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柳湖记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平凉柳湖记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转载美文]平凉柳湖记

楼层直达
我的眷恋

ZxID:252

等级: 总版主
配偶: 所谓英雄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8-22 0
八月中旬的平凉已有了一丝凉意,午后的天空也阴沉着,位于陇东的这座并不显得繁华富足的城市却依旧有着当代城市的喧嚣和时尚。费了一些周折,我才在晦暗天色和不绝于耳的市声中看到左宗棠亲题的“柳湖”二字,便明白大名鼎鼎的平凉山水园林已在眼前。

仿佛真是感应了柳湖的文化品味,或者说是托了左宗棠的福,一走进这座开放性的公园,天突然亮堂了许多,一丝丝拂面的微风恰到好处,让人体感舒适,更重要的是,市声突然消失,只留给我和无数凭借性情和游兴而来的游人这块在文字里已经存在了几百年的柳湖。虽说那块匾额上的“柳湖晴雪”让人颇为遗憾,因为到雪月天尚早,我是无福消享冰雪浸渍下的柳湖了,但眼前大片的绿和股股清凉之气,早已鼓胀了更多的兴致。

走下修葺一新的弯弯拐拐的水泥坡道,走过一小片不算密集的树林,便见到一块看起来像是刚修整过的不规则大池子,旁边立有一碑,上书“暖泉”二字,也是左宗棠手迹,大篆体。据资料记载,同治十二年,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驻扎在平凉,在前人建造的基础上,重新维修了柳湖书院,亲自题写了“柳湖”匾额,也包括“暖泉”石碑。柳湖有现在的规模、美丽和名气,左宗棠自然功不可没。只见一股股细流从山脚处的砂砾罅隙间渗出,常年不断,汇聚在池子里。由于时值夏末秋初,还感觉不到此泉池的暖气,倒觉得有一股寒气迎面而来,有浸肌浃髓之感。回头再看石碑,只见其下端镌刻着“平凉高寒,水泉甚冽,此独以暖称,验之,隆冬不冰也……”等字样。看来,要真正体验到此泉的温热,也只有等到数九寒天了。尽管这里的泉水远不及济南那么神奇和有名,但既然是泉水,那就有泉水的灵性。但见清风吹拂,水波荡漾,水底砂石清晰可见,在水波中变幻着形状,久看真可乱人眼,人的某些心绪可真的就是如山中泉水,为着某些人事或对自由的向往而汨汨溢出,见得一方天地,也不枉来人世一遭。要是被世事冰冷了的心能再这里被清洗一回,被暖热一回,那自然便是大福大祉了。

离开暖泉,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令人惊讶的树林,以及半隐半显于树林之间的水道。尽管一些娱乐设施等休闲建筑时不时地露出它们极不适合于这等场合的风格、气质和神韵,但这里被浸染得太多的,还是古典的楼阁、绿水、小桥、名人轶事,自然也包括时不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二胡的声音。这是一片从古诗里流淌出来的好水,绵延出枝柯横纵的树林和优雅的亭台楼阁。尽管从故人和今人贾平凹等人的文章中,我早就提前领略了柳湖的大绿大翠,但要是不亲自来这一遭,纵使我使出浑身解数,将想象发挥到极致,恐怕也难以描绘眼前这片深沉、宁静、悠远和诗意纷呈的绿,这片绿有时失去了翠绿本身的色素而达到了极致的抽象,有时又突然显现出浅淡的一抹绿在一棵棵以各种姿势挨在一起的树的枝条和梢头,有时压根就是山水画中不经意的一泼墨营造出的那大片大块的乱中有型的绿,有时就是那么干干脆脆无遮无掩无心无肺的碧绿,有时就是一种始料未及的心情,酷似在绝望是突然被提神醒目的那树绿……

我徜徉在这片似乎并不被很多游人关注“湖中柳”的绿色空间里,恍惚在江南,但一直觉得它又比江南更大气更明朗更古典。一看到“半月桥”三个字,心就软了,也诗意了,即便是再豪爽粗鲁的人,也会上一阵子这那几个字和那座小小的拱桥,或者拍照留念。过了半月桥,继续朝前行走,便见到一块袖珍的小湖泊,湖边的石头上刻着“西湖映月”四个字,尽管没有西湖的气势,却又西湖的韵味,尤其是那水,那绿得让白日的太阳永远没有眼疾,夜晚的皓月和繁星都更加冰清玉洁,每每要在万籁俱静、俗人入睡之际,纷纷从天上下来,要在这一方水泊中净身,要是众神众仙也尾随了来,也没有人会感到奇怪的。

沿着暖泉流出来的泉水组成的水道,悠然前去,眼前突然一片光亮,原来这里便是柳湖的中心地带了。柳湖就是由眼前这块被翠柳围绕着的湖泊和远处几块大小不一的湖泊组成的,也是文人墨客们流连忘返的所在。先前看到的小西湖,眼前的这中湖,外加远处的那湖(东湖),由引月桥,凌虚桥和渭周桥相连,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一下子被这几乎集中了夏天末尾所有留恋尘世和诗歌的绿和凉爽的气息所包围。林中水云间带给我的诗意的陶醉,又被眼前突然稀释开去的色彩引入了淡雅悠远的意境之中。但很快,水光潋滟的诗化感觉还没结束,光影便渐次挪移,满满地铺排着,深深浅浅都是让寻觅者或孤独者挚爱的柳树。我们在他处见到的杨柳,身材矮小者居多,也多呈现婀娜多姿之势,柔软,小巧,精致,儒雅,斯文。但柳湖的杨柳却高高大大,枝干粗壮,远观近看,都有一股苍劲豪迈之态。它们距离不等地生长在水边,组成绿意盎然的水岸,让垂下的枝条也有了飞天的神韵,即便它们还未触及睡眠,却已经翩然而起,要将一袖诗意尽情舞动,给他人,给天地,给自己一场场唯美的表演和享受。平凉地处西北,虽说不是大漠之地,也与西海固有一定的距离,但毕竟还是受到大气磅礴的西北民风的影响,人如此,植物也如此,甚至连着生长地城市的极低处的柳树,尽管它们无法同原始丛林中的古树相提并论,叶子也是小小的,可我总感到它们就是大气生活着的西北人的化身,它们就是带着那种淳朴风味的“大枝大叶”的形象之集大成者,如今不失优雅,却更具有风范地落脚在集中了陇中全部绿色的水边。它们中的代表自然就是那株被当地人尊奉有加的“左公柳”。该柳树位于左公亭附近,其实是一棵旱柳,枝柯纵横交错,年代久远。树下立有一牌子,作了简介,大意是为了纪念当年左宗棠率部栽植三千里杨柳的事迹,将其称为“左公柳”,以示纪念。可以这么说,正因为有了左宗棠当年在平凉等地做的事情,尤其是栽种树木这些举措,才有了如今陇东地区的美景,柳湖才有了美。柳湖柳树的苍劲、大模样和大气魄,就是因为有了左宗棠这样的人。难怪柳湖的“湖中柳”古今都让人难以忘怀,也难怪懂得感恩的陇东人没有忘记造福的人,更难怪山间的泉水有灵,更通人性,要来到人间,共同建造这一方天地一池绿水,与伟丈夫一样的杨柳,组成真正的谐调的美的人间。

一块巨石上,镌刻着被号称“当代屈原”的文怀沙题写的“柳湖”二字。后来在宝鸡的神农氏庙前一侧,也见到他的墨宝和为当地的文化活动建造的一座房屋……该石头背后则全文镌刻着贾平凹写的散文《柳湖》。很多游客一边拍照,一边高声朗诵,煞是热闹。

但凡到了柳湖的游人,都要去看看观澜亭的。观澜亭位于密林中,一面临水,遗憾的是,不远处是一些游乐设施,气氛被破坏得差不多了。这是一座典型的宫殿型建筑,很壮观,也很有看头。此建筑是明朝时期韩王府家中人于良辰欣赏美景的地方,古时候也只有大户人家才有这样的地位和雅兴。当地文化和某些游人津津乐道的赵时春就与韩王府有良好的关系,彼此之间过从甚密。赵时春是嘉靖年间闻名遐迩的八大才子之一,后来因犯事被贬回原籍平凉。被贬的滋味只有被贬之人最清楚,但作为才子的赵时春却不甘心被命运折腾,他照旧要活出一番诗意来。闲暇时日,他经常与韩王府的人游览柳湖,流连于风花雪夜之中,兴之所至,更要吟诗作赋,其中在观澜亭观赏美景后,写的那首《柳湖观荷》最为有名:“帝孙台榭枕城边,招客重开锦锈筵。花底鱼游青障里,柳塘云拥碧荷天。清波摇荡随风出,绛殿平临对日鲜。置醴同欣接亚宴尝,浴沂何让嗣群贤。”一个被贬之人,能有如此风采和笔力,多半也是被柳湖的水光荷香所感染,无丝毫勉强与附会,词句与情绪都拿捏得恰到好处。作为人造景观之一的观澜亭,只是见证了这样的人事和风月,一代一代,绵延无绝,但能留下歌诗和人文情怀以飨后人的,毕竟不多。

我漫步在柳湖高低错落又曲折悠远的小道上,欲望穿初秋之湖水,却又怕水中日月尽显,洒我一头雾水。我滞留在忽然又阴暗下来的天色中,渴望在雾里看花、看柳、看人事,可哪里才能得到一份真切,像清朗之极的绿将眼目与心灵都浸洗个透亮和大清醒。这样边走边看,边看边寻思,便走到了柳湖的东面,一幢幢带着悠远古意的建筑群出现在眼前,仔细看去,一座也是颇有些年份的牌坊赫然耸立在街市和建筑群之间,上面书写着“柳树书院”四个字。这牌坊其实就是柳湖书院真正的大门,牌坊后面的那一溜铁栅栏,只能说摆设,也可以说是多余。大凡建造有书院的地方,那地方古今的教育至少是见得人的,也可以看出当地人对读书和求仕的重视。我走进书院,但见很多当地文艺界人士进进出出,很热闹,一时间竟以为这里是大隐于市却又彰显之极的文艺沙龙。这些建筑主要包括藏书楼,大讲堂,大成殿,上下学舍,厅堂,魁星阁等。一块电子版广告牌上不停地报道平凉文化馆近期即将举办的活动,一些叽叽喳喳的游客和停在场地上的几辆小车,将人拉回到活生生的滚滚红尘里,刚才在湖边柳树下获取的那些诗意和远离物质世界的那点仙气,瞬间荡然无存。我毫不犹豫地转身,再次进入柳湖公园,慢悠悠地溜达,有一出没一处地思想着,无声地感叹着。

突然,我听到了秦腔,喊天喊地喊人喊事喊生喊死的秦腔。它与眼下的柳湖是那么格格不入,可仔细听去,那些声与色又是多么的谐调。大心脏的湖水,大段段朝上长的柳树,大块块的绿,连同大气豪爽的西北人,不正是通过自身与自然的合一,无论干旱还是风调雨顺,无能生还是死,都这么扯着嗓子喊,旺着性子长,却又默默地承受,守着一块烟火人间,却始终不忘将那大美的动与静都留在世上、汇集在柳湖么?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8-08-22

 ๓活动奖励๓校园青春&动漫剧场欢迎您[s:368]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8-22 0
突然,我听到了秦腔,喊天喊地喊人喊事喊生喊死的秦腔。它与眼下的柳湖是那么格格不入,可仔细听去,那些声与色又是多么的谐调。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