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传席:中国绘画更重要的是画外的东西
社区服务
火星文
银行
结婚
道具中心
勋章中心
管理操作原因
基本信息
管理团队
管理操作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手机版
小说论坛
用户中心
搜索
银行
猴岛论坛
帖子
用户
版块
帖子
高级搜索
综合游戏交流
社区服务
跑跑卡丁车
签到统计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
猴岛论坛
贴图&拍客
陈传席:中国绘画更重要的是画外的东西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
最近浏览的版块
« 返回列表
新帖
悬赏
任务
交易贴
自动发卡
拍卖
红包
际遇红包
1
个回复
[图文分享]
陈传席:中国绘画更重要的是画外的东西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13-02-23
最后登录
2025-02-04
发帖
313847
在线
16884小时
精华
0
DB
20
威望
28082
保证金
0
桃子
21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3-24
0
倪瓒 桐露轩为约斋写山水轴
陈传席:
中国绘画更重要的是画外的东西
文章来源_网络
外国人讲欧洲绘画是科学的,中国绘画是哲学的,这句话基本上是有道理的。文艺复兴时候那些画家,讲究解剖啊,光线啊,它是从科学来的。到后来,那些点彩派,印象派。也和科学有关系,点彩派几种彩色在一起。这和光学、色彩学有关,后来发展了,有的不符合科学。但是从科学变来的,反科学也以科学为根基。
而中国画是道,中国文化哲学也是道,这一点。他们讲看出来问题了,但是如果考证,从原本的问题考证。他们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中国的绘画。成为艺术的最早绘画确实和道有关系。当然汉代魏晋之前,中国绘画是不自觉的艺术,是没有理论指导的。没有理论指导的绘画是不自觉的绘画,而不自觉的绘画是以功利和政治的附庸为目的。我举个例子,自觉的绘画以审美为目的,因为绘画必竟要美,绘画的多种功能以审美为最基础的功能,没有审美这一点,不能成为艺术。你说它有教育功能,有认识功能,那标本有认识功能。
标语口号,政治的报告也是有教育功能的,但不是艺术。艺术不管有多少功能,它是以审美为最基础,没有这一条不能成为艺术。
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卷》局部
这一点首先要区别,一切事你必须把根本的事情弄清,否则你就不要去谈现代美术界批评问题,美术批评画家根本就没有把最根本的东西弄懂,再这样乱批评。他的文章就没有生命力,要把根本的问题弄清楚。
中国的绘画在魏晋之前是不自觉的,例如汉画像砖。它是汉代最了不起最广泛的艺术。它不是以审美为标准,因为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你只要孝你就可以做官,在家是孝子出来就是忠臣。大家都要孝,当然穷人的孝,贫困人的孝,是有限的,比如你安葬你的父母没有几十亩地,你搞不了大棺材,你的孝是有限的;我搞几十亩地,种上大树林,墓和坟都大,棺和椁更大更厚,再绣墙即画像砖,让父母在阴间享受。怎么不孝顺,你弄个小的坟墓埋你父母,人家是大坟墓,人家是大孝敬人,是有财力问题。以孝治天下,画出来的画,就不是以审美为目的(他像宣传画功能一样的)。
汉 画像砖拓片
不自觉的艺术也有艺术性,不自觉的文章相当高,但是仍然不自觉。因为它是不自觉艺术,他就不在审美上着想,只要能表达意思就行了。后来呢,六朝以后就以审美为目的,文人参与了。中国画才走上自觉。走上自觉以后,是以哲学为指导的。
我举个例子。顾恺之是以传神为绘画境界,绘画必须传神。传神就是把神态画出来,那你就不能只画大动作了,渐渐地走上精细的刻画。传神我们不谈,当然传神也是画之道。我们再围绕画道来谈问题。宗炳画山水,写的画山水序,第一次就提出了画和道的关系。山水以形媚道,圣人以神法道,都是谈道。又谈到画之理,道和理是我最早考证出来的,我查了先秦很多文章。什么叫道,什么叫理,后来别人讲,这个不必要搞了。
我们学校的老先生讲了,你必须把这个搞清楚,我们搞了几十年没搞清楚,为什么有道和理,我想想也是,为什么有画道和画理呢?道和理确实不一样,古人讲道是万事万物的总规律,道是创始,最早的,一切都是道生的。理呢是一个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理是创生的。以理见道,以道统理。统这个理,这个道是最大的。他提到画,这个画的道理是什么呢?是哲学的。为什么呢?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画画,是为了“味道”。“体道”,再现“道”,画是用以载”道”的。中国的绘画主要表现画外主义和弦外之音。这就是”道”。
南宋 马远 水图卷 局部一 波蹙金风
下面我要谈到,中国绘画怎么样不是在本体而是在画外的东西更重要。而外国的绘画就是画的本身,结构对不对色彩对不对,本身好就好,而中国画本身好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画外的东西。他说他游览山水,游览山水干什么呢?他体会道。
《老子》、《庄子》都以为“道”像水一样。“处下”、”柔软”,“大海之所以为百川之王者,以其处下也”。”处下”者反而为王,教育人们不要处处点上峰,不要刚强。“刚强者死之徒”。
宗炳游山水时看到水因柔弱。一泻千里,畅通无阻,木头因硬。便不可能畅通无阻,石头更硬,更不能流动。庄子又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宗炳游山水时都体会到了。但年龄大了,不能游山水了,不能体会圣人之道了,怎么办呢?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于是他便把山水画下来,挂在墙上。卧在床上看,谓之”卧游”。
南宋 马远 水图卷 局部三 层波叠浪
但画山水也要符合”道”,线条不能刚硬。要柔弱,要如行云流水,要有变化。道家之道,各门学术都有道,孔子有孔子之道,佛家有佛家之道。那时候大家得意的榜样是在朝廷做官,为君为人民主要是儒家学说,而那时候忙起来就来不及画画。不做官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就有时间画画,他这时候遁入山林,道家思想占上风,占上风以后他的绘画就体验道家的思想。
道家讲五色乱目。五颜六色乱目,他说你这个画有的丹青各种各样的颜色,那就是乱目,我就用水墨,水墨属于玄色,玄而又玄,众妙之门,这个玄就是母色,也就是黑,黑颜色。早期的绘画也是色彩,各种各样的色彩,西方也是色彩,为什么呢?他不是由道家思想指导,不是哲学思想指导的,绘画当然要有色彩了,没有色彩怎么行,到处都是色彩。而中国的绘画呢?我不是模仿大自然。
元 倪瓒 江亭山色图
我这个是表现道,而道家的那五色乱目,我必须用水墨来作画,而道家呢,讲究自由。逍遥游,一定要自由。而外国人搞那个焦点透视,就是不动,就是坐在那个地方,阳光不在的时候就不画了,等到第二天阳光来了的时候再画。一画画几个月,因为他是科学的东西嘛。今天的阳光跟明天的阳光不一样。就不能画了。
而中国画是道家思想的体验,自由就是散漫,逍遥游综观天下才是对的,长构图也行,短构图也行,有人说中国画是散点透视了,又是西方的东西套中国东西。散点透视就是没有透视,透视影响自由,但是中国画可以画长卷长轴,这就是道家思想的指导。还有道家讲的是柔弱胜刚强,老子讲了,你一个人活的时候他很柔弱,尤其少女。少女那个青春时期,身材是最柔弱的,你老了就硬了。一死了就更硬了,刚强者死之徒,所以不能用刚强的线条。这就是老子思想,道家思想。
后来有一批院画家文化不高,对道家思想不了解,他就是用刚强,文人就反对他。因为你的线条不符合老子的思想,不符合道德。柔弱胜刚强,你怎么刚强,你看披麻皴是正宗的。披麻皴像麻皮披下来的一样柔软的线条,而这个大片的墨,用墨狠,文人也反对。文人要文雅,文雅胜刚强。要淡,淡是自然的意思,文人和清淡有关系,你看倪云林的画绝对没有浓墨,更没有大片的浓墨。浙派是大片的黑墨上去了,张大千的大泼彩,按理论是文人画最反对的。
元 倪瓒 乐圃山居图
倪云林的画淡淡的轻轻的几笔松蓬蓬的上去了。松蓬蓬的线条,绝对没有做作,更没有重颜色,这里不合适再补两笔: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淡淡的柔软的,为什么这样搞?看着不过瘾,其实他符合道。
道家讲的柔弱胜刚强,很多东西中国的绘画都是这样来的,书画讲究布白。“知白守墨”也是《老子》的话。中国的“中”字,搁在口中的那一竖,两个口一般大。书法家要是把一竖写在当中。两个口一样大了,就不是高明的书法家了。因为布白要讲究变化。“国家”的”国”字的那几个布白大小都讲究,这都是从道家的思想中来的。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中国画以道来指导的,最早的绘画为什么这样发展,处处是从道家的思想中来的。现在很多画家讲我就不懂道家思想,我不是画的很好么。那是传统给你遗留下来的积淀,惯性。一个惯性一个积淀。你学当中自然能学好。
前人是从哲学道理来的,而你从好看得来的,有的人连好看都不知道,别人就这么写的。别人披麻皴我就披麻皴,他不知道披麻皴是从道家思想过来的。这种长期的习惯养成了,你不懂道家思想也会了,但是你的画要想相当的高明是不可能的,你就是从前人那里来的,你头脑不清醒。就是西方的那些什么各种派别,它也是先把理论搞懂,道理弄懂了才创立一个新的画派。而且尤其是你这个画家画的好坏,最后要个学者的定位,你现在再炒的怎么样,最后学者一写美术史不写你。为什么?因为你只懂一点技术,你不知”道”啊。画画首先要知道画之”道”啊。
简介:
【作者】万金福,1938年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职业画家,中国现代画家网理事,师承叶浅予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曾任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云南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兼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等职务;王晋元创作的巨幅花鸟画融合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技法,一改传统文人画闲情逸致
备注:
中国画的精神是水墨,小写意山水画更是如此,因此,离开了水墨就不能称之为中国画。泼墨画是在中国画特定的宣纸和水墨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泼墨技法是利用水墨在生宣纸上自然流淌渗化的性能,形*画面的大结构,再用笔整理、补充*完整的作品。万老的构*与画中瀑布、山石、房屋等的表现形式,都有了鲜明的时代风格。通过虚朦处理的过渡,下接描绘2 8 4 8 6 7 0 7 7细致入微的山石、溪流、桥木、车马、*物等近距离景致
马克霍沃思(Mark Haworth),美国著名传统风景画家。从小学习绘画技能,高中毕业后,师从著名肖像画家格伦巴姆格伦教授,进行传统艺术基础训练。1973 年进入山姆休斯顿州立大学专修美术,1977年毕业并获得美术学士学位。马克霍沃思常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绘画手法静谧素雅,写实细腻。大学毕业后,马克在州委员会里工作,1983 年夏天搬到得克萨斯州弗雷德里克斯堡,他在弗雷德里克斯堡周围的风景中找到了灵感源泉,将瀑布、溪流、丘陵等用非常细腻的手法表现在画布和画纸上。他说:光明美好的景色,是一种情感的呼唤和需求,真正的伟大就在于这种情感的力量。
德国艺术家Moki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赏析
编者按:黄老师自幼喜爱绘画,在工作之余,潜心钻研名人字画,学习绘画,退休后,她仍然痴迷创作,对纸雕艺术更是情有独钟。黄老师刻画的纸雕,能让活泼灵动、含情脉脉的动物从纸中走出来,变得立体,给人一种栩栩如生的感觉,创作的纸雕作品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也成为人们家居的装饰品。
黄若芳
潮州人,县华侨中学教师,已退休。自幼酷爱书画及工艺制作,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县展览,并多次获奖。县电视台,梅州电视台等媒体的专题节目也对其进行多次采访和报道。
作品《春意盎然》于2014年参加广东省女职工“巧手女工绘奥梦”手工艺作品展,荣获一等奖。2016年10月制作的剪纸艺术作品《富贵双娇》和《宁静》入选第二届广东省剪纸艺术作品展,同时《富贵双娇》荣获铜奖,并参加全省巡回展览。同年,国画作品《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参加梅州市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承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书画大赛,荣获三等奖。《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国画作品入编“纪念建党95周年书画作品专辑。2017年荣获“丰顺县优秀文艺家”称号。
本帖de评分:
共
1
条评分
DB +20
亖
DB
+20
2019-03-24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打赏
收藏
新鲜事
相关主题
宣 傳---Й ī可爱美女
回复
引用
鲜花[
0
]
鸡蛋[
0
]
亖
ZxID:4279694
关注Ta
注册时间
2009-02-14
最后登录
2023-08-29
发帖
50612
在线
27739小时
精华
0
DB
873
威望
26763
保证金
0
桃子
28
鲜花
0
鸡蛋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发消息
加好友
他的帖子
对该用户使用道具
qq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3-24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本帖de评分:
共
0
条评分
隐藏
本帖de打赏:
共
条打赏
隐藏
回复
引用
新鲜事
鲜花[
0
]
鸡蛋[
0
]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