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发来一篇文章给我看——
《屏幕占据了穷人的生活,富人却对它们说不》
文章里讲:屏幕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一部分。但富人们却对此保持警惕。在没有手机的情况下生活一天,不打电话,不上社交网络,不回电子邮件——已经成了一种身份象征。逃离屏幕的能力,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阶级划分方式。我仔细想了想:雾草,好像真的是这样啊
于是我试了一下整整1天都不用手机,结果惊喜地发现
我还是很穷。
B
屏幕曾经属于有钱人。
个人电脑在 20 世纪 80 年代进入市场时,价格巨贵,能够拥有它们的都是有钱人。
那个时候,拥有“屏幕”代表着一种身份。
而在9012年的今天,普通人也买得起手机电脑这些电子消费品。
这个时候,抛弃“屏幕”代表着一种身份。
然而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因为有钱人有钱,所有不需要屏幕,而不是因为没屏幕才有钱。
如果你是有钱人
你根本不需要花费任何时间成本去了解iPhoneMsMax和P30pro哪个好
两个都买就完事了
所以归根到底
还是穷。
只有穷逼才懂生活。
C
忘了是谁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商业模式
一种是Save Time
一种是Kill Time
互联网时代中,数据传递速度更快、获得也更便利。
这让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来提高生活工作效率。因此Save Time是最为符合互联网精神的商业模式。
然而真正让我们着迷的却从来都是属于Kill Time的
朋友圈,公众号,王者荣耀,微博,今日头条、抖音……每一处都可能成为吞噬时间的黑洞
手机上的每一个APP应用,都在试图抢占你更多的时间。
我们必须承认
屏幕是这个时代成本最低的娱乐消遣方式看看屏幕就能体验一把说走就走的旅游
看着屏幕就能让林志玲GAKKI当自己老婆
看看屏幕就能变成鉴黄师、潮人、数码达人、艺术家......
你甚至都不需要挪一下屁股就可以轻松的Kill Time,多舒服
然而不管什么时代,最普及的东西都是留给穷人的
D
前些日子,一家名为“Common Sense Media”的公益型媒介监测机构发布了一组数据——
来自低收入家庭的青少年平均每天在电子“屏幕”上花费
8小时7分钟来自更高收入家庭的同龄人,大约花
5小时42分钟。
相差了近3个小时
毒少赶紧打开设置里的屏幕使用时间,看了看自己的
这个问题不是不同阶级看屏幕时间的问题,而是不同阶级的生活方式不同
有钱人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体验现实生活中的乐趣
而没钱的,就在虚拟世界中见识这个世界
E
我们正在被电子消费品消费这个观点并不新颖
这块被互联网加持的屏幕就像一个魔镜
它能通晓人们内心的欲望,让你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陶醉于娱乐至死的迷宫中
不不不,我今天写这篇的目的并不是说要让你远离手机逃离屏幕
和菜头说,大部分人无需治疗,因为即便不玩手机,他们也无事可做
无聊是这个世界上大部分人生活的主基调,你我都一样。
但是我们需要警惕的是,
有钱人利用资本及信息价值的剪刀差,不断收割着信息贫困者的时间和精力,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他们资本累积的燃料。美国未来学者托夫勒,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数字鸿沟”的概念:
在信息时代不同人群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却大不相同,社会的差别就此产生。去年这个时候有过一个新闻:志愿者去山区中学支教,募捐了不少书籍文具。
临走时却收到一个孩子的纸条:
我们不想要这些书,就想要一个能玩游戏的手机。孩子们想要个能打王者荣耀的手机有问题吗?
我觉得没有
现代社会,人们当然有选择Kill Time的自由
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
这份自由是有代价的
代价很可能就是,难以跨越的阶级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