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解电影翻拍,“甘柴劣火”还是东施效颦?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社区服务
实物交易发布
跑跑卡丁车
综合游戏交流
动漫剧场
影音天地
校园青春
互刷互粉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影音天地
细解电影翻拍,“甘柴劣火”还是东施效颦?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2
个回复
[影视资讯]
细解电影翻拍,“甘柴劣火”还是东施效颦?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02
发帖
313830
在线
16884小时
精华
0
DB
513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18
0
又到春节回乡,老家的门面房墙上,总有些文案夺人眼球,比如这句“XX买得好,媳妇娶得早”。联想当今的影视翻拍现象,不也是同理吗?——“翻拍拍得好,票房呱呱叫”。
正在热映的翻拍片《来电狂响》和《“大”人物》,口碑票房等量齐升。由此可见,翻拍只要到位,并非都是拾人牙慧、味同嚼蜡。再引申一点,眼下爆红的“甘柴劣火”现象及其褒贬不一的评论,着实让人眼界大开。这些内容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也是因为“翻拍”拍得好吗?
创业、创新两个词汇现在是驰名中外,红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因此乍提翻拍,好像主旋律中出现了不和谐音符。事实上,古今中外,翻拍与原创几乎是孪生兄弟,如影随形。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翻拍永不过时——过时的只是翻拍的理念与保守的心。
笔者目前在投资机构工作,投资行业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一家单木仓匹马(领投),众人移山填海(跟投)”。为啥?保险啊!稳妥啊!特别是跟在大佬屁股后的跟投,几乎零风险——大佬做事一般很谨慎,他们跑在前面,把能填的坑都填了,能踩的雷都踩了,一众小弟只要闭着眼、跟着走,几乎翻不了车。
翻拍电影同样如此。你能“被翻拍”,就如同被盗版一样,如果不是经典或口碑片,谁理你啊!从这个角度看,翻拍的影片,一般都是有价值和品质兜底的。
《来电狂响》就脱胎于2016年的意大利电影《完美陌生人》。该影片视角独特,质量上乘,票房当年就在意大利相当靓丽。因此短短两年多时间内,《完美陌生人》便衍生了法国、西班牙、墨西哥和韩国等版本。
《“大”人物》则源于韩国电影《老手》,该片2015年在韩国上映时,以超过1300万观影人次的成绩,一举夺得当年的年度冠军。至于《西虹市首富》们的基础和来源,就更不用提了。
从这个角度看,《完美陌生人》、《老手》可不就是大佬的领投吗?
如果说财新三姐的采访是领投,那么三姐能阻挡后继者的跟投吗?根本阻挡不了。况且,鹿鸣君的“甘柴劣火”也并非纯粹的跟投——但凡跟投者,也多有一己之见甚至不乏真知灼见。有了一己之见或真知灼见的跟投,我认为就是可圈可点的“翻拍”。
这种“翻拍”,值得鼓励,应该保护。如果从价值角度来衡量,这种“翻拍”就是很好的附加值。现在企业都喜欢谈附加值。影视业早已成为一种工业,影视机构自然也带有企业属性。
因此,卖座的影片自然对市场占有率会有天然优势,其成熟的IP就像门槛,不但更受人关注,也阻止了一部分创新不强者的“粗制滥造”。王健林就在今年万达集团的年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玩儿IP,就屏蔽了不少追随者。
此外,陌生的影片如同影坛新人一样,宣发都需要很高的成本。但翻拍就不同了,与原创相比,可以省下很多宣发成本。比如2017年,吴宇森导演翻拍的《追捕》,就是靠情怀和高仓健的名气成功进行了分流,省下了很大一笔银子。
万物有利有弊。翻拍就像一把双刃剑,弄得好,非但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被压着无法出头,而且可以“乱拳打死老师傅”甚至“青出于蓝胜于蓝”;弄得不好,那只能搞个四不像出来,像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了。
翻拍电影之所以不同于翻拍照片,关键在于创新:有没有创新,有多少创新,创新得是否合适等等都是被观众用来衡量质量及决定是用手还是用脚投票的标准。
如何创新?翻拍者不能自我定位于裱糊匠,而是要像鲁大师说的那样,“仅有单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仅受过传统媒体的职业训练也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各门类的信息资讯做常年积累、需要非凡的整合能力、需要卓越的提炼能力、独到的洞察力、驾轻就熟的节奏感、深入浅出的文笔……‘不为稻粱谋’的立场与不是谁都有的‘赤子之心’。”这个要求老高了,翻拍者做好准备了吗?
美术上有临摹,临摹的魅力不在于像照相机一样原封不动、精确无比,而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有导演拿捏得好,就成功了;有导演比较机械,那就只好“愿赌服输”了。
过于贴合原著的《麻烦家族》,该片之所以一度被吐槽为不是翻拍而是“翻译”,就是因为其情节内容90%都是照搬照抄,所谓的创新只是细枝末节、鸡零狗碎的改变,完全撑不起啊!——把发短信换成打电话,把日本饭馆换成爆肚店,这有啥意思!
用王健林的话说,就是如果把“万达”拿掉,换成“华为”、“联想”都毫无违和感——这能叫创新吗?“前车之覆,后车之辙”,同样“穿新鞋,走老路”的还有2015年的《新娘大作战》:该片虽穿了“中版”的外衣,但内核都是从原片美版照搬而来的故事情节,甚至连原版的缺陷也照单全收,暴露无遗。
这样的“翻拍”,如果能火,那就天理难容了。
作家潦寒说,写作无他,说人话耳。翻拍同样如此,何况“先驱”已经说过了“人话”!
翻拍是个普遍性的文化现象。不止于国内,外籍导演同样热衷。如日版的《无间道》叫《双面》,虽不及国版的振聋发聩,但也很贴心形象,主要原因就是导演让演员说了“人话”,如对背景和对话等细节进行了必要的本土化修正;保留了原作中的核心的人文精神等。
由此可见,只要克服了文化隔阂,精准捕捉到原版的神韵,在传承先驱精髓的前提下,结合当下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超越,就能像优美的散文那样,达到“形散神不散”或换形不换神的最佳效果。但这个过程,堪比居里夫人用巨量的沥青来提纯镭一样艰辛。
过程可以艰辛,但等成片之后,就不必如此了——观众欣赏的是不是剧情的复杂,而是导演的功力:寥寥数镜,足以拍出复杂性。
这方面,《来电狂响》和徐老怪的《智取威虎山》堪称经典之作!前者既保留了《完美陌生人》原始的立意和结构框架,又加入了大量本土化的色彩,简直就是一幅中国当代的浮世绘,大量“反映中国特色”的元素随处可见,俯拾皆是,如“低头族”的“手机依赖症”、婆媳冲突、网红与快递小哥的冷暖及其他小人物遭遇的世态炎凉等等,都很能触发人心底的情感,引发受众的共鸣。
徐克的《智取威虎山》本来也不错,非常符合我对电影版的预想,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在最后硬添的那架飞机,成了画蛇之足——用力过猛,摔了一跤,这是翻拍的大忌。
文物保护要“修旧如旧”,化妆的最高境界就是“为有暗香来”,但有些导演过于追求“眼球效应”,结果翻拍就成了一种毁容式文物保护,如——
单看图,你以为这是什么?像不像男版的斯嘉丽在凹造型?错,这可是2010年,刘伟强导演、陈嘉上编剧、甄子丹主演的《精武风云》,跟下面的李小龙版《精武门》相比,观众感觉自己是不是要被雷爆了?
当然,有些翻拍的硬伤、板子也不能全拍在导演屁股上,他们也有“难言之隐”,如东野圭吾就对中国版改编提出了不少“过分”要求,如日韩版用过的情节不能再用,中方主创不能进行颠覆性改动等。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翻拍遭遇条条框框很正常,不过戴着脚镣还能跳舞,那才考验导演的功力呢!文/蔡运磊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15
TiKo.
DB
+15
2019-01-19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TiKo.
ZxID:13021344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0-08-20
最后登录
2023-08-16
发帖
42155
在线
3208小时
精华
0
DB
33585
威望
33533
保证金
0
桃子
15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大元帅
配偶:
猴岛第一帥
一位无趣的普通网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19
0
(๑•̀ㅂ•́)و✧ 影音天地 ☪欢迎您و ღ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TiKo.
ZxID:13021344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0-08-20
最后登录
2023-08-16
发帖
42155
在线
3208小时
精华
0
DB
33585
威望
33533
保证金
0
桃子
15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大元帅
配偶:
猴岛第一帥
一位无趣的普通网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1-19
0
翻拍拍得好,票房呱呱叫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