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介绍——诗歌般抒情的绘画大师约翰·米莱斯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跑跑卡丁车
综合游戏交流
动漫剧场
校园青春
社区服务
纪念馆
签到统计
和平精英
原神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贴图&拍客
西方艺术介绍——诗歌般抒情的绘画大师约翰·米莱斯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西方艺术介绍——诗歌般抒情的绘画大师约翰·米莱斯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12
发帖
313901
在线
16889小时
精华
0
DB
811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23
0
约翰·埃弗里特·米莱斯(1829- 1896),是拉斐尔前派画家中最有才华的一个,他出生于南埃普顿,幼年就表现出非凡的绘画才能。10岁时,他的绘画就获得了艺术协会颁发的银质奖章。1841年,米莱斯进入皇家美术学院,以后又多次获奖,并在18岁那年获得金质奖章,是学院公认的高材生。米莱斯1848年和但丁·加百利·罗塞蒂、威廉·霍尔曼·亨特一起创立了拉斐尔前派兄弟会。1852年以油画《奥菲利亚》一举成名,成为人人称赞的名家。
米莱斯的绘画注重写生,并常常在创作题材上注意道德观念的宣传。除了宣传一种宗教道德观念以外,还充满着感伤的情绪,这在他的一系列油画作品如《奥菲丽亚》、《赦免状》、《鸽子返回方舟》和《盲女》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其作品题材涉及广泛,尤以描绘浪漫历史场景和孩童为主题的作品居多,还为维多利亚王朝许多显贵画过肖像。他的技法十分精致、华丽,在当时很受欢迎。他后来成为了皇家美术学院院士和院长。
《玛丽张伯伦》
19世纪中后期,是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画坛受学院派的艺术思想主宰,越来越偏向机械僵化,社会上到处流行着秀媚甜俗和空虚浅薄的匠气艺术。拉斐尔前派对于19世纪的英国绘画史及方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拉斐尔前派的精神主要是追寻一种自然但又浪漫的艺术表现。这种风格反对冷淡、生硬的艺术,痛斥人与自然的疏离,希望透过艺术将人性、自然和理想美结合起来。
《玛利安娜 》
1848年,米莱斯和亨特、罗赛蒂在他位于伦敦的家中发起了拉斐尔前派。1850年,《基督在双亲家里》一画展出,在英国艺术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由于这幅画一反学院派的格调,将圣母和圣约瑟画成一对劳动夫妇,童年的基督和施洗约翰成为木匠的儿子和徒工,将宗教画变成了现实生活的风俗画,将圣母刻划成贫苦人家的劳动妇女,消瘦而又苍白。米莱斯对传统的挑战为当时的社会所不容,遭到了舆论的非难,连狄更斯这位伟大的作家也认为这是在“亵渎神圣”:“你就甘心从自己的脑子里排除拉斐尔以后的一切理性、一切虔诚的渴望、一切崇高的理想、一切仁慈、严肃、高贵、神圣、文雅或美的综合概念,代之以充其量是厌恶、排斥和抵制的感情……”
《基督在双亲家里》
一直被誉为少年天才的米莱斯经受这次挫折,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很快就振作起来,用自己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无可挑剔的细腻画风再一次征服了挑剔的评论家。1852年,米莱斯以《奥菲利亚》一举成名,成为人人称赞的名家。
《奥菲利亚》
《奥菲莉亚》的题材来自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米莱斯用细腻精致的笔调刻画了感人的场面,充满凄凉哀婉的情调。油画中的奥菲利亚静静地躺在水面上,安详得看不出她丝毫的痛苦。她面容纤细,皮肤细腻白皙,微微张开眼睛,对周围的一切浑然不觉。她的双臂沉在水里,双手浮在水面上,手指纤细白嫩,自然放松地弯曲着,在她右手边漂着各种各样的花朵。米莱斯特地选取了符合莎士比亚剧本情节描写的地方(萨里地区霍格斯米尔河),每天在户外绘制的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不管刮风下雨,阳光烈日从未间断。为了表现绝对的细节真实性,他把画作的景物与人物分开进行,先完成画作的风景部分,继而回到伦敦画室完成人物部分,这在当时的风景画中可谓是超前的尝试。回到伦敦后,他开始着手描绘人物。为了逼真捕捉人物浸水时的细节,米莱斯让模特希达尔穿上绣花裙躺在一个浸满水的浴缸中。画面中描绘的是奥菲莉亚被淹没的过程,米莱斯将溪水的明暗变化,溪水浸湿裙子,水草在水里的舒展变化都描绘的细腻逼真。米莱斯的画作放弃了很多虚实关系,他力求画面每个部分都尽可能的精细,以达到绝对的真实性。《奥菲利亚》以它精湛的技巧和奇妙的意境震惊了当时的所有画家和观众。
《索尔维烈士》
从1851年起,米莱斯的一些作品都蒙上一层感伤情调,尽管在别的拉斐尔前派画家的作品中也是如此,但他的画上的感伤味更浓郁些。他于1853年创作的《鸽子飞回方舟》是一个圣经题材,流露着一种人与动物生死与共的命运的情谊,画上的细节过分地受到重视,几乎每一个细节,都要含有象征意义。这一幅《盲女》的表现手法也存在这种明显的感伤格调。
《盲女》
1853 年,皇家美术学院正式授予米莱斯副院士的头衔,在当时,他可能是最年轻的一位副院士。以后,米莱斯依旧以注视现实生活为他的创作主题,尽管他借用宗教外衣,以圣经或文学作品为题材,实质上都是描绘现实的人间,其中自然也包括人间的不幸和苦难。不过,在他的作品中,往往透出一种浓厚的伤感情绪,这也许与画家对不幸的人们的同情和对现实感到无望有关。这种伤感在其著名的作品《盲女》中有明显的表现。
《燕子》
1896年,米莱斯出任皇家美术学院院长,但不幸的是几个月后便因患喉疾离开了人间。享年67岁。米莱斯的婚姻生活非常美满,和妻子埃菲一共有八个孩子。但因其妻埃菲与前夫的离婚,人们诸多非议,直到他临死前,维多利亚女王才正式承认了埃菲的身份,这片阴云在他死后才得以消散。
《洪水》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0
泪玘韵
DB
+10
2018-08-10
_﹏ ﹌贴图板块.欢迎您 ⊹⊱⋛⋋⋌⋚⊰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泪玘韵
ZxID:13767573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0-12-24
最后登录
2023-12-12
发帖
222767
在线
15622小时
精华
1
DB
49457
威望
100236
保证金
0
桃子
3
鲜花
223
鸡蛋
3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配偶:
泪玘寒
◕。热会二队◕。 ◕。二队队长◕。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8-10
0
最后一个是婴儿吗?
际遇之神
奖励
泪玘韵打麻将胡了个对对发,进帐 5DB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223
]
鸡蛋[
3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