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23th   为什么憎恶心灵鸡汤?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October 23th   为什么憎恶心灵鸡汤?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3个回复

[转载美文]October 23th   为什么憎恶心灵鸡汤?

楼层直达
淦天雷

ZxID:40071

等级: 元老
猴岛会一直在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0-23 0



文 | 万方中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要追溯心灵鸡汤的历史,恐怕要从1993年由杰克·坎菲尔与马克·汉森与共同负责出版和发行的《心灵鸡汤》这个系列的书讲起。当时这一系列的书超过200种类别,有许多书籍都是针对特定的人群,如:母亲鸡汤、囚犯鸡汤、祖父鸡汤、祖母鸡汤、孩子鸡汤、父亲鸡汤。

这组书传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了一种文体类型,我们很多本土的作家配上其自身的故事,产生了无穷无尽的“新故事”和人生感悟。

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鸡汤文,总体而言,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试图通过一个或几个故事试图得出一个人生感悟。他们的目的,用现在的话说,是由情绪上的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让你每天都活在正能量中。

表面上看来,你会觉得心灵鸡汤是一种非常棒的文体。

下面让我们看一则实例:

一个大学生问:“我和我女朋友,我们毕业留在北京,我们俩真没什么钱。我买不起房子,就租一个房子住着,我们的朋友挺多,老叫我们出去吃饭,后来我们就不好意思去了,老吃人家的饭,我俩却没钱请人家吃饭。我在北京的薪水很低,我真是一无所有,你说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于丹答:“第一,你有多少同学想要留京没有留下,可是你留下了,你在北京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第二,你有了一个能与你相濡以沫的女朋友。第三,那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人缘挺好,有一堆朋友,你拥有这么多,凭什么说你一无所有呢?”

大学生:“哎,你这么一说我,突然间还觉得自己挺高兴的。”

说完,于丹似乎对她的回答挺满意,露出会心一笑。

我们如果不加以思考,便会像这位大学生一样,满心欢喜地全盘接受于丹的答案,因为她的答案看起来似乎有理有据。但如果你仔细思考,便会发现问题所在:大学生阐述自己的问题,诸如买不起房、没钱请人吃饭、薪水低,实际上问的是物质上的一无所有,他寻求的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而于丹巧妙绕过了他这个问题,采取诡辩的方式回答,答的全部都是精神上的东西。

这个大学生没有得到他想得到的答案,居然还觉得她回答得很好,这说明,当一个人情绪失落之时,往往更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从而忘记了自己最初想要的东西,对于一些感性的人群尤为如是。

在这个问题上,显然应该告诉这名大学生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理财方案、人生规划等等,以解决他目前所处的财务困境。当然,这绝不是一两分钟能解决的问题。

很多人又会说:“于丹又不是全才,她怎么会回答这些问题呢,她当然只能回答自己擅长的领域呀!”是的,对于自己不擅长的问题,回答当然应该是:不知道。而不是装作一副人生导师的模样,对别人进行误导,何况于丹还是个大学教师。

我们读书学知识为的是认识问题,并且学会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而不是去逃避问题,更不是装疯卖傻、答非所问。如果学了知识不去面对问题,而是天天像于丹这样,遇到问题就打一针鸡汤,那么请问,学知识和没学知识有什么两样呢?

下面让我们来看另一则例子:

富翁在海滨度假,见到一个垂钓的渔夫。

富翁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和享受生活的真谛。

渔夫说,洗耳恭听。

富翁说,首先,你需要借钱买条船出海打鱼,赚了钱雇几个帮手增加产量,这样才能增加利润。

那之后呢?渔夫问。

之后你可以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

再之后呢?

再买几条船,搞一个捕捞公司,再投资一家水产品加工厂。

然后呢?

然后把公司上市,用圈来的钱再去投资房地产,如此一来,你就会和我一样,成为亿万富翁了。

成为亿万富翁之后呢?

富翁略加思考说,成为亿万富翁,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晒太阳,钓钓鱼,享受生活了。

噢,原来如此。渔夫似有所悟,那你不认为,我现在的生活就是你说的那些过程的结果吗?

这个故事在各大报刊杂志广为流传,可以说是心灵鸡汤文中的典范。那些写心灵鸡汤者和信仰心灵鸡汤的人也自认为找到了事情的本质:很多时候别人孜孜以求的,正是我们现在拥有的,只是我们自己浑然不觉而已。所以,比起追求我们追求不到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我们已经拥有的。

这个道理乍一看好像是那么回事,事实上,他的结论是好的,但是他的推论是错误的。鸡汤作者为了得出他的结论,刚好写到对他自己有利的位置就马上停笔了,没有再深入下去,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他得出的感悟是站在渔夫这个狭隘的角度来看问题。

如果你跳出作者思考问题的圈子,站在亿万富翁的角度来看同一个问题,又是另外一回事。对于富翁来说,他的享受生活并不只是来海边晒太阳,而是他们享受着选择生活的权利:今天他可以来晒太阳,明天他又可以去骑马,后天他还可以去森林里打猎,这些对于渔民、放牧人、猎人看来说都是他们的职业,他们当然觉得不稀奇。但对于富翁来说是新奇的,关键在于,他玩腻了就可以去选择其他,他有这种自由。但是渔人并没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渔夫为了生计,只能终日守在沙滩上,每天重复着他的生活,终老至死,这正是他生命的悲剧所在。

我们如果这样看心灵鸡汤,就会看清楚,它们实际上讲究的不是客观、严谨、方法正确,而是讲究怎样将自己的道理粉饰得正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避而不谈逻辑,而是选择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角度来阐述问题。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为什么很多人对这个故事信以为真?

很显然,这个渔夫的身份隐喻了我们当代社会中的大部分人:大多数人为了生计,为了家庭,都像渔夫一样,不得不每天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朝九晚五,就此了了一生。现在突然来一个这样的故事,真是让人解气啊!然而,现实我们还是要面对,这个故事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还使得很多人逻辑混乱。

心灵鸡汤文还有很多,归结开来,它们普遍具有以下特征:

1.心灵鸡汤作家本身水平有限,普遍不具备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缺乏逻辑思维和清晰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2.心灵鸡汤作者讲话、谈问题不达要害,讲的不是事情的本质,经常回避问题讲自己的大道理,采取的方式经常是诡辩。

3.心灵鸡汤文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获得读者情感上的共鸣,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心灵鸡汤作者可以不择手段。

最后,心灵鸡汤作家普遍认为,当面对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改变自己的心态,这才是正能量。事实上,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正能量,而是意淫和消极,摆出的是一种“阿Q精神”,采用精神胜利法说服自己和别人的人,能有多少正能量呢?真正积极的人生观是要去直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实在解决不了再放弃。接受该接受的,而不为之屈服,再考虑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才是真正的正能量。

过去的几千年历史中,我们讲究的不是理性、科学、法律,而是感性、道德、人情。我们的考试采取科举制,靠的是写文章来选拔人才,我们基本上没有太多科学的东西,大都是一些技术;我们讲得更多的是仁义道德,靠的是感性断案而不是法律。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几千年封建社会的面貌,基本上都没有太多的变化。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慢慢地由一个感性的民族转变为一个理性的民族,敢于面对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懂得解决问题。而这一切,都不是心灵鸡汤能带给我们的。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20
DB+20 2018-10-23

 ๓优秀帖子๓[s:368]

-总有一天我会变得特别特别优秀
-宝贝
-肯定不是为了你
-而是因为你
-拜你所赐
淦天雷

ZxID:40071

等级: 元老
猴岛会一直在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0-23 0

对于胖友圈的心灵鸡汤
我是点都懒得点开看


-总有一天我会变得特别特别优秀
-宝贝
-肯定不是为了你
-而是因为你
-拜你所赐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10-23 0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慢慢地由一个感性的民族转变为一个理性的民族,敢于面对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懂得解决问题
言卿 

ZxID:288889

等级: 督察

举报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8-10-24 0
  心灵鸡汤是什么我从来不需要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