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10句至理名言,经典透彻,睿智深刻!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大学》10句至理名言,经典透彻,睿智深刻!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大学》10句至理名言,经典透彻,睿智深刻!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07 0
[font=&quot]《大学》主要是阐述古代成人教育的宗旨、途径,提出大学“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个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大学》10句至理名言,经典透彻,睿智深刻。1. 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传》
好乐、恐惧、忿懥、忧患这四种心,是人人都有的,自然的。有喜事,自然会悦乐;有危险,自然有忧患、恐惧;该愤怒的,当然会发怒,问题在于正与不正。所谓正,一是适度。
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指导原则,在于彰明人固有的德性,帮助人们改过图新,以达到至善为终极目标。

3.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传第二章》
商汤王刻在澡盆上面说:“每天都能够清洗自身的污垢,这样天天清洗,坚持下去,每天都不间断”
4. 溺爱者不明,贪得者无厌。——宋·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第八章》
溺爱的人必然不能明察;贪得的人必然没有满足。

5.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大学·传第十章》
得到众人的民心,便能够得到国家。失去了众人,便会失去过家。
6.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大学·传第十章》
自身具备道德,才会得到人们的拥护,得到人们的拥护,才能够保护土地,有了土地,便拥有了财富,拥有财富,国家便会充足富裕。

7.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从天子到普通百姓,一概都要以修身为根本。根本乱了,而枝节能治理好,是不可能的。所重视的是应该轻视的,所轻视的是应该重视的,要想得到成功是从未有过的。这个本末终始的关系问题,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解决。
8.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大学·七第十章》
正心和诚意相联系,意诚则心正,意不诚,尽是私意,哪里还谈得上什么正心。没有不能诚意而能正心的,然而意虽诚了,又还不可以不正其心。

9. 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大学·传第八章》
人们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会有一定的偏私。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一定偏私。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也有一定的偏私,对于自己怜悯的人,有一定的偏私,对于自己所傲视的人也会有一定的偏私。
10.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所谓平治天下在于治国,是说君主孝敬父母,百姓就会兴起孝的风气;君主尊敬长辈,百姓就会兴起悌的风气;君主体恤孤儿,百姓就不会背弃国家,所以君子要遵循絜矩之道。这句话是说上行下效,强调正人先正己,在上位的治国者要率先示范

际遇之神

奖励

翻山越岭来到少林,终于求的少林秘技金钟罩,得1护身符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3-08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08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