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Ta
-
- 注册时间 2013-02-23
- 最后登录 2025-02-06
-
- 发帖313859
- 在线16886小时
- 精华0
- DB612
- 威望28082
- 保证金0
- 桃子21
- 鲜花0
- 鸡蛋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身为帝王的女人,是沉迷情爱,还是权衡利弊?大多数皇后,为登上后位处心积虑,为母族荣耀不遗余力。相比之下,如懿这个皇后可显得清纯多了。如懿原叫青樱,年少时与当时还是皇子的弘历,情投意合,心有灵犀。因着这份至纯至爱的真情结为夫妻。虽然,因为长辈的阻挠,只能成为侧福晋,但她并没有在意,还是和弘历两情缱绻,只为了夫君那句,虽不浪漫却又无比深情的"有我在,你放心"。这句话,给了如懿极大的安全感。如懿受姑母乌拉那拉氏牵连,没有家世背景支撑。听了弘历这句话,如懿感到情比金坚。她一直想做皇上的妻子,去陪伴这个处在无人之巅的丈夫一生一世。吃瓜群众真希望这份真爱能如此延续下去。可让人心碎的是,随着岁月的流逝,皇上的权力越来越大,疑心也越来越重。他对如懿多疑猜忌,忘了初心,听小人挑拨,还把她打入冷宫,如懿万念俱灰,自裁而亡。相比这个悲惨而可怜的人设,流潋紫笔下的另一个人物可就活得通透多了。这就是甄嬛。她本对皇上真心可鉴,以为自己是皇上的真爱。当她发现自己只是纯元皇后的替代品时,无比失落和悲伤,只含泪说了句,"臣妾一切都错付了!"在生完女儿胧月后,她无视皇上的挽留之意,搬到寺庙居住,和皇上做了个了断。在那里,甄嬛和果郡王,惺惺相惜,萌生情愫,珠胎暗结。当得知果郡王意外身亡,自己全家流放宁古塔时,甄嬛开始权衡。她果断作出决定—回宫。一方面可以救自己的全家,二来,可以保住腹中胎儿,给他们名分和荣宠。用她自己的话说,每一次看到皇帝都无比恶心,但她还是毅然决然地这么去做了。最终她成了人生赢家。不仅,荣登熹贵妃宝座,保住了母家,护住了一双儿女,自己还活到了女人的最高位——太后。如懿曾经问过太后甄嬛,"太后,是否想当过先帝的正妻?"甄嬛的回答绝了。“哀家没有当过皇后,当然不可能没想过皇后的位置,但哀家从来没有在意过皇后的位置,更没有执念于君心,因为君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揣摩,最难把握,最不可信赖的东西。"一句话道破天机。也给如懿未来的悲惨命运做了铺垫。因为她太在意君心,太在意和皇帝的情分。其实皇帝哪有真心,身为天子,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夫君。帝王本就薄情,他的考虑首先是他的政治利益,江山社稷。其二,他的情感也不会永远执着于一个女人。除了一方面要雨露均沾,延续皇室血脉,但他更多的是考虑这个女人的政治背景。即使床榻之侧的女人,也是他的一个臣子,奴才,甚至于是一个棋子。他的情感也被贴上了政治的标签,早就变质变味。第三,如果对君王付出真心,也就是对自己判了死刑。因为所有的真心付出都会执着于情,执着于爱,而不会动用心机,权衡利弊。这种真情的投入,除了自伤自戕,没有别的更好的结局。如懿一生追求挚爱,追求真情,相信帝王的感情永恒不变,也许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幻想。结局特别丧。如懿的命运就证明了这一切。身为皇帝的女人,步入中年,在爱情和现实中应该多一些权衡和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相信真爱,依赖真情。否则伤到的只有自己。甚至于连累母族,殃及儿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