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惊有喜有隐忧,中国电影的2018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有惊有喜有隐忧,中国电影的2018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影视资讯]有惊有喜有隐忧,中国电影的2018

楼层直达
卖外挂死全家

ZxID:38322667

等级: 元老
遇到外挂直接举报,封杀外挂作者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04 0
有惊有喜有隐忧,中国电影的2018
            2018年,中国内地总票房突破600亿,与美国电影市场趋近,而贡献了多数票房的,是势头正猛的中国本土电影。在2018年,有的作品备受期待却折戟沉沙,有的无名之辈却成为黑马;2018年,冷门的作品比比皆是,热门的题材口碑却在滑落。对于每一个电影人来说,2018年都是值得铭记的一年。
下图为2018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TOP10榜单。在这些的影片中,排名前4的《红海行动》《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皆为中国电影,共计票房126.9亿元,全球票房第一的《复仇者联盟3》排名第五,在中国市场得到23亿+的票房成绩。由此可见,中国观众明显对品质尚佳的本土电影更加钟情。

注:票房数据来源猫眼娱乐
TOP20票房共计346.8亿,其中有11部是中国电影,票房共计213.6亿,占比62%,其余9部依旧主要为好莱坞超级英雄片、动作大片,总计133.2亿,占比为38%,中国电影票房总量占有绝对优势。视觉特效奇观、超级英雄的爽感人设依旧是好莱坞电影吸金的主要法宝。

注:票房数据来源猫眼娱乐
除了动作大片和票房黑马,中国电影还呈现出类型多元发展的新趋势。票房榜TOP50里,《无问西东》《后来的我们》《无双》《超时空同居》《动物世界》《快把我哥带走》《找到你》等,涵盖了剧情、爱情、悬疑、奇幻、犯罪、纪录片等各种题材和类型。

注:票房数据来源猫眼娱乐
另外,《狗十三》《爆裂无声》等偏艺术类电影的上映,也表明出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明显加大,包括《厉害了我的国》等很多纪录片在院线上映,也丰富了市场,增加了观众的选择度。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多元化的趋势明显,题材包容度越来越大。  
2018年电影市场九大关键词
1、中国式动作大片养成正当时
2018年贺岁档上映的动作/战争题材电影《红海行动》豆瓣评分8.3,票房36.5亿,成为2018年电影市场最大赢家。该片是继《湄公河行动》(2016年)之后,林超贤导演与博纳合作的又一战争巨制,“从第一分钟一直燃到最后一秒”的中国式超级动作片,上映一月后单日票房依然2400万以上,让观众大呼过瘾。

结合爆款《战狼2》的案例来看,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主旋律动作大片已成为一种强有力的商业类型,在国内观众中影响力巨大,甚至超越了好莱坞超级英雄片的势头。这种势头在2019年极有可能会延续下去,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类别。
2、爆款续作口碑下降,票房暗藏隐忧
《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等续作电影,延续了前作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票房成绩尚佳,但后续作品是否还能延续其品牌的生命力,有待观望。这两部在商业上较为成功的电影,都在贺岁档上映,在票房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口碑都有下降的趋势。

《唐人街探案2》豆瓣评分6.7,相比第一部的7.5分有所下降。被指推理元素减弱,导演陈思诚表示是为了贺岁档“合家欢”观影的市场定位考虑,故增加了喜剧元素,减少了推理和“血浆”元素;《捉妖记2》则口碑大幅度跳水,因剧情偏“幼稚”而引起观众不满,豆瓣评分5.0,不到及格线,是票房TOP20里评价最低的一部。相比于前作豆瓣评分6.7的口碑,降幅明显。
3,喜剧品牌过度消费,开心麻花还能开心多久?
喜剧电影依然是中国观众最爱的类型之一,作为“囧”系列的升级换代产品,占领暑期档喜剧电影市场的开心麻花出品的系列电影,也同样面临着口碑下滑的困境。票房依旧大卖的暑期档《西虹市首富》豆瓣评分6.6,比《夏洛特烦恼》(2015)的7.5分有所下滑,另一部开心麻花出品的《李茶的姑妈》口碑则跌至4.7。

电影市场瞬息万变,好电影频出的市场,不进则退,开心麻花这个近年崛起的,由话剧进入电影市场的电影品牌,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票房号召力,但也需好好珍惜自己的羽毛,多出更高品质的作品,不应过度消费品牌影响力。有了 “囧” 系列喜剧电影的前车之鉴,开心麻花或许应该反思一下,如何以高品质内容来维持来之不易的喜剧品牌。
4,现实题材席卷大荧幕,票房黑马频出
《我不是药神》作为中国电影年度第一黑马,可谓实至名归。豆瓣评分9.0,票房超30亿,豆瓣评分人数超90万,获得了口碑、票房、关注度三丰收。如果说“药神”是黑马大哥,那么《无名之辈》就是2018年的黑马“小弟”,和大哥相比,小弟更为籍籍无名,不光演员、导演大多无名,档期也是排在十三不靠的11月。但是好电影终归是好电影,同样关注小人物,又能讲好故事的电影,依然获得了观众的支持,票房7.9亿,排名第19,算很不错的成绩。

这两部现实题材的黑马电影,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电影在政策引导下的良性反馈,另一方面也说明具有本土现实感、故事好看、人物扎实的国产电影终于迎来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5,国内名导中规中矩,好莱坞常青树霸气如初
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张艺谋导演的《影》、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三大导演的票房均在6亿上下,《邪不压正》和《影》豆瓣评分分别为7和7.3,口碑尚佳,《狄仁杰之四大天王》豆瓣6.1,仅过及格线。

而同为一代名导,年余70的好莱坞导演斯皮尔伯格(1946年生)拍出了互联网时代的新作品《头号玩家》,展现网生代游戏顽童的新故事,豆瓣评分8.7,仅次于《我不是药神》,票房将近14亿,用好莱坞常青树导演形容不为过。2019年,也期待中国的名导们思维与时俱进,在以年轻观众为主的电影市场上有新的建树。
6,动画电影的小年,爆款缺失
相比于前几年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大圣归来》《大鱼海棠》那样的现象级作品频出,2018年可以说是动画电影的爆款缺失年。

票房表现最佳的动画电影为中国的《熊出没》,票房6亿,评分6.8,也是积累了近年来一直尚可的品牌口碑。评分较高的《无敌破坏王2》(豆瓣8.2)和《超人总动员》(7.9)票房在3.5亿左右徘徊。《公牛历险记》《犬之岛》等各具特色的动画电影票房表现都一般。中国动画电影《风语咒》《妈妈咪鸭》等制作品质、观众口碑都尚可,但却缺乏爆发的商业元素。
7,特效失效,大IP、大明星失灵
号称投资7.5亿的《阿修罗》三天撤档;影帝梁朝伟、流量明星吴亦凡主演的《欧洲攻略》的表现也悄无声息;拥有强IP号召力的《爱情公寓》放映次日因口碑下滑,票房跌幅超过50%……这些都表明中国观众日趋理性,看口碑而后动,电影单纯靠营销“骗”观众买票,靠“卖相”吸引观众的手段已经日渐失灵,票房黑马大多是原创故事。那么,一些影视公司屯的大IP们,该怎么消化,也是2019年将面对的新问题。

8,引进片市场活跃,“印度”和“日本”电影数量可观
在引进片里,印度电影的表现依旧可圈可点,《神秘巨星》票房第二十一位,此外还有《起跑线》《嗝嗝老师》《厕所英雄》《印度合伙人》等多部关注印度现实,评价也不错的影片在国内上映。就连2015年在印度上映,豆瓣评分8.5的《小萝莉的猴神大叔》,也以2.85亿票房,成为挤进票房前50的第二部印度电影。

日本电影也数量大增,除了动画片及漫改电影,如宫崎骏的《龙猫》、《哆啦A梦:大雄的金银岛》《名侦探柯南》等,《小偷家族》《浪矢解忧杂货店》《恋爱回旋》《镰仓物语》等日片的引进也活跃了中国院线市场,成为影迷的又一福利。

多国影片的引进,无疑会丰富整个电影市场的类型,也会促进中国电影的创作,给观众和创作者都提供了不同的参照系。
9,观众审美日益升级,奥斯卡“冷门片”增多
最能代表国内电影观众审美口味日益升级的,是以《奇迹男孩》《水形物语》《三块广告牌》为代表的故事偏冷门的奥斯卡获奖(或入围)片在国内的上映,这也说明国内的影片市场不再只是盯着商业片,专业度和包容度逐渐增强。

结语:
从2018年中国电影的总体表现来看,商业电影类型渐渐成熟,题材包容度愈发强大,随着观众的日趋理性,虚假营销或者明星的流量效应正在消退。票房与故事和制作关联更强,以内容逆袭成为黑马的一个个案例,给有才华有诚意的电影从业者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希望。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1-04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TiKo.

ZxID:13021344

等级: 大元帅
一位无趣的普通网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04 0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