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牡丹花是由外花瓣画起,用羊毫大笔吸一定水分,在笔尖点少量曙红后由花瓣外瓣画起,要留白,再将笔尖点些曙红,有时也可以加些胭脂色从花瓣中心部画出,笔尖向内,笔根向外色淡。每一个花瓣要注意透视和光的变化。花盛开时,能看到花蕊。花蕊有雌雄之分,雌蕊位于花中央,形如小石榴,可用石绿来画,雄蕊分布于雌蕊周围,用淡黄色画。一丛花中,还不可缺少花蕾,用笔尖点曙红加胭脂画。每一个叶分三个叶片组成,用石绿点墨画,也可直接用墨画,要掌握好浓淡,在叶水分未干时画叶脉。
大青雪首先用大羊毫笔点少量白色,笔尖点少量青莲色画,再用笔尖加深青莲色从中心往外画出,未干后再用青莲装饰个别花瓣、花叶。
魏紫先用大笔笔心加白色,笔尖点胭脂画花蕊。
金轮黄用大笔吸好白色后,用笔肚加黄笔尖点赭石画。在花瓣颜色未干时再收拾一次。
种生黑用大笔吸好清水后笔尖点淡墨画,要注意每个花瓣之间的关系和墨的连接变化,也可笔吸白色后笔尖点墨,也可加少量胭脂画出。
紫冠红用大笔吸少量水,将笔尖点曙红色,再用笔尖加胭脂从花瓣中心画出。
作品欣赏富贵花开春意浓
百花丛中君为主
东风醉倒美人姿
富贵神仙
国色朝酣酒
东风送暖
天香
神仙贺寿
春江花月夜
春意浓
国色天香
春韵
杨九洲,1938年生于辽宁省海城市。196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地名》杂志社副总编、国家一级美术家、教授、沈阳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神洲画院特聘高级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专攻写意花鸟画、山水画,博取众家之长,融会古今绘画之精华,形成了笔墨苍润,设色精湛,构图严谨的独特艺术风格。
这是一篇长长的文章,每一句,专注、诚挚而深情。惠营百大校区吕老师发给我这个投稿的时候,打动我的,是孩子的名字,如此特别又富有深意的名字——果子煜;
然后是孩子的画,色彩分明的水彩画不禁让我感叹孩子深厚的绘画功底;
看完她的文章,更加感动于孩子细腻的文笔和温暖的生活感触。
这样优秀的孩子,配的上这份骄傲。
惠营美术
我是果子煜
Welcome to HUIYING说起惠营,这真是一个对我来说意义非凡的地方。
说起惠营与我的故事,这真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往事。
与惠营结缘,是2008年的时候了。
回首十一年前,我还是个懵懂世事的二年级的小朋友。记得小学那时候最期待的课就是美术课,美术老师年轻漂亮还对同学们很温柔,经常上课让我们画一些有趣的作品,还会有一些手工制作。我逐渐对美术有了兴趣,平日也会自己画些画、做点小手工,随着时间的累积,想要画出让自己更满意作品的心情越来越强烈,于是便想到了在周末报一个辅导班。
在一个或许风和日丽的午后,在我印象里一定是一个好天气的日子,因为那天我邂逅了一个
陪我走过漫长童年的地方----惠营美术。妈妈牵着我的手走进一家美术辅导机构,没想到这一步,便是踏进了一个陪我走过一旬的家。
虽然我已经不记得第一个教我的老师的名字了,但我还记得她教过我的线描,还记得线描纸略粗糙的触感,还记得她教过我的每一个线条的组合。从一点点的锯齿线螺旋线长城线,她有耐心的手把手教班里的每一个小朋友。
孩童时手比较小,有时候会握不稳笔,
她总会慢慢走过来俯下身子,亲手握住我的小手认真的教我画好每一根线。她如同一阵春风温暖了我的心,也如同一泼彩墨渲染了我的世界。每次临近下课都会把大家的作品贴到小黑板上,然后等家长进来一个一个点评。每天我最期待的就是等老师点评自己的画,毕竟一节课倾注心血认真完成的作品嘛,总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扬。等老师终于点到我的名字,我的眼中仿佛亮起了光,期待着她的片言刻语。不知道习惯了在讲台上点评那一幅幅小作品的她会不会注意到台下每一个小朋友对点评自己作品时候的那份心中熠熠生辉闪烁着的期待呢。
美术不是只有线描的,学完了一年线描,老师建议我去学水彩。比起黑白单调的线描,丰富的色彩大概更能引起小孩子的兴趣吧。虽然学水彩就要换老师了,但我会一直记得她认真的教学态度,也会感谢她帮助我夯实的线描基础,因为这着实为我后来的绘画生活增柴添火。
说到水彩,最难忘的就是第一节课了吧。老师把每个颜料该在的位置打印出来贴到前面,指导着大家一格一格的为空白的颜料盒添上色彩。相信每个学过水彩的人都不会忘记第一幅作品吧,那幅初升阳光下的树林。还记得水彩纸独特的材质,还记得老师如何细心的教我们怎么区分纸的正反,还记得第一次下笔时那绚烂的颜料染上画纸的感受。操控着属于自己的几支小水彩笔,仿佛把整个世界握在了手里。在自己的作品里可以有蓝色的太阳,也可以有紫色的枫叶,一切都可以随着自己的心情和看法变化。或许在孩子的世界里,没什么不可能。可以不顾及旁人眼光的去表达自我,有时候也会停下想想自己是不是也在一路走来一路失去呢。或许当初那种感情就是被称作童年的回忆的心情吧。
学了一段时间的水彩,由于学校要换到新校区了,我不得不换老师。我还记得那时心中充满了不安,害怕新的老师不会像旧的老师那样温柔那样细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当初的担心绝对是没有必要的。我转到了吕艳老师的班里,她和其他惠营的老师一样对每一个同学都很有耐心,会温柔的指导我们。
在老师们精心的照料下我也不断长大,上了初中升学的学校变了,身边的朋友变了,唯一没变过的是在惠营度过的每分每秒和对美术热爱的这份心意。在那之后我又学过好多画种,我仍记得工序复杂但别有一番风味的彩墨,画风淡雅一年都用不完颜料的水粉,有趣但需要用心制作的版画,对日常生活中的美术作品十分有帮助的实用美术,完稿时间长但风格写实的油画,用最基本的点线面表现世界的素描。一路走来再回首,是惠营美术陪伴我长大的点点滴滴,是惠营美术陪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朋友走到了现在一个可以自立的高中生。
在平平淡淡每个周末的上课时间之外,惠营也总会带学生们一起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有每年最期待的四月的文化月,有绘画比赛,有黄河口国际马拉松时的现场写生。老师们总是倾心尽力的为学生们想出更好的教学方法,用更好的创意去丰富学生的课堂,在授课过程中用心去温暖每一个孩子。
非常有幸在惠营陪伴我成长的这段时间里我参加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为我将来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也奠定了坚实的自信心和展现自我的经验。我也在惠营收获了多次全国性美术大赛的奖项和速写的满级证书,但在我看来这些都不如这十一年我在这里度过的每分每秒切实的绘画过程宝贵。认真画画的每次下笔,回家认真完成作业专注的眼神,年终评全勤奖时候激动的心情。
我在这里收获的不仅是绘画的技能,恩师的信任,一直保持联系的好朋友,还有惠营这个永远像家一样的地方。两个月前我刚刚过完18岁生日,现在也算是一个可以对自己负责的成年人了。这个月马上就要出国读书了,对自己过去曾待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是那么的不舍。就算时光轮回,我也不会忘记那个小而齐全的画材室,不会忘记前台老师和善的笑容,不会忘记每一位关怀过我的老师,不会忘记我在这里学过的绘画技能,不会忘记这个陪伴我十多年的地方----惠营美术。
惠营老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总能提现在每一个小细节中,生病时云淡风轻的一句关怀,遇到瓶颈时耐心的讲解一些小技巧,上课偶尔会带来的一些惊喜小礼物,每次放学家长没有来接一定会打电话和家长确认后再让孩子回家。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总会在漫漫时光中发现这些暖心的举动。作为当代的辅导机构,我觉得能做到如此细心确实值得人们思考,更何况是这些细节每位惠营的老师都坚持至今。
每次考级前坐在画室认真练习的身影,课间累了去前台接水的小憩片刻,下课时和小伙伴一起边涮笔边聊天的美好回忆,放学时和老师道别时的挥手。如果你也正在惠营学美术,或者正要去惠营学美术,或许在某个特别的时刻,都会和那些曾经的我的身影重合吧,在我最不舍但难以回去的地方。
虽然素不相识,还请陌生的你用心珍惜我珍视却回不去的这里。
“惠泽心田,营于大美。”我还记得最初的最初于老师的这句宣语,惠营真的做到了,每份感动都藏在微小的细节里,如汩汩清泉般沿着岁月静静洗涤着人们浮躁的心。我在长大,惠营也在成长。我逐渐成长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大人,惠营也在不断完善自己走向更大的世界平台。希望未来我们都可以彼此安好,或许将来会在世界某个角落相遇。
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我们的家,每一位惠营学子的家。♛
惠营美术百大校区风格,是我们欣赏油画作品的时候几乎无法绕过去的一个判断过程,文章就此提出论点,阐释了画家的观念与技法对油画作品风格的影响。
流派划分的时代性表明风格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绘画风格。中世纪的绘画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风格有着明显的区别。设想一位中世纪的贵族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宗教题材作品的时候定然会惊讶于画面中人物比例的安排:圣母的身体怎能与一个普通人一般大小!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的风格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新的流派。当一个新的时代开始的时候,旧的时代往往还没来得及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时代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会带来绘画流派的变迁。印象派的形成与色彩光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对光学原理的运用和色彩学理论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将小色块并置为特色的点彩派。他们主张运用科学的理性方法对感觉加以分析,精心设计画面,试图在印象派与古典主义之间建立某种平衡、统一。而随着工业文明的高度发达,诞生了像未来主义等一些以机械、速度等为美的流派。照相技术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造型观念所带来的是不同技法的运用。例如印象派画家们重视自然光线下变幻色彩,并通过色块来表现,获得了光影气氛下松动笔触的画面。而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达利则细致地描绘了他想要表现的怪诞梦境和光怪陆离幻想,画面形体精细而笔触基本隐藏起来。在不考虑造型观念的前提下艺术家们之间还有更多细微的不同也导致了风格差异。
根据《艺术与视知觉》中关于形的锐化与钝化的论述,人和人之间对于形的感受是不同的。在凭记忆对一个形进行描绘再现的时候,有些人会将形的一些特征加以强化,而另一些人会弱化形的特征,还有一部分人会对某些部分加强而对另一些部分削弱。这就是关于锐化与钝化的一个实验结果。
从艺术家们中间我们也能很容易发现这样的倾向。奥地利分离派画家席勒的形体就极具张力,几乎在所有能加以强化的地方都会处理的非常尖锐。这也显示了他对于形的极度敏感。再看巴尔蒂斯的画,画面中物体,人物的形象在很多细节的地方都加以弱化,更强调整体的构成感。对形体感受的差异以及对于形象的艺术处理表现,在画面上表现为对各因素的取舍,这一取一舍之间各人之间的分量把握那是尽皆不同的。
另外,画家的观察方法也会对画面风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艺术风格学》中对于图绘式观察方法与线描式观察方法有详细的论述。当艺术家在这两种观察方法上有不同的侧重时,呈现出的画面会是不同的效果。固定视点下看到的事物整体影象与移动视点下事物每个局部共同组成的整体画面之间效果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也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画面风格。
绘画风格的形成离不开的是造型观念的更新,全部的绘画历史,就是造型观念及由此而决定的的绘画艺术形式美感的变化发展史。一切画种、流派风格的形成,首先就是造型观念的形成。一切绘画艺术形式美感的变化和更新,则取决于造型观念的变化和更新。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每个画家在处理画面时所使用的材料,技法等等各方面因素才能更好地去解读作品的风格
对于家中有马上要考大学的孩子来说,家长都是万分焦虑而紧张的,但唯独有一种孩子的家长可以高枕无忧,那就是“保送生”。保送就意味着直接可以上别人需要削尖脑袋还不一定考得上的名校,这样的孩子一般都是特别特别优秀的孩子。
∆周末
图一中的靓丽女孩名叫周末,今年其实已经三十一岁了,在十三年前,她还只有十八岁,正在读高三,她也是一个保送生,而且是“双保送”!中央美院和清华大学(清华美院)同时向这个十八岁的女孩招手,由于画画非常有天赋,她被称为画画“小才女”,因此能成为清华美院和中央美院的“双保送”生。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她也已经从变身为一个真正的画家,而且还是央美的油画博士。
∆周末油画
能成为“双保送”生,是否真的就那么轻松呢?大家都知道,如果要参加高考的孩子,那临考前的那段日子可真算是“人生炼狱”,起早贪黑绞尽脑汁尚不够形容,完全是开启了“燃烧精血”的疯狂模式。那周末这个“双保送”的日子是如何的呢?其实完全没有想象中那样悠闲,她的双保送资格,完全是通过每个月都画掉至少500张纸的苦练换来的。
∆周末创作中
周末的视力是高度近视,十八岁时就已经有了八百多度,这也是由于整天近距离盯着画板练习造成的。星期天别人还可以偶尔放松一下,而周末却是从起床到吃晚饭都时候几乎全部是保持一个姿势在画画。不得不说,“双保送”资格,几乎有一半的原因也是用这种类似“燃烧精血”似的拼命苦练换回来的。另外一半的功劳,就要归功于她的天赋了。
∆周末
还在上小学的阶段,周末就已经是一个小画迷了,那种对画画的喜欢,却并不是刻意培养出来的,更像是继承了父亲的一些基因,因为周末的爸爸其实也是一个画家。但周末的父母都并没有刻意计划让女儿也走上这条路,谁知越是不往这方面培养,女儿反倒自己迷上了绘画。而周末展现出来的天赋,令父母都感到讶异。
∆周末油画
进入小学后,周末虽然从来没有进行过专业的绘画兴趣培养和学习,她的画却惊艳到了学校的老师,当然她的爸爸妈妈也意识到这个孩子可能天生就是个画画的,于是在周末还在读四年级的时候,在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下,她将几年来画的那些比较稚嫩的画做成了两本画集,这是她人生中的头两本画册,随后她又获得了全市儿童绘画比赛的最高奖,还办起了小型的个展。她也成为了全市有名的“绘画小才女”“天才小画家”。
∆周末油画
进入初中后,父母才开始让周末慢慢进行一些专业绘画方面的学习培训,而周末也很自然地继续保持着对绘画的痴迷,1个月苦练500幅画已经是常态,有时候甚至还不止画500张纸。到了初升高的时候,周末在妈妈的陪伴下参加了美院附中的招生考试,结果老师在看到周末的画之后大为诧异:她这水平相当于本科生了!随后她很顺利地进入了美院附中就读。
在美院附中周末更是如鱼得水,这里有更好的氛围和更专业的教学,还在高二的时候周末的画就已经有很多藏家愿意收藏了。最终,她获得了清华和央美的双保送资格,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名油画博士,并成为了一名身着戎装的女画家,在她的作品中,女飞行员是非常常见的,画中的她属于蓝天,现实中的她,属于绘画。
周末的成功,一半源自于自身的艺术天赋,一半源自于刻苦,当然,也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培养。对于一般的美术生来说,就算一个月画五百张画也不一定能成为“双保送生”,这样的成功,也许真的不可复制,您认为呢?
胡瑞宁,河北省邯郸市人, 自幼喜欢花草盆景,特别对盆景绘画情有独钟,师承中国盆景高级技师,江苏省盆景艺术大师李志祥老师。2018年10月参加京津冀(正定)盆景展为师公徐昊做助手,擅长小品制作。
中盆会领导李克文及赵庆泉大师现场指导
梁悦美教授现场辅导创作
在河北省邯郸市义井镇西山村就有这样一个名为励园的地方。从励园的门口望去,里面郁郁葱葱,整齐地摆放着不同品种的绿色盆栽,造型奇特多姿,园里到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景象。原来,这里是一个盆景孕育基地。
励园基地的主人是一对年轻人,高鹏和胡瑞宁夫妇。丈夫高鹏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之后虽然没有回到家乡,但一直念念不忘养育自己的那片热土。因机遇巧合,他有幸接触到了盆景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心里的声音告诉他,家乡西山这里拥有合适的土壤、广袤的土地,在这里盆景行业又完全处于空白阶段,不正是发展盆景行业的好地方。家人在了解他们的想法之后,一致赞同他们的好主意,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妻子胡瑞宁为支持丈夫的想法,更是果断放弃原有的职业,同丈夫高鹏一起走南闯北,参观调研全国各大花卉基地和盆景园林,进行了将近1年的盆景艺术学习,于2015年带着学来的经验技术和满腔热血,回到了老家西山,在承包的15亩农田里,开始了他们盆景艺术的创业之路。为了更好的学习盆景造型知识,胡瑞宁还专门前往江苏沭阳拜师,师承中国盆景高级技师,江苏省盆景艺术大师李志祥。培养一个好的作品需要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不仅要了解植株的特性,还涉及到了美学,十分考验技师的技术。
胡瑞宁为盆景艺术专门学习绘画的手稿
手绘设计稿
在师父的指导下,经过的实践和摸索,胡瑞宁理论知识愈加深厚,实践经验也逐渐丰富,农田里的树种和造型样式也越来越多。决定正式建设一个小规模的盆景园,励园就这样诞生了!师父李志祥为胡瑞宁的的园子起名《励园》励志,磨练,振奋。希望她可以不畏千难险阻,勇往直前。并写一首藏头诗:
励精图治闯新路园丁呵护幸福树
最爱玩盆弄佳景美丽津冀绝好处
能有这样长达数年的坚持不懈和刻苦钻研,相信他们夫妇的盆景创业之路会越走越宽广,在峰峰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也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回乡创业、志在振兴家乡的有为青年,让我们一起期待他们的出现!
胡瑞宁在杭州首届女盆景师作品展
艺术家简介娄敏,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昌平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鉴定评估师,北京市“市民学习之星”,现任北京市职工书画协会副秘书长,北京晨晖画社副秘书长,北京市直机关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北京中关村画院副秘书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出版。
《敦煌的云》230cmx140cm 布面矿物色、珐琅、沙土在从事艺术创作的道路上,总希望找到艺术的原点,然后向着四面八方的某一处前行。艺术的原点也就是地理上的“零坐标”。
艺术的“零坐标”在哪里?可能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艺术的“零坐标”。无论艺术范围多广多大,归根结底总要回到原点,从这个原点扩张,一圈一圈,像北京城的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六环、甚至于七环,如同树木年轮,是空间的扩大成长,也是时间的流逝延长。艺术的”零坐标“如果模糊暧昧,找不到时间与空间的原点,其艺术终归是不可能有秩序、有温度、有信仰、有文化,所有五光十色的画面,看似繁华精妙,也都是瞬间的浮华,没有永恒的意义。
《莫高北》190cmx180cm 纸本矿物色、珐琅
综合材料绘画创作暑期班两个月的学习即将结束,满满的收获与不舍。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己的“零坐标”,最难舍的是这段学习经历。回想起自己在来学习综合材料绘画之前,学过设计、油画、国画、书法等美术课程,各种绘画训练“技术”,由于长期从事无关艺术工作,凌乱无序的热爱造成了无一精通的“技术“,当然也就无法成就真正个人的创作风格,人文精神以及美学品质,依旧徘徊在“技术”层面上的学习中。有人说过“技术失去美学,也就是‘匠’,而且是没有创意的‘匠’”,照着前人画油画、写书法、画水墨,终究还是没有创意的“匠”,西方绘画的“匠”,或者是东方传统文人画的“匠”。美是强调创作的人文内涵,美是要做回自己,必须大胆踏过所谓的“技术”高峰,才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创作。
《暮》200cmx160cm 布面丙烯、矿物色短短60天,算上没有画完的共有五张两米以上的绘画作品,对我来讲,这是前所未有的学习成果。在这次的绘画学习过程中从开始的忐忑不安、如履薄冰到后来的心中有数、从容不迫,心态的变化使画面气息也有明显的变化。当然在阶段性创作的绘画作品中,强调艺术的当代性与当下性还需要更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同样在技术表现方面仍需要用创新性的理念去明确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和主题思想。
8月30日凌晨于镕元堂
《古村》 油画
《仰望》220cmx150cm 布面丙烯、珐琅
今日处暑,理论上讲北京最美的季节就要到了。宾馆里厚厚的窗帘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天就亮了,新画板没到,躺在床上耍赖,听见窗外秋蝉一直叫个不停,好像要把炎炎夏日重新召唤回来似的。窗户没关,晨风吹了进来,裹着被子又睡了一会儿。
起床后,冲了杯咖啡,香味在空气中回旋,整个屋子一下子静谧了许多。依在窗前,新换的白色床单不忍心坐上去,窗外有条新修的马路,偶有车辆经过,又转瞬即逝;院里有棵银杏树,树叶边缘已经黄了,风吹过,也会零星的飘呀落呀的;对面的一排杨柳,仍旧是枝叶婆娑,婀娜多姿;天高云淡,长阳的秋色是宜人的。
《山里的春天》 油画
《双清朝晖》 油画初秋,一个十分安静的早晨。
入秋后,天就凉了,气温在20几度,终于可以不用汗流浃背的画画了,但是我们在长阳的暑期综合材料绘画课马上也要结束了。秋来冬临,一年也就要这么的过去了。秋蝉的鸣声越叫越响亮,想起了夏日里的一些事,一些人。想起几年前,在五台山上放飞了许多的麻雀,山坳里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像极了今日。
《山雨欲来风满楼》 油画
这段日子还算充实,两个月的学习,画了三张大画,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学习体验。在等新画板的时候,突然说不清道不明的有些惆怅和哀愁。静下来的时候,想起画的画,稚嫩的语言,笨拙的用笔,简单的材料,怎么就画完了?三张画三种不同的表现方式,下一张画板来了,我该如何画。满脑子的谦虚和诚恳向同学们学习材料的运用和技法,到最后竟然迷茫的望着自己。还好接下来的日子,能够继续学习。相信只要有板子画,心中不免就会无限欢喜。
《停泊》 油画
《新时代》 油画即便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冷暖炎凉,相信自己,仍旧有一颗美好的心、一颗欣赏的心,就像是春天想到百合、秋天想到芒花,永远有着美好的希望。
8月23日于长阳
王琦(1866-1933),为“珠山八友”之首,字:碧珍,别号:陶迷道人,斋名“匋匋斋”。生于1886年,卒于1933年。祖籍安徽,后迁居江西新建县。幼年曾读私塾,酷爱绘画。“珠山八友”之中,画粉彩人物必属王琦。王琦善绘粉彩人物,也是**的“月圆会“最初组建之人,王氏粉彩人物在我国陶瓷绘画史上开创了一代先河,独领**,可谓是**粉彩人物画之开山鼻祖,影响了近代陶瓷近一个世纪的文人瓷画风。
王琦渔翁图瓷板画四条屏赏析(外边框120cm乘36cm)此件作品为四件一套,为“渔翁孩童”题材。图中老者头发蓬松,有带蓑帽者,有结发者,嘴角上扬,髭须飘飘,形象逼真。孩童或站、或坐、或蹲、或跑,生动活泼,稚趣可爱。作品粉彩用料考究且鲜艳浓厚,人物造型不但生动写实,表情及性格刻画也极富民间朴实生活特征。其衣褶纹路、旁草木山石、或水波粼粼,写实感极为强烈,运转自如。人物比例准确,设色淡雅,头部用淡墨勾勒轮廓,面部以淡赭色烘染,笔简意赅,生动传神。人物五官善用光影方法,明暗对比,其线条放达而又饱满,彩分五官肉色、面部阴阳,用没骨画法画人物头像及手足部位。此作在取材、构图、设色上别具一格,把西洋画风吸收进陶瓷艺术创作中,
整个作品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是一件有情趣、有生命、有新意的艺术品。王琦瓷板画鉴定交易咨询 18879871136 景德镇阮先生。2011年5月,中国嘉德拍卖会上,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以920万元成交。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中,珠山八友之一何许人的粉彩四季山水长条瓷板挂屏(4屏)以2242.5万元人民币成交,刷新八友瓷板作品的价格新高。同年保利秋拍中,“王琦、汪野亭**重要人物选制粉彩人物山水瓷板(六件)”以3277.5万元再次刷新瓷板画的成交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