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你也可以选择放下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影音天地《都挺好》: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你也可以选择放下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2个回复

[影视资讯]《都挺好》: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你也可以选择放下

楼层直达
娇慵

ZxID:433333

等级: 一代君主
配偶: 小肚兜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22 0








大热剧《都挺好》播出期间,许多网友都在说,千万不要在最后,给我一个大团圆结局。

深有同感。故事进行到现在,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重男轻女、家暴、养老、城乡矛盾, 每一个都足以挑起观众的神经。

处于问题中心的明玉,好不容易凭借个人努力,跳出原有的困境,但心软的她,一次次参与家庭事务,让不少观众感到不值。他们觉得,明玉应该离他们远远的,大步向前,过好自己的日子。


确实,生活中有很多人是这么做的。互不对付的亲人,选择不住在一起,极少交流,倒也各自安好。

但《都挺好》是一部电视剧,而且是一部尖锐的电视剧,它不只想反映现实,还想把主题做得更有代表性和感染力,因此,剧中几乎所有人物,都有多多少少的“变形”。

比如,三位儿女身上兼有七零后和八零后的特征,这未必意味着设定的不严谨,可能是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能找到共鸣。

同样,虽然大家生活在苏州,但故事显然不是讲苏州特有的现象,而是在揭露普遍存在的家庭问题。

苏父苏母、大哥二哥、众邦一家人的形象,也都经过了强化,既佩戴了鲜明的脸谱,又根植于现实,如同把轮廓加黑,进一步突出了问题所在。

明玉也是如此。她既是重男轻女思想的受害者,也代表了所有经受过原生家庭之痛的人。她的过去与现在,落魄与骄傲,都是强烈的。


这些“变形”,虽然尖锐,但并不是坏事。

当它们足够响亮,就能让更多人意识到问题所在,意识到哪些关系需要调整,哪些伤口需要治理,思考自己作为父母或儿女,曾犯过哪些错误,拥有何种无奈。

这也是好电视剧,或者说好故事的功效之一。它试图提出问题,探讨答案,促使我们重新审视生活。它是一面镜子,或者一本引导类书籍,但绝非答案固定的教科书,因为剧中人有剧中人的现实,而我们有我们的现实。

褪去戏剧加工,褪去主角光环,故事之外的我们,是平凡的大多数,很难像剧中的父母兄弟那样奇崛,也很难像明玉那样,一跃成为光芒万丈的精英。但我们依然可以多方位地获取共鸣,吸收他们成长后的观点。

我们不需要照本宣科,寻找一个非黑即白的答案。能从中获取一些指引,就足够了。


那么,《都挺好》给了我们何种方向?

目前,剧中已经有了缓和的迹象,而从原著的结尾部分中,我们也能窥知一二。

里面写到,苏父突发小病,苏明玉和石天冬赶来解救,三人出乎意料地共度了新年。苏明玉心想,亲情是捡不回来了,大家淡淡如水地交往吧,她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她和石天冬幸福就行了。

书中也提到,她正在慢慢恢复,学会健康地爱人,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体谅了母亲的难处。她最终的态度里,一半是和解,一半是弃绝,左右摇摆,但很真实。无论如何,有一点始终被强调:她重视自己,爱自己。

是的,重要的是自身的痊愈和再出发。就像电视剧片花里,石天冬曾对苏明玉说过的那句话:你可以选择不原谅,但你也可以选择放下。

无论原谅与否,都是过去的事了。但“放下”是自己的,未来也是自己的。


当然,重建之路并不好走,坏经历的幽灵,平日里影影绰绰,又在显现的时刻格外生动,叫人毛骨悚然,正如明玉发觉自己染上了母亲的恶习,不止一次被苏大强指出,遭受重击。这一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在漫长的日子里,发现自己身上竟有了熟悉的咬牙切齿的影子,成了当初最不想成为的人。

但是,陷入自厌情绪之前,你可以试着寻找一种必要的冷静。

举个有些远的例子。前段时间,演员何冰在《见字如面》中,朗读了毕飞宇写给儿子的一封信。

信里写,父亲来学校探望毕飞宇,破天荒地为他点烟,那副场景,仿佛是一次成年仪式,让毕飞宇大受震动。但后来,震动被消解了。因为成年与否是很复杂的事,点烟不能代表什么,那些热泪盈眶的感动,只是一次误判。

之后,毕飞宇告诉儿子,父爱就是父爱,母爱就是母爱,无论它们多么宝贵,都不足以构成人生逻辑的依据。

这句话如果稍作修改,也可以用到千千万万的苏明玉身上:无论父爱与母爱中有多少缺憾,它们也不足以构成人生逻辑的依据。


也许你与明玉一样,有难解的心结,性格受到影响,但是,不必把这些拔高到煽情的层面,不必把种种迹象看作命运的轮回,进而自怨自艾,那些也是充满情绪的误判。

退到一个相对“遥远”和“冷漠”的位置上看,就能发现,童年阴影只是生命的一小部分,而且是正在消逝的部分,人生无比复杂广阔,后天的努力也不容小觑。

更何况,意识到问题存在之时,已经是解决的起点。过去,很多父母由于条件所限,难以看清问题的链条,他们也是受害者。如今不同了。讨论原生家庭的帖子里,常有人说,因为小时候没有被善待,所以当了父母之后,格外呵护小孩的感受。

你看,会好起来的。

愿每一个心中有伤的人,都能放下,然后重新出发。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9
DB+19 2019-03-22

   ˆˆ韶华包包﹤﹤﹤﹤

倾觞不记韶华

ZxID:20720787

等级: 元老
配偶: 冷秋。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22 0
   ˆˆ韶华包包﹤﹤﹤﹤
娇慵

ZxID:433333

等级: 一代君主
配偶: 小肚兜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9-03-23 0
生活常理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