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中国制造的速度,上手国科微主控的自主可控SSD——光威弈系列固态硬盘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电脑百科体验中国制造的速度,上手国科微主控的自主可控SSD——光威弈系列固态硬盘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0个回复

[网络资讯]体验中国制造的速度,上手国科微主控的自主可控SSD——光威弈系列固态硬盘

楼层直达
卖外挂死全家

ZxID:38322667

等级: 元老
遇到外挂直接举报,封杀外挂作者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5 0
体验中国制造的速度,上手国科微主控的自主可控SSD——光威弈系列固态硬盘
            前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过国产固态的相关消息,其实早在今年6月份的台北电子展上,光威就展出了旗下的光威弈系列固态硬盘,红色的外形设计非常漂亮,并且其主控采用了国产主控,就是那个国科微的GK2301主控芯片
这块国产固态的推出,标志着中国在固态硬盘上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进步,其意义远远不止于这块固态硬盘本身
稍微了解一些的小伙伴其实都明白,中国在一些产业上取得的些微进步,其难度非常大,并且其意义非常巨大,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液晶屏,想必大家都明白,这里不做过多展开。就说个好处,以后我们肯定会用上价格非常便宜、容量很大、性能很给力的固态硬盘产品,国产也好,非国产也罢。另外,细心的小伙伴肯定能联想到最近固态硬盘的价格近乎雪崩,无论是大品牌,亦或是国产品牌,1元1GB根本不是底线
关于这些,简单聊聊,点到即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块国产固态的性能到底如何?能不能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
俗话说得好,是骡子是马,我们拉出来溜溜
开箱
▼光威的这块弈系列国产固态前期产量还不是太多,刚开始的时候很难抢,现在就好多了  

▼固态硬盘的包装是红色的,非常漂亮,外面还有一层塑封

▼左上角是光威的LOGO,包装的上面还有各种字体的“弈”。“弈”有围棋、下围棋、博弈、对弈的意思,那么这块固态硬盘取名弈系列,其想法自然而然就是想靠着这块硬盘进行博弈,有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另外还需要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的信心

▼包装的背面就是各种产品特色介绍,产品的参数介绍等信息

▼包装内部很简单,一本说明书,一块固态硬盘

▼金属外壳的做工还可以,倒角、喷砂处理一个不少,手感还挺不错的,入手就很凉

▼SATA接口的触点很亮

拆解
▼说实话,对于这块固态硬盘,拆解的兴趣远大于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的兴趣,那我们就先拆开看看吧

▼拧掉两颗固定PCB的螺丝,就可以轻松将PCB取下了,另外在PCB固定的部分,金属外壳上还贴了绝缘的透明胶带

▼主控部分是国科微的GK2301主控芯片,支持SATA3.2标准,最大带宽560Bps,支持4通道闪存,最大支持4TB容量。芯片方面,其支持SLC/MLC/TLC/3D闪存颗粒,支持最大2GB,16位宽的DDR3/DDR3L的外置缓存。最重要的是支持国密SM2/3/4及SHA-256/AES-256加密,以及国科第二代LDPC w/Soft DSP纠错引擎

▼存储颗粒部分打上了“弈”字,看不清具体的型号,但是很期望以后会全面采用国产颗粒,包括缓存芯片和存储芯片

▼打开CrystalDiskInfo软件,看一下相关信息,传输模式为SATA/600,支持功能有NCQ和TRIM,并且写入量、读取量、通电时间、通电次数等信息均可以被读取到

▼将测试文件从1GB调整为8GB,测试的数据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稳定性不错

▼当然,测试文件1GB或许不能反应这块固态的实力,那我们把测试文件换成10GB看看。持续读取和写入方面很稳定,4K性能略低了一些,而4K 64线程性能也稍微低了一些,总得分725分,也是中高端SATA固态的水平

▼写入40GB大小的文件再试试,写入速度有了明显的下降,在写入到18GB的时候,写入速度跌倒了100MB/s左右,说明这块硬盘的模拟SLC空间在18GB左右,对于一块240G容量带缓存的SATA固态硬盘来说,18GB的模拟SLC空间已经足够使用了

总结
这块光威弈系列240G固态硬盘的综合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其性能达到了中高端SATA固态硬盘的水准,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日常使用需求。噢,不对,现在的主流SATA固态里面,貌似没几块性能表现比这块固态硬盘强的了。
主控的性能很强大,配合256MB的缓存,日常使用性能表现很稳定。即使选择容量较大的文件进行测试,这块盘的性能表现依旧非常出色。并且,它还拥有18GB的模拟SLC空间,日常使用,根本不会用完。并且主控性能表现出色,支持4通道闪存,还有256MB的缓存,恢复18GB的模拟SLC空间仅仅只在一瞬间,连续持续写入测试,模拟SLC空间均在18GB左右。
光威的这块弈系列固态硬盘,让我看到了国产固态硬盘的希望。虽然其应该仅仅只是主控采用了国产主控,缓存和闪存芯片并不是国产,但我相信,主控已经有了,缓存和闪存还会远吗?不会!
另外,受限于条件,并没有进行满盘测试和寿命测试。但是从已有的测试数据来看,表现应该同样会很不错。
最后,蘑菇有点想进入半导体行业了,哈哈!
谢谢大家!
The End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