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满武汉找的火烈鸟,我在这里找到3D立体超级美的!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贴图&拍客你们满武汉找的火烈鸟,我在这里找到3D立体超级美的!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图文分享]你们满武汉找的火烈鸟,我在这里找到3D立体超级美的!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1-25 0
潮人说:有一颗想出去浪的心。
大寒过后的武汉,
仍然寒气逼人,
每天都只想窝在被子里刷刷手机,追追剧。
但作为精致的juju女孩or男孩,
绝对不能允许自己荒废宝贵的周末!
那么问题来了
去哪儿可以
填满空虚寂寞的内存
+
打卡网红美食
+
吹暖气
答案是——去温暖的室内看个展啊。
🔽
陶冶情操的同时
还能收获一堆充满艺术感的美照呢。
🔽

主题:
自然的语言
类型:
水彩画+雕塑作品
简介:
“自然的语言”汇集了四位年轻艺术家近作,展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观察,呈现了风格各异的水彩画、雕塑作品。
快和潮妹一起看看吧!
No.1
白露洋
《火烈鸟》系列纸本水彩

为了能更全面了解火烈鸟的习性
白露洋特意前去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仔细观察
他发现火烈鸟族群比较从众
就好比人类的从众和围观心理。
但他的画面源于生活却又不同于生活,
会飞的鲸鱼,淹没在海水的房屋……
里面充满很多超现实的画面。
也留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
有视频有真相,超有3D立体效果哟!

《飘》系列纸本水彩

以灰白为主色调,
一旁是奋力跃出水面的鲸鱼
一旁是漠然飘荡于海流中的褪色救生圈,
整个画面莫名感觉无力,
又带着些许焦虑。
No.2
胡婷婷
《躲藏起来》系列纸本水彩

光晕中的的白色少女,
带刺的仙人掌,
以及纷繁复杂又绚烂瑰丽的异化植物,
仿佛还能感受作者矛盾与激烈的情绪,
静默,忧郁,欢欣……
《回》系列综合材料

这是一组运用不反光材料的综合作品,
鲜花绽放的镜框,
被烧黑的枯枝环绕,
两者的冲击形成强烈的对比,
也暗喻岁月虽不复返,但绘画技术常新。
No.3
褚云龙
《粉红凶猛》纸本水彩


在他的笔下,
凶猛的动物都化作粉色的小可爱,
才看一眼就被这粉红传神的小动物们圈粉了。
《有颜色的标本》系列纸本水彩

本来应该干枯的植物标本,
因他水彩的形式和表达,
变得更加活灵活现。
彩色的躯干,花朵,
仿佛还能感受到太阳的光合作用。
No.4
裴磊
《伤城》系列铸铜


裴磊用他擅长的方式
向人们娓娓道来易于被人遗忘的细节。
你仔细看就会发现,
蓝色鲲背负着山峦、
几何形态鲸鱼喷出了太湖石,
很多细节都值得人细细品味琢磨一番。
《自然的语言》
用25幅自然科学水彩画作,
5件自然艺术雕塑作品,
传递关于自然的讯息,
现场远比照片要震撼,
时间不等人,
想看展的小伙伴速速行动起来哦!
而且,艺术最大的魅力在于,
即便是同一个艺术品,
不同人眼中也看到不同的风景哟!
我们最熟悉的浮世绘画家,他不是只画海浪-葛饰北斋的故事
小编发现在美术界一直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很多时候画家代表作的知名度常常超过了画家本身,这就导致了大家对一幅作品很熟悉但对其作者一无所知。比如大家经常能看到《呐喊》这幅画,但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蒙克。

而《神奈川冲浪里》与它的创作者葛饰北斋的关系也是如此,这幅画的知名度可以说是相当的高了,它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同时也是颇受设计师们青睐的作品。然而就是这样一幅知名度如此高的作品,不少人却对创作者葛饰北斋了解甚少,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位画家。

葛饰北斋是入选"千禧年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中的唯一的一位日本人,德加、马奈、梵高、高更等一众被人们所崇拜的印象派大师全都是葛饰北斋的小粉丝,他们全都学习和临摹过葛饰北斋的作品。

所谓浮世绘就是描绘这世间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人、物、事,所以葛饰北斋的作品所涉及到的主题相当广泛,只要是存在于世间的他几乎都会用画笔加以描绘。在他的笔下,有市井风光、游女美人、自然景观等等大量各种内容、各种气质的作品。

葛饰北斋是一位相当努力勤奋的画家,他的勤奋甚至已经到了一种很吓人的程度,在他的一生中大概完成了三万五千余幅作品。在绘画上拥有如此旺盛的精力和源源不断的灵感即使在画家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吧?因此他也被人们称之为"画狂"。

这位日本浮世绘的标志性人物是一个相当有意思的人,在他的身上发生过不少趣事,比如他十分喜欢给自己改名字。他正经用过的名字就有"春朗"、"群马亭"、"北斋"、"宗理"等三十多个,再加上一些非正式的化名数量更是庞大。

葛饰北斋可以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画技不断进步的画家了,年龄越大画的越好,他最富盛名的作品《神奈川冲浪里》便是他在72岁时完成的(他活到89岁)。在此之前,他也曾经以海浪作为主题画过一些画,通过网友的对比图来看,全都不如这一张,你能明显的感觉到他的进步
刘克训的绘画继承了传统花鸟画以物喻意的美学特点。他画的较多的是老鹰和公鸡,老鹰敛翅独立,睥视群小,满身遗世清高之气。公鸡红冠当头,纠纠昂昂,喻意官运亨通。他常常将一些有特殊含义的物品布置在一幅画中,以表达老百姓的平安、健康、祥和等愿望。如水仙迎春、竹报平安、瓶“平”镜“静”、净土莲花等等,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刘克训非常善良、富有人情味的品格。他的作品墨、色清亮,他有时以纯色彩的没骨法来晕染画面,有时则完全用线条来写,着淡色仅为赋色之用,风格淡雅。他的用笔挺劲简洁,一藤之上,枯湿浓淡多有变化,凹凸之形因之得以显现。他的构图紧致而不松散,主次分明、布局和谐,整个画面有一股谦谦君子之气。
刘克训作品
刘克训作品
刘克训作品
刘克训作品
刘克训作品
刘克训作品
刘克训作品
刘克训作品
刘克训作品
刘克训作品
一、瓷刻
刻瓷起源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距今三百多年。刻瓷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装饰技法之一,是绘画艺术、陶瓷艺术的巧妙结合。
陶瓷艺术家们将高超的陶瓷制作技术与娴熟的书法绘画艺术一古脑地运用到刻瓷这门新的艺术上,集国画、版画、油画、素描之长,作品层出不穷。
刻瓷艺术,巧用陶瓷造型与釉面的特长,通过锤击刀凿的变幻,来表现线条笔墨和情趣神韵。采用特制工具在陶瓷器皿上镌刻出山水、花鸟、动物、人物、书法等花纹再赋以墨彩。
既有洒脱的书画笔墨之韵,又有浓厚的金石篆刻之趣,技法独特、风格立异、自成一科,极具魅力。陶瓷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探讨研究改革创新。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这句古话像是为刻瓷量身定做的。何谓刻瓷?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面上进行雕刻的技艺,有人形象地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
凡是能着墨于纸上的事物,无不可“绣”于瓷器之上。经过一番刀雕斧凿,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艺术家们称赞其“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
二、料器
料器即用玻璃料条制成的传统手工艺品,所用材料采经低温加热熔软之后,制成生肖、瓜果等案头陈设,或作儿童玩具。
料器始于元代,经明至清发展起来,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鼻烟壶,以清代乾隆年代北京料鼻烟壶较负盛名,当时有专门制作鼻烟壶的店家 。
最初,料器以小型装饰物为主,如串珠、耳坠、胸饰、纽扣等,也有灯具、鱼缸等大件物品。正月十五灯节上就有了烧制而成的料器固球灯,并已有经过彩绘的料丝灯。
清康熙年间,料器的制作工艺已越发精细,作品观赏性增强。代表作有十二生肖,造型逼真,生动可爱。如今,料器产品已达1800多个花色品种,造型生动,惹入喜爱。
艺人用各色料棍在灯火上烧烤,待软化后迅速捏塑,使用简单的小工具时而拉,时而粘,有时用剪子铰,有时用镊子拽,塑造出形态各异的作品。
从加工技法上来说,料鸟兽、料花等料器制作不是难点,行内人描述说,跟捏糖人的技法差不多,主要在于艺人对各种动物等形态的把握。
三、矾塑
矾塑俗称矾塔。系用金属丝扎成各种模型,辅以彩线再浸入矾水池中结晶而成的立体造型工艺品。结晶时间的长短、溶液浓度的不同等均能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矾塑糅合了彩扎、堆塑等工艺技法,以线条为主,既用写实的手法造型,又以明矾晶莹剔透的天然神韵表现一种特殊的意境,具有通透空灵、雅韵天成的特点。
空灵是矾塑虽然以具象手法构图,但同时以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表现一种崇高或吉祥的意蕴,以有限的艺术形象和在立体画面上留出的空白,来表现无限的艺术意境。

2018凯迪克金奖绘本《Wolf in the Snow》
在2018 年2 月22日这一天,美国图书馆协会AL A(Amer i can Libr ar yAssociation)公布了2018年凯迪克大奖获奖绘本,其中包含了一个金奖四个银奖。作为凯迪克奖屡获殊荣的作家兼插图画家马修·科德尔(MatthewCordell),已经是包括《麻烦的口香糖》(Trouble Gum)、《另一个兄弟》(Another Brother)、《 你好!你好!》(Hello!Hello)和《盼望》(Wish)等知名绘本的插画家。 而这次的金奖作品《雪中的狼》(Wolf in the Snow),是一本几乎没有文字的图画书,描绘了迷路的女孩与脱队的小野狼在风雪中相遇,女孩抱起幼兽,寻着狼群的长嚎,将它送回家人身边,而狼群也看顾着女孩直到她安全返家的故事。科德尔通过在远景、中景、近景的画面变换上,推动着故事的发展节奏。
科德尔透过对色彩与线条的敏锐品味呈现出童话元素,用钢笔、墨水与水彩晕染出迷人的银白世界,同时大量运用天空的颜色以及绘画出的广阔雪景环境,让绘本在整个细节和情感上起到了很好的平衡。 除了黑体字,手写体文字以及那些精简的用于表示音效的文字之外,同时使用不同的视角和松散的划分面板以此来表现出电影的感觉。书中充满悬念的翻页和空中视角,让读者一直为主角而担心,直到最后,家里面的壁炉边带着热气的马克杯和宠物狗,这种惬意与与充满焦虑的户外冒险形成了对比。
2018凯迪克银奖绘本《Big Cat, Little Cat》
然而在另一个空间,有一只猫,孤单单地生活。有一天,新来了一只猫,一个友谊的故事开始了,两只猫一起过了几天,过了几月,过了几年,直到有一天……大猫不得不走了,他再也没回来,这是银奖绘本 《大猫,小猫》(BigCat, Little Cat)里所发生的故事。不同于《雪中的狼》的起伏情节,这里的一切都在平淡中展开,也在平淡中结束。作者以利沙·库珀(Eilsha Cooper) 把故事通过缓缓的文字,简洁的黑白插画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关于生命延续的话题。
整个绘本大部分通过粗黑色线条勾勒,在这种大胆运用下所产生的视觉空间感,无疑是干净简洁且充满着无限想象的。大猫小猫的眼神,看似是库珀随意的一笔,却给读者感觉是传神的,似乎诉说着它们想要说的故事······即使生命有逝去,爱也不会丢失,生命就是如此轮回。简单而快乐的日常生活将两只猫咪伙伴紧紧联系在一起,库珀用线条艺术传达生命自然轮回的意义,我们又何尝不是被这样最简单的陪伴打动,而告别的那一天总会到来。
2018凯迪克银奖绘本《A Different Pond》
对于另一本银奖获奖作品《和爸爸去钓鱼》(A Different Pond),华尔街时报评论说:“轻轻浅浅,简简单单,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必读书”。这本书的作者Bao Phi和Thi Bui插图都是越南裔美国人,Bao Phi出生在越南,在南明尼阿波利斯的菲利普斯社区长大。他是一名作家、诗人,一个社区组织者,也是一个父亲。在这本半自传的故事中,描述了移民家庭普遍要面对的主题,家庭、爱与生存。它同时获得2018年夏洛特佐罗托奖(2018 Charlotte ZolotowAward),2018年亚太美洲文学奖(2018 Asian/Pacific American Award forLiterature)。
这是一个生活在Minneapol is的越南裔小男孩跟父亲的一次清晨钓鱼之旅。这是一次亲密而又复杂难忘的旅程,在这次旅程中小男孩明白了父亲作为一个越南难民,要支撑家人在美国的生活所付出的辛苦和努力。Bui的插画鲜活细致且充满余韵,家庭、记忆和难民生活的艰难代价,让这个故事超越悲伤极有力量。富有感染力的黑色墨水绘画和生动的文笔创造出了电影感,精准的抓取到了人物的面部表情、情绪和安静时候下的自然生活状态。
而与写意作品截然不同的《大峡谷》(Grand Canyon),作者杰森·奇(JasonChin)将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与神秘的科学相结合。这是一部偏向写实的绘画作品,它在获得凯迪克银奖的同时,又获得了 Sibert 荣誉奖与2018年 Orbis Pictus 奖。故事的主角是一对美籍亚裔父女,他们从Inner Gorge到South Rim探索了大峡谷国家公园。美国大峡谷一个举世闻名的自然奇观,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境内的科罗拉多高原上,科罗拉多河从中流过,谷底的岩石大约经历了二十亿年的岁月变迁,是地球年龄的一半。
2018凯迪克银奖绘本《Grand Canyon》
一向偏写实手法绘画风格的杰森·奇,这次采用水彩、水粉、钢笔、油墨等技巧和方法将这个史诗般的风景一览无余地绘制出来,用图标、注释等方式介绍了大峡谷的动物、植物、化石的资料,从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等角度展示了大峡谷亿万年的形成史。洛杉矶时报评论说“翻开书本,感觉这是在多个栖息地和不同时间的惊险漫步,在杰森·奇的画笔下,他准确的捕捉到了野外地质学的本质”。
而画面感与故事情节同样充满着的诙谐幽默的又一部银奖作品《我也有皇冠》(Crown: An Ode to the Fresh Cut)的作者乔丹·詹姆森(Gordon CJames),曾是视觉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在Hallmark担任插画师和艺术家,并曾在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是一位全国公认的,获奖的优秀艺术家,专门从事比喻性绘画。同时他也是《时代小品》儿童读物系列的插画师。《柯克斯评论》评论为:“近年黑人青少年最好的读物之一,每一个图书馆、媒体中心以及理发店内都应该有一本”。
2018凯迪克银奖绘本《Crown: An Ode to the Fresh Cut》
与此同时,这本书被《洛杉矶时报》、《出版者周刊》、《赫芬顿邮报》、芝加哥图书馆等多家媒体机构评为2017年最好的书之一。这本书讲述了一个理发店的故事,这是一个奇迹发生的地方,当灰头土脸的男孩子来到理发店,剃刀缓慢地在他们头上修剪起来的那一瞬间,男孩子也变得尊贵起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看起来不错时,一个个改变也相继发生变化,在被女孩子注意到的同时,连妈妈的拥抱也似乎变得更亲密了。
每一处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都表达了绘画作者放松自由的生活哲学。一个插画师对生活的态度往往能从他的作品画风中体现出来,繁琐的生活故事在他们的画面中褪去了浮躁喧闹,只留下生活中细微的瞬间的平淡美好。■



画的画越多,看过的画越多,就越来越发现:绘画,就是绘心;作画,即是做人!画画,凝心、聚神,浸润灵魂、净化灵魂。在色彩、线条、构图中,守一人之静,得万物之妙。

越静,越能听到内心的声音!当社会越来越浮躁,也越来越难听到内心深处的声音。在唯物质、唯金钱的时代,静下来,慢慢画一张作品,显得那么不入流,那么跟不上时代。粗制滥造、流水线作业,当代能画得出上乘作品的人,越来越少。心不静,技法再怎么高明,色彩再怎么绚烂,也去不掉作品里的流毒。

当一个人开始绘画的时候,梦想是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坚持三五年之后,梦想是成为一名有权、有钱的艺术家;而坚持十年甚至更久,梦想则是成为我自己。就像毕加索说的,我14岁就可以画得像著名画家一样好,然后我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像一个孩子那样去画画!回到初心,尊崇内心,才是绘画的本质。
随着年龄的增长,心里的嘈杂随着时间沉淀,内心也渐渐澄明。画画,就是画心,就是画自己。不忠实于内心的画家,静不下来的画家,终其一生都出不了经典!所谓人画俱老,就是说画家越老,越能画出精品、绝品。其实,越老,画家也越能做自己,越能画出心中的声音!

作画,其实就是做人!画多了,一个人的人格便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题材,成就不同的人格。张大千的飘逸、黄宾虹的浑厚华滋、齐白石的厚道老辣,都是钟情于不同风格、不同绘画题材积累出的人格。
古人作画,先要建立自己的道德,因为古人相信,什么样的人画什么样的画,只有人做好了,画才精彩、经典!因此,画如其人,立品为先。只有人做得正、做得真,他的画才经得起考验、经得起品味。画让人贵,人也让画贵。

人做得正,画的路子才能走得正。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人,秉承传统,又有开拓创新,绘画作品耐得住品,耐得住评,因此在各大拍卖会中,永远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而有的人,如康生之流,虽有才艺,终被否决!
画画,就是画心。庸俗的灵魂画不出有灵性的作品,没有经历世事浮沉的人,难以品味到丹青的美妙。作画,就是做人。一个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全在画里了。作画,是一个人的修行——修心,也修身。

画,是灵魂的圣地!画里千秋,画外人生。一个人的画里,有一个人的泪水,一个人的喜悦,一个人的辛酸,一个人的收获,一个人的情感……一张画,就是一个灵魂圣地。“信奉”的人,虔诚朝拜,获得心灵的净化。

人生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何以排解?唯有写字画画。高兴时,提起笔来,洋洋洒洒;落魄时,挥一挥笔,重头再来。没有一张画,不藏着画家的艰辛;没有一张画,不藏着画家的坚持。最美的画里,总是藏着最动情的故事。
好画如茶,耐品;好画如酒,醉人。好画里,没有污染,没有病毒,正适合灵魂消遣……喜欢画画,是心境、是情怀、更是寄托!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6
DB+16 2019-01-26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门户编辑

ZxID:16356843

等级: 元帅
只做我做不到的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1-25 0
贴图欢迎你
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的只有中国人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1-26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