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排出这样的电影?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综合游戏交流
社区服务
跑跑卡丁车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影音天地
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排出这样的电影?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影视资讯]
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排出这样的电影?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08
发帖
313869
在线
16887小时
精华
0
DB
742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6-25
0
最近有个外国片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上影节可以说一票难求——《爱你,西蒙》,他清楚地给你展示了一个电影节的热度,告诉你什么叫做5秒没票。
据说,抢票速度仅次于价值上海内环一套房的金棕榈《小偷家族》。
其实,这样的盛况光是今年就已经出现不止一次了。
在早前的北影节上,观众想看度最高的影片不是别的,而是去年最火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淘票票想看人数1w。而另一部经典影片大岛渚导演的《战场上的快乐圣诞》更是创下了开票以来一秒售罄的记录,坊间票价据说炒到了2000一张。
更不用说前两年爆红的《卡罗尔》,据说坊间票价炒到了500一张,私人觉得有点过分了。
说完了票价,我们再看评分。
我们认真的观察豆瓣这几年的LGBT题材电影评分,
《阿黛尔的生活》8.3分,
《小姐》7.9分,
《每分钟120击》8.3分,
《模仿游戏》8.6分,
《卡罗尔》8.2分
不难发现评分全部清一色的高分,有些笔者觉得很普通的电影都能上8分以上(比如:《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甚至有些狗屎也能达到8.3分,例如《月光男孩》。
好像你是gay,自动加一分!
究竟是为什么,钙片在中国如此火爆,以至于给了黄牛党这么多机会?
首先,当然是稀缺。
在国外,每年几乎都有很多LGBT电影出产。光是去年一年,火了的LGBT电影就有5部,还没算上不火的那些。其中,《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更可以说是年度影片了。
在各大电影节上,LGBT电影也是佳作频出。从最早的德国“新浪潮四杰”之一的莱纳▪维尔纳▪法斯宾德以《狐及其友》、《雾港水手》在金熊奖、金狮奖上大放异彩以来,钙片就一直不断地争夺大奖,包括北影节上大热的《战场上的快乐圣诞》在1983年的戛纳也是高分电影。
受到国外人权运动的高涨的影响, LGBT题材的电影大热,各大电影节纷纷推出了同志电影单元,柏林的泰迪熊奖、戛纳的酷儿棕榈、威尼斯的酷儿狮奖反映出了这个电影类别已经形成一个固定的电影类型。今年在戛纳获得处女作金摄影机奖和酷儿棕榈单元最佳导演奖的《女孩》也是一部典型的LGBT题材电影。
欧洲三大电影节酷儿奖项
对于拉拉电影,除了女性观众特别喜欢之外,甚至还有直男同胞也表现出了别样的趣味。
反观国内,除了那部拿了金棕榈的《霸王别姬》,以及《蓝宇》,还有N年前的《春光乍泄》还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吗?并没有!
在国内,就连异性恋电影都带着直男癌,《前任3:再见前任》这种货色能大火简直不可思议,把异性恋的脸都丢爪哇国去了,还指望同性?
但是,这部分需求是有的,你无法改变。否则怎么解释《卡罗尔》套票1000一套?
1995年,中国正式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里移除。多年以后,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发声途径变得越来越丰富,从原来的只有报纸、电视、广播到现在有了微博、微信、社交网站等等,越来越多元化。底层群众,一个网络时代来临前几乎失声的群体,找到了自己发出声音的渠道。以前,我们只能站街拉横幅来表达自己的需求,现在在网络上,是声音越大越会引起关注,所以以前遍地都是的城管打人事件,现在几乎销声匿迹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LGBT群体也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需求。
不知何时,原本冷门的耽美漫开始走红,圈了一大批腐女粉丝。虽然有刻板印象的嫌疑,但是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别样的恋情获取了一大批女性支持者。在一个人人都可以公开表达自己观点的时代,表达的需求是遏制不住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在社交平台上为自己“带盐”。从大环境来看,表达需求也正是我们实现自己权利的重要方式。
社会是适应人的发展需求而变化的,尤其是当冷门群体接到了来自主流群体部分人的支持的时候,就说明我们的观念已经变了。
特别是近年来一批明星也明白的站出来支持群体,结石姐、张惠妹简直成了同志女神,而王菊的粉丝其实大部分也都是同志。无论是张惠妹演唱会现场突然刷屏了的彩虹旗,还是“社会你菊姐”的粉丝们,我们都会发现他们的共性——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推广运动。
这种自下而上的表达,是如今社会观念改变的主要形式。推荐一部电影,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表达自己愿望的方式。
再者,两性观念已经完全不同。
别的不说,你就看“漫威宇宙”里最火的两对CP吧!跟寡妇丝毫关系没有,“盾冬”、“雷基”是热度最高的。随便打开B站、A站一搜,这俩CP热度甩寡姐和大块头至少几万热度。
新锐的年轻人们粉的都是男男、女女,如果你在B站喊一句烧死同性恋,那你还没张嘴就已经被烧死了。他们觉得一男一女搭配是为了繁殖,而同性才是真爱,所以他们更喜欢看超级英雄搞基。相信漫威哪天拍一个gay英雄,这群人一定会惊声尖叫。这在美国的主流文化里,也不是不可能的。
另外一方面,男女两性在家庭中地位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社会,就算是男风再盛行,他也只是一阵“风”而已。以土地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决定了人们世世代代都会被捆绑在土地上,因此家庭成为生产的重要环节,在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男人负责生产面包,而女人负责照顾好男人和繁衍下一代。
到了现在这个社会,完全变了。男人生产面包的功能逐渐的被女人分担走,女性角色越来越显出其社会地位,这种传统的两性关系被打破了。于是所有的环节开始产生了连锁反应,性别观、性取向、婚姻模式挨个受到了质疑,五花八门的性取向开始如同奔流的江河一样一泻而下。每个人心中的断背山,都被挖掘出来了。
这种文化的改变,体现在影视上当然就是文艺作品。我们开始探索不同性别观的区别,LGBT片就成了一个出口——打破传统生产模式下的性别观念,放开心中的断背山。
《卡罗尔》、《阿黛尔的生活》都属于这样的影视作品。传统观念告诉我们女人必须要有男人才能获得满足,才能生存,而这些作品告诉我们完全不是这样的!谁说女人必须要和男人结合的?
传统的男性形象是阳刚、肌肉男子气概,而《丹麦女孩》告诉我们,虽然我是男的,我就爱穿女装怎么了?男人就妩媚了又能怎样?
这种剔除了传统性别观念的电影,在如今的文化语境中更受到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TiKo.
DB
+15
2018-06-25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TiKo.
ZxID:13021344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0-08-20
最后登录
2023-08-16
发帖
42155
在线
3208小时
精华
0
DB
33585
威望
33533
保证金
0
桃子
15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大元帅
配偶:
猴岛第一帥
一位无趣的普通网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6-25
0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