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还需贵人相助:她的故事感人,但男主角是他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自强不息还需贵人相助:她的故事感人,但男主角是他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文字美图]自强不息还需贵人相助:她的故事感人,但男主角是他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14 0
自强不息还需贵人相助:
她的故事感人,但故事的男主角是他
向海外华侨华人尤其是旅日侨胞特别推荐:《 “龙女牡丹”与“关东喜鹊王”辽沈画坛传佳话》(作者:孙大光)
前言:
杨霞,人称“龙女牡丹”,是目前享誉辽沈画坛的工笔画家。四岁时,杨霞因发烧注射药物中毒而导致弱听,一级残疾。
但杨霞不被家庭困难和自己是残障人所吓倒,以超乎人们想象的毅力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师从“著名画家齐白石三代传人”、“关东喜鹊王”王振华,坚持数年学习画画,终于跻身职业画家队伍,成为辽沈画坛具有代表性的一颗新星。
杨霞独创的《龙女工笔牡丹百尺图卷》享誉画坛。其《工笔姚黄牡丹图》入展辽宁省政协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画展。
目前,杨霞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东方书画院常务理事。

“龙女牡丹”与“关东喜鹊王”辽沈画坛传佳话

最近几年辽沈画坛经常有新人出现,而在这些后起之秀中,杨霞的名字和经历令人叹为观止。
最近,记者走进沈阳市皇姑区的一栋回迁楼,在不到六平方米的画室里看到一副令人惊叹的《百尺工笔牡丹图卷》。画面清新靓丽,形象逼真,几十朵牡丹各展风姿,栩栩如生。
旁边站着的这位白皙、清秀、40多岁的女性就是这幅画的作者——杨霞。看上去她非常文静,因为她几乎丧失了听力,每天生活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对记者的赞叹她好像看懂了,微笑的点了点头......

【一】
杨霞的母亲是六八届知青,1966年从沈阳下乡到盘锦。几年后,与当地一位青年成婚。杨霞先有一个姐姐。
1974年杨霞出生时,农村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杨霞长到四岁时因感冒发烧,注射链霉素导致听力下降。为给女儿治病,妈妈含泪抱着杨霞回到沈阳姥姥家,带着杨霞到处奔波求医问药。
但治疗很长时间仍不见好转,杨霞妈妈只好放弃治疗。但她心疼女儿:“孩子啊,没了听力你将来可要遭罪啊,都怪妈妈没有照顾好我的女儿……”小小年纪的杨霞看着妈妈伤心流泪就劝道:“妈妈别哭,我听话……”
从四岁到十岁小杨霞几乎不开口说话了。1982年小杨霞7岁到新民县崔三家子小学上学。由于听力不行,学习三年成绩一直下降,妈妈急坏了,她不想让女儿在农村成为废人。
思来想去,横下一条心与爱人假离婚,带着杨霞和姐姐回到沈阳,并为杨霞联系到沈阳市皇姑区聋哑学校念书。有书读了,9岁的杨霞高兴的和母亲拥抱在一起,母女都兴奋的流下了眼泪……

【二】
1985年9月1日开学了,杨霞怀着喜悦的心情背着书包,妈妈送她到学校,见到老师和同学们,杨霞心里非常高兴:“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妈妈对我的期望……”
杨霞足足有六年时间没有开口说话了,在班主任石老师一点点启发、引导下教她发音(a、o、e、i、u、y……)。慢慢的,杨霞终于开口由不清楚到清楚发音了。她妈妈非常高兴。
一年级期末考试杨霞得了双百,并当了班长,学习期间,杨霞一直没有间断学画画,经常晚上写完作业画到很晚……以后学校有了美术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杨霞画画的积极性更高了,并小有收获——
1990年,在沈阳市皇姑区第二届小画家评选中荣获“小画家”称号。 1993年10月,在沈阳市首届评选“百名小画家、百名小书法家、百名小摄影家”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中,荣获特别奖。1994年,在沈阳市举办的“我们的冬天”画赛中被评为一等奖。
这些成绩鼓舞、激励着杨霞走到临近毕业。一天,她跟妈妈说:“我要考大学。”妈妈听了很高兴,“好女儿,你爸妈都没什么文化,你要上大学我们太高兴了。”
妈妈带杨霞去长春大学特教学院报名,这个学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经过考试杨霞才知道自己的水平和别人差的太多了,杨霞没有灰心,她要为父母争口气,回沈阳继续复习。
杨霞的家境不好,她母亲是知青返城,父亲是农村户口,在城里都不好找工作,父母只好在外面摆地摊卖菜维持生活。
杨霞看到父母为给自己挣学费起早贪黑,每天凌晨三点就出去上货,冬天在外面卖菜冻的浑身发抖,父母的脸都冻伤了。
杨霞知道了求父母别那样辛苦,但母亲鼓励杨霞“你好好复习,别管大人的事儿。”
1995年杨霞终于考上长春大学特教学院的工艺美术专业。杨霞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抱着母亲激动的嚎啕大哭,她知道父母为了自己这一天付出了太多太多……

【三】
虽然上了大学,但杨霞深知家庭太困难了,为尽量少给父母增加负担,在大学里,杨霞非常节省,一顿饭经常是五分钱一块腐乳、一角钱一个馒头或一角五二两米饭对付,一个学期下来杨霞的生活费仅仅花了800多元。
由于学习紧张,营养跟不上,杨霞几次昏倒,但一想起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她咬牙坚持苦读、苦学。她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突然昏倒,腿磕破了,我知道这是营养跟不上造成的,但没什么,我绝不能让父母失望,我要坚持、再坚持。”
1998年9月,杨霞终于大学毕业回到沈阳。但学校不包分配工作,只好自己找,她拿着长春大学毕业证和获奖的画作去几家招工单位应聘,人家欣赏她的画,但当知道她是一个失聪的残疾人后,都将她拒之门外。
杨霞连比划带写苦苦哀求对方:我只想找一份工作给家减轻负担,让我干什么都可以……但无济于事。跑了一整天,连午饭都没吃,夜色下,杨霞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
脸上挂着伤心的泪水,杨霞几乎是向苍天呼喊:“残疾人怎么这么难,谁来帮帮我啊。”看着父母一年比一年老了非常心疼,杨霞清楚父母辛苦培养自己,甘愿为自己付出,作为女儿,我能为父母干点啥呢?
天无绝人之路, 1999年,经人介绍,杨霞到一个单位当了临时工,虽然每月仅几百元工资,工作也累,但杨霞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每天早来晚走,埋头苦干,单位里属她勤勉自觉,任劳任怨。
但由于个别人对残疾人持有偏见,虽然她干的无可挑剔,几年后还是被单位“礼貌”辞退了。那天,她拖着沉重的双腿,默默流着眼泪走回了家。
父母知道后一再安慰她,但她知道,本来经济窘迫的家庭,断了她的工资收入会雪上加霜。为此,杨霞大病一场,瘦了将近20斤。她在心里说:命运对我为何如此残忍?
被辞退后,每天她都生活在万分痛苦中,甚至吃了一瓶安眠药想自杀,后被家人发现及时送医院抢救过来。病床前,妈妈哭着给她写下几句话:我的好女儿,有父母吃的就有你吃的,你千万不要想不开啊,没有工作父母养你一辈子……
杨霞看着憔悴的父母为自己伤心流泪,感觉对不起二老,她哭着给妈妈写道:“妈妈,我错了,我不该想离开你们,我要好好活下去,报答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从此,她拿起画笔每天都认真画画,她要找寻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

【四】
2006年1月8日,当时担任辽宁省康平监狱管教的著名画家王振华,在沈阳二十一世纪大厦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引起辽宁画坛很大的轰动。
鉴于王振华绘画艺术突出,当年 3月,王振华被调到省监狱管理局担任《辽宁监狱》杂志编辑工作。
由于调到了省城,王振华准备在沈阳买房子。一次,他被中介领到正欲出售住房的杨霞家。
进了屋,王振华立即对墙上的两幅工笔画赞不绝口,“这是谁画的?”王振华随口问道。
杨霞的母亲指着在看书的女儿说:“是我女儿画的”。王振华笑着和杨霞打招呼,杨霞没说话,只是笑笑。
王振华一时不解,中介人员介绍说:“她叫杨霞,小时候打针听力受损,她可是一个小才女……王振华听罢好像忘了买房子的事儿,反倒关心起杨霞画画的事了。
王振华对杨霞的父母讲了自己因画画好被调到省里工作的事实,说明画画也能改变人生的命运。
杨霞母亲听了后大受触动,一再恳求王振华帮帮她女儿画画:“她从小就爱画画,见到什么就临摹什么,可就是没有老师愿意教她,都嫌弃她听力太差交流费劲。我担心孩子没有手艺将来怎么生活啊,王警官,我求求你帮帮我女儿……”话没说完就流下了眼泪。
王振华说:“您别哭,这孩子画画有一定基础,我会尽量帮忙的。王振华回到家心情很沉重,杨霞的不幸让他牵挂,杨霞家的经济窘迫更令他同情。想了一晚上,他决定收这个不幸女孩为学生帮助她在画画上进一步发展。
当时有人劝王振华:带残疾学生艰难也很难有发展。王振华想自己学画时没有老师教的艰辛,现在自己成了画家,又是一名警察,有能力帮助残疾人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就这样,王振华收了第一个入室弟子,不但一分钱不收,还经常资助她和她的家庭。杨霞的人生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五】
杨霞虽然很不幸,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当时她根本不知道在她最困难的时候遇见了国家一级美术师、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九鹊堂书画院院长、“著名画家齐白石三代传人”、“关东喜鹊王”王振华。
王振华是写意花鸟画家,尤其喜鹊画得出神入化,名震中外。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人民警察,更是一位艺德高尚的画家。
王振华在收了第一个徒弟后就下了决心:一定将杨霞培养成才。他根据杨霞的特点,为避免她走弯路,让她专攻以工笔牡丹为主,并从一笔一划开始帮助她画牡丹。
为了让杨霞观察牡丹的各种状态,王振华经常带她去沈阳世博园牡丹园观赏牡丹、写生。
2000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那天,王振华和杨霞在去世博牡丹园路上,突降暴雨,师徒二人全然不顾,认真观察牡丹,用画板写生牡丹的花头与叶子生长姿态。
王振华借此场景启发杨霞:“你看那牡丹,这么大的风雨打击还在怒放,你要像那朵牡丹一样永久盛开!”
杨霞得到王振华的点播和精心指导,每天在家埋头画画,画技迅速提高。2007年,所画的22幅工笔画全部被一位老板收购。
当杨霞接到厚厚一叠钱时,含着眼泪给王振华深深鞠了一躬。她没想到画画还可以挣钱,而这正是她的父母和王振华希望看到的。
杨霞的画技提高后,王振华从长远考虑,建议杨霞学习书画装裱技术。王振华利用休息时间,带她去中街怀远门购买裱画设备。
杨霞聪明勤奋,业余时间很快自学好了装裱技术。而王振华将自己和朋友的书画作品都让杨霞装裱,有了收入也增强了自信心。杨霞没有辜负王振华的期望,每年装裱书画都有不错的收入。
王振华作为杨霞的老师,不仅在画技上亲传亲授,而且在生活上也无微不至关心她。“这孩子父母没有文化,她还是残疾人,我作为警察和画家,帮助她义不容辞。”王振华用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
杨霞曾被一个单位无理辞退,王振华费尽艰辛帮助杨霞打官司,最后替她讨回了公道。身心疲惫的王振华对杨霞深情的说:“”正常人打官司都难,何况你是一个残疾人,从此老师带你继续静心画画吧!”
为缓解杨霞家的困难,有人想买王振华的画,他先积极推荐杨霞的画,就为她多卖几副画有点儿收入,缓解家里的困难。
一次,外地一位买家,千里迢迢来到沈阳要买王振华画的喜鹊,成交后,王振华竭力推荐杨霞画的一副牡丹,终于被对方买走。
”那些时候,王振华刚调入沈阳,经济上也不宽裕,而杨霞下岗,父母收入微薄,王振华想尽办法接济杨霞,就是买纸买墨王振华都包了下来。
王振华经常安慰杨霞:“有老师吃的就有你吃的,需要钱时跟老师说!杨霞父母多次感动的流泪:“没想到沈阳有你这样好的警察,你帮了我们的女儿等于救了她一生……”

【六】
交流、接触多了,尤其王振华大公无私的帮助,令杨霞感觉到王老师像自己的亲哥哥无时无刻不在关心自己。王振华也亲昵称杨霞“小龙女”。不仅指导她画画,还带她去中街怀远门买笔、买纸、买颜料。
周末休息时,带她到朋友圈转转,与朋友交流、切磋书画艺术,不仅增长了技艺,还开阔了视野,树立起生活信心,这对于一个整天生活在“寂静世界”里、30多岁年轻女子来说,无疑是最幸福的。
杨霞无限感激自己有幸遇见一位像父母的王老师,而王振华将杨霞视为自己的亲妹妹,他在一些场合甚至充当杨霞的“耳朵”,一字一句慢慢的讲给她听、翻译,有时听不懂,王振华不厌其烦、反复多次讲给她听明白为止。
渐渐地,杨霞与王振华的师生情,从感激发展到依赖,使得杨霞有了人生理想和生活寄托,绘画技艺不断长进。
冥冥中,好像感动了上苍,2015年12月18日上午,杨霞正在专心作画,忽然,飞来一只蝴蝶落在杨霞正在画的牡丹上……杨霞注视良久,“龙女牡丹”的称谓不径而走,它为社会带去一股充溢蝶舞花香的春风。
这些年,由于杨霞的父亲得了脑血栓,生活不能自理。每天,杨霞都要帮助母亲将父亲安排好,才在集画室、装裱室、寝室于一体的六平方米小屋里作画和装裱,条件虽然艰苦,但杨霞无论是裱画还是画画都能尽善尽美地做好。
因为杨霞珍惜自己眼前的一切,那里蕴藏着父母和王老师对自己的心血和希望,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动力,杨霞才能在这个陋室画出那副令世人赞叹的《百尺工笔牡丹图卷》。
说起这幅画的创作经历至今还令杨霞非常感慨......
在王振华如父般的关怀下,温暖了杨霞忧伤孤苦的心,让她振作起来,她要用画笔报答王老师的知遇之恩,她准备创作一幅百尺工笔牡丹。
从第一张图稿开始创作,画了改,改了画,一直到第二十四张才满意。杨霞将牡丹的九大颜色和各种姿态尽情表现在画卷中,仿佛一个牡丹园。
为了画好这幅牡丹图,杨华可谓竭尽了全力,每天画到半夜12点左右。经过3年呕心沥血不停顿画, 2014年,她历时三载创作的《龙女工笔牡丹百尺图卷》正式脱稿,在省内引起不小轰动。
由于长时间坚持画画,杨霞得了肩周炎。当犯病时,她连胳膊都动不了。但杨霞以顽强的毅力坚持作画。她已经把绘画视为生命,一天不画都不行,她说:“我这一生就嫁给了牡丹,龙女牡丹就是我的爱人,我要把她呵护好。让大家都喜欢她”。
在杨霞的成长路上,作为老师的王振华做到了尽心尽力。有一段时间,王振华带她参加笔会和书画活动,但杨霞有自卑感,不愿见人,王振华发现后耐心和她交流,希望她打消自卑感,要有自信心,主动和人家交流。
杨霞双耳虽然失聪,但还可以发声慢慢讲话,王振华就鼓励她和人家说话,慢慢的,杨霞不怯场了,说话虽慢,但对方可以听懂。融入社会的感觉使杨霞精神振奋,每天生活的更加开心,父母看她高兴的样子都吃惊。
王振华知道,杨霞今后的人生路还很长,要让她多见世面,多接触社会,与人交流,所以,王振华每次参加大型画展、公益义卖时,都把杨霞的设计参与进去。
王振华带杨霞曾参加了中韩美术联展、汶川地震义卖和2016年迎春画展,并将义卖画款全部捐给辽宁省国防教育基金会。
辽宁电视台在专访王振华时,其中都有杨霞的一段故事,或将她的画作展示给观众。在王振华的精心栽培下,杨霞不负众望,成为省内画坛中的后起之秀。
2009年,杨霞画的《姚黄牡丹图》,入选辽宁省政协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画展。这一年,她还参加了第七届中韩文化交流活动,参展作品广受好评。2011年,她的工笔作品《鸿运当头》被印制在“辽宁书画艺术”台历上。
2011年7月5日,在沈阳浑南万科城举办的当年省美协主席宋雨桂的画展上,王振华将杨霞的画册介绍给宋雨桂,这位当年国内外著名画家看到了杨霞的画册 对她说:你画的很细,很有发展,好好坚持画!这对杨霞是个极大鼓励!
2017年10月14曰杨霞被聘为辽宁省东方书画院副秘书长,并成为该院对外交流的主要花鸟画家之一。目前她还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九鹊堂书画副院长……
现在杨霞不断接到全国各地向她求画的订单,每天画笔不停。她脸上笑容多了,也开朗多了。她说:“我要用我的牡丹画为人们带来富贵、吉祥、如意、好运连连!感恩我的王老师,是她将我送到人生的“动车”上,我一辈子都忘不掉王老师对我的恩德……”
杨霞的故事还在继续……

【阅读延伸】
关东喜鹊王【 王振华 • 国画艺术欣赏】
名家简介:
王振华,号鹊羽,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齐白石第三代传人,被誉为“关东喜鹊王”,辽宁省东方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同泽书画院书画家,辽宁中华文化学院客座教授。曾任《辽宁监狱》杂志美编十年。

王振华自幼喜爱书画。1993年,拜齐白石二代传人,著名画家王长久老师习画。齐白石嫡孙、著名画家齐灵根先生为王振华《墨虾图》题字:“振华先生画虾,用笔用墨有齐派风度,功夫极深,构图亦有创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2016年 1月18日《梦圆中华 喜入万家——王振华2016迎春书画展》在沈阳成功举办。此次书画展,共展出王振华及特邀书画家刘东元、胡子非、王志新、杨霞的作品共计120幅,吸引了众多书画家、书画评论家、书画爱好者,好评如潮。
画展闭幕前,王振华等书画家共拿出十余幅作品进行义卖,王振华的《九鹊鸣春》以30000元的价格成交,弟子杨霞的写意《牡丹图》以2600元的价格成交。筹得善款五万余元,全部捐给辽宁省国防教育基金会。之后,辽宁电视台播放了专题片《华彩丹青——王振华》。
王振华的作品在《美术大观》、《中国青年报》、等百余家媒体和网络上发表,作品及简介编入《当代名家花鸟画艺术》等辞书,辽宁电视台、沈阳电视台曾对其进行多次专访,《王振华画喜鹊》、《王振华画虾》、《康平飞出关东喜鹊王》等视频备受网络媒体关注。王振华每年都应外省市领导或企事业界朋友之邀进行书画交流。
他精心绘制的9.9米《百鹊图》被沈阳世园会收藏,《百鸡图》被朋友高价珍藏。他的《九鹊鸣春》、《大富贵且喜》图被国家邮政总局选作2008年,2012年贺年卡封面,许多作品被省市领导赠予外国友人,另有作品被国家领导人珍藏。近些年已有近万幅大小不等画作被国内外朋友、收藏家、企事业收藏!
2016年辽宁画坛鸡王网络大赛中,荣获第一名《金鸡奖》
2016年,王振华被聘为大道邦第一届全国书画大奖赛总顾问。

虾若戏,游而不疲。因为在衍续白石老人的艺术血脉,画虾是王振华不可遑让的艺术信奉。振华画虾,寥寥数笔,跃然纸上的就是烟波浩淼那水世界里一簇游动的精灵。 “他予抽象笔墨以性灵,他予纤细的线条以生命,他予简淡的色彩以真情,他予冷峻的憩息以悟醒......”这不仅是一种体裁,更是一种遵循,一种传承。

莲若盖, 污而不泥,在王振华创作之荷莲“赏墨,莲蓬染如盖;鉴色,粉白昂首开;得意,萧瑟秋风至;寻拙,枯荣皆情怀。”在王振华的莲荷世界里:朗润的笔墨衬托,率美的枝叶勾勒,简畅的花蕾编织,真正的为欣赏者描绘了一个绿色谐美的生命空间。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回顾《“关东喜鹊王”王振华画展在沈阳举办》)
部分作品推介















[backcolor=transparent][font=&quot]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刷抖音的时候不看沙雕,不看颜值,也不看萌萌哒……居然津津有味的看起了朴实无华、无比生活化的各种乡村生活、土味视频。
继吃播之后的另一股直播界清流——直播干农活,种树、摘果子、捉鱼虾……一切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再日常不过的劳作都能引来“城里人”的关注。

90后农村小伙子,直播传统的用石磨做豆花等等一天的“农村生活日常”,收获了大批“真爱粉”,甚至有粉丝慕名而来探望他,表示被他的淳朴打动了。


更不用说抖音带火的农村水果,当地农村风景等等等等……


这种走红,也许源于在越来越接近城市的过程中,很多人在城市化、工业化所导致的孤独感里,重新发现了乡土情怀的可贵。回溯之前,小清新们偏爱的电影《小森林》,以及“乡村生活网红博主”李子柒记录的都是这种纯粹。

有些人在影像里找回了童年,有些人则在影像里发现了“新大陆”。而无论如何,大家对这种回归自然的生活还是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向往,返璞归真逐渐形成为一种潮流。
适逢过年回家大潮,一档国产综艺就捕捉到了这种返璞归真,将“土味”与艺术糅合成了这一部大型户外艺术体验节目——《大地艺术家》

乍一看,这节目非常艺术,那“返璞归真”在哪里?在综艺里,你可能刚一进村就被现(莲)实(藕)绊住了脚步。

这档综艺让一群素人艺术家走进了乡村。他们既要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田园生活,也要结合当地原生景观作为灵感启发,创作大地艺术,为乡村赋予不一样的艺术感和新活力。而节目组选择的拍摄地非常讲究,是一个毫无工业化现代化痕迹、山光水色的美丽乡村——淅川九重。

这档综艺非常“真”。12位全素人艺术家“下乡”,他们刚进到乡村的那种兴奋激动劲儿,可以说是毫无保(包)留(袱)的被展现了出来。我们可以看到大型艺术家“返璞归真”变小孩的各种搞笑场面——
比如几个“艺术家”大老爷们一进村在那跟鹅聊天。

还有艺术家们跟着渔民一起去捞鱼,看到亲手操作捞起的银鱼时,那种激动的欢呼声。

而让假铃姐感到很惊喜的是,《大地艺术家》里所展示的艺术家形象,与平时印象中预设的“不食人间烟火”“古怪高冷”等等实在是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让艺术家们最大程度的融入到当地生活,节目组简直是费尽心思“花式刁难”他们了。然鹅,面对这些难题,艺术家们也没什么怨言,甚至平易近人得超级圈粉!

25块钱能做什么?在淅川九重,25块钱是村民们每天的平均生活费,因而节目组也让艺术家们按着这个配置走,可以说是十分拮据了。结果艺术家们钱不够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以画易物”换食材的,也有巧手承包同伴晚饭,自制美味手擀面的。(看到这温馨的一幕,假铃姐默默低头……看了一眼外卖)

当然,除了体验乡村生活,艺术家们是有着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的。在他们为当地创作大地艺术的过程中,我们又看到了另一层“真”。虽然创作过程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帮助,然鹅,方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此处将上演大型“鸡同鸭讲”真实场景。

解决了方言问题还只是第一步,在作品的完成过程中,艺术家们又遭遇了自己对作品的“强迫症”完美主义不被理解的问题。三彩艺传承人郭家启以56面精准排列的石墙制作作品《传递》,遇到其中一面墙稍有倾斜,要求施工村民推倒重来,村民就不理解了:这墙砌好了不就得了?

对于郭家启来说,墙的整齐甚至每一块砖之间的缝隙都影响艺术作品的观感;而对当地村民来说,墙只是一项实用性的工程,砌稳当就行了。最终在郭家启的沟通以及严格要求下,墙面拆了重新砌整齐了。


除了与村民们沟通的问题,实际困难也不少:人手不够,只能临时从隔壁村借人,原材料不足,只能连夜琢磨新方案;丹霞地貌导致搬运原料的车开不到施工地点,只能人力把物料搬过去……

假铃姐觉得,这是把艺术带进乡村过程中必然的一个真实情景,也是很有意义的一步。不管是“城里人进乡村”首次体验“悠然见南山”生活的惬意与难题;还是户外艺术创作过程中,长时间劳作让艺术家们“蜕了一层皮”,这些细节,都很真。

而同时,这档综艺又非常“土”——从乡村出发,回归到大地。
在此之前,提到大地艺术,假铃姐总觉得那是一件很“大”很“奇”的事。比如著名的“麦田怪圈”“山谷帷幕”,形式感都非常强烈,十分瑰丽。

当大地艺术应用到乡村里去的时候,如何将视觉奇观与当地风土融合,再从中表达有温度的思想,平衡这些因素,既是必须的,也是困难的。
而不管是节目组还是艺术家们,在面对严苛的时间限制时,都坚持从当地汲取灵感,获取材料,创作出真正属于当地的大地艺术,这种坚持,就很让人感动。比如艺术家刘健创作的《涅槃》,将从当地收集的废木料以一种艺术的形式,重获新生。

除了跟当地村民们的“取经”获得灵感以外,这些大地艺术作品的实现,也都得到了村民们的协助,最终又由村民一起参与选出他们心中最喜欢的作品方案。每一个集体作品(比如《白墙》),都在讲述着村民们对自己生活地方的理解,这是很独特的。

这或许也是节目组和艺术家们共同的心愿——以乡村本身和村民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角,并没有过多地去干预,所创作出的艺术作品们最终以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方式呈现并保留了下来,真正做到“返璞归真”。

随着观众们对硬核内容的观看需求越来越多,近来大家是越来越爱看专业人士“神仙请教”了。《大地艺术家》首次在综艺里展示了艺术品创作的整个过程,而在专业之外,这些艺术家们又出奇地可爱接地气,把在乡村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种反差萌实在是完全戳中了假铃姐的心!

如果说以承载一切的大地为画布进行艺术创作,能创作出观感很壮丽很“大”的作品,那么《大地艺术家》则是在此之上,回归到乡村的风土人情,让大地艺术的创作过程变成一段有温度有情怀的故事。正如SLOGAN“远离喧嚣,发现美好”所说的那样,这档综艺最终完成了返璞归真,重新召唤起大家心里的乡土情怀,很弥足珍贵。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6
DB+16 2019-01-14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14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