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观人三层次: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孔子观人三层次: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孔子观人三层次: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23 0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说的是观人不易。孔子却自有一套观人法,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意思是从人的行为上看,从人的动机上分析,再考察他安心于何处。这样的人怎么能隐瞒得了呢?这句话蕴含着孔子观人的三层次。
首先是视其所以,看他做了些什么,呈现出来的是善事还是恶事。这是评价的基础,即看人不要先去预推其动机的善恶,先看行为本身的伦理价值。在这个层次上先不要着急去强调他的动机,不然好心办了坏事,似乎可以得到原谅,这不符合公正的原则。因为恶的行为可能有好的动机,但造成了实际的伤害。这就是古人讲的“取人之善,当据其迹,不必深究其心。”第一个层次强调对行为要以实际所为评价为主,动机考察为辅。
问题是,行为带有隐蔽性与实效性,动机上也存在故意与过失。善的行为可能出于伪装,恶的行为也可能出于过失。
这就进入了第二个层次,观其所由。首先,在对待恶的行为有善的动机与过失上,孔子认为在后果上必须负责。所谓君子之过如日月之亏,人人都看得见。人不可能不犯错,关键是犯错后能及时纠正,所以孔子赞扬颜回“不贰过”。
其次是在对待善的动机上,孔子认为必须甄别真心为善、伪装为善、忍着为善三种情况。真心为善自不必论,伪装为善是心怀异图,假装为善,其伪装本身就降低了道德价值。如康德所言,经过思量计较而为善是没有道德价值的。重点在忍着为善如何看待,因为一时忍着为善仍存在“此时动机为善,彼时动机为恶”的可能。这就引出了孔子观人的第三个层次,察其所安。
察,则更进一步深入观察他人心之所安。这为“忍着为善”提供了解决方案,如做善事,其动机也是纯正的,但却非自己乐于做的。比如灾难捐款,众人皆捐,我亦捐之,却是环境与时势使然,内心并不很乐于做,也不反感,其慈善之心非一贯的,非“安”于此。察其所安,实际上是看一个人的心承载在什么东西上能使他快乐。
所以从行为、动机,以及所乐之事三个递进层次去观察一个人,这个人是隐藏不了的。这就从深层次揭示了人的行为与动机,从时空上全方位整体考量。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世间人人皆在追求一个“安”字,安在什么载体上,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6-23

#  青春校园板块欢迎你  #

安于长情

ZxID:6598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6-23 0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际遇之神

奖励

捡到版主移动硬盘,要挟成功,得6DB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