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乾隆画了1400多幅画,这只是九牛一毛乾隆皇帝
著名的“文人”皇帝
他擅书法、好题字
一生写了上万幅书法
留下如此多的墨迹
是否也有绘画传世
事实上
乾隆皇帝一生所作绘画
至少有一千四百幅之多
只是鲜为人所提及罢了
乾隆为祝贺母亲八十寿辰而创作的《多禄图》乾隆皇帝学习绘画起点很高。首先,由于生于皇家,他年幼时便可以接触到当时的文化精英,如叔叔允禧、允禄,西洋画家郎世宁等。与他们探讨画理、切磋画艺,绘画水平自然精进极快。此外,清宫中盛极一时的书画收藏,也为乾隆皇帝观摩临习历代名家的绘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清 弘历 庚辰岁朝图并新正重华宫诗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乾隆皇帝学画,始自对五代黄筌花鸟画的学习。黄筌擅绘宫廷园囿中的珍禽异鸟、奇花怪石,画风华丽精妙,故有“黄家富贵”之说——这正是乾隆皇帝所追求的审美情趣。但是,由于乾隆皇帝并无很深的绘画功底,他学院体花鸟画时,即使作一幅小画也很吃力。所以,他转向了注重“古意”,而在写实功力上可以适当放松要求的“文人画”。自娱自乐、陶冶性情,是乾隆皇帝作画的目的。他并不以画交友,也不用出售,更不作留名画史之想。这是作画时最好的一种心态,配以最好的纸、最好的墨、最好的颜料,于无拘无束中笔随意走,挥写的是真性情。乾隆御笔柳塘凫浴图此写柳塘浅草,游鸭泛水,画法简拙,但不失厚朴之趣,韵味不俗。与他的书法相比,格调更高些。观其树石的皴染,似与当时董邦达、张宗苍辈为近,盖耳濡目染,影响较深的缘故。其上玺印累累,所钤“会心不远”诸印,可见其自得之状。在其传世画中,确是较好的一件。乾隆御笔《水仙册》《石渠宝笈》著录此作品原为八开册页,今仅见四开。其余四开未知去向。此水仙四帧,以极佳纸作,或水墨,或双钩,或设以淡色,或竟以没骨,估计是目之所见,心有所感,兴之所至,泚毫所作的。构图虽简,但造型甚准,最不易者能神闲意定,故有安祥平和之趣,堂皇富贵之态。乾隆御笔《杏花图》图中以墨掺加赭石,采取勾写、点染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杏树枝杈在雨雪浸润后皮色湿重而又粗砾毛糙的质感;在杏花的描写上,使用灿若朝霞的红色,突出了其御制诗中所描绘的杏花在澹烟微雨中展露笑颜,不输梅花的曼妙姿采,疏疏朗朗,绛云一枝,正所谓“动人春色不须多”。乾隆御笔《濯足图》此图为纸本水墨,前景画山石江水边,巨石上几株高树耸立,小船隐于江边的巨石旁,只露出半个船身,一位老者坐于船头,神态安然,赤足洗涤;越过雾霭弥漫的江面,远景是更加高耸的远山,山巅一人昂首伫立。画幅左上有乾隆皇帝自题诗一首:“振衣濯足句诚高,足见太冲兴致豪;千仞之冈涧□水,一时陟降岂无劳。乙巳仲春中澣偶仿金铉濯足图,戏题以句。御笔”。乾隆御笔《寒山别墅图》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每次必到寒山别墅,可见乾隆对寒山别墅独爱有加。此幅《寒山别墅》,用笔圆柔婉转,多中锋藏锋,所以少尖利出锋。在构图、造型上有拙朴之感无巧媚之美,比较接近于宋人的稚拙纯真之美。加之画作上三段题跋,有一种不徐不疾的雍容大度,非一般能工巧匠所能有所能拥有的气质。乾隆 金莲花乾隆皇帝的这幅作品,是他传世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写生绘画,尽管在一般人看来,他的绘画技巧确实稍嫌笨拙,但正是这种笨拙、幼稚的笔墨才是他本人的亲笔之作。兰竹秀石此作仿赵雍(1289—约1360)写兰竹秀石,画法简拙,但不失厚朴之趣,韵味不俗。与他的书法相比,格调更高些。观其坡石的皴染,似与当时董邦达、张宗苍辈为近,盖耳濡目染,影响较深的缘故。乾隆御笔一枝独秀此作写书斋古梅,画法简拙,但不失厚朴之趣,韵味不俗。此作有些奇怪的是中央上方的印,通常多见乾隆老爷子盖在别人的画上,没想到在自己的画上也这么盖,还盖歪了。乾隆御笔双清图乾隆御笔《仿倪瓒树石图》乾隆御笔《盘龙松》乾隆 御笔汉柏图乾隆《岁寒三益图》
乾隆御笔《松菊图》乾隆 御笔双塔峰图乾隆御笔山茶 墨竹对屏海峡品牌杂志社 武歌
张峭(原名张钰树),福建莆田人,1976年3月入伍,曾服役于上海吴淞水警区海军部队,先后就读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1995年8月,《张峭画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举行,多次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及港、澳、台、广东清远、山东潍坊、安微黄山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五十余次,出版个人画集多部,2013年国庆作品《华夏参天》被选挂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中央大厅。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美术》杂志、美术报等三十多家新闻媒体誉他为“传播文化的使者”。现为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莆田市画院院长、高级工艺美术师、工艺美术大师、泉州华侨大学客座教授、莆田学院客座教授、莆田市政协委员。榕树盘根错节、气势雄伟,寓意中国56个民族一条根,中华民族欣欣向荣、繁荣昌盛之意。榕树带有几分温柔、坚韧的个性,有刚直不阿,不怕风吹雨打的品格。艺术化、人格化、自然化都很强。张峭笔下的榕树清新、质朴,而且充满了朝气、灵气。聚集了物象的瞬间美,通过点、线、面和墨、色、水等绘画元素的巧妙组合,浓中见淡、繁中见简、密中带疏,充满了生态美。[backcolor=transparent]开幕式现场
2019年2月27日,“乙亥迎春——李庚、霜凝李可染画院馆藏展”在北京皇城艺术馆举行。本次展览展出了李可染画院馆藏的李庚、唐双宁的作品50余幅,来自艺术界、企业界、金融界及其他各界人士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李可染画院名誉理事长唐双宁及嘉宾在开幕式现场
自2017年底退休全身心醉心于艺术事业之后,酷爱艺术的唐双宁在中国大写意画的基础上,利用更多的实验方法、探索彩墨的肌理表现,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T抽象”艺术(T为其姓氏拼音首字母)。艺术家霜凝在开幕式上发言
2018年9月15日,“阳关三叠——唐双宁捐赠李可染画院百幅作品展”在李可染画院举行,展览吸引了各界5000余人参观,引起巨大轰动。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徐里、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钟涵等专业人士对唐双宁的抽象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在此过程中,唐双宁与李庚在对抽象艺术的探讨中越发意趣相投,并最终促成了此次两人的双人展。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在开幕式上发言
艺名“霜凝”表达了唐双宁未来专事艺术的决心。为此展览,精于韵律的唐双宁赋七律一首——“未见经东盈尺雪,忽然琼玉满皇城。芳楼展画劳形貌,艺苑开颜动色声。再造子房为履叟,长陪太白是丹生。春风煮酒千杯醉,好做明天纸上耕。”霜凝作品展览现场
霜凝作品展览现场
据悉,此次画展之后,李可染画院将在今日美术馆举办“非常道Mirror 李庚 霜凝双人展”,向公众展出二人的新作。李庚作品展览现场
李庚作品展览现场
现场对话艺术家霜凝与李庚:艺术中国:中国传统绘画有一个重要的论述是“以书入画”,从书法到抽象绘画,您认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霜凝: 艺术本身就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个人的艺术历程是从书法到写意绘画,到抽象绘画三个阶段。书法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最具个人特色的还是狂草。在写狂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到大写意绘画创作,在写意画的基础上,进一步脱离客观形态,挖掘自己内心的东西,就发展诞生了今天大家看到的抽象绘画。艺术中国:相对于书法的黑白两色,您的抽象绘画意味着在色彩领域的开拓吗?霜凝: 可以这么说,但色彩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肌理。在带给观众的感受上就是韵味,西方的抽象绘画,如康定斯基的作品缺少这种韵味,中国传统水墨画有韵味,但没有走向抽象。怎么把二者结合起来,使中国有自己的抽象创作语言,这是我创作的动力。艺术中国:本次展览的缘由是什么?您如何看霜凝抽象艺术的学术意义?李庚: “转换”是近几年中国艺术的一个关键词。现在是一个文化自信的时代,一方面我们需要深挖传统,另一方面还需要有新的思维,这个新思维就是抽象意识。去年唐双宁先生在李可染画院首次展出他的抽象作品,引起了京城的轰动,他是中国抽象艺术的一颗新星。抽象艺术非常重要,如同中国科技当下对“芯片”的需求,抽象艺术也应该走进老百姓的生活,尤其是儿童艺术教育,具备了抽象意识,未来他们就可以创造,清华大学的丘成桐教授对此非常认同,这也是今年李可染画院的学术方向。霜凝抽象艺术作品
霜凝抽象艺术作品
霜凝抽象艺术作品
霜凝抽象艺术作品
[backcolor=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