一个是天上的神灵世界。
在这两个世界里,他下见不到君王、上见不到天帝,即使求婚也总是失败。
这都是他对现实世界深深的失望啊,于是他只有在他想像出来的这个瑰丽迷离的世界里,用“香草美人”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岁月无情,草木在不断地凋零,美人的青春啊,终有一天也会一去不复返。
时光像流沙从指缝里溜走,而我屈原,空有一腔忠诚,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香草”的意向,指贤臣、指人品;“美人”的比喻,指自己、指君王。
“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为屈原首创。
在屈原的诗歌里,他总是那样浪漫。
他穿的是用荷叶制成的衣服、荷花缝制的下裙:
制芰(jì)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cháng)。
早晨,他饮用的是木兰花上滴落的露水;傍晚,他咀嚼的是秋菊初开的花瓣: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可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啊,谁又能真正忘却?他只好擦擦辛酸的泪水,感叹一下自己一生的艰难: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可即使是这样,他也没有忘记“美政”的理想。一定要做一个贤臣,骑着千里马纵马奔腾,为君王开启圣贤之路!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只要是合乎心中的理想,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明明知道前方的路还有很长、很长,但是,我将不遗余力、全力以赴、上下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然而,屈原再也不会实现他的理想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大举南下,势如破竹,攻占郢都,这座美丽的都城一夜之间变为废墟。

6
还在外流浪的屈原听说郢都失守的消息后,痛哭失声。
哭过之后,他擦干眼泪,整了整头顶的帽子,把衣服上的灰尘掸掉,坐在汨罗江边开始唱一支忧伤的歌:《哀郢》。
花儿听见,花儿落泪;鸟儿飞过,鸟儿悲伤。周围的人听见了,也陪着他们爱戴的三闾大夫一起默默流下伤心的泪水。
一个人在困厄的环境中还能坚强地活下去,是因为他对未来抱有希望。当希望失去,结局只会有两个:或者行尸走肉,或者灰飞烟灭。
此刻的屈原已经决定,如果自己此生再回不到郢都,就让灵魂也在外漂泊流浪吧!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他从容地找出自己这些年来写的诗稿,一篇一篇看过去:
《橘颂》,那是他年轻时为自己最喜爱的橘树写的赞歌: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喜欢橘树,不为别的,就为它专一、独立、不随波逐流。
《思美人》,这里的美人就是指楚怀王啊,本想劝怀王做一个明君,谁知这个“美人”不明白他的心;
他心里多么难过啊,为怀王写下了表明忠心的《惜诵》,可是后来竟然遭到流放;
在他心如乱麻之际,是那首《抽思》,记录下了他丝丝缕缕的愁绪。
枉我屈原心怀天地,却落得个在天地间流浪的下场!《悲回风》兮志不改,秋风萧瑟兮欲断肠。
一个贤臣能遇到一代明君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啊!然而忠臣就一定会得到重用吗?贤臣就一定会得到推荐吗?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屈原看着这首《涉江》苦笑了,他深情地望着这片他深深爱着的土地,写下了怀念往昔的《惜往日》和表明自己必死之心的《怀沙》,把前面几首诗连同那篇《哀郢》合在一起,命名为《九章》。
屈原很想给楚国的命运占卜占卜,可是脑子里忽然冒出太卜的一句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卜居》)
有时候占卜也不见得有用。尺有它的短处,寸有它的长处,无论是人的智慧还是神灵的预言,都不会给你完美的答案。
当心中充满痛苦和纠结的时候,相信谁都不如去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人生,无非就像他写的一首诗那样,就是一场《远游》。
他抬头望着天空,想到自己曾经写过一篇《天问》,他向上天提了170多个问题,可惜得不到上天的回答了。
他不知道他的这篇文章因为涵盖了天文、历史、地理、哲学等多方面的内容、以及他瑰丽的想像,会被后世称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
公元前277年五月初五,63岁的屈原穿上他最喜欢的五彩衣、头上戴着高高的帽子、腰间配戴一把宝剑向汨罗江走去。
一个渔父大声喊道:“那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你的脸色看起来那么憔悴呢?”
屈原道:
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
渔父划着小船,大声唱着歌走了: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他实在不明白:水清了就洗洗帽子,水浊了就洗洗脚,清与浊,能有多大影响?
这个世界有一种人,他们的信仰别人永远不会懂,那就是: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7
当屈原投江的消息传来,人们纷纷跑去打捞,他们悲伤地呼喊着:
灵魂啊,你回来吧!回来吧!回来吧!不要离开躯体到处游荡!水里太冷,天上太寒,还是回到我们的人间来吧!
湛(zhàn)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
(《招魂》)
清澈的江水流潺潺,岸上的枫林成片片。极目四望人不见,春色虽暖心中怜。
灵魂啊,你回来吧!回来吧!回来吧!再看一眼我们的大江南!
屈原死后,一些风俗保留了下来。
赛龙舟,意为拼命划船去打捞屈原;
包粽子,意为怕江水中的鱼儿啃噬屈原的遗体。
屈原投江而死的那天是端午节,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有人说不是。
但是无论端午节的起源是什么,现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端午节一定是为了纪念屈原。
每年端午节,屈原的名字都会被许多人提起:
父母老师会给孩子讲屈原的故事;商家会用屈原的头像打粽子的广告;上班族学生党会感谢屈原给的三天假期;各地也会发起纪念屈原的活动……
但是,请务必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
纪念他,是因为他骨子里的那份骄傲与浪漫:即使被全世界抛弃,也要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纪念他,是因为他对国家有着始终如一的挚爱,矢志不渝的忠诚;
纪念他,是因为他为中华民族传承下来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这种精神,已经渗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这种精神,必将——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6-20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6-20 0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