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这九件事,你就懂了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社区服务
高级搜索
猴岛论坛校园青春读懂这九件事,你就懂了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发帖 回复
倒序阅读 最近浏览的帖子最近浏览的版块
1个回复

[转载美文]读懂这九件事,你就懂了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楼层直达
花开那年丶

ZxID:20774595

等级: 版主
๓ 校园青春欢迎你๓

举报 只看楼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5-03 0
读懂这九件事,你就懂了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055492b2fba445a49c3254363648957f.jpg[/img]
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日子却越来越简单
简单到吃饭变成了外卖
阅读变成了浏览
书信变成了消息
那些失落的仪式感
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
生活本应该充实一点
就像古人那样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焚香读书、卧眠听雨
寻幽插花、临窗研诗
在这些风雅小事里
重拾古老的浪漫
有人说,一个人有两种生活,日常生活和内心生活,后者更为重要,它才是人的真正生活。
在古代,人们有“九雅”,不管过得好不好,这九件小事总会被他们拿出来消遣一二。也正是如此,他们有了内心生活,有了浮生偷闲的时刻,有了自己不为外人道的小乐趣。古人九雅,在于修养身心,莫管他人怎么看,自己快乐,世界才快乐。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19eb8892ad6f40e6a97885f43e1ba081.jpg[/img]
[b]焚香[/b]
[b]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b]
人们对香的喜好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古人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要以香熏,被要以香暖,调弦抚琴,清香一炷可佐其心,而品茗论道、雅集会友无不以香为聚。
文人一天的生活是从一炷香开始的,明人毛元淳在《寻乐编》中说:“早晨焚香一炷,清烟飘翻,顿令尘心散去,灵心熏开,书斋中不可无此意味”。
陆游在绍兴闲居时曾作诗《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描写自己的生活处境:“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即使连书也买不起,酒钱也凑不齐,也要有一缕香丝伴读。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7712d2d62fd94e84b677d706d1183ee4.jpg[/img]
大文豪苏轼除了喜焚香,还是当时的制香达人。在被贬儋州时,除了日啖荔枝三百颗,还给自己做了“息轩”,日日焚香静坐,尘里偷闲。而苏轼的大弟子黄庭坚也是一个“香癖”,他说:香可净气。闲来无事,最爱找个精致的小铜炉,在香几燃起一炷香,闭目静坐。无论是官场归来急需去浊存清,还是提笔作诗期待灵感涌现,或是独处需要六根清净,一抹香气,足矣。
今人之匆忙且颇多喧嚣纷扰,既然世事纷繁,何不燃香一炷,把自己安放在舒适的房间,看轻烟缕缕缥缈,让原本庸常的环境,增添一份古意与超然,于烟起时寻片刻宁静,尘外藏心,在香气氤氲中,觅一方心灵。
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与香为友,沉而忘俗,累了的时候,别忘了感受焚香的浪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a579e56136ab40f6baa69a4aa7ec132e.jpg[/img]
[b]抚琴[/b]
[b]若心自适,无弦也可。[/b]
懂乐器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弹指一挥间,就能自得其乐。
古时有个叫公明仪的琴师,对着一群牛弹琴,牛没有反应。他便模仿小牛叫唤的声音再弹一曲,牛依旧无动于衷。公明仪感叹:对牛弹琴,不懂欣赏。
但细想,真正悠然自得的人,不会为外界耿耿于怀,总有一股“自我”的劲儿。陶渊明不会弹琴,但也长年在家中放一把无弦琴,每逢酒酣意适,轻轻抚摸,无声胜有声,也不失为一种寄托。
日日穿梭于喧闹,时时挣扎欲逃离却不得。于是许多人寻物寄情,读书、喝茶、摆弄花花草草……这些一个人做的事情,仿若雾霾天的新风系统,让人心顺畅。而抚琴,也是一种美好浪漫的选择,当情绪上空阴云密布时,不妨在琴前坐定,只觉安静的力量在心中滋长,一曲过后,浑身的戾气尽散而逝,整个人如雨后初晴般澄明。
若心自适,无弦亦可,与琴为友,取悦自己,沮丧的时候,别忘了感受抚琴的浪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f31dffb3a6114e13a3feceef33ec5e5a.jpg[/img]
[b]品茗[/b]
[b]淡中有味,点茶三昧。[/b]
茶有百味,用心冲泡品尝,总有令人心生喜悦的力量。
苏东坡到杭州上任时,净慈寺的南屏谦师听闻,专门赶来为东坡点茶。风尘仆仆,匆匆相见,谦师却气定神闲,细细研磨。东坡坐在对面,静静看他煎水,注水,调膏,手执茶筅,旋转击拂,面容静谧如佛。
在谦师的手中,茶汤泛起细腻的乳白泡沫。事毕,东坡双手举起茶盏品茶,回味良久。他当场作诗一首: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三昧”,来自梵语samadhi,意思是止息杂念,心神平静。这种静水流深式的参悟,是禅,也是人生况味。
茶静心、静神,一杯一盏间,尽是人生工夫,在慢斟细品里,是一种闲适,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泡上一壶茶,择雅静之处,与友对饮,或自斟自饮,涤烦益思,振奋精神。
淡中有味,点茶三昧,与茶为友,静水深流,烦躁的时候,别忘了感受品茗的浪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d06e3b3589c3489dac0c18e5de4db832.jpg[/img]
[b]酌酒[/b]
[b]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b]
酒,在过去的千百年间,为人们带来灵感、点燃激情、平添乐趣。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在亦真亦假的幻境里,思考时间与空间的哲学问题;“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李白在推杯换盏的狂欢里,放下流浪与朋友相拥;“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陶渊明在一饮而尽的相邀里,找到梦寐以求的纯真与洒脱。
而1600多年前的那场曲水流觞,更是千古流芳。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来到新修的兰亭,做流觞曲水之戏。他们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借着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让盛满美酒的觞顺流而下,当酒杯一路漂过弯弯曲曲的溪流,在谁的面前停下的时候,谁就要罚酒作诗。
惠风和畅、茂林修竹之间,他们醉意朦胧,魏晋名士们洒笑山林,他们饮的不仅仅是酒,更是乱世中,那一种不受拘束的旷达。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与酒为友,欢乐的时候,别忘了酌酒的浪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610382e6f0ee437cb53830c6aaf3536b.jpg[/img]
[b]听雨[/b]
[b]卧眠听雨,一梦浮生。[/b]
有雨的日子,总会想起南宋志南和尚的那首《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那个遥远的日子里,他一个人乘船去游玩,扶着藜做的手杖上桥,一路往东。杏花轻洒肩头,花瓣上缀着细雨滴,欲湿未湿。似乎有雨路过的地方,都是一幅幅美丽的中国画卷。
“竹斋眠听雨,梦里长青苔。”雨天最惬意的时候,就是躺在家中床上听雨。雨中入眠,连梦里也长出潮湿的青苔,意识仿佛化成了雨滴,和世界的界限慢慢消失在滂沱的雨声中。而当慵懒醒来,闻见空气中有了潮湿的味道,心情也立马清新起来。
没人会责怪这种富有情调的慵懒。一个人骨子里浪不浪漫,要看他怎么看待下雨天。清代生活家张潮就说,春雨宜读书,夏雨宜弈棋,秋雨宜检藏,冬雨宜饮酒。常人眼中恼人的雨天,被他说得像一幅画。
我们未必能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卧眠听雨,一梦浮生,与雨为友,适当慵懒,享受雨天的浪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6f54f0b9a27d492799da9a10ad4de7c9.jpg[/img]
[b]赏雪[/b]
[b]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b]
有时觉得,珍惜当下是种生活的才能。譬如身处炎夏,我们会想念冬的冰凉,但在隆冬腊月,多少人会感受冬日的美丽?
那是一个冬日,新酒初酿,火炉正红,天欲飘雪,此情此景,让白居易心头一热,如果老友能在这时前来和自己在火炉边小酌几杯共赏美景,该是何等畅快而尽兴!到底白居易真正邀还是没邀,那个叫刘十九的老友来还是没来,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种状态下的温情和暖意。
也许在寻常人看来,以上只是平凡到不值一提的生活片段,但在白居易这种趣味十足又雅兴十足的人看来,却是雅致非常。其实,是否活得悠闲从容、趣味盎然,都在于我们眼里能否发现当下的美丽。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与雪为友,享受寻常之事,感受赏雪的浪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ba3450e797a9461a8cc094e2b16ec615.jpg[/img]
[b]候月[/b]
[b]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b]
月亮是中国人最古老浪漫的意象。
有诗人说:观月须临水,须独往,须空旷幽绝之地,如此方能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张若虚正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写下《春江花月夜》的千古名篇。
顽童李白,传说干过醉酒江中捞月的傻事,但面对月亮这位知己,更多也展示了自己深沉善感的一面:花间一人独酌,便把酒邀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有人说:月亮是天空的眼睛。而望月,也是凝望自己。
以月为镜,独与天地相往来,感受候月的浪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952864fcc0f24f3ba646fd7b232331c9.jpg[/img]
[b]莳花[/b]
[b]侍花如侣,读花如人。[/b]
莳花即栽花。宋代诗人林和靖,用如今的话来说可算“花痴”。他长住山上,终身不做官,不娶妻不生子,只在住处周围种满梅花,终生与花及一只白鹤为伴,后人称“梅妻鹤子”。
花非花而胜似伴侣,乃爱花者至高浪漫。清代名士朱锡绶曾以花卉喻女子:菊,才女之善文章者也;荼蘼,善谈禅者也;芍药,名土之妇也;莲,名士之女也,惟兰为绝代美人……
侍花如侣,读花如人,感受莳花的浪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883239898f874635978aa7c252f18ca4.jpg[/img]
[b]寻幽[/b]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b]
游山玩水,欣赏它深邃幽缈、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叫“寻幽探胜”。
试着想象一下,曲曲折折的山间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自己踩在青石路上,仰头一望,天上云烟氤氲,雾气缭绕。转头一看,身边的树木枝乌叶青。低头一瞄,青苔微生。寻幽探秘,泉水叮零,弯弯曲曲引人入胜。侧耳倾听,兴许有鸟儿轻啼,声声清明。
此刻,不问世事,只给自己一点时间,置身于自然之间。
生活总有许多纷纷扰扰,既然无法避免,不如偶尔学会抽身而出。去“寻幽探胜”,给自己一个休息的理由,静看山中景色,慢悠悠地过个半天一天。
摒弃红尘,与大自然一同静默,感受寻幽的浪漫。
[im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90503/229113ab26d345849543a527a7886454.jpg[/img]
一生何事?
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人生最极致的浪漫,不过如此。
古人留下的智慧,
提醒着我们就算周身喧杂,
也得多一些闲情雅致。
因为活得最有意义的人,
不是活得最长的人,
而是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
本帖de评分: 1 条评分 DB +15
DB+15 2019-05-04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亖 

ZxID:4279694

等级: 元老

举报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5-04 0
๓活动奖励 ๓ 校园青春、贴图拍客、QQ飞车 •  欢迎您!
« 返回列表
发帖 回复