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新时代:因为同方,所以不同
据悉,该系列产品的设计是依据国内客户的需求,以及此类产品在国际上的最新趋势和理念,完全基于全国产的芯片,从硬件、软件的一体化开发而来,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突破。
同方的核心思想是从用户的需求角度出发,高度重视企业以及应用的迁移,从软件、硬件及其一体化来整体设计产品的形态,这样做的好处是因地制宜,客户的体验也会更好。
当然,与目前强大的通用PC生态相比,同方的资源有限,因此不可能顾及到所有的层面。譬如电脑游戏、高清视频的应用,就不在同方当前的考虑之中,同方重点关注的是办公需求。
办公应用的要求非常简单,就在于是否快捷和高效。在以前,假如打开一个非常大的文档,由于无法触及电脑硬件和操作系统的底层,厂商无从进行应用优化,加速文档打开的速度。
不过,当同方能够成功串联起从处理器、操作系统到办公套件的全国产链条后,这种应用逻辑就被完全打通。同方可以与系统厂商、应用厂商一道,基于各种应用做到底层优化,为客户提供最优的应用体验。
足以满足实际需求
据张伟介绍,同方全国产PC采用了非标准主板的设计,板子包括前面的接口与整体外观是一体的,除了电源线以外,没有别的连接线,因此在打开机箱后,内部的布局设计就会显得非常清新和整洁。
基于此,一个庞大的市场存量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尚未释放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它甚至可能不大需要政策层面的引导,因为这种需求是天然的,也是很多企业和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前文所言,同方全国产PC聚焦于办公应用,同方可以联合国产芯片厂商,在芯片指令集的层面进行优化,甚至可以为专门的应用在底层写指令集——在与国际芯片厂商的合作中,这是根本难以想象的一幕。
张伟表示,同方是从两个层面来思考全国产PC的问题,其一是技术,其二是市场,而现在显然是“吹皱一池春水”的时候了。他承认,这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势必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整个生态才会真正根深叶茂起来。
在传统的PC市场中,把持了全面控制力的强大上游产业公司,已经导致这一市场失去了活力,惰性倍现。具体表现就是不管我们从哪里买,到手的PC无非是硬件+操作系统,其他关于安全管理的机制、客户应用的常规配置等,一概欠奉。
张伟表示,同方全国产PC则不同。在新的商业逻辑中,同方卖的已经不是硬件,而是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并从应用、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预置和集成,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
为什么是同方?
多年前,国内PC市场就在谈论“同质化”的议题,各方均在摸索从红海转战蓝海的途径。然而这么些年下来,国内PC在本质上仍没有太大的不同,无非是外观更加花哨一些。
作为国内的老牌PC厂商,同方做了20年的PC,并且在国内市场口碑上佳,赢得了一批忠实的客户。然而在旧有的体系当中,同方也没有可能形成完全标准化的体系。
"
不过,全国产为同方带来了契机,即在既往深厚的PC功底之外,引入全国产产业链中的各方合作伙伴,同方完全有能力构筑出不同于以往的生态体系,形成一个自发的、充满活力的价值链条。
同方会为自身划出明确的业务界限,张伟表示。同方不会去做应用软件之类的工作,而是专注于自身的定位和打通生态,从最底层的芯片到最上层的应用,这必须有一个纽带去打通,同方希望担当这种角色。
在全新的生态中,大家都是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长处,这将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有机环境,谁做得好,谁就有可能脱颖而出,用标准化的体系一统天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未来绝非坦途,但也并非是一条荆棘之路。目前国内的PC市场大致是两三千万的容量,几乎全部为通用PC包揽,全国产PC的存量大致只有1%多一点的样子。
不过这也意味着市场空间巨大,哪怕是从1%提升到20%,这也是一个20倍的成长。张伟认为,全国产PC的市场将会呈现出高速的增长,一旦达到某个阈值,包括同方在内的产业链伙伴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面向不同的应用领域再次出击,形成新的全国产“应用花园”。
实际上,同方并没有为即将问世的同方全国产PC设定具体的市场目标,而是关注更为长远的未来。张伟表示,同方将充分发挥自身数十年来积淀的各种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