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最催泪短片:原来,他一直深爱着我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年度最催泪短片:原来,他一直深爱着我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文字美图]年度最催泪短片:原来,他一直深爱着我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17 0
◆◆◆
文 / 桌子
来源 / 桌子的生活观(ID:zzdshg)
泰戈尔曾经有一句话写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相互瞭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因为它们始终不会了解彼此。
以前读这句的时候总是不懂,直到昨天看了一个6分钟的视频哭成傻逼才忽然明白。

(建议使用WiFi观看)
有一对父女,他们的关系很好,没事的时候,他们喜欢在河提上快乐地骑着单车。
秋日的黄昏,把他们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有一天,父亲要出远门。
女儿跑到父亲身边,父亲抱了她一下,准备下河坐船。
走到河边的时候,父亲好好冥冥中感觉到了什么,又折回来,再抱了一次女儿。
最后,女儿在河提上目送父亲,直至他变成了一个原点才离开。
可是,女儿没想到,父亲这一离别,就再也没有回来。
她每天都会来这里等待。
年岁渐长,女儿在等待中,慢慢长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而父亲的单车一直停在那里,没有回来。
她和同学们一起骑单车出游。
路过父亲当年那个地方的时候,她又停下车,望了很久。
在等待中,女儿结婚生子,在丈夫单车的后座上,他们路过父亲当年消失的地方,女儿的眼睛一直看着那个远方。
她常常会一个人来这里望着远方,心中有怨恨、有不理解,更有深入骨髓的思念。
她不明白,为什么父亲那么爱我,却一直没有回来?
她不明白,为什么别人都有父亲,而自己却没有?
她不明白,父亲是真的爱我,还是抛弃了我?
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答案,她只能日复一日重复在河这边等待。
几十年过去后,河水渐渐变得干涸,她也变成了一个伛偻着走不动的老人,快到生命尽头。
她再也骑不动单车了,只能用手撑起,推着单车来到父亲当年的地方。
她想把单车立起来,可那辆单车像她一样太老了,再也立不起来。
世事变迁,干涸的河床早已变成草原,她决定要穿过草原去找自己的父亲,因为现在不找恐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河滩上的草,快要没过她的身体,她走得很艰难,在河滩上画出了一条孤独的线,就像当年父亲划船离开时候的线条一样。
后来,她发现了一艘沉船,正是父亲当年的那一艘。
那一刻,她奔溃大哭,她终于理解了父亲,原来父亲是一个人在这里孤独去世了,而自己每天来这里却从来没有发现。
看着这一艘沉船,她蜷缩着自己的身体,静静地躺在船里面,就像躺在父亲的怀抱里面一样。
她太老了,在油尽灯枯的梦境之中,仿佛又看到了自己的父亲。
她朝着父亲跑去,在奔跑中,她又变成了当年的那个小女孩。

终于!终于她又体会到了父亲的温暖怀抱,而这样的一个怀抱她等了几十年!那一刻,我的眼泪也跟着流了出来。
短片到这里就结束了,而我却久久不能释怀。
这是第73届奥斯卡最佳短片,直击心灵,无数人看完泪奔。
其实,最感动我的部分不是女孩在河对岸日复一日的守望,而是女孩穿草而过,走过父亲当年走过的路,找到父亲、并明白父亲一直是深深爱着自己的那一瞬间。
她,终于理解了自己的父亲。
这么多年以来,女孩一直在河的对岸,从来没有想过要去河的那边,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寻找父亲的痕迹,她只会呆呆地站在自己的位置等待。
可是真正的爱不是等来的,你只站到那里不动,就永远不会明白爱的含义。
其实,我们的人生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大人只会用大人的角度看待问题,用自己的意愿去控制孩子,从来不明白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而孩子也很难懂得大人世界的艰辛和不易,看到的永远只有自己,在乎的永远只有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人性。
一代人要理解一代人究竟有多难?似乎只有走过他们走过的路,经历他们所经历的事情,才能真正明白。
桌子曾经在网上发起一个问题,你在哪一瞬间突然理解了自己的父母?
@乐歌说:

我的父亲是一个民工,赚钱很少,外人总是说他不求上进,没有出息,而他也总是沉默不说。
我一度也怨恨父亲没有带给我一个好的物质条件,直到我参加第一份工作明白赚钱到底有多么不容易才真正理解父亲。
我的父亲把他的血汗钱都供我读书,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斯瑜说:

爷爷去世那年,姑姑、母亲、奶奶、我都哭成泪人,唯独父亲没有哭,我不理解,自己的爸爸死了,你怎么像个没事人一样?
后来父亲去世后,母亲、妻子、儿子都哭成了泪人,唯独我没有哭,因为我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倒下。
那一刻我才真正理解父亲——有时候男人的泪只能往心里流。
后来母亲告诉我,爷爷去世的时候,父亲在丧事办完之后,在坟前哭了一夜。
@静雨说:

小时候夹菜的时候,每次把袖子弄脏了,母亲总会呵斥我一番,那个时候我无比憎恨她,后面有一次儿子夹菜弄脏了袖子,我呵斥他的时候才真正理解母亲,而她已经去世很多年了。
@悦儿说:

从小到大,我的母亲很少有时间陪我,很多成长的片段,她都是缺席的,而我也因为这个事情记恨了她一辈子。
后来我成家立业了,当我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女儿、每一次分别都哭成泪人的时候,我渐渐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哪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女儿啊?只是有时候真的没得选。
所以人呐,要真正理解自己父母的不容易,只有当自己为人父母的时候就明白了。
以前听过一个段子:
爷爷喜欢权健火疗,奶奶穿足力健,爸爸炒A股,妈妈买p2p理财,而他们的女儿依然被爱情给欺骗,这才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自己的谎言和困惑,当我们吐槽父母被保健品欺骗的时候,我们自己何尝又不是别人碗里的韭菜?

你嘲笑父母的那一代烧香拜佛是迷信,而你自己转发锦鲤又算什么?

你抱怨自己原生家庭不够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就是孩子以后的原生家庭?
爱其实就是一场轮回,我们在父母曾经走过的路程拾级而上,而那一刻我们才真正懂得了父母这一生。
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刚刚生完孩子,她对我说:“你知道我生完孩子最深的感悟是什么吗?”
“不是孩子怎么样,婚姻怎么样,而是我终于理解了我的母亲。我顺产生孩子都痛成这样,而我妈当年难产生我该有多痛啊?
我们三个人带孩子都辛苦成这样,而我妈当年一个人带孩子该有多辛苦啊?
而我还总是冲她发脾气、摆脸色,想想自己真的是太不应该了!”
很多时候我总是在想,为什么夫妻、父辈之间总是相处得这么痛苦呢?
其实还是人性在作怪,我们永远只肯站到自己的位置渴求别人来理解自己,就像短片那个小女孩一样,永远只会站在河提的这边。
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思维,两个人始终不肯站到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的来源。
换位思考吧,那才是你人生开始成长的开始。
《这个杀手不太冷》有一句让我感触颇深的话:我认为最深沉的爱,莫过于你离开以后,我活成了你的样子。
其实我们对亲人也是一样,最深沉的爱,莫过于你离开之后,我才渐渐理解了你,活成你的样子。
生命短暂,这一生能够成为亲人都是缘分,不要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生闷气,谈是非,闹情绪。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大好的时间都浪费在和亲人吵架、控制、怨怼、索取上面。
从今往后,希望你珍惜每一分每一刻和家人相聚的日子,因为这辈子无论爱与不爱,下辈子都不会再见。
渐江上人 《山水册页》 十二开
渐江(1610--1663),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安徽歙县人,名画家,新安画派开创人。清初推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渐江削发为僧,以示反抗,寓居芜湖多年,住锡准提庵,食粥汤菜叶,生活清苦。同游之太平汤燕生、新安韩铸等,皆能诗善画,日与"姑熟派"大师萧云从琢磨诗画。渐比肖小14岁,人品相近,画风上肖对渐影响很大,而渐艰苦求索,云游名山,代表作《黄山画册》肖作跋云"及睹斯图,令人敛手"。曹寅亦曰:"渐师学画于尺木,而品致出其上。"(《十竹斋图跋》),后来新安画家,多暗自效法。1663年,圆寂于宝相寺。肖云从、汤燕生深感悲痛。肖以《梅花轴》诗抒悲,汤作《哭渐江师》七律三首吊之。安葬时,名士百人齐负土,绕塔栽梅数百株,谓之"梅花古衲"。
弘仁擅长诗书画,有"三绝"之誉。书法学颜真卿楷书,倪云林的行书,还会隶书和篆书。诗多为五、七言绝句,常题画上,死后友人收辑成《画偈》。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则是其画学。他从小就爱文学,绘画,既向古代人学,又向当代人学,更重要的是向大自然学--直师造化,从而继承和发展了绘画的传统技法,在山水画中独树一帜。
弘仁的个人思想与政局变迁关系密切,因而在诗画中常有流露。出家为僧后,云游四方,十余年中足迹遍大江南北。其艺术的可贵处在于:既尊传统,又主创新,所谓师法自然,独辟蹊径,是他艺术思想的核心。曾有诗云:"敢言天地是吾师,万壑千崖独杖藜;梦想富春居士好,并无一段入藩篱。"说明他不甘囿于先人藩篱,勇于常变。此种艺术境界,除石涛外,在古人中也不算多。故后世有独创性的大艺术家对他都倍为尊重。

东方艺术·大家 |谭勋:我的艺术是在现实生活中蔓延生长出来的
-

谭勋
东方艺术·大家&谭勋对谈
东方艺术·大家:你是如何走上艺术创作这条道路的?
谭勋:我自幼随父亲学习中国画,起初我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它,更谈不上喜欢。当我能自主选择的时候,我选择了似乎是距离“中国画”最远的一门艺术形式-“雕塑”。

《失缺平衡》248cm,综合材料,2000
谭勋:2000的个展《失缺平衡》,显现了我最初创作阶段中对现代主义的形式研究与雕塑材料多元化的实验;2008年的《李明庄计划》到2012年《个人方式》系列个展中,我的创作转向了物质、器物与传统文化资源的综合使用与当代转化;之后,由生死经验的体悟间接引发了我对人、身体及生命本质意义的思考;2017年终,在北方环保风暴、工作室搬迁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与冲突中,在现实境遇的切身影响下,2018年《未知的数》个展中《彩虹》、《草》等系列作品代表了我创作方向新的阶段。

《李明庄计划2011-1#》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年代:2009-2011

《李明庄计划2011-2#》综合材料、尺寸可变
年代:2009-2011

《李明庄计划5.12——1#》
52X58cm,
铝盆,2018后笔墨
时代:中国式风景 作品展览现场
谭勋:我的创作经历了从最初对雕塑材料语言的拓展与利用、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转化,到关于生命意识的体悟与社会现实的介入几个层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也随着我成长过程中人生经验与世界观的变化而转变。它们之间既是逻辑的递进,又是非线性的相互交汇与彼此涵盖。

《24.2㎡》材料:青砖、年代:2012、
尺寸:5x4.8m
谭勋:“意想不到的地方”多来源于现实对我的刺激或启示,如汶川地震遗留的盆、生命离别的灰、一个正在编扫帚的环卫工人、一次性纸杯与飞机餐盒的使用以及充满生存经验的彩钢板等等。我想这些既是“意想不到的”,也是悟与物的必然。

《6020㎝》材料:腻子膏、行为、影像,
年代:2012、尺寸:6020㎝

《6020㎝》过程材料:腻子膏、行为、影像,
年代:2012、尺寸:6020㎝
东方艺术·大家:你觉得艺术是否可以真正进入生活、融入生活?
谭勋:当代艺术真正需要思考是应该进入和融入什么样的生活。我的艺术是在现实生活中蔓延生长出来的,无论是作品的表象还是作品背后的故事,中国当下的现实生活充满了太多的可能性,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艺术语言介入到真实的社会语境中,是我思考的重点。

《一次性纸杯》材料:水、一次性纸杯、茶,
年代:2010-2017、尺寸,5mx11m

《一次性纸杯》局部

《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纸杯、茶、水,
尺寸可变,2010-至今
谭勋:创作与生活的关系是我个人生命体验与生存境遇的关系,二者彼此互动,能量由此产生。

《一把扫帚》芜湖铁艺、铁 尺寸可变 2017

《一把扫帚》局部

《一把扫帚》局部

《一把扫帚》环卫工人编扫帚图片
谭勋:与其说关注艺术事件,不如说我更关注今天中国在国际社会处境的变化,全球语境下的生态与时局的变化,以及当下中国的经济、民生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所有当代艺术事件发生的背景与指向。

《E114°26’N38°03’》铁丝网、4m×7.2m、2018
谭勋:2018,我在上海浦江华侨城举办了“未知的数”个人展览,它是我近些年持续思考的一个质变,总结并释放出我在目前状态下的心绪以及对社会、生命的体悟与反思。未来对于我就像个展的名字一样——“未知的数”,既有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也充满了想象与期待。

《并置2》铜 2018
谭勋:我对当下艺术生态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并不多,但林语堂先生有一句话我想可以提供给我们一个思考的角度,“艺术应该是一种讽刺文学,对我们麻木了的情感、死气沉沉的思想,和不自然的生活下的一种警告。它教我们在矫饰的世界里保持着朴实真挚。”

《草》局部 铁丝、4.8m×2.7m,2018

《草》铁丝、4.8m×2.7m,2018

《草》影像资料
东方艺术·大家: 这些年,你一直在坚持做创作,如果现在回头来看,你还会选择做艺术家吗?
谭勋:一定会。但做什么样的艺术,成为什么样的艺术家会是我更注重的选择。

《彩虹11.8》2 彩钢板、铆钉、850×550×430cm、
2018

《彩虹》彩钢板材料的整理
谭勋:在2019年,我希望能够从我的现实生活和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启示,在生活与艺术、传统与当代的“接口处”,在持续发现未知的过程中,将艺术内外的相关系统进行连接,试探它们的边界,以恰当的方式予以回应。

《彩虹》系列作品在全国各地展览现场图片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1-17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17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