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滨老师的《现当代汉诗面面观》课程已经结束,本课程自由地从多维度来细读现当代诗歌,既有学院式的“后现代”、“叙事”、“抒情”等层面的分析,也有别具一格的“都市”、“语言游戏”等视角的解谜。现在,飞地整理出每一讲的主题句,并缀上课内引以为例、最具代表性的诗句,合为一则测试读者“直觉力”的游戏——当诗句、答案与你的瞬间想象融合,是会碰撞出更贴近答案的理解,还是更信马由缰的释义?
· 注:以下诗选均为节选第一讲
| 现代主义 |
语言是混乱、暧昧与不确定
石室之死亡洛夫只偶然昂首向邻居的甬道,我便怔住在清晨,那人以裸体去背叛死任一条黑色支流咆哮横过他的脉管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扫过那座石壁上面即凿成两道血槽我的面容展开如一株树,树在火中成长第二讲
| 超现实主义 |
让语言把现实的原则与逻辑变得混乱
去雅典的鞋子欧阳江河一双气味扰人的鞋要走出多远才能长出适合它的双脚?关掉你的鞋店。请想象巨兽穿上彬彬有礼的鞋去赴中产阶级的体面晚餐《红色模型》,马格里特 · 1935年
第三讲
| 后现代主义 |
历史、主体、神话——都被语言消解
我们李亚伟我们的骆驼被反射到岛上我们的舟楫被幻映到书中成为现象,影影绰绰互相替代,互相想象出来一直往前走,形成逻辑我们总结探索,向另一个方向发展淌过小河、泥沼,上了大道我们胸有成竹,离题万里《有一只骆驼与群牛的风景》 奥古斯特·马克 · 1914
第四讲
| 向大师致敬 |
诗人在大师的镜像中建构自己
马雅可夫斯基自传海子一切噪音进入我的语言化成诗歌与音乐 梨花阵阵在我弃绝生活的日子里黑脑袋——杀死了我《马雅可夫斯基肖像》 伊·列宾 · 1916
第五讲
| 抒情与叙事 |
从高声歌唱到平缓低叙
点灯陈东东把灯点到石头里去让他们看看海的姿态让他们看看古代的鱼/抒情——八十年代月全食陈东东像卫星城水库坝上的简易闸每一个黄昏,当邮差的自行车经过闸口花边消息就抬高水位/叙事——九十年代第六讲
| 戏剧性 |
作为主体的声音数量增加
参与对主体自身的批判
沁园春·将戒酒止酒杯使勿近辛弃疾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瓶子、酒杯与果盘》 胡安·格里斯 · 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