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后忍不住泪奔!这电影只有中国人能拍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看到最后忍不住泪奔!这电影只有中国人能拍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影视资讯]看到最后忍不住泪奔!这电影只有中国人能拍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8-18 0
对于离家在外打拼的人来说,时常会被问起:你有多久没回家了?
一年、两年、五年……可能已经模糊地算不清具体的时间。
而即使是常回家,你和家人之间又有多亲近呢?
很多时候,我们用一副耳机阻隔了交流。他们走不进我们的世界,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内心。
或许这部新片,会给我们一次拉近彼此之间距离的机会——
《我来自纽约》上映日期:8月18日提起亲情主题的影片,你大概和社长一样,脑子里最先想到的就是一个词:温情催泪。
的确,纸巾是要准备的。
但作为一部家庭轻喜剧,《我来自纽约》可不止有戳人的泪点。
光看一眼这搭配,火花就蹭蹭直冒——
海归小萝莉配上保守老古董。
有戏!
阿根(狄龙 饰)是个思想保守的老爷子。
身为跌打医馆的退休老医师,专治跌打损伤。平日里也常给街坊邻居把脉问诊,偶尔还能帮黑社会治一下胳膊。
一来不荒废了手艺,二来也能解个闷。
曾经因为女儿未婚先孕,父女俩大吵一架,女儿也一气之下独自去了美国。
掐指一算,阿根已经独居十多年。
没想到的是,老爷子的独居生活突然有一天被打破了——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原来,女儿林淑娴(宣萱 饰)因为工作的缘故,把从小在纽约长大的外孙女林思家(陈沁霖 饰)寄托给了阿根。
阿根和思家变成了捆绑组合,开启了啼笑皆非的生活……
你以为这对祖孙俩相处的画面会是亦师亦友亲密无间?
呵呵,这两人根本就是大写的“气场不合”。
一个是古板传统的中国人,一个是从小接触美国文化的小机灵,文化不通、习惯不同。
确认过语言,是“鸡同鸭讲”的人。
祖孙两人之间各方位的差异,在影片中向我们发射出连环的“反差”光波。
比如一个好心帮拿行李,一个抵触三连:别碰!别管!别惹我!
一个只会说中国话,而一个偏偏要扮洋妹:
一个一日三餐吃白米饭,一个窝在沙发上吃零食:
因为从国外来,思家有着一身的优越感。
嘲笑隔壁的男孩是傻胖子,吐槽别人的塑料外国话。
看见外公啃凤爪,她大笑阿根尽吃些恶心的东西。
港真,听见她的嘲笑本社我是真来气,凤爪简直是人间美味好不好?!
当然,在一次次耐心的磨合和互动中,思家渐渐卸下伪装,亲情也在被不断滋养生长……
相比结局,影片里祖孙两人在碰钉之后释出善意,不断改变自己的过程更戳我的心。
阿根虽然表面严肃,说着没法和外孙女好好相处,但不张扬的宠爱其实一直都在——
愿意带她去吃汉堡薯条。
以为外孙女拿手机是要给自己拍照,露出标志的游客笑容。
在她说不出广东话的顺口溜时偷偷跑来提醒她。
心疼她自己洗衣裳,一把将她抱上灶台。
特意在圣诞节给她布置圣诞铁树,做了一道土鸡大餐。
而林思家也慢慢愿意紧随外公的身边,开启了和外公许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学习写书法。
第一次教外公如何上网。
第一次看到外公打咏春,像个英雄的模样。
最初对一切嗤之以鼻的思家,愿意在外公面前撒娇;不愿接受新事物的阿根,也开始因为外孙女的出现学会变通。
这都是爱。
除了前卫与传统的温情碰撞之外,《我来自纽约》的视角也很独特——
一方面,它把“空巢的老人、单亲儿童、离异妈妈”,中国当下最需要关注的三种家庭结构形态揉在了一起。
另一方面,让我们从孩子最单纯的视角,看到了最普遍的家庭现状。
父母与子女间的代沟,隔代祖孙间的疏远……
而在影片中,他们各自也成了拉近另外两人之间距离的桥梁。
表面看来互相抵触的两祖孙,都有共同的牵挂——
思家想念工作繁忙的妈妈,阿根牵挂久未归家的女儿。
原来想念,从来没有断过。
透过思家会说华语,略懂中华文化的表现,阿根也笃定了女儿思乡的事实。
夜晚,星空下,思家对外公说:
“公公婆婆像天上的星星,不常见,但永远都在。”这何尝不是阿根的女儿在异国他乡时常讲给思家听的话呢?
又何尝不是每一个离家远行之人的内心所想呢?
透过《我来自纽约》,也不禁让我们开始思考——
我们是不是因为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和社交上,而忽略了身边最亲近的人?
最简单的几个问题:
你还记得父母的生日吗?一年之中自己主动打电话回家的次数有几次?上一次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是什么时候?
小时候,我们把父母当做超人,认为他们可以解决一切。
长大后,才发现他们嘴上说的可以、没问题,不过是不想让你担心的借口。
说到底,我们之所以看这类温情片会被感动,都是从中看见了自己的生活。
知乎上,有个关于“与父母相处”的热门话题,浏览次数有百万。
其实你看,很多人都意识到了问题存在,重点在于有没有去解决。
就像影片中,曾经年轻气盛的淑娴和父亲争吵后,用躲避去代替沟通;甚至觉得阿根古板、唠叨、不理解自己…
可仔细想想,一直想飞去美国照顾女儿的是阿根;愿意全心付出照料外孙女的也是阿根。
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想要的第一双鞋,想学的第一件乐器,想听的第一张CD……不都来自我们口中“不理解自己”的父母吗?
大概真正的现实是:
他们一直在等我们给时间,我们从来都不愿给机会。
他们走不进我们的世界,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内心。
而这些所谓的代沟,其实只需要花一些时间去彼此了解,即可消灭。
就像预告片最后想表达的一样——
多一些陪伴彼此的时间,多一个了解彼此的理由。
那是思家抱着外公说“如果你跌倒、生病没人照顾怎么办”的时候;
是阿根和女儿互相说出“对不起”的时候;
也是我们笑过哭过后,发现自己欠父母太多的时候。
走了很远的路,看过太多风景,此时忽然只想回家。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8-18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TiKo.

ZxID:13021344

等级: 大元帅
一位无趣的普通网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8-18 0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