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QQ微信技术
虚拟交易发布
社区服务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奇闻&笑话
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0
个回复
[热门段子&微博头条]
从《我不是药神》的大爆到《动物世界》的失意,“点映”真有那么神?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5-06
发帖
314481
在线
16938小时
精华
0
DB
321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2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7-10
0
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一部成功的电影都不是偶然因素作用下的结果,而“大规模点映”这个新词条的诞生,就与《我不是药神》的宣发脱不开关系。
作者:抽抽凉
来源:传媒内参-传媒大眼
正式上映4天后,《我不是药神》票房已经突破了13亿,排片占比超60%。与之相比,排片占比第二名的《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3》,却仅有12.9%。这组简单的数据对比意味着,全国院线都恨不得把《我不是药神》排满。也正是依据这样的走势,猫眼对其最终票房的预估在40亿左右。至少从目前的口碑发酵程度来看,《我不是药神》超过2018年目前为止的票房总冠军、有着36.21亿收益的《红海行动》,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但市场体量毕竟有限,《我不是药神》的气势如虹,势必会挤占同档期内其他影片的排片量。尤其是对李易峰主演的《动物世界》来说,虽口碑不错,但排片还想保住10%怕是已经很难。截至目前,该片上映10天的票房成绩刚刚突破4亿。随着姜文执导的《邪不压正》即将上映,成本就接近3亿的《动物世界》已经“钱景”堪忧了。
值得一提的是,由《我不是药神》开创的“大规模点映”已经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有观点认为,该片以“点映”之名行大规模上映之实,不仅挤占了其他同档期影片的黄金上升期,也让本可以实现“共赢”局面的暑期档玩成了一家独大,有点不地道。但也有声音认为,品质面前不需要在意任何细节,“药神”火爆的本质还是因为内容的优质。
那么。“点映”一事到底能够对票房和口碑产生多大的影响?要解释清楚这一问题,还得从多方面加以论述。
不用说什么“抄袭”,光是“致敬”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对观众来说,一部好电影带来的情感共鸣胜于一切。从朋友圈到微博,各式反馈已然陷入对天价药的气愤、对恶性疾病的恐惧、对苦难患者的同情以及对“药神”式平民英雄的感动之中。《我不是药神》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从故事观赏性到现实意义再到对国产电影未来品质提升的影响,都难得地实现了无短板的突破。
但站在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一部成功的电影都不是偶然因素作用下的结果,每一次现象级的作品出现后,对复制成功路径的渴望都将引来对其一次又一次的复盘。而“大规模点映”这个新词条的诞生,就与《我不是药神》的宣发脱不开关系。
原本从《动物世界》、《我不是药神》、《邪不压正》三部作品的排片量来看,应该是每周上映一部的节奏更为合理,以此避免上映首周的正面交锋。对一部新电影来说,上映后一周内特别是第一个周末档的成绩如何,可以说是一个生死劫。首周表现直接关系着院线的排片信心,也是口碑发酵、吸引“自来水”的黄金上升期。
但《动物世界》刚刚在6月29日上映,《我不是药神》就在6月30日突然扩大了点映规模,打了《动物世界》一个措手不及。实际上,后者从6月20日就已经开启了点映模式,只不过首日点映的场次只有两位数而已。但是从30日起,其点映量徒增至1.4万场,此时的“点映”早已变成了“面映”,这就让饱受其累的一众竞争者有苦难言了。
到了7月3日的时候,猫眼数据显示《我不是药神》的黄金场占比已经达到了99.7%,此时该片尚未正式上映。紧接着,片方又宣布提档1天至7月5日,但在外行观众看来,这点映与正式上档也没什么区别可言了吧?
“大规模点映”这个大招,可不是谁用谁见效的
于是,关于《我不是药神》用“大规模点映”抢占同行首周黄金场的说法,似乎成了这部五星电影的唯一瑕疵。所谓“点映”,顾名思义就是以点为单位,电影在个别院线小规模上映的一种方式。如果要把“点”扩散成“面”,为何不直接对其进行提档呢?
其实,点映这种放映方式的出现,在最初也确实存在那么一点点耍小手段的意思。2002年,张艺谋为了让野心之作《英雄》赶上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报名时间,提前7天在深圳举行了所谓的“点映”。
此后,这一手段开始被广泛应用。常规一点的做法就是集中为媒体、影评人、资深影迷开放点映,多集中在一线城市或大学校园,主要是一种提前开放话语权、为影片正式上档做口碑铺垫的方式。7月6日,姜文的《邪不压正》就选择在电子科技大学进行了点映。
近几年来,凭借“点映”获取排片信心和群众口碑的正面例子不少。号称国漫之光的《大圣归来》,就凭借点映收获了大批影迷的“自来水”行为。去年上映的《芳华》也通过提前点映收获了不俗的评价。
这些都为影片正式上映带来了极大的助益。当然,上述点映行为也大多维持在最多几千场的常规范围,通常提前一至两周,重点影院可以买到一两场。类似《我不是药神》这种大规模的“点映”,之前还从未出现过。
当然,并不是所有电影都能从“点映”身上捞到好处。有实力的电影提前点映,是可以借势口碑效应实现“四两拨千斤”的绝佳效果的,还能省出不少的宣发费用。但如果影片过分自信,提前点映几乎相当于一种“自杀”行为,试想一部电影在还未正式上映前就被打上了烂片的标签,那无论观众还是院线,其兴趣和信心都将受到不小的影响。
要举一个敢以身犯险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的例子,非《九层妖塔》莫属。这部拿着鬼吹灯超级IP、由知名导演陆川执导、人气与实力兼备的姚晨和赵又廷联合主演的作品,在80城大规模点映后,却只拿到了豆瓣两星的评分,连当年票房前十都没挤进去。可见想复制《我不是药神》的成功之路,“大规模点映”这一招还是得小心使用。
国产电影需要激烈竞争,更需要和平共生
那么,《我不是药神》的大规模点映又是否意味着胜之不武呢?其实倒也未必。
实事求是的说,“大规模点映”并不是造成《我不是药神》票房大爆的决定性因素,而更像是提前引爆了这颗炸弹的加速器。没有大规模点映,《我不是药神》还是值得拥有如今收获到的这些赞誉,但有了这一招,更能助力该片“霸主”地位的形成。
截至首周末,豆瓣上对《我不是药神》的评分人数已超30万,且超过57%的网友给出了五星好评。很多人抱着看宁浩、徐峥的经典搞笑组合走进电影院,没想到走出来的时候都哭成了调色板。这种反差强烈的效果,绝不是任何一种营销手段能够达到的。
同样的,用一种客观的角度来看《动物世界》,也称得上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该片在类型、创意、表现手法、特技运用上,都有堪称惊喜的表现。甚至连作为主演的小鲜肉李易峰都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只不过在与《我不是药神》的正面battle中,《动物世界》的运气确实是差了一些。
《我不是药神》的现实意义,可以说超过了阶级、年龄、性别、职业等一切客观因素,因为没有人敢保证自己不会生病,所以也没有人能够在面对生死的话题时保持无动于衷。但《动物世界》的题材却显得小众了些,虽然主题是在探讨人性,但表现手法却偏向二次元,无法引起大众共鸣也在情理之中。
对观众而言,如果国产影片的竞争都能在这种水平的作品间展开,那倒是一件难得的好事。可实际上,国产电影还远没有强大到可以自相残杀的地步。与其运用不正当的营销手段,给别人落下胜之不武的话柄,还不如正面刚赢得更漂亮。不时爆出一家独大的现象级作品的确令人振奋,但什么时候能够进入到百花齐放的日常,才是国产电影值得骄傲的那一天。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1
、四爷
DB
+11
2018-07-12
感谢参与,猴岛有你更精彩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