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xID:20774595
关注Ta
很多年前听过一句话,“泰拳出了泰国就不像泰拳了。”指的是离开泰国的训练环境,就很难打出纯泰拳的韵味和节奏。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离开泰国,泰拳最像泰拳的地方,就是香港。”指的是当年除了泰国,香港是第二个让泰拳兴盛的地方。
方野原名方源盛,泰国华侨,祖籍潮州,1939年11月4日出生于泰国佛统府,中学开始学习泰拳,打过大大小小20几场比赛,积累不少经验。1955年,16岁的方野并没有到香港谋生发展,而是选择以华侨生的身份回到大陆,到上海体育学院深造,期间参加过拳击、摔跤等比赛,据传还获得过冠军。60年代初期,大陆即将展开“文革”,方野动了去香港的念头。
首先,当时他在给学员拿靶,从执靶技术来看,至少是专业学过很多年的,而且今年他已经71岁了。然后,我和他之间的交流,是全程泰语,没错,一个大陆人和一个香港人全程说泰语,他说到泰拳更是眉飞色舞。我内心开始逐渐打破以往对他的观念,开始重新正视这个泰拳界的名人。
赛前我和几个朋友到油麻地一个著名的大排档吃饭,吃到一半聊起了这次的比赛和功夫一类的话题,两个练习南螳螂拳的香港朋友就比划起来。如果在内地,这样的情况通常都会遭到莫名其妙的眼神观望,或者好奇询问,保不齐还有挑事的,侥幸能遇到一两个懂行的来插话,就算运气好,在不常办比赛的城市基本就是被围观的份。但那天,无论是看搏击视频,还是看传统南拳,我们周边的人都是很正常的态度,大排档老板还走过来和我们聊了几句,无论传武搏击他都能说出个一二,我非常惊讶。
泰国华侨出身的卢惠光,18岁到香港打拼,80年代凭借实力在香港连赢7场,其中有一场膝击对手肋骨,导致对手肋骨断裂,传遍圈内,才有了后来“洪兴太子”这个角色。卢惠光作为香港泰拳理事会成员,见证了香港的搏击发展过程。
“说努力?我每天早上4点就起床,通勤两小时去上班,十几年下来赚的钱除去开销根本没有上升的希望,每天能抽两个小时练拳我就已经很开心了,其他时间根本不够用。”一位香港朋友也曾这样吐槽。
每个武馆都有自己的战旗,上面要么是祖师爷的名字,要么是关羽、哪吒等形象。每个武馆都有自己的队伍,有狮子,有龙,他们根据街道上店家摆设的“桩阵”一一破阵,过了才能采青,考究各自舞狮、舞龙技艺,连鼓点节奏都在互相较量。
๓游戏达人,影音天地,体育沙龙喜欢你ﻬ
ZxID:177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