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里有一个“最任性”古老的建筑,落星墩又名落星石,亦称德星山,位于庐山市紫阳堤南二里湖中心,是庐山市地标性建筑和象征性文物古迹,它是一座小石岛,高数丈,纵横周回大约一百余步,总面积不过1800平方米。
岛不大,也不高,但石质很坚硬。岛上一庙一塔,除此,再也没有多余的地方。落星墩形如星斗乍看像是浮在水面,传为坠星所化,宋人蒋之奇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诗句形容。最早的记载,来自郦道元的《水经注》:“落星石,周回百余步,高五丈,上生竹木,传曰有星坠此,以名焉。”
这些与星星有关的名字,却是缘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多少年前,一颗流星划过夜空,坠落这片湖中,怦然巨响,点亮了这方水土,赋予此地以灵气。从此,落星墩像是一方印鉴,成为庐山南麓永远的标志。
落星墩随着水涨而高。冬春时,鄱阳湖枯水期,落星墩像一只孤独的小船裸露湖州之心,依旧幽雅秀丽;夏秋时,泛舟湖上,近观湖水,看白鹭翻飞,碧波连天一色。宋人蒋之奇有“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诗句形容,王安石一句“万里长江一酒杯”更是千古传名。
据说,落星墩实为庐山上的一块冰川石,它只不过比别的冰川石漂得更远一些罢了。然而,是不是陨石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有了自己的历史。相传,这颗陨石压在一只巨大的河龟背上,随湖水涨落而起伏,就连1998年特大洪水也没能将它淹没。
上图为鄱阳湖持续多日超警戒水位,鄱阳湖庐山市水域的古迹落星墩基座被淹,观景台、古塔、牌坊、禅院等建筑浸在水中。下图为枯水期的落星墩。别看落星墩长时间的淹没在水里,却依然保存完好无损,这让人不由赞叹古人的建造技术。
五代时,落星墩被封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由于历尽沧桑残存无已。随着水位迅速下降,鄱阳湖进入枯水期,庐山市的一座千年石岛——落星墩重现天日,露出了它本来面目。
随着鄱阳湖水位下降,整座落星墩已全部露出水面。相传,这颗陨石压在一只巨大的河龟背上,随湖水涨落而起伏,就连1998年特大洪水也没能将它淹没。苏轼的船帆与它擦肩而过,他“来听归宗早晚钟(《归宗寺》)”;白居易的帆影从它身旁匆匆驶过,他要“夕投灵洞宿,卧觉尘机泯(《望简寂观》)。”
远远望去,落星墩像古战场一样,随着湖水退去,这里很快就会变成草洲。唐朝建“福星龙安院”于石墩上;五代时,落星墩被皇帝赐封为“宝石山”;宋初曾在其上建亭院,往后历代都加以维修;明代又加建亭台楼阁,如浮玉楼、玉京轩、岗漪轩、清晖阁等。可惜,后来毁于咸丰年间的兵燹。或许因了它流星的命运,天涯孤旅,遥途倦客,它又很容易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
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游斜川》中写有:“若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其中“曾城”,指的就是落星石。李白站在星子城南,面向鄱阳湖,发出惊叹:“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王安石、黄庭坚、朱熹、李梦阳等均登临落星石,皆有题咏。王安石形容落星石为“万里长江一酒杯”,乃千古名句。王守仁《落星寺》:“女娲炼石补天漏,……玉衡堕落此湖中。”气势非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