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一部非常奇妙的文学作品,它成功塑造了数百个人物形象。无论是细细描绘的一颦一笑,还是一笔带过的浅浅掠影,都有非常丰沛的情感色彩。
其中,最让人感到奇妙的是,这些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更像是我们接触过的芸芸众生,有善良美好的一面,也有暗藏心机的一面。
比如林黛玉的授业恩师贾雨村,他也曾是读书上进的真君子,后来却也变成了汲汲名利的伪君子。 所以,四大家族中最受瞩目的贾元春,看似高高在上,看似温和尔雅,其实她也有性格不足的一面。
一、元春省亲,唯不见贾环元春省亲,从数月之前消息就传到了贾府,大家高兴地什么似的,准备相当妥帖。全家老幼都见了,丫鬟奴仆都在门外见礼,就连寄居的亲戚薛林两家人都见了,还特特召贾宝玉入内觐见,却独独不见异母弟贾环的只言片语,可见这样的场合贾环是没有出席的。
秦可卿举行丧礼的时候,婆母尤氏心有芥蒂称病荣养;元春省亲,一向康健的皮猴儿贾环也病了!这可不是贾环说称病就能逃脱的场合,唯一的解释就是贵妃娘娘暗示过,并不想见到这个异母弟弟。就连过问一句都无,更遑论请安。
古人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称病,遇到不想见人或不方便出面的事儿,装病就行了! 明明碍不着什么事儿,就算贾环出面也就是跟在贾政身后叩个头罢了,却也不被允许。无论元春是怎样的考量,都过于狭隘了!
二、元宵灯谜,唯贾环谜题不通元春省亲后不久就遇到了元宵节,这样团圆热闹的节日她怎能不凑个热闹?家宴上元春送回一个灯谜让家里的姐妹们猜,贾环也高高兴兴的拿出花笺来猜,等元春公布答案的时候,只有贾环和迎春错了,大家都有赏赐,只有他俩人没有,尴尬得很呢!
众人又做谜面送回宫中给贵妃娘娘猜,有对的也有错的,大家博一乐罢了。可这时贾环又出丑了,原来元春压根就没猜贾环出的谜面,还说谜不通!这就不是尴尬能够形容的窘迫了。
贾环当时大概十岁,在学堂读书也有几年,虽文采不算上佳,但也说不得不通吧!元春作为长姐,宫里的贵妃娘娘,在象征团圆美满的元宵佳节跟庶弟过不去,怎么也算不得是个高情商的人!
也许她身份高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什么不对,但对于本来就艰难讨生活的贾环来说,哥哥姐姐们的嘲笑讥讽,丫鬟仆从的轻视,都会是他以后人生中难以跨越的鸿沟。又是何必呢?
三、端午节礼,唯贾环无赏端午节礼,元春的赏赐也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注意到宝玉宝钗的一样,却没有注意到,全家上下都有赏赐,还是没有关于贾环的赏赐。贾元春对贾环是彻彻底底的无视,这比冷言冷语更伤人!
心怀怨愤的贾环不平衡了,但他也没有跟宫中贵妃叫嚣的胆子和能力,所以心中的气只能撒向她最疼爱的弟弟宝玉了。后来,贾环一直盯着宝玉等着揭他的短儿,金钏儿跳井就是贾环故意告诉贾政,宝玉差点被打死!
元春进宫之前,宝玉还是个刚识字的孩子,探春或许还是个婴儿,年纪更小的贾环可能还没出生,贾元春有什么理由厌恶这个弟弟呢?也或者,嫡出和庶出之间的天然对立,让元春对贾环摆不出什么好脸子来,但这样明显的作为,未免太过低情商了吧!
从贾元春对待贾环的态度来看,或许在她看来只是和贾环不对付,不愿意让他出现在跟前,但却说明了她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贤德妃”,在宫斗中失败丧命也是有迹可循的。
一个人将自己的喜恶摆在脸上,轻易让别人看出她的底线,这就是将软肋和把柄送到敌人的手上。 多年的宫廷生活,或许让她明白了权力的重要性,明白了上位者至高无上的尊崇。但她却从来不清楚,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就算是地位远远不如她的人,也不能轻易得罪,更何况是血脉相连的亲人?
贾元春做人不如薛宝钗,做皇妃不如她的妹妹贾探春,做管理她不如恩威并施的王熙凤。世家出身的她,若如贾母一般,嫁一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过着一人独大,岁月静好的生活,或许也能得一世安然。 只是可惜,她的身份注定了她没有任性的资格,没有选择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